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连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39
1
作者 孙才志 迟克续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5-118,共4页
水资源安全问题是水科学与系统科学交叉研究的热点。以大连市为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与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在满足主客观条件下的综合权重;采用率定方程确定各指标的安全度;应用指数合成法对大连市水资源的安全状况进... 水资源安全问题是水科学与系统科学交叉研究的热点。以大连市为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与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在满足主客观条件下的综合权重;采用率定方程确定各指标的安全度;应用指数合成法对大连市水资源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大连市水资源总体上处于不安全状态且不安全状况主要发生在农村。为保证社会、经济、环境各方面协调发展,必须重点解决农村地区的用水问题。本文同时也就解决水资源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安全 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大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希尔伯特空间向量范数的铁路机务安全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启钢 韩宝明 周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95-98,共4页
在分析了层次分析法(AHP)、模糊评判法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基于希尔伯特空间向量范数的铁路机务安全评价模型。围绕建立安全指数模型为核心,充分利用希尔伯特空间上单位球的弱紧性,探讨了建立标准希尔伯特指标子空间M的方法,... 在分析了层次分析法(AHP)、模糊评判法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基于希尔伯特空间向量范数的铁路机务安全评价模型。围绕建立安全指数模型为核心,充分利用希尔伯特空间上单位球的弱紧性,探讨了建立标准希尔伯特指标子空间M的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算子的生成方法;在考虑相对独立选取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M的向量范数的安全指数评价模型及安全指标分析模型。该评价模型具有良好的数据处理功能,包括定性数据和非定性数据;能通过指数分析,对评价对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能通过指标分析,得到各指标对于总指数的贡献率,找出问题和差距,有的放矢地改善安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尔伯特空间 向量范数 机务安全 铁路 层次分析法(AHP) 指数评价模型 数据处理功能 定性数据 模糊评判法 评价方法 指数模型 充分利用 生成方法 选取指标 分析模型 安全指标 指数分析 评价对象 指标分析 安全环境 弱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冻融侵蚀强度分级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景萍 张学霞 +1 位作者 古丽米热·甫拉提 王紫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176,共9页
黑龙江省肩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近年来因冻融侵蚀影响,自然环境和黑土资源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定量揭示黑龙江省冻融侵蚀强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选取10个冻融侵蚀强度评价指标,并确定其权重。通过... 黑龙江省肩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近年来因冻融侵蚀影响,自然环境和黑土资源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定量揭示黑龙江省冻融侵蚀强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选取10个冻融侵蚀强度评价指标,并确定其权重。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得到冻融侵蚀下限,将权重和赋值结果代入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利用自然断点法对冻融侵蚀强度进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冻融侵蚀总面积为1.917×10~5 km^(2),占全省面积的40.53%,其中强烈和极强烈侵蚀分别占冻融侵蚀总面积的20.66%和10.54%。2)黑龙江省中度冻融侵蚀以上的区域呈现三区一带的特征。三区分别为大兴安岭地区、小兴安岭地区和张广才岭地区;一带为西北—东南走向的“三岭一平原”廊道。3)黑龙江省冻融侵蚀强度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和集聚性特征,强度相近的冻融侵蚀区在空间上积聚,高强度和低强度的冻融侵蚀区在空间上分异,产生了多个高强度和低强度的冻融侵蚀区。4)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可以降低冻融侵蚀强度,在植被覆盖度小于20%的地方,冻融侵蚀尤为剧烈;冻融侵蚀主要发生在土壤含水量为0.2~0.3 m^(3)/m^(3)的区域,而极少发生在土壤水分含量小于0.2 m^(3)/m^(3)的区域。研究结果通过对比验证显示出较高的可靠性,可为该地区冻融侵蚀的防护和管理提供依据,并为类似区域提供借鉴方法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冻融 侵蚀 层次分析法 优序图法 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京津冀地区WEF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4
作者 王晶 吴春莉 郑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7,59,共9页
为综合评价京津冀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测度京津冀地区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为综合评价京津冀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测度京津冀地区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并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影响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子与维度。结果表明:2011—2021年京津冀地区WEF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现上升趋势,空间尺度上3个省市的均值排序为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京津冀地区WEF系统各维度指数表现出不同的时空特征,其中共享维度表现出下降趋势,创新维度的空间差异性最显著;粮食产量、生活耗能占比、万元GDP耗能量、生活用水量占比、第三产业耗能占比等指标是影响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子,协调与共享是影响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可为区域资源高水平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F系统 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指数模型 灰色关联度模型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集约利用指标评价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20
5
作者 宋德勇 苗澍森 杨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2-65,共4页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基本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影响研究区域土地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等各项指标因素,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因素的权重,建立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全面评价其...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基本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影响研究区域土地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等各项指标因素,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因素的权重,建立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全面评价其土地利用的合理程度和经济效果,为促进和提高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率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武汉市相对于全国水平和北京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分别为0.89和0.78。根据土地集约评价等级,武汉市相对于全国水平而言处于最佳集约状态,相对北京市则处于较为集约利用的状态,还有提升的空间。因此,在武汉市未来的土地规划及利用中,应当注意合理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多维利用土地的立体空间,完善公众参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监督机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以达到土地的最佳集约利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指数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量化评价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兰 任文娟 蔡德发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3,共8页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制造业重振发展的战略计划,并为此出台了许多支持制造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通过PMC-AE指数政策评价法,对目前制造业税收政策进行分析评价,为新一轮制造业税收政策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文章从不同税种的角度出发,梳理了...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制造业重振发展的战略计划,并为此出台了许多支持制造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通过PMC-AE指数政策评价法,对目前制造业税收政策进行分析评价,为新一轮制造业税收政策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文章从不同税种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制造业税收政策的相关文献,并在传统PMC的基础上加入了自编码神经网络技术(AE),构建了PMC-AE指数评价模型,根据PMC-AE指数的大小对我国现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我国现行制造业的税收政策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人才保障激励形式不完善、税收政策受体范围针对性不够和政策时长与产业周期不协调等问题,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人才保障激励形式、增加税收政策地区针对性和产业协调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税收政策 指数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佳 付保红 陈维治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4期61-64,共4页
