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苎溪河地表径流指示微生物和水质检测 被引量:7
1
作者 甘丽萍 吴远 +2 位作者 石汝杰 张静 周江翠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2-696,共5页
为了解城镇地表径流对三峡库区苎溪河水质微生物污染指标的影响程度。于2013年6月及12月采集苎溪河周边仙鹤桥(样点1)、沙河镇街道办事处(样点2)、万斛村(样点3)、天仙湖黄金海岸(样点4)、天仙湖广场(样点5)等5个样点的地表径流监测细菌... 为了解城镇地表径流对三峡库区苎溪河水质微生物污染指标的影响程度。于2013年6月及12月采集苎溪河周边仙鹤桥(样点1)、沙河镇街道办事处(样点2)、万斛村(样点3)、天仙湖黄金海岸(样点4)、天仙湖广场(样点5)等5个样点的地表径流监测细菌(CFU)、总大肠菌群(FC)、粪大肠菌群(TC)、粪链球菌(SF)4种指示微生物指标,同时采集上述5个样点的苎溪河河水,测定水质浊度。结果表明,苎溪河地表径流中的CFU和TC较高,冬夏两季的差异较为显著,样点3中各种指示菌的浓度较高,指示菌的相关性比较明显;监测的5个样点地表径流功能类别都超过了Ⅴ类地表水要求,不符合城市污染物排放标准;夏季苎溪河的水质浊度较冬季高,样点3在夏季的浊度最高。苎溪河的水质浊度与地表径流指示菌浓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苎溪河 地表径流 指示微生物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金水河水体中粪源性污染指示微生物的分布及抗生素抗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玉千 李凤娟 +1 位作者 李秋原 吴坤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0-604,共5页
以郑州市金水河城市污水回用水体为案例,监测了其中的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等类指示微生物的体积数量,分析了大肠杆菌对常用8项抗生素的抗性谱,研究了粪源性指示微生物在此类水体的分布和特征.结果表明:... 以郑州市金水河城市污水回用水体为案例,监测了其中的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等类指示微生物的体积数量,分析了大肠杆菌对常用8项抗生素的抗性谱,研究了粪源性指示微生物在此类水体的分布和特征.结果表明:细菌总数体积浓度在10^7~10^8MPN·L-1,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体积浓度在10^3~10^6MPN·L-1,大肠杆菌体积浓度在10^2~10^5MPN·L-1,4项指示微生物的体积浓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特征;其中76.27%的大肠杆菌对5种以上抗生素具有抗性,93.22%的大肠杆菌对青霉素G钠盐具有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微生物 抗生素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标准中指示微生物的发展及现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蓉 李垒 +2 位作者 霍晓芹 袁懋 金小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饮用水病原微生物污染是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微生物监测在水质监测中的必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通过检测指示微生物间接反映病原微生物的存在。通过调研国内外各组织、机构颁布的水质标准发现,近年来,我... 饮用水病原微生物污染是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微生物监测在水质监测中的必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通过检测指示微生物间接反映病原微生物的存在。通过调研国内外各组织、机构颁布的水质标准发现,近年来,我国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于指示微生物的选择有从总大肠菌群向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E.coli)转变的趋势,而美国环保署、欧盟、世界卫生组织、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疗研究委员会等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证据,强调了大肠埃希氏菌(E.coli)、肠球菌(Enterococci)与粪便污染的相关性更强,可用于替代大肠菌群。建议我国在后续水质标准中对微生物指标进行增补修订时,参考国外经验,形成集成多种指示微生物与多种特定病原体的监测指标体系,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功能和民众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指示微生物 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 肠球菌 水质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水体中病原微生物与指示微生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胜蓝 尹红果 +5 位作者 陈梦清 陈松 郑圆圆 Randy A Dehlgren 张明华 商栩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448-452,537,共6页
