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银的抑菌活性及对红橘青霉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甘丽萍 向小飞 +2 位作者 陈梦吟 王莉莉 王思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6-81,共6页
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粒径为(20±5)nm、分散性较好、分布均一、没有团聚现象的纳米银颗粒,然后选择3个菌种进行纳米银的体外抑菌试验,并进行红橘浸果试验防治青霉病,研究纳米银对不同菌种的抑制效果和对红橘青霉病的有效防治浓度... 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粒径为(20±5)nm、分散性较好、分布均一、没有团聚现象的纳米银颗粒,然后选择3个菌种进行纳米银的体外抑菌试验,并进行红橘浸果试验防治青霉病,研究纳米银对不同菌种的抑制效果和对红橘青霉病的有效防治浓度。结果表明:纳米银对3种供试菌种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并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质量浓度为0.4 mg/m L时,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94.69%和90.25%,而对指状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的抑制率为71.43%,说明在相同的质量浓度和处理条件下,纳米银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更强,而对青霉菌的抑制作用稍弱。浸果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银质量浓度高于0.4 mg/m L,才能有效防治红橘青霉病,当质量浓度达到0.8 mg/m L时,相对防效为44.64%,低于1 000倍液的百菌清(相对防效为59.07%),说明一定质量浓度的纳米银对红橘青霉病有防治效果,虽然不如百菌清,但鉴于其对人体无毒性,在红橘的保鲜中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化学还原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 指状青霉菌 红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离子的微生物吸附回收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柏云 朱晓红 +1 位作者 仲敬荣 褚明福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6-239,共4页
研究了指状青霉菌对溶液中铀离子的生物吸附作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影响吸附的实验因素,在25℃、pH=4时,指状青霉菌对铀的饱和吸附量可达155 mg/g(湿重),溶液的酸度是影响铀离子吸附的主要因素。Na2CO3和NaHCO3可有效解吸菌体上... 研究了指状青霉菌对溶液中铀离子的生物吸附作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影响吸附的实验因素,在25℃、pH=4时,指状青霉菌对铀的饱和吸附量可达155 mg/g(湿重),溶液的酸度是影响铀离子吸附的主要因素。Na2CO3和NaHCO3可有效解吸菌体上吸附的铀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离子 指状青霉菌 生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他霉素对采后柑桔病菌抑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文彬 《现代园艺》 2019年第23期46-47,共2页
采用牛津杯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MIC),测定了纳他霉素对意大利青霉菌和指状青霉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对2种病菌的抑制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6287μg/mL和3.5319μg/mL,2种菌的最低抑制浓度相同,为6μg/mL,... 采用牛津杯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MIC),测定了纳他霉素对意大利青霉菌和指状青霉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对2种病菌的抑制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6287μg/mL和3.5319μg/mL,2种菌的最低抑制浓度相同,为6μg/mL,纳他霉素的最佳使用浓度为50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抑菌活性 意大利霉菌 指状青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