根据红塔区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环境条件、社会经济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密切相关因素选取指标,建立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综合红塔区实际情况确定权重,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以各街道、乡为单位计算资源环境... 根据红塔区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环境条件、社会经济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密切相关因素选取指标,建立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综合红塔区实际情况确定权重,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以各街道、乡为单位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值。结果表明: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因素、资源因素与承载能力相关性高,经济发达程度高、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大的地区承载力相对较高;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短缺是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熵值法 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红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振 付保红 向雨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6期48-50,125,共4页
[目的]对云南省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方法]从自然条件、地质环境安全、资源状况、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6个方面出发,结合罗平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 [目的]对云南省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方法]从自然条件、地质环境安全、资源状况、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6个方面出发,结合罗平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以各乡(镇)为评价单元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值。[结果]罗平县各个乡(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自然条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很大的相关性;综合来看,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罗平县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熵值法 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罗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兰溪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林秀春 张凯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9期136-139,共4页
木兰溪是福建重要的河流之一,近年来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木兰溪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AHP)法及GIS,对木兰溪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年来,木兰溪流域生态环境... 木兰溪是福建重要的河流之一,近年来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木兰溪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AHP)法及GIS,对木兰溪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年来,木兰溪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上游生态环境逐年稳步并呈现朝较好方向发展的趋势,但局部地区尤其是流经市区河段生态环境恶化。结合评价结果,分析了木兰溪流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溪流域 生态环境 层次分析法 指数评价模型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山三岛陆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析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运才 王万胜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6年第5期39-42,共4页
在对上海市金山三岛自然保护区陆域生态系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其进行生态健康状况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陆域生态系统综合健康指数(CEI)为0.648,保护区的生态质量一般,生态系统稳定性差,自我恢复能力... 在对上海市金山三岛自然保护区陆域生态系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其进行生态健康状况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陆域生态系统综合健康指数(CEI)为0.648,保护区的生态质量一般,生态系统稳定性差,自我恢复能力不强。建议采取一定的人为干预措施来保护金山三岛陆域生态系统,使其朝更优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山三岛 陆域生态系统 层次分析法 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国庆 宁金香 +4 位作者 倪淑娜 郑涛 钟丽 易岳林 褚东升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9-62,75,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选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研究粉煤灰掺量、砂率、再生骨料掺量和水灰比对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各因素的顺序依次为:水灰比>砂率>...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选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研究粉煤灰掺量、砂率、再生骨料掺量和水灰比对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各因素的顺序依次为:水灰比>砂率>粉煤灰掺量>再生骨料掺量;影响7 d抗压强度的各因素的顺序依次为:粉煤灰掺量>水灰比>砂率>再生骨料掺量。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要求,优选出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再生骨料掺量80%,粉煤灰掺量30%、砂率45%、水灰比0.30,通过验证试验表明该配合比配制的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满足C40自密实混凝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自密实混凝土 正交试验设计 能力指数评价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市地质灾害易发分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骆光飞 龚盈盈 +6 位作者 钱超 肖瀚 郑丽波 王兆远 张锦涛 叶凌浩 刘云波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0-164,169,共6页
为了对绍兴市的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进行定量评估,本文借助GIS软件对绍兴市进行网格划分,构建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评价模型。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定量评估,将绍兴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高、中、低、不易发4个等级,并... 为了对绍兴市的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进行定量评估,本文借助GIS软件对绍兴市进行网格划分,构建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评价模型。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定量评估,将绍兴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高、中、低、不易发4个等级,并绘制了绍兴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成果图。研究成果支撑绍兴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服务于绍兴市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分区 城市规划 风险指数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与环境
13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9-9,共1页
关键词 社会与环境 水环境容量 感潮河网 环境科学 环图 环保局 区域可持续发展 协调发展 经济与环境 指数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