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河流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及指标生物 被引量:7
1
作者 房英春 刘广纯 +2 位作者 田春 何小惠 宋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3,共3页
针对河流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问题做了理论描述,并比较了生物监测和理化监测的利弊,阐述了生物监测中的指标生物、常用种类和在环保中的应用、要求和用生物指标监测污染水体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 河流 污染 生物监测 指标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BPNN的高寒地区地下水微生物-毒理指标预测模型
2
作者 贾卓鹏 毕俊擘 +3 位作者 原勇 权昕 王帅伟 孙伟超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8-377,共10页
为建立高寒地区地下水微生物-毒理指标(细菌菌落总数(total bacteria count,简称TBC)、总大肠杆菌菌落总数(total coliforms count,简称TCC))预测模型,以我国西南高原地区某一水源地地下水微生物-毒理指标(TBC、TCC)为研究对象,通过正... 为建立高寒地区地下水微生物-毒理指标(细菌菌落总数(total bacteria count,简称TBC)、总大肠杆菌菌落总数(total coliforms count,简称TCC))预测模型,以我国西南高原地区某一水源地地下水微生物-毒理指标(TBC、TCC)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改变温度、pH值、孔隙率等外部环境条件,开展室内批试验,获取了不同孔隙率、取样深度,流出溶液的温度、pH值、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简称ORP)等地下水水质指标及地下水中TBC和TCC值,然后分别以TBC、TCC为目标,以取样深度、溶液温度、pH值、土壤孔隙率、ORP、COD为影响因素,基于Levenberg-Marquardt(LM)优化的神经网络(BPNN)算法,建立了高寒地区地下水微生物-毒理指标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TBC、TCC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且最大相对误差均小于15%(TBC、TCC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1.52%,14.55%),符合工程要求。该方法可用于高寒地区地下水微生物-毒理指标的预测,可为高原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污染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地下水中TBC、TCC的测定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毒理指标 TCC TBC 环境条件 地下水水质指标 LM-BPNN 预测模型 高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生物指标的鱼道效果评价模型
3
作者 郭辉 娄起浩 +3 位作者 陈端 杨文俊 付国栋 金光球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2-90,100,共10页
目前鱼道效果评价多采用网捕、PIT跟踪等手段直接评价过鱼数量和效率,存在工作量大、周期长、诊断识别非生物工程问题困难等不足。基于我国鱼道效果已有监测数据,构建鱼道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水力条件适宜度、环境因子适应性、内部结... 目前鱼道效果评价多采用网捕、PIT跟踪等手段直接评价过鱼数量和效率,存在工作量大、周期长、诊断识别非生物工程问题困难等不足。基于我国鱼道效果已有监测数据,构建鱼道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水力条件适宜度、环境因子适应性、内部结构符合度等非生物指标和过鱼有效性等生物指标。典型相关分析表明,进口流速指数、孔缝宽度指数和池室消能指数等水力与结构指标对鱼道效果影响较大,指标权重分别为0.23、0.16和0.15;耦合模糊评价理论,构建了基于非生物指标的鱼道效果评价模型。案例分析表明,模型评价结果与直接监测结论相符,模型可靠性较好,可为我国鱼道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道效果 生物指标 间接评价模型 典型相关分析 指标适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花鳖和清溪乌鳖形态学、生物学指标和营养组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齐明 刘伟 +7 位作者 周钦 陈则 王扬 马文君 杨珍 施文瑞 孟庆辉 郑天伦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4,共12页
清溪乌鳖(Qingxi black strain of Pelodiscus sinensis)是基于太湖花鳖(Taihu strain of P.sinensis)体色黑化个体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为研究体色黑化对中华鳖群体分化的影响,通过测定太湖花鳖、清溪乌鳖的23项形态学指标、3项生物学指... 清溪乌鳖(Qingxi black strain of Pelodiscus sinensis)是基于太湖花鳖(Taihu strain of P.sinensis)体色黑化个体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为研究体色黑化对中华鳖群体分化的影响,通过测定太湖花鳖、清溪乌鳖的23项形态学指标、3项生物学指标及营养组成,对太湖花鳖和清溪乌鳖种质性状进行系统评估。结果显示:(1)形态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一致且两者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背甲、腹甲、四肢和头部的形态差异;差异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尚未达到亚种分化水平。(2)太湖花鳖的可食净重占比显著高于清溪乌鳖;而背甲重占比,太湖花鳖显著低于清溪乌鳖。(3)太湖花鳖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18.15%,♀:18.08%)显著低于清溪乌鳖(♂:18.85%,♀:18.89%);而粗脂肪含量,太湖花鳖(♂:0.56%,♀:0.56%)显著高于清溪乌鳖(♂:0.43%,♀:0.45%)。