对夏、冬两季温瑞塘河水体中病原微生物与常用指示微生物粪大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针对水环境中伤寒沙门氏菌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温瑞塘河水体中微生物污染较严重,粪大肠菌群数量高达1.10... 对夏、冬两季温瑞塘河水体中病原微生物与常用指示微生物粪大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针对水环境中伤寒沙门氏菌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温瑞塘河水体中微生物污染较严重,粪大肠菌群数量高达1.10×10^3~1.40×10^7m L-1,超过60%的站位微生物污染程度超过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大肠埃希菌浓度为1.00×10^4~5.08×10^6m L-1,且这2种常用的指示微生物间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体中伤寒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差异显著,且夏季的检出率要高于冬季。在粪大肠杆菌浓度低于10^4m L-1的水样中,未能检出伤寒沙门氏菌;但水样中粪大肠杆菌浓度高于10^4m L-1时,伤寒沙门氏菌的检出率随粪大肠杆菌浓度上升而上升;当水体中粪大肠杆菌浓度超过10^6m L-1时,伤寒沙门氏菌的检出率达100%。本研究结果表明,常用的水环境指示微生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体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情况,但在具体应用中需考虑到污染源及水体理化条件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体 病原微生物 指示微生物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和厌氧环境下指示微生物的稳定性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杨 郑前兴 +5 位作者 吴仁人 李国栋 钟义 陈中颖 韦思业 李开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7-1334,共8页
建立有氧和厌氧水环境模拟反应器,利用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猪源拟杆菌标记物、部分指示微生物和潜在致病菌在有氧及厌氧水环境中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指示微生物Streptococcaceae、Lactobacillaceae、Carnobacteriaceae、... 建立有氧和厌氧水环境模拟反应器,利用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猪源拟杆菌标记物、部分指示微生物和潜在致病菌在有氧及厌氧水环境中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指示微生物Streptococcaceae、Lactobacillaceae、Carnobacteriaceae、Ruminococcaceae、Lachnospiraceae和Prevotellaceae在不同反应器中均呈现出衰减趋势,但在有氧环境中的衰减幅度显著大于厌氧环境.因此,这几类指示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适用于解析近期发生的污染事件.拟杆菌标记物GenBac和Pig-2-Bac在有氧环境和厌氧环境中均表现出二阶段衰减模式,且第一阶段为主要衰减阶段.但拟杆菌标记物在有氧环境中的衰减速率显著大于厌氧环境,表明有氧环境中拟杆菌标记物的稳定性较差.相关性分析显示潜在致病菌Prevotella、Pseudomonas和Erysipelothrix与拟杆菌标记物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P<0.05),但仅Prevotella与标记物在有氧和厌氧环境中的相关性系数较为接近(0.913~0.953),表明拟杆菌标记物可作为Prevotella的指示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污染 微生物污染源解析 标记物 指示微生物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动态与产业趋势分析
6
作者 杨旭楠 刘丛竹 +7 位作者 陈杏娟 宋仲戬 杜娟 李曼 吴清平 刘东风 俞汉青 许玫英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203,共12页
基于微生物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响应,通过检测其生理生化特征、群落结构或功能变化来评估环境质量的技术体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通过文献调研,... 基于微生物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响应,通过检测其生理生化特征、群落结构或功能变化来评估环境质量的技术体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系统梳理了基于微生物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基础原理与研究进展;基于专利分析,揭示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路径和技术发展特点;结合行业调研,评估了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等产业发展条件,阐述了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基于微生物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已成为突破传统理化监测局限的重要途径:微生物指示法、微生物传感器和微生物生态评价等技术的创新推动环境监测进入新阶段,合成生物学技术、环境脱氧核糖核酸分析和智能化检测设备的发展使监测手段更加丰富,细分领域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研究建议,强化技术创新与完善微生物组学标准体系建设、构建微生物环境监测产业创新生态、加强政策保障和生物安全管理,促进我国微生物环境监测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环境监测 指示微生物 微生物传感器 环境微生物 环境脱氧核糖核酸 生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中指示和病原微生物分布与衰减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孙群 吴蕾 +2 位作者 夏文香 于淼 宋志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66,共4页
