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功能性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
作者 龚春梅 白娟 梁宗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55-2363,共9页
以大气CO2浓度升高、大气温度升高、干旱胁迫加剧及紫外辐射增强为特征的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植物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性状对全球变化的指示作用为探寻全球变化规律、减缓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大气CO2浓度升高、大气温度升高、干旱胁迫加剧及紫外辐射增强为特征的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植物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性状对全球变化的指示作用为探寻全球变化规律、减缓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文主要综述了植物生理功能性状改变(形态变化、气孔调节、光合结构及光合途径改变和植物光合、呼吸速率及水分生理变化等)和物候功能性状改变对全球变化的指示作用,以及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或数量增加等群落特征变化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指示作用。最后指出,完善植物功能性状指标和建立从植物个体、群落到生态系统功能的网络指示系统是今后植物功能性状指示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植物物候功能性状 指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原生动物的指示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政 李继光 +3 位作者 李慧 李贵春 娄翼来 李忠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08-1813,共6页
为了揭示土壤原生动物对喀斯特生态恢复的指示作用,进而为深入了解喀斯特生态恢复的过程机制和构建恢复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广西古周村典型喀斯特景观为代表,选取不同种植年限(2、4、8、12 年)人工林生态恢复样地和石漠化... 为了揭示土壤原生动物对喀斯特生态恢复的指示作用,进而为深入了解喀斯特生态恢复的过程机制和构建恢复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广西古周村典型喀斯特景观为代表,选取不同种植年限(2、4、8、12 年)人工林生态恢复样地和石漠化对照样地,研究了表层土壤原生动物对人工林生态恢复的响应特征.在本研究的喀斯特样地,共鉴定到土壤原生动物22 种,其中鞭毛虫8 种,优势类群包括动基体目、金滴目和眼虫目;肉足虫4 种,优势类群有变形目和表壳目;纤毛虫10 种,优势类群包括下毛目、前口目、肾形目和侧口目.土壤原生动物总数从石漠化样地的1 g 干土425×10^3 个,逐渐增加到12 年人工林恢复样地的633×10^3 个,年恢复速率为1 g 干土17.7×10^3 个.土壤原生动物的类群数从石漠化样地的17 种显著增加到12 年人工林恢复样地的22 种.人工林恢复样地的土壤原生动物丰富度指数(3.10-3.30)显著高于石漠化样地(2.64),平均高出19%-27%;香农多样性指数(2.59-2.77)和均匀度指数(0.86-0.91)随生态恢复的变化不明显.土壤孔隙度、湿度、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和微生物碳含量均随恢复年限的延长而逐渐增加或升高,其年增长速率分别为3.84%、6.85%、3.89%、11.5%、4.20%、7.13%、24.8%,并与原生动物总数、类群数和香农指数(除了总有机碳与类群数、速效氮与香农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本研究表明,土壤原生动物群落大小和多样性对喀斯特生态恢复的响应敏感,与土壤基本肥力形成协同演变,可以作为喀斯特生态恢复的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原生动物 生态恢复 喀斯特 生物指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学在新疆伊犁河谷地下水循环中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邵杰 李瑛 +1 位作者 王文科 侯光才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35,共6页
在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沿地下水运动方向,重点研究典型剖面水化学在地下水循环演化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1号剖面"潜水主要水化学组分浓度在地貌类型(强倾斜砾质、缓倾斜含砾细土、冲洪积细土平原区)分界部位浓度... 在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沿地下水运动方向,重点研究典型剖面水化学在地下水循环演化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1号剖面"潜水主要水化学组分浓度在地貌类型(强倾斜砾质、缓倾斜含砾细土、冲洪积细土平原区)分界部位浓度上升,出现峰值。由北向南水化学类型依次为HCO_3—Ca、HCO_3·SO_4—Ca·Mg、HCO_3·SO_4—Ca·Na。"2号剖面"主要阳离子与阴离子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在沿程变化图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拐点,即水样F4W04点。从水样点YN01W20到F4W04点,如Ca2+从188.4 mg/L降至48.1 mg/L等。由北向南水化学类型依次为HCO_3·SO_4—Ca·Na、HCO_3·SO_4—Ca·Mg、HCO_3—Ca。水化学结果指示了存在局部循环系统、中间循环系统,地下水以水平方向运移演化特征为主,循环交替强度由北向南逐步减弱,并且地下水循环速率与所处地貌类型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伊犁河谷 地下水循环 指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温性草原甲虫多样性及其对环境指示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魏淑花 马林杰 +6 位作者 白玲 张开阳 张蓉 高立原 王颖 朱猛蒙 黄文广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87-1298,共12页