(4)清溪乌鳖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的含量比值(♂:84.44%,♀:85.54%)和呈味氨基酸/总氨基酸的含量比值(♂:38.65%,♀:38.35%)显著高于太湖花鳖(♂:80.59%,♀:81.82%)、(♂:37.88%,♀:37.36%);而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的含量比值(太湖花鳖♂:50.46%,♀:50.70%;清溪乌鳖♂:51.01%,♀:51.44%),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太湖花鳖裙边中的羟脯氨酸含量(♂:16.08%,♀:16.12%)显著高于清溪乌鳖(♂:15.77%,♀:15.69%)。(5)太湖花鳖和清溪乌鳖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太湖花鳖♂:31.89%,♀:30.92%;清溪乌鳖♂:31.64%,♀:32.88%)、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太湖花鳖♂:30.50%,♀:30.160%;清溪乌鳖♂:30.55%,♀:30.71%)、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太湖花鳖♂:30.94%,♀:30.58%;清溪乌鳖♂:31.98%,♀:32.72%)和EPA+DHA的含量(太湖花鳖♂:12.63%,♀:12.39%;清溪乌鳖♂:12.98%,♀:12.82%)基本接近,仅在个别脂肪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 形态特征 生物指标 营养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腐熟和半腐熟有机肥对盐渍土生化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陈淑慧 白红梅 +3 位作者 李亚杰 刘美英 包伟民 索全义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1期94-96,共3页
通过研究腐熟和半腐熟有机肥对盐渍土培肥效果,为盐渍土科学施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盆培养方法,对盐渍土施用腐熟和半腐熟有机肥各设置低(8.50g/kg)、中(16.99g/kg)、高(25.49g/kg)3个水平施用量,以盐渍土(CK)为对照,在培养的... 通过研究腐熟和半腐熟有机肥对盐渍土培肥效果,为盐渍土科学施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盆培养方法,对盐渍土施用腐熟和半腐熟有机肥各设置低(8.50g/kg)、中(16.99g/kg)、高(25.49g/kg)3个水平施用量,以盐渍土(CK)为对照,在培养的第180d取土样,对其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腐熟有机肥更有利于降低盐渍土pH值,高量半腐熟有机肥施用盐渍土后pH值降低0.55;盐渍土中施用腐熟有机肥增加土壤全盐量、养分含量的效果优于施用半腐熟有机肥;施用半腐熟有机肥提高盐渍土酶活性效果较佳。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腐熟与半腐熟有机肥之间的差异显著增大。因此,当有机肥用量高于2000kg/亩时,可考虑是否施用半腐熟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熟 半腐熟 盐渍土 化学指标 生物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宾芽菜安全性及微生物菌落结构多样性研究
6
作者 谢思敏 马茂兰 +5 位作者 余洁霖 王雪梅 韩冬梅 冉凌云 刘洋 王新惠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0期60-65,70,共7页
以散装和预包装两类宜宾芽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菌落结构组成情况。测定不同芽菜的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并对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C组预包装芽菜产品的水分活度、水分含量更高;M组散装芽菜pH值普遍更高,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C组。... 以散装和预包装两类宜宾芽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菌落结构组成情况。测定不同芽菜的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并对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C组预包装芽菜产品的水分活度、水分含量更高;M组散装芽菜pH值普遍更高,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C组。在种水平上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1],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aviarius)是预包装芽菜的优势菌种,甲烷短杆菌属YE315(Methanobrevibacter sp.YE315)是散装芽菜的优势菌种;在属水平上,预包装的微生物种群控制得更好、更安全,散装芽菜微生物的种类更丰富、安全性可能较差,而预包装芽菜中的微生物丰富度比值较近,微生物的种类控制更好,安全性可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菜 理化指标 生物指标 高通量测序 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Ⅲ.土壤质量评价的生物学指标 被引量:295
7
作者 孙波 赵其国 +1 位作者 张桃林 俞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25-234,共10页
土壤生物是维持土壤质量的重要组分,土壤生物学指标能敏感地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是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目前仍十分缺乏这方面的指标。本文对《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美国土壤学会1994年发行)一书中土壤质... 土壤生物是维持土壤质量的重要组分,土壤生物学指标能敏感地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是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目前仍十分缺乏这方面的指标。本文对《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美国土壤学会1994年发行)一书中土壤质量评价的生物学指标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评价 生物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作为红壤质量生物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162
