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井扩展指数递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雷丹凤 王莉 +3 位作者 张晓伟 王南 于荣泽 徐凤廷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1期66-68,82,共4页
页岩气藏渗透率极低,用传统产量递减模型对页岩气井进行预测,结果过于乐观。为寻求适用于页岩气井的产能评价方法,以Arps递减分析方法为基础,对扩展指数递减模型展开研究。在模型应用过程中,将传统的递减曲线分析方法与概率预测框架相结... 页岩气藏渗透率极低,用传统产量递减模型对页岩气井进行预测,结果过于乐观。为寻求适用于页岩气井的产能评价方法,以Arps递减分析方法为基础,对扩展指数递减模型展开研究。在模型应用过程中,将传统的递减曲线分析方法与概率预测框架相结合,根据单井初始递减率进行同类井的划分,在计算单井递减曲线参数的基础上,利用P指数概率准则求取具有代表性的井组递减曲线参数值,据此对单井进行概率性预测,从而规避了页岩气藏复杂性及上产措施对产量递减分析的影响,提高了页岩气藏产量动态预测的准确性。利用美国多口页岩气井的实际生产资料,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页岩储层应用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产量预测 Arps递减模型 扩展指数递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田递减率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樊友宏 刘志军 +1 位作者 裴泽 任超峰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0-605,共6页
准确评价递减情况对气田高效开发及保障能源稳定供应至关重要。产量递减率和产能递减率是2类常见的递减率,虽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产量递减,但含义不同。为明确产能递减率与产量递减率的物理意义,厘清两者联系及影响因素,对气田递减率计算... 准确评价递减情况对气田高效开发及保障能源稳定供应至关重要。产量递减率和产能递减率是2类常见的递减率,虽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产量递减,但含义不同。为明确产能递减率与产量递减率的物理意义,厘清两者联系及影响因素,对气田递减率计算方法进行剖析,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指数递减,产能递减率和产量递减率两者是一致的;对于双曲递减,产能递减率总是大于产量递减率,且2类递减率差值随递减指数和初期递减率增大而增大,随开采时间延续逐渐趋于一致。引入气田开采强度概念,可消除因下游用气变化引起的产量递减率波动。提出新的产量及产能预测方法,递减早期采用指数递减模型预测,递减中—后期采用调和递减模型预测,取两者平均值作下限,调和递减预测结果作上限。对准确分析气田递减规律以及科学制定开发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 递减率计算 产量递减 产能递减 开采强度 指数递减模型 调和递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产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振华 顾乔元 +3 位作者 张大鹏 仝可佳 魏华 皮秋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3-587,共5页
碳酸盐岩油藏非均质性强,初期产量递减快,常规产量预测方法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此研究优化了传统预测方法,阐述了指数递减分类预测和扩展指数递减预测的基本模型和拟合方法。在找到影响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后,对已投产老井进行分类,利... 碳酸盐岩油藏非均质性强,初期产量递减快,常规产量预测方法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此研究优化了传统预测方法,阐述了指数递减分类预测和扩展指数递减预测的基本模型和拟合方法。在找到影响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后,对已投产老井进行分类,利用指数递减分类模型拟合油井生产数据,可以较好地指导老井在规划期的产量预测。扩展指数递减模型适用于碳酸盐岩油藏此类投产后呈现较快递减趋势的油藏,借鉴相似类型油藏已有老井的扩展指数递减规律,可以预测新井在规划期的产量。2种预测方法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碳酸盐岩油藏预测产量的可靠性,指导此类油藏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油藏 开发规划 产量预测 指数递减模型 扩展指数递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导读
4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近年来,有关页岩气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我国石油科技界的资深学者陈元千教授的《泛指数产量递减模型在评价美国页岩气田井控可采储量中的应用》,应用陈元千教授近年提出的泛指数产量递减(GEPD)模型,对美国的三个大型... 近年来,有关页岩气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我国石油科技界的资深学者陈元千教授的《泛指数产量递减模型在评价美国页岩气田井控可采储量中的应用》,应用陈元千教授近年提出的泛指数产量递减(GEPD)模型,对美国的三个大型页岩气田Barnett、Woodfort和Haynesville的井控可采储量和评价区可采储量进行了有效评价,并对页岩气井产量的递减率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其结果完全符合实际页岩气井的产量递减特征。泛指数递减模型在页岩气评价中是否更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值得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采储量 指数递减模型 递减 页岩气 产量递减特征 井控 专业技术人员 产量递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