采用陷阱诱捕法和网捕法于2016年7月-8月对宁夏温性草原13种不同草原型的甲虫种类和数量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获得甲虫标本1591号,分属于10科58种,其中直角通缘步甲Pterostichus gebleri(Dejean)、麻步甲Carabus brandti brandti Falderman... 采用陷阱诱捕法和网捕法于2016年7月-8月对宁夏温性草原13种不同草原型的甲虫种类和数量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获得甲虫标本1591号,分属于10科58种,其中直角通缘步甲Pterostichus gebleri(Dejean)、麻步甲Carabus brandti brandti Faldermann、短翅伪葬步甲Pseudotaphoxenus brevipennis Semenov、甘肃大步甲Carabus gansuensis gansuensis Semenov、暗星步甲Calosoma(Charmosta)lugens Chaudoir和蒙古伪葬步甲Pseudotaphoxenus mongolicus(Jedlicka)为优势种,个体数量分别占总个体数的23.69%、9.68%、9.05%、8.61%、8.30%和6.28%。在种类分布上,固原官厅乡三等长芒草Stipa bungeana Trin.型、同心郭大湾村二等大针茅S.grandis P.Smirn.长芒草型、同心张家塬乡四等大针茅长芒草型、彭阳罗洼乡三等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 Ronn长芒草型及彭阳孟塬乡四等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长芒草型等地种类和数量均较多;多样性分析表明,海原月亮山四等苔草Carex.spp.、杂类草Miscellaneous grass型集中性概率指数最大,同心张家山村二等大针茅长芒草型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最大,固原官厅乡三等长芒草型的丰富度指数最高;群落相似性分析显示,固原三营镇三等长芒草大针茅型与同心张家塬乡四等大针茅长芒草型、同心郭大湾村二等大针茅长芒草型相似性系数最高;昆虫对生境指示作用分析表明,胸圆高鳖甲Hypsosoma rotundicolle Fairmaire和弯齿琵甲Blaps(Blaps)femoralis femoralis(Fischer von Waldheim)分别可作为彭阳孟塬乡四等铁杆蒿长芒草型和海原嵩川乡三等苔草杂类草型的指示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虫 温性草原 多样性分析 指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马坑矿区水化学微量组分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杜欣 陈植华 +1 位作者 林荣荣 秦松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37,共5页
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调查分析、现场取样和室内测试,研究了马坑矿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确定不同类型地下水的特征鉴别离子,分析地下水中微量元素含量异常原因所在,并通过研究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判断矿区地下水径流交替... 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调查分析、现场取样和室内测试,研究了马坑矿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确定不同类型地下水的特征鉴别离子,分析地下水中微量元素含量异常原因所在,并通过研究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判断矿区地下水径流交替的强弱和稀土元素富集特征,为判别矿坑主要涌水水源提供确切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指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对土壤污染的指示作用及其强化修复的潜力 被引量:96
6
作者 高岩 骆永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0-148,共9页
从三个方面综述了蚯蚓对土壤污染的指示作用:(1)通过调查污染区土壤中蚯蚓种群的数量和结构反映土壤污染情况;(2)利用蚯蚓进行生态毒理风险评价,指示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危害;(3)利用蚯蚓监测土壤污染。并阐述了蚯蚓对重金... 从三个方面综述了蚯蚓对土壤污染的指示作用:(1)通过调查污染区土壤中蚯蚓种群的数量和结构反映土壤污染情况;(2)利用蚯蚓进行生态毒理风险评价,指示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危害;(3)利用蚯蚓监测土壤污染。并阐述了蚯蚓对重金属的主要耐性机制:(1)脂质过氧化保护酶系统缓解氧化胁迫;(2)分隔、固定作用;(3)螯合解毒作用;(4)溶酶体和细胞质粒抑制重金属活性。同时,分析了蚯蚓强化污染土壤修复的潜力,认为蚯蚓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微生物活性、改变污染物的活性等强化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测土 土壤生态系统 土壤理化性质 利用 细胞质 耐性 土壤污染 指示作用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植被对半干旱区不同密度刺槐林地土壤水分环境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31
7
作者 刘晨峰 尹婧 贺康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62-67,79,共7页