8
作者 俞慎 李勇 +3 位作者 王俊华 车玉萍 潘映华 李振高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13-422,共10页
本文测定了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内林地、不同施肥制度的红壤旱地和受有机农药污染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作为红壤生态系统土壤质量生物指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能够灵敏地反映出不同植被... 本文测定了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内林地、不同施肥制度的红壤旱地和受有机农药污染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作为红壤生态系统土壤质量生物指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能够灵敏地反映出不同植被对红壤生态系统的修复或重建作用,反映了不同施肥制度对红壤可耕地培肥作用的差异,以及检测出多效唑和杀虫眯对土壤的污染。因此,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可以作为红壤生态系统土壤质量的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生物 土壤 质量生物指标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疆岳驴乳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张晓莹 赵亮 +3 位作者 郑倩 董茂林 储一杉 任发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305,共3页
对50头新疆疆岳驴乳的化学成分以及微生物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驴乳各项理化指标分别为:总干物质9.50%、蛋白质1.52%、脂肪1.18%、乳糖6.39%、灰分0.38%。与牛乳相比较,驴乳各项指标更接近母乳。微生物检测结果为(lg CFU/ml):细菌总... 对50头新疆疆岳驴乳的化学成分以及微生物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驴乳各项理化指标分别为:总干物质9.50%、蛋白质1.52%、脂肪1.18%、乳糖6.39%、灰分0.38%。与牛乳相比较,驴乳各项指标更接近母乳。微生物检测结果为(lg CFU/ml):细菌总数4.17、芽孢菌2.40、乳酸菌3.30、金黄色葡萄球菌2.83、肠科菌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乳 化学成分 生物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市场纯燕麦片及复合麦片营养和微生物指标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闫金婷 郑建梅 +4 位作者 刘变芳 张燕 张国权 任长忠 胡新中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8,共6页
麦片是重要的早餐食品,因相关质量标准不完善,导致目前市场上产品质量差异较大。以国内市场上销售的39种纯燕麦片和79种复合麦片为材料,分别测定其矿物质含量(Ca、Zn、Na、Fe、Se)、灰分、蛋白质、脂肪和β-葡聚糖含量,并分析微生物菌... 麦片是重要的早餐食品,因相关质量标准不完善,导致目前市场上产品质量差异较大。以国内市场上销售的39种纯燕麦片和79种复合麦片为材料,分别测定其矿物质含量(Ca、Zn、Na、Fe、Se)、灰分、蛋白质、脂肪和β-葡聚糖含量,并分析微生物菌落、霉菌、大肠杆菌总数。结果表明:纯燕麦片和复合麦片各测定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复合麦片各营养成分含量变异系数大于纯燕麦片,复合麦片Ca和Na的平均含量高于纯燕麦片,而Zn、Fe、Se、蛋白质、脂肪、灰分、β-葡聚糖平均含量均低于纯燕麦片。纯燕麦片蛋白质、脂肪、灰分、β-葡聚糖平均含量分别为13.04%、7.68%、1.71%、3.38%,显著高于复合燕麦片的相应指标(5.38%、2.47%、1.61%、0.49%)(P<1%)。纯燕麦片和复合麦片能量值差异不大。复合麦片微生物总数、大肠杆菌、霉菌数量均远远高于纯燕麦片。纯燕麦片的营养品质指标和卫生指标均优于复合麦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片 麦片 矿物质元素 Β-葡聚糖 营养指标生物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3种沉水植物生物学指标及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6
11
作者 赵风斌 王丽卿 +1 位作者 季高华 李为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0-44,共5页
以沉水植物苦草、轮叶黑藻、狐尾藻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在不同盐度下3种沉水植物的生物学指标和生理状况,以期为沿海地区水系沉水植物构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0.05mol/L盐度下轮叶黑藻、苦草出现生长抑制,株高、鲜质量下降,叶片中... 以沉水植物苦草、轮叶黑藻、狐尾藻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在不同盐度下3种沉水植物的生物学指标和生理状况,以期为沿海地区水系沉水植物构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0.05mol/L盐度下轮叶黑藻、苦草出现生长抑制,株高、鲜质量下降,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增加,单株叶片面积减小,而狐尾藻在0.05mol/L盐度下生长良好,0.08mol/L盐度下出现株高、鲜质量下降,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增高的现象。因此,推荐盐度在0.05mol/L以下的水体,可以建植苦草和轮叶黑藻,盐度不高于0.08mol/L的水体可以建植狐尾藻。盐胁迫下沉水植物会表现为一定的抗逆性,会通过单株叶片面积减小、增加根冠比、叶片肉质化等措施来减少水分流失和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超过一定的阀值,抗逆性会减弱,导致沉水植物出现生长抑制或者死亡现象。在有一定盐度的水体进行沉水植物建植恢复,该沉水植物能够耐受的盐度高于水体的盐度,是保证沉水植物成活的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沉水植物 生物指标 丙二醛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鳗个体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贺舟挺 周永东 +2 位作者 徐开达 张洪亮 薛利建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2期134-139,共6页
