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人物指称语的现实构建功能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桂玲 王越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8-152,共5页
汉语人物指称语通常以专有名词、普通名词和代词的形式出现,用于指称事件中的参与者。在功能语言学的语篇语义视角下,通过对兰卡斯特现代汉语语料库新闻报道语篇中汉语人物指称语的考察可以发现:从自然现实角度,汉语人物指称语可以概念... 汉语人物指称语通常以专有名词、普通名词和代词的形式出现,用于指称事件中的参与者。在功能语言学的语篇语义视角下,通过对兰卡斯特现代汉语语料库新闻报道语篇中汉语人物指称语的考察可以发现:从自然现实角度,汉语人物指称语可以概念化和范畴化参与者,同时构建主要活动与场景内容;就社会现实而言,通过指称语可以透视语言使用者和指称对象的身份和背景,洞悉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折射被指称者的社会角色,构建被指称者的社会关系;作为交际符号,人物指称语的使用可以构筑交际的信道,传达语篇中新旧信息的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指称语 义视角 自然现实 社会现实 符号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可及性标记系统对比研究及照应指称语的翻译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伟 郭海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3-77,共5页
照应是自然语言语篇的显著特点之一。可及性理论认为,照应指称语的选择取决于先行语的心智表征的可及程度。不同语言的可及性标记系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汉语和英语用于体现不同等级可及性的照应语也有所不同。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需要... 照应是自然语言语篇的显著特点之一。可及性理论认为,照应指称语的选择取决于先行语的心智表征的可及程度。不同语言的可及性标记系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汉语和英语用于体现不同等级可及性的照应语也有所不同。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目标语的可及性标记系统,对照应指称语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及性 可及性标记 照应指称语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英汉报纸新闻标题中指称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楚军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83,92,共6页
以色列语言学家Ariel提出的有关指称语应用的"可及性理论"认为,所选择使用的指称语形式与在认知过程中获取指称语所指实体信息的程度之间有着明显的关联,这种关联受到指称语的信息量、固定性和强弱程度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以色列语言学家Ariel提出的有关指称语应用的"可及性理论"认为,所选择使用的指称语形式与在认知过程中获取指称语所指实体信息的程度之间有着明显的关联,这种关联受到指称语的信息量、固定性和强弱程度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语用和认知的角度看,英汉报纸新闻标题中指称语的使用模式在整体上并不具有语类差异性,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语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 标题 可及性理论 指称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人新旧指称语对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晓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89,共3页
残疾人指称语可分为新旧两套系统。新旧指称语在语义和语用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互补状态,主要表现有三:旧指称语在不断贬化,而新指称语因体现了对残疾人的尊重正被大力提倡和广泛使用;旧指称语的组合能力大大强于新指称语,不少旧词产生... 残疾人指称语可分为新旧两套系统。新旧指称语在语义和语用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互补状态,主要表现有三:旧指称语在不断贬化,而新指称语因体现了对残疾人的尊重正被大力提倡和广泛使用;旧指称语的组合能力大大强于新指称语,不少旧词产生了新义;新旧指称语在语用功能上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旧指称语能构成大量歇后语,而且还可用作称呼语和骂詈语,而新指称语都不具备这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指称语 用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称性词语的情感语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熊岭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6X期49-51,共3页
语言的主观性决定了其必然暗含说话人的立场、观点和感情。本文通过对汉语指称词语的考察,发现指示词可以隐含言者的心理距离,人称代词的活用是言者心理视角转换的表现,描述性指称语更是言者对所指物主观评价的最直接形式。
关键词 言的主观性 指示词 人称代词 描述性指称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语言视觉下的汉语口语中拷贝式右置句 被引量:10
6
作者 荣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现代汉语口语的拷贝式右置句的定量考察表明,这类句子的结构构成具有其独特特点和表义功能。对比跨语言相关句式可以发现汉语右置句在信息功能上的特性,其信息功能特性来自不同指称语的特性所致。
关键词 拷贝式右置句 信息功能 指称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先行语可及性的因素探析
7
作者 张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6-149,共4页
影响先行语可及性的因素是分析语篇回指环境的重要依据。Ariel认为影响先行语可及性的因素主要有四种:距离因素(先行语与回指之间的距离);竞争因素(先行语角色的竞争者的数量);突显因素(先行语作为语篇的主题);一致/框架(先行语与回指... 影响先行语可及性的因素是分析语篇回指环境的重要依据。Ariel认为影响先行语可及性的因素主要有四种:距离因素(先行语与回指之间的距离);竞争因素(先行语角色的竞争者的数量);突显因素(先行语作为语篇的主题);一致/框架(先行语与回指语是否处于同一心理框架)。汉语语料的研究与分析表明,除以上四种因素,还存在两种影响因素,即层次性和间隔指称语位置。层次性指的是小句与小句之间的语义结构层次,间隔指称语位置是回指语与先行语之间相隔的其他指称词语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可及性 层次 间隔指称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