研究林下植被对不同密度林地土壤水分环境的指示作用 ,可以为造林营林中的密度调控、提高林分生产力和林分稳定性等 ,提供理论根据。为此 ,对山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 14年生人工刺槐 (Robiniapseudoacacia)林 6种造林密度 (1 5m× 2m... 研究林下植被对不同密度林地土壤水分环境的指示作用 ,可以为造林营林中的密度调控、提高林分生产力和林分稳定性等 ,提供理论根据。为此 ,对山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 14年生人工刺槐 (Robiniapseudoacacia)林 6种造林密度 (1 5m× 2m、1 5m× 3m、1 5m× 4m、1 5m× 5m、1 5m× 6m、1 5m× 7m)林分的土壤水分、林下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进行观测 ,同时 ,采用样方调查法 ,对不同密度林内的树木生长情况和林下植物的类型、数量、分布及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密度小的林分内 ,各小环境指标均优于密度大的林分 ,其中土壤水分、光照强度有显著的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刺槐林地内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 ,渐渐出现干旱、半干旱地区成龄人工林土壤干化的现象 ,林下植被的种类和数量相应减少 ,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也降低 ,且逐步由以鹅观草 (Roeg neriakamoji) ,小菅草 (Themedaminor)为典型的中生植物 ,向以角蒿 (Incarvilleasinensis) ,灰绿藜 (Chenopodiumglaucum)为典型的旱生植物过渡 ,反映出林分内的小环境条件随林分密度变化的特征。因此 ,在半干旱区造林和营林中 ,密度不可过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植被 半干旱区 栽培密度 刺槐林地 土壤水分 环境条件 指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浮游介形类对海流、水团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林景宏 陈明达 陈瑞祥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6-91,共6页
本文分析了东海东北部浮游介形类的丰度、种类与生态类群的多样性以及它们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着重探讨了这些分布特征及其变动模式与海流、水团的相关性。
关键词 东海 浮游介形类 海流和水团 指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培养及运行过程中的微生物指示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孔秀琴 兰建伟 何乐萍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113-116,共4页
为了研究活性污泥培养及运行过程中微生物指示特性,依据微生物的生理特征,采用SBR工艺,以新鲜的生活污水作为营养液直接曝气,通过控制pH值、温度、溶解氧等条件逐步培养活性污泥,实验同时对微生物相的演变规律与污水处理效果之间的对应... 为了研究活性污泥培养及运行过程中微生物指示特性,依据微生物的生理特征,采用SBR工艺,以新鲜的生活污水作为营养液直接曝气,通过控制pH值、温度、溶解氧等条件逐步培养活性污泥,实验同时对微生物相的演变规律与污水处理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活性污泥培养的不同阶段及运行异常时微生物相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法 微生物 指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价元素在找矿评价工作中的意义和指示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炳璋 杨泽湘 王秀京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8-102,共5页
自然界中的变价元素广泛存在,不同价态的元素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性状,反映了不同的氧化还原环境,在成矿过程中形成各具特征的元素组合和矿物组合。利用Eh—pH图解和部分变价元素不同价态地化特征,分析自然界中矿物的稳定性和不同价态元... 自然界中的变价元素广泛存在,不同价态的元素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性状,反映了不同的氧化还原环境,在成矿过程中形成各具特征的元素组合和矿物组合。利用Eh—pH图解和部分变价元素不同价态地化特征,分析自然界中矿物的稳定性和不同价态元素的共存关系及迁移能力,从中提炼找矿信息,有利于提高野外找矿评价工作成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价元素 氧化还原 元素价态 指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指示作用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孔秀琴 兰建伟 +1 位作者 何乐萍 朱青青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8-60,89,共4页
为了研究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相的特性与运行状态、处理效果之间的关系,选用SBR试验工艺,以生活污水作为水样直接曝气,通过控制pH值、温度、溶解氧等条件逐步培养活性污泥。期间活性污泥微生物从低级向高级逐步过渡,种类变化界限明... 为了研究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相的特性与运行状态、处理效果之间的关系,选用SBR试验工艺,以生活污水作为水样直接曝气,通过控制pH值、温度、溶解氧等条件逐步培养活性污泥。期间活性污泥微生物从低级向高级逐步过渡,种类变化界限明晰,经分别分析其对应的环境和水质条件,得出了活性污泥微生物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对运行状态、处理效果的指示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微生物 指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含量和Mo同位素对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演化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剑峰 凌洪飞 赵葵东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203-204,共2页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太古代地球大气中缺氧,到2400-1800Ma的时候,大气中的氧含量有了巨大的增长,大气已经处于氧化环境(Canfield等,2000;Kasting,2001)。