采集了96indⅢ期以上海鳗性腺样本,计算得到海鳗个体繁殖力的数据,分析了海鳗个体繁殖力与各生物学指标的关系。个体绝对繁殖力F变动范围为(5.3~384.8)×10^4egg;个体相对繁殖力凡变化范围为202—3847egg/mm;FW变化范围为... 采集了96indⅢ期以上海鳗性腺样本,计算得到海鳗个体繁殖力的数据,分析了海鳗个体繁殖力与各生物学指标的关系。个体绝对繁殖力F变动范围为(5.3~384.8)×10^4egg;个体相对繁殖力凡变化范围为202—3847egg/mm;FW变化范围为156-618egg/g。通过对个体繁殖力与6个生物学指标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复合分析、综合分析和因子分析,发现海鳗的个体繁殖力与总重、性腺重的关系最密切。为了更好地反映出各生物学指标的综合作用,可以把生物学指标归纳成生长指标因子和性体指标因子来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鳗 个体繁殖力 生物指标 因子分析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实体瘤患者自体CIK细胞的体外大量扩增与生物学指标检测 被引量:36
13
作者 于津浦 任秀宝 +3 位作者 张澎 安秀梅 张乃宁 郝希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5-216,共2页
关键词 恶性实体瘤 CIK细胞 体外扩增 生物指标 过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臭氧污染的生物学指标监测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启明 方月敏 +2 位作者 黄志勇 张亚平 张金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2-615,共4页
臭氧是具有很大危害性的大气污染物之一,近150年来大气对流层中的臭氧质量浓度已经增加了36%,在今后50~100年内还将以每年0.5%-2%的速度继续升高。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敏感性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综合性状。以不同质量浓度(... 臭氧是具有很大危害性的大气污染物之一,近150年来大气对流层中的臭氧质量浓度已经增加了36%,在今后50~100年内还将以每年0.5%-2%的速度继续升高。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敏感性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综合性状。以不同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2.0、3.0、4.0、5.0 mg·L-1)臭氧(O3)胁迫下的不同类型植物为例,观察植物在不同时间(2、4、6、8 h)的外观伤害症状和细胞膜透性与O3质量浓度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O3的敏感度不同,蔬菜对臭氧相对较敏感;低质量浓度长时间和高质量浓度短时间的作用条件下,植物的受害症状基本相同,典型症状表现为叶片上散布细密点状斑,斑点的颜色呈白色、黄色、棕褐色,也有褪绿斑;植物细胞膜透性数据即电导率直接反映植物受损程度。综合植物外观症状指标与生理生化指标建立了相对定量化的大气质量生物学指标评价模式,即划分为轻微(0-0.2)、轻度(0.2-0.4)、中度(0.4-0.6)、高度(0.6-0.8)、严重(0.8-1.0)5个受害等级,以定量的判断O3气体对植物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生物指标 大气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辐照对低温火腿肉制品感官及微生物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超 赵永富 +2 位作者 季萍 金宇东 杨郡婷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9-420,共2页
以低温牛肉火腿和烟熏火腿为材料,进行了60Coγ射线杀灭肉制品中的微生物试验。当辐照剂量为1.0 kGy时,产品贮存60 d后其微生物指标仍符合GB 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要求,色泽、质构和风味变化不显著,因而货架期可从1个月延长至2个月。
关键词 辐照 火腿 低温 肉制品 货架期 生物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生物学指标在优秀足球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文鹤 郭黎 +3 位作者 谈艳 田石榴 陈佩杰 张素珍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4,48,共5页
应用血液生物学指标,对国内优秀足球运动员联赛期间进行机能状态的生物学监控。结果发现:应用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睾酮(T)、皮质醇(C)及其比值(T/C)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运动员在不同时期的机... 应用血液生物学指标,对国内优秀足球运动员联赛期间进行机能状态的生物学监控。结果发现:应用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睾酮(T)、皮质醇(C)及其比值(T/C)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运动员在不同时期的机能状态,及时为教练员调整运动训练负荷提供信息,以便采取合理的恢复手段,为提高训练效果和足球运动成绩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生物指标 优秀足球运动员 机能状态 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水牛原料乳微生物和理化指标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孟云 司炜 +1 位作者 于莉 韩北忠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2,共4页
