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肿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
作者 邱堃 毛永荣 +1 位作者 邹积骏 延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7-498,共2页
目的探讨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肿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肿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临床表现的研究,并复习文献加以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右颌下肿块,进行性增大。光镜下瘤组织位于... 目的探讨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肿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肿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临床表现的研究,并复习文献加以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右颌下肿块,进行性增大。光镜下瘤组织位于淋巴结内,由呈束状、编织状排列的梭形、多角形细胞弥散分布。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vimen-tin、CD68、S-100、LCA阳性,但CK、EMA、HMB45、CD30、CD21、CD35、CD1a阴性。结论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肿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诊断需依赖免疫组化及电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肿瘤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淋巴结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强 章方莉 +2 位作者 王宗敏 李松梅 王海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s sarcoma,IDCS)的组织来源、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少见的IDCS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淋巴结结构破坏,肿瘤侵犯副皮质区可见残存的淋... 目的探讨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s sarcoma,IDCS)的组织来源、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少见的IDCS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淋巴结结构破坏,肿瘤侵犯副皮质区可见残存的淋巴滤泡。肿瘤细胞呈组织细胞样,胞质丰富、淡嗜酸性、边界不清,核大、泡状,核仁清晰,嗜酸性。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S-100和vimentin均(+),Ki-67增殖指数在10%~20%之间,CD68弱(+);HMB-45、EMA、CK(AE1/AE3)、CAM5.2、CD34、CD5、CD15、CD20、CD21、CD30、CD34、CD45、ALK-1、SMA均(-)。超微结构显示:肿瘤细胞核不规则,有切迹,核仁清晰,核膜下不规则凝结染色质,胞膜表面有杂乱的指状突起。结论 IDC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颈淋巴结,临床症状及病理形态缺乏特异性,确诊依靠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孤立性病变预后较好,而多发或多器官累及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肿瘤 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 电镜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脏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鸿远 董辉 +3 位作者 俞花 朱玉瑶 余秋凤 钱尤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 探讨肝脏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 I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2例肝脏IDCS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 目的 探讨肝脏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 I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2例肝脏IDCS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年龄分别为39、67岁,肿瘤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镜下见肿瘤组织呈弥漫片、巢状分布,有凝固性坏死,对周围肝窦有侵犯,细胞卵圆形或多边形、细胞胞界不清、胞质嗜酸,核大空泡状,核膜及核仁明显,部分可见核沟,核分裂象易见,间质内有大量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见一定数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免疫表型:vimentin、S-100、Fascin、CD68和CD163均阳性,CD4部分阳性,CD1a、Langerin(CD207)、CD21、CD23、CD35等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10%~30%;MMR蛋白均阳性,微卫星检测均为微卫星稳定型。EBER原位杂交检测均为阴性;未检测到B细胞及T细胞克隆性重排。二代测序结果示:1例存在ERBB2、IDH1、FGFR3和KRAS基因错义突变,1例存在ERBB2、BRAF V600E和CREBBP基因错义突变。结论 原发性肝脏IDCS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组织细胞/树突细胞肿瘤,恶性度高,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测,需与组织细胞肉瘤、Langerhans细胞肉瘤、转移性黑色素瘤等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 分子遗传学特征 ERB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君 潘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54-1654,共1页
患者男.68岁,主因“发现右颈部无痛性肿物5个月”就诊。CT:右颈部胸锁乳突肌深面约2.93cm×2.84cm软组织密度肿物.实质部分CT值约44HU,中心CT值26HU.界限欠清;
关键词 树突细胞肉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玥熠 冯莉娟 杨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04-1204,共1页