然而海洋从还原状态转变到以氧化为主的时间还有很大的争论(Arncld等,2...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太古代地球大气中缺氧,到2400-1800Ma的时候,大气中的氧含量有了巨大的增长,大气已经处于氧化环境(Canfield等,2000;Kasting,2001)。然而海洋从还原状态转变到以氧化为主的时间还有很大的争论(Arncld等,2004;Siebert等,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同位素 氧化还原环境 氧化还原 古海洋 氧含量 指示作用 环境演化 O同位素 Mo 地球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叶异痣对水体镉污染的指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韩凤英 席玉英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9-230,共2页
为确定长叶异痣#对水体镉污染的指示作用,于 2000年 5月、 7月和 8月 3次在太原市清徐县东湖及鱼塘采集长叶异痣#(成虫)样品(每个样品含 9个同性别的个体)及水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长叶异痣#对水体镉具有富集性,可作... 为确定长叶异痣#对水体镉污染的指示作用,于 2000年 5月、 7月和 8月 3次在太原市清徐县东湖及鱼塘采集长叶异痣#(成虫)样品(每个样品含 9个同性别的个体)及水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长叶异痣#对水体镉具有富集性,可作为水体镉污染的监测生物。同一时间同一采样点所采的此种雄性成虫体内镉含量样本间差异不显著,而随水体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长叶异痣#对水体镉污染的程度具有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叶异痣Cong 生物监测 水体污染 指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醇激素和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对猪肉劣质肉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寒友 邹昊 +3 位作者 刘文营 李金春 李家鹏 乔晓玲 《肉类研究》 2013年第10期6-8,共3页
为寻找猪肉劣质肉的指示指标,比较了不同质量猪肉对应皮质醇激素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劣质肉中白肌肉(PSE)对应生猪血糖浓度显著高于正常肉(RFN)(P<0.05),劣质肉中黑干肉(DFD)对应生猪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RFN肉(P<0.05... 为寻找猪肉劣质肉的指示指标,比较了不同质量猪肉对应皮质醇激素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劣质肉中白肌肉(PSE)对应生猪血糖浓度显著高于正常肉(RFN)(P<0.05),劣质肉中黑干肉(DFD)对应生猪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RFN肉(P<0.05)。说明血糖可作为劣质肉中PSE肉的重要指示指标,当宰前血糖浓度达到(17.21±3.12)mol/L时,可能产PSE肉;皮质醇可作为劣质肉中DFD肉的重要指示指标,当宰前皮质醇浓度达到(512.70±49.9)nmol/L时,可能产生DFD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醇 血液生化指标 劣质肉 指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叶异痣对水体铅污染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凤英 席玉英 毕浩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9-170,共2页
为确定长叶异痣对水体铅污染的指示作用,于2000年5月、7月和8月3次在太原市清徐县东湖及鱼塘采集长叶异痣(成虫)样品(每个样品含9个个体)及水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长叶异痣对水体铅具有富集性,可作为水体铅污染的监测生物。但为... 为确定长叶异痣对水体铅污染的指示作用,于2000年5月、7月和8月3次在太原市清徐县东湖及鱼塘采集长叶异痣(成虫)样品(每个样品含9个个体)及水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长叶异痣对水体铅具有富集性,可作为水体铅污染的监测生物。但为了保护蜻蜓,使雌性产卵不受影响,采样时应以雄性为宜。同一时间同一采样点所采的长叶异痣雄性成虫体内铅含量样本间差异不显著,并且此种昆虫雄性成虫体内铅含量有随水体铅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对水体铅的污染程度具有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作用 长叶异痣Cong 水体污染 重金属污染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指示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伟民 张悦周 赵晨辉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8-521,共4页
针对指示生物在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评价与防治中所起的指示作用与研究现状,介绍了有关指示生物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常见指示生物对土壤、水和大气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指示作用。提出了选择合适的指示生物是发挥其对重金属污染指示作用的关... 针对指示生物在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评价与防治中所起的指示作用与研究现状,介绍了有关指示生物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常见指示生物对土壤、水和大气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指示作用。提出了选择合适的指示生物是发挥其对重金属污染指示作用的关键。最后,提出了指示生物对环境重金属污染指示作用的局限性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生物 重金属污染 指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物微化反应特征在重砂鉴定中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英 程国繁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5-388,共4页