采用多管发酵法和倾注平板法研究总大肠菌群(Total coliforms,TC)、粪大肠菌群(Fecal coliforms,FC)、粪链球菌(Fecal streptococci,F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CP)和沙门氏菌(Salmonell... 采用多管发酵法和倾注平板法研究总大肠菌群(Total coliforms,TC)、粪大肠菌群(Fecal coliforms,FC)、粪链球菌(Fecal streptococci,F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CP)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SM)6种指示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在人工湿地中的分布、去除及衰减情况。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和总大肠菌群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90.0%、84.6%和83.0%;对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去除效果较差,去除率分别为51.9%和35.7%;出水中粪链球菌的数量高于进水。基质中指示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数量比单元水中多2~4个数量级。指示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在污水中的衰减速率明显高于基质中,产气荚膜梭菌在污水和基质中的衰减速率最低,分别为0.053lgd^(-1)和0.038 lgd^(-1)。研究表明人工湿地对指示微生物的去除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对病原微生物的去除情况,结果可为人工湿地的环境卫生安全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人工湿地 指示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 分布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微生物污染指示菌在不同营养水平下的稳定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杨 贾乐华 +3 位作者 吴仁人 陈中颖 李开明 张一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30-1136,共7页
微生物污染指示菌在水体中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定量的准确性及应用的适应性.通过建立水环境模拟反应器,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究鸡粪中大肠埃希氏菌(EC)、拟杆菌(GB)及鸡源特异性基因(CB)等指示微生物在不同营养水平的水环境的稳定性... 微生物污染指示菌在水体中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定量的准确性及应用的适应性.通过建立水环境模拟反应器,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究鸡粪中大肠埃希氏菌(EC)、拟杆菌(GB)及鸡源特异性基因(CB)等指示微生物在不同营养水平的水环境的稳定性及衰减特征.结果表明:所选微生物衰减较好的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对照组和含有营养物质实验体系中指示微生物的衰减系数k分别为EC(0.135,0.134;前者为对照组,下同),GB(0.415,0.457),CB(0.425,0.437),说明营养物质对EC、GB、CB的衰减未有显著影响.有氧水环境中,GB、CB呈现快速衰减趋势,EC则变化相对缓慢.不同营养水平下3种微生物的衰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均可作为良好指示菌以评价水体的微生物污染程度,但特征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污染源解析 指示微生物 衰减 营养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学实验“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教学改革
9
作者 周连玉 乔枫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4期109-112,共4页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大肠菌群数量作为水体质量的指标,是生物类本科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通过对本科微生物学试验“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教学内容...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大肠菌群数量作为水体质量的指标,是生物类本科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通过对本科微生物学试验“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建立一个应用性水环境微生物检测实验项目,促使学生掌握景观水体采集、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数据分析与等级评价等实验方法,提升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实践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实验 指示微生物 教学内容改革 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嗜酸乳杆菌的时间温度指示器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10