患者女,55岁,体检发现肝占位性病变2月余;既往无乙肝病史及其他病史。查体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白蛋白(28.8 g/L)降低,谷丙转氨酶(223 U/L)及谷草转氨酶(188 U/L)均升高。腹部CT:肝右叶见约3.2 cm×3.1 cm稍低密度肿块影,边界欠... 患者女,55岁,体检发现肝占位性病变2月余;既往无乙肝病史及其他病史。查体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白蛋白(28.8 g/L)降低,谷丙转氨酶(223 U/L)及谷草转氨酶(188 U/L)均升高。腹部CT:肝右叶见约3.2 cm×3.1 cm稍低密度肿块影,边界欠清(图1A),CT值36 HU;增强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肿块内强化不均(图1B),CT值187 HU;门静脉期强化减低(图1C),CT值114 HU;诊断为肝占位性病变,考虑肝癌。行“右半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手术”,术中见右肝被膜下约4 cm×4 cm占位,边界不清,周围见多个转移灶。病理:光镜下肿瘤细胞呈结节状、束状排列,异型性明显,胞质丰富,淡染且边界不清,部分细胞核呈空泡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图1D);免疫组织化学:S-100、Vim、CD34、CD20及CD68均阳性;诊断为肝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ID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树突细胞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晨飞 赵武干 +3 位作者 王冠男 李晟磊 王丰 李文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tritic cell sarcoma,IDCS)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例IDCS的临床资料,对其形态学、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IDCS男、女各1例,... 目的探讨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tritic cell sarcoma,IDCS)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例IDCS的临床资料,对其形态学、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IDCS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63和27岁,发病部位分别为左颈部淋巴结和左眼内侧球结膜。结内病变位于副皮质区,肿瘤细胞呈梭形,不规则片状累及滤泡间或副皮质区;结外肿瘤细胞呈束状或漩涡状排列,胞质丰富弱嗜酸性,界限不清。免疫表型:S-100、Fascin均强阳性,vimentin、CD68部分阳性,CK(AE1/AE3)、EMA、CD45、CD3、CD20、CD79a、CD30、ALK、CD1a、CD21、CD23、CD35、HMB-45和SMA均阴性。结论 IDCS是一类相对较少见的侵袭性肿瘤,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形态缺乏特异性,需结合相关临床特点、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确诊,并需排除相似疾病进行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肉瘤 树突细胞肉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合并鼻咽部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秋雨 贾恩朝 +3 位作者 胡桂明 冯尚恩 李栋革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83-1385,共3页
目的探讨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I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IDCS进行HE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2岁,孕31周,发现鼻咽部肿物。PET-C... 目的探讨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I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IDCS进行HE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2岁,孕31周,发现鼻咽部肿物。PET-CT示浅表及深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并累及肠道和胰腺组织。镜下肿瘤组织表面溃疡,肿瘤细胞弥漫片状分布,胞质淡粉染且界限不清,细胞核卵圆形或杆状不规则形,核仁明显,可见巨核/奇异核细胞,核分裂象易见,背景富于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瘤细胞免疫组化标记CD68、CD45、S-100、vimentin、CD163呈强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40%。终止妊娠后化疗2个周期,随访2个月,肿瘤无新发。结论妊娠期鼻咽部IDCS为首次报道,临床罕见且侵袭性高,病理形态学易与多种肿瘤相混淆,准确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等辅助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部肿瘤 树突细胞肉瘤 妊娠期肿瘤 树突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江秋菊 黄海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05-1006,共2页
患者女性,52岁,以自觉发现外阴肿物1年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发现外阴肿物。初如绿豆大小,偶有触痛,无其它不适,未予重视,近来呈渐进性增大,活动好,伴触痛。
关键词 外阴肿瘤 树突细胞肉瘤 诊断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唐文娟 高怡瑾 +1 位作者 陈莲 朱雄增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1病例资料 患儿,男,23月龄,因"双侧颈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近1个月"于2010年7月30日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患儿于7月初发现颈部有2个小肿块,直径0.5~1.5cm,无红、肿、热、痛,未予特殊处理;
关键词 树突细胞肉瘤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双侧颈部淋巴结 儿童 病例资料 进行性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树突细胞肿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定宝 宋秋静 沈丹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86-1390,共5页
目的探讨肝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cell sarcoma,FDCS)和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IDCS)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及原位杂交法对1例肝FDCS和1例肝IDC... 目的探讨肝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cell sarcoma,FDCS)和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IDCS)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及原位杂交法对1例肝FDCS和1例肝IDCS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46岁,肝FDCS患者,伴有肝炎及肝硬化;例2女性,64岁,肝IDCS患者,同时伴有乳腺浸润性小叶癌。2例患者均行肝肿物切除术。2例肿瘤细胞均呈梭形或卵圆形,异型明显,呈结节状、束状或旋涡状排列,可见核分裂象,背景富于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其中IDCS部分区域可见纤维化分隔。二者均呈炎性假瘤样表现。免疫表型:肝FDCS表达CD21、CD35,肝IDCS表达S-100蛋白,二者均表达CD68、lysozyme、vimentin;FDCS背景以B淋巴细胞为主,而IDCS则以T细胞为主。二者EBER检测均呈(-)。例1术后行化疗,术后2个月复发,5个月后行栓塞术,病情平稳。例2合并分期为T1CN0M0的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术后随访2个月,健在。结论 FDCS和IDCS均可发生于肝脏,极其少见,可发生于中老年人,形态学均可呈炎性假瘤样表现,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肝IDCS预后差。EB病毒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滤泡性树突细胞肉瘤 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