重砂鉴定是矿物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在风化、搬运、样品加工等过程中一些重砂矿物物理性质不稳定,用于矿物鉴定的特定物理特征常常不明显,造成重砂矿物鉴别困难。特定微化学反应为鉴别这类矿物提供了快速、简便、准确手段。笔者根... 重砂鉴定是矿物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在风化、搬运、样品加工等过程中一些重砂矿物物理性质不稳定,用于矿物鉴定的特定物理特征常常不明显,造成重砂矿物鉴别困难。特定微化学反应为鉴别这类矿物提供了快速、简便、准确手段。笔者根据多年来对黔东南地区重砂样品的鉴定工作实践,并参考前人的研究资料,讨论了铜、铅、锌金属矿物微化反应特征在重砂鉴定中的指示作用:黄绿色叶片状的硫氰酸汞铜结晶指示了待测矿物中铜元素的存在;柠檬黄色六边形片状的碘化铅晶体沉淀指示了待测矿物中铅元素的存在;毛十字状、雪花状及羽毛状硫氰酸汞锌复盐沉淀指示了待测矿物中锌元素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化反应 重砂鉴定 指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绿化树木对大气污染的净化和指示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文哲 任振江 +3 位作者 赵建 王永松 张健 韩宏伟 《绿色科技》 2011年第4期122-124,共3页
指出了树木作为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能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等功用,探讨了园林绿化树木对大气污染的净化机理和指示机理,并归纳了园林绿化中具有较强净化和指示作用的树种,以期为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 园林 树木 大气污染 净化作用 指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蚬的水域生态环境指示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丁立云 邓勇辉 +1 位作者 曹义虎 张桂芳 《当代水产》 2014年第1期78-79,共2页
不同水生生物对水环境有不同的指示特点,河蚬个体较大、生活史较长、迁移性小、容易采集,是一种滤食性动物,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如硅藻、绿藻、原生动物和轮虫等)为食,对毒物有很高的浓缩系数,能直接反映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与其它浮... 不同水生生物对水环境有不同的指示特点,河蚬个体较大、生活史较长、迁移性小、容易采集,是一种滤食性动物,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如硅藻、绿藻、原生动物和轮虫等)为食,对毒物有很高的浓缩系数,能直接反映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与其它浮游动植物相比,便于长时间观察其污染前后的种群差异.因此,河蚬作为指示生物,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河蚬在水体生态环境中的指示作用及研究进展,为我国水环境监测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域生态环境 指示作用 河蚬 水体生态环境 水环境监测 污染状况 滤食性动物 水生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被植物对广东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区余端 王楚彪 苏志尧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5-123,共9页
为了解地被植物群落对土壤养分的响应和指示作用,利用指示种分析(ISA)法研究了广东常绿阔叶林地被植物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速效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和有机质(OM)的综合作用对地被植物分布有显著影响(P<0.05),且... 为了解地被植物群落对土壤养分的响应和指示作用,利用指示种分析(ISA)法研究了广东常绿阔叶林地被植物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速效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和有机质(OM)的综合作用对地被植物分布有显著影响(P<0.05),且以速效磷>有机质>速效钾>速效氮。地被植物的组成与分布在不同AP和OM梯度中均有显著差异(P <0.05),但在不同AK和AN梯度中差异不显著。土壤AN≤270 mg/kg的指示种是广东蛇葡萄(Ampelopsis cantoniensis)和油点草(Tricyrtis macropoda),270~360 mg/kg的指示种是狗骨柴(Tricalysia dubia);AP≤2 mg/kg的指示种是华山姜(Alpinia chinensis);AK≤100mg/kg的指示种是赤楠蒲桃(Syzygiumbuxifolium),AK为100~150mg/kg的指示种是十字苔草(Carexcruciate),AK>150 mg/kg的指示种是金钗凤尾蕨(Pterisfauriei);OM> 0.8%的指示种是箬竹(Indocalamustessellatus),OM≤0.6%的指示种是华山姜(Alpinia chinensis)和蔓胡颓子(Elaeagnus glabra),OM为0.6%~0.8%的指示种是豆腐柴(Premna microphlla)。利用有效的地被植物调查方式来监测森林的土壤状况为森林经营管理及土壤健康评价带来方便。地被植物指示种对土壤养分的响应不但能为研究地的立地条件提供理论支撑,还能为该物种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这对于生物多样性保育、生境恢复的引种栽培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被植物 土壤养分 指示作用 常绿阔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