按不同种群从广西取80个水牛原料乳样品,通过理化和微生物指标检测,对水牛乳营养价值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主要理化检测结果如下:脂肪7.32%,蛋白质4.71%,乳糖4.67%,固形物18.42%,灰分0.84%(均为质量分数),pH值为6.52,密度1.030 g/m... 按不同种群从广西取80个水牛原料乳样品,通过理化和微生物指标检测,对水牛乳营养价值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主要理化检测结果如下:脂肪7.32%,蛋白质4.71%,乳糖4.67%,固形物18.42%,灰分0.84%(均为质量分数),pH值为6.52,密度1.030 g/mL。纯种河流型水牛摩拉和尼里-拉菲的脂肪、蛋白质、固形物、灰分含量显著低于(P<0.05)河流-沼泽型杂交水牛。微生物检测结果如下(对数值):细菌总数5.69 mL-1,芽孢菌3.03 mL-1,乳酸菌4.79 mL-1,真菌1.80 mL-1,大肠菌群2.48 mL-1,大肠杆菌1.83 mL-1,金黄色葡萄球菌1.80 mL-1,所有样品中李斯特氏菌均未检出。地区间微生物指标差异较大,微生物含量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但是致病菌的出现说明需要建立相关的卫生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乳 理化指标 生物指标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用畜禽粪便对土壤生物化学质量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江涛 钟晓兰 +2 位作者 刘勤 张斌 赵其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6-535,共10页
采用两种母质发育的,长期施用畜禽粪便和化肥的稻麦轮作土壤作为供试土壤,探讨了施用畜禽粪便对土壤微生物组成、微生物生物量及活性、土壤酶活性等生物化学质量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施用化肥比较,长期施用畜禽粪便显著提高了土... 采用两种母质发育的,长期施用畜禽粪便和化肥的稻麦轮作土壤作为供试土壤,探讨了施用畜禽粪便对土壤微生物组成、微生物生物量及活性、土壤酶活性等生物化学质量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施用化肥比较,长期施用畜禽粪便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72%和+13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89%和+74%)、土壤基础呼吸速率和微生物商(+49%和+45%),但降低了土壤真菌的数量(-38%)。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也表现为长期施用畜禽粪便土壤高于施用化肥土壤。由于受土壤pH值强烈影响,土壤微生物代谢商(qCO2)和土壤磷酸酶活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期施用畜禽粪便改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理化性质是导致土壤生物化学质量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化肥 土壤生物化学指标 土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微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8
19
作者 龙健 黄昌勇 +1 位作者 滕应 姚槐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3,共4页
通过野外土样采集及室内测定,研究了浙江哩铺铜矿区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的微生物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土壤相比,矿区土壤微生物参数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微生物呼吸速率减弱,生物量降低,生理生态参数Cmic/Corg下降、qCO2值明显升高;酶... 通过野外土样采集及室内测定,研究了浙江哩铺铜矿区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的微生物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土壤相比,矿区土壤微生物参数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微生物呼吸速率减弱,生物量降低,生理生态参数Cmic/Corg下降、qCO2值明显升高;酶活性多表现为抑制作用,以脱氢酶、脲酶、磷酸酶最为敏感。反映出微生物学特征可作为矿区土壤环境质量变异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土壤环境质量 重金属污染 土壤酶活性 生物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土壤质量的微生物指标及其研究方法 被引量:14
20
作者 闫晗 吴祥云 +1 位作者 黄静 何志明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10期78-81,共4页
土壤质量评价是土壤质量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之一。在众多的生物学指标中,土壤微生物指标的应用为最多,同时也是最早用于反映土壤质量的指标。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对微生物指标的研究方法进行... 土壤质量评价是土壤质量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之一。在众多的生物学指标中,土壤微生物指标的应用为最多,同时也是最早用于反映土壤质量的指标。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对微生物指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生物指标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