作者 衣然 马浩洋 +4 位作者 金露达 张悦 王洪江 李娟 张东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4,共8页
目的为了监测食品贮藏和运输期间的品质,制备微生物时间-温度指示器(TTI)。方法选择嗜酸乳杆菌作为时间-温度指示器的微生物,对配制成的9种混合pH指示剂溶液进行筛选,用合适的混合pH指示剂溶液制备TTI,加入不同浓度的嗜酸乳杆菌,在不同... 目的为了监测食品贮藏和运输期间的品质,制备微生物时间-温度指示器(TTI)。方法选择嗜酸乳杆菌作为时间-温度指示器的微生物,对配制成的9种混合pH指示剂溶液进行筛选,用合适的混合pH指示剂溶液制备TTI,加入不同浓度的嗜酸乳杆菌,在不同等温条件下(5、15、25℃)贮藏检测其指标,以合适的指标参数为响应值探究其动力学与温度依赖性。结果9种混合pH指示剂溶液中有5种颜色变化较明显,用其中一种制备TTI,以色差值(∆E)为响应参数得出其活化能(Ea)为84.9 kJ/mol。结论5种颜色变化较明显的混合pH指示剂溶液可以作为TTI的指示剂,制备的微生物型TTI有潜力应用于活化能59.9 kJ/mol≤Ea≤109.9 kJ/mol的食品品质指标的货架期预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时间-温度指示器(TTI) 嗜酸乳杆菌 pH指示 温度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MS2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琼之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1年第3期55-58,共4页
本文分析了噬菌体MS2在水质监测中作为水中肠道病毒指示生物的可行性与优势,并通过试验测定了噬菌体MS2的热稳定性、pH值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和一步生长曲线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噬菌体MS2的热稳定性较弱,在70℃时5 min内即会全部失... 本文分析了噬菌体MS2在水质监测中作为水中肠道病毒指示生物的可行性与优势,并通过试验测定了噬菌体MS2的热稳定性、pH值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和一步生长曲线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噬菌体MS2的热稳定性较弱,在70℃时5 min内即会全部失活;在pH值4~10的范围内噬菌体MS2均可稳定存在;噬菌体MS2感染其宿主大肠杆菌的最佳感染复数为1.0;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的潜伏期约20 min,裂解期约30 min,裂解量为85。该研究结果可为运用噬菌体MS2对水质进行高效而准确的监测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MS2 指示微生物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水中病毒和大肠杆菌的光致死亡
12
作者 Richard B.Kapuscinski Ralph Mitchell 王大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4年第5期46-49,共4页
降低和控制地面水的微生物含量,已成为本世纪许多年来环境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着重于大肠杆菌(E.coli)(它与粪便有关)和大肠菌类群(可用来作病原体指示生物)。目前的研究已集中在光辐射和原生动物吞噬(pre... 降低和控制地面水的微生物含量,已成为本世纪许多年来环境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着重于大肠杆菌(E.coli)(它与粪便有关)和大肠菌类群(可用来作病原体指示生物)。目前的研究已集中在光辐射和原生动物吞噬(predator)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水 大肠菌类 指示生物 光辐射效应 光复活 PREDATOR 指示微生物 排放废水 微生物浓度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浮床去除污染物特征及脱氮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华 胡新 +3 位作者 吴松 曹文平 张永明 衡强强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67,共7页
为了研究低温条件下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脱氮效果和动力学特征,组建两组平行的组合式生态浮床,即玉米芯基质组合式浮床(IFB-CF)和轻质陶粒基质组合式浮床(IFB-LC),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交换周期7 d时,IFB-CF对TN,NO–3—N,NH+4—N的降解速... 为了研究低温条件下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脱氮效果和动力学特征,组建两组平行的组合式生态浮床,即玉米芯基质组合式浮床(IFB-CF)和轻质陶粒基质组合式浮床(IFB-LC),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交换周期7 d时,IFB-CF对TN,NO–3—N,NH+4—N的降解速率分别为(13.58±0.67),(4.40±0.61),(9.21±0.38)mg/(L·d),IFB-LC对TN,NO3^-—N,NH4^+—N的降解速率分别为(6.41±1.47),(2.15±0.40),(5.95±0.46)mg/(L·d),相对IFB-LC而言,IFB-CF具有更好的TN去除效果;两个组合式生态浮床TN去除动力学过程均符合Monod方程,IFB-LC和IFB-CF的k值分别为35.67和39.23。从指示性微生物看,两个基质内微生物种群差距较大,从而导致两个浮床内产生较大的水质净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浮床 脱氮 玉米芯基质 轻质陶粒基质指示微生物 生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