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数流加模型在乙醇气提发酵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君 唐昌平 +1 位作者 刘德华 刘宏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3-47,共5页
通过实验选择并考核了一个指数流加模型 ,同时也对比地考察了均速流加方式的发酵效果。结果表明 ,指数流加相比匀速流加过程的细胞生物量平均浓度增加了 1 2 2倍 ,乙醇生产速率和糖消耗速率分别提高到 3 0 1 g/(h·L)和 6 2 1g/(h... 通过实验选择并考核了一个指数流加模型 ,同时也对比地考察了均速流加方式的发酵效果。结果表明 ,指数流加相比匀速流加过程的细胞生物量平均浓度增加了 1 2 2倍 ,乙醇生产速率和糖消耗速率分别提高到 3 0 1 g/(h·L)和 6 2 1g/(h·L) ,是匀速流加时的 1 2倍和 1 1 9倍。研究表明 ,在乙醇气提发酵过程中 ,如果选用适当的指数流加模型 ,就能够消除发酵过程中底物和产物的双抑制作用 ,简单而有效地改进现有的在线分离乙醇的连续发酵工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流加模型 乙醇 气提发酵 均速方式 生产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底物指数流加和双阶段溶氧控制对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L-异亮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成林 龙辉 +5 位作者 温冰 王健 徐国栋 谢希贤 徐庆阳 陈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为了实现L-异亮氨酸的高效生产,提高谷氨酸棒状杆菌YILW生产L-异亮氨酸的产量和生产强度,在详尽分析磷酸盐和玉米浆初始浓度对L-异亮氨酸发酵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了双底物(玉米浆、磷酸盐)指数流加与双阶段溶氧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进行L-异亮... 为了实现L-异亮氨酸的高效生产,提高谷氨酸棒状杆菌YILW生产L-异亮氨酸的产量和生产强度,在详尽分析磷酸盐和玉米浆初始浓度对L-异亮氨酸发酵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了双底物(玉米浆、磷酸盐)指数流加与双阶段溶氧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进行L-异亮氨酸发酵。结果表明,最佳磷酸盐和玉米浆浓度分别为1.5 g/L和35 mL/L,此条件下分批补料发酵菌体生物量和L-异亮氨酸产量分别为27.66 g/L和25.89 g/L。在生长阶段进行双底物指数流加并结合双阶段溶氧控制,发酵60 h菌体生物量和L-异亮氨酸产量分别为32.29 g/L和31.32g/L,较优化前分别提高16.73%和2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异亮氨酸 谷氨酸棒状杆菌 指数流加 溶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产胆固醇氧化酶的指数流加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孙艳 王长城 +2 位作者 张玲 杨海麟 王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0-133,共4页
以指数流加策略高密度培养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胆固醇氧化酶。通过对比生长速率的分阶段控制使得细胞干重达40.128g/L。确定了最佳的诱导时机为菌体对数生长期的中期,产酶速率为1287.31U/(L·h)。菌体产酶水平达6436.56U/L,生产... 以指数流加策略高密度培养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胆固醇氧化酶。通过对比生长速率的分阶段控制使得细胞干重达40.128g/L。确定了最佳的诱导时机为菌体对数生长期的中期,产酶速率为1287.31U/(L·h)。菌体产酶水平达6436.56U/L,生产强度为459.75U/(L·h),实现了胆固醇氧化酶的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氧化酶 高密度培养 指数流加 诱导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合成玉米黄质
4
作者 赵崇屹 周景文 徐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玉米黄质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在很多领域都有一定的应用。该研究在前期构建的脂质体积累酿酒酵母的基础上,表达玉米黄质合成酶,初步得到一株能够积累玉米黄质的酿酒酵母工程菌。进一步优化补料碳源、补料时间和补料方式,最终在5 L的发酵罐... 玉米黄质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在很多领域都有一定的应用。该研究在前期构建的脂质体积累酿酒酵母的基础上,表达玉米黄质合成酶,初步得到一株能够积累玉米黄质的酿酒酵母工程菌。进一步优化补料碳源、补料时间和补料方式,最终在5 L的发酵罐从48 h开始以指数流加的方式流加葡萄糖,得到玉米黄质的产量为47.7 mg/L。综上,该研究构建了一株高产玉米黄质重组菌并对其进行了发酵验证,研究结果为后续进行发酵优化提供了基础以及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黄质 指数流加 酿酒酵母 脂质载体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及其高密度培养技术 被引量:36
5
作者 熊涛 黄锦卿 +2 位作者 宋苏华 关倩倩 谢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62-268,共7页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培养基配方以及利用中和法与指数流加法优化植物乳杆菌高密度培养的发酵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一步采用SAS软件进行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质量分数5.43%...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培养基配方以及利用中和法与指数流加法优化植物乳杆菌高密度培养的发酵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一步采用SAS软件进行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质量分数5.43%、蛋白胨质量分数0.98%、K2HPO4质量分数0.59%。利用15L全自动发酵罐,在接种量3%、pH6.5、培养温度35℃的最佳条件下,采用氨水中和发酵培养基和指数流加碳、氮源,最终发酵液中植物乳杆菌菌体浓度达到9.3×109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响应面 培养基优化 高密度培养 指数流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杆菌Bacillus sp F26产过氧化氢酶的发酵条件 被引量:2
6
作者 华兆哲 燕国梁 +1 位作者 堵国成 陈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3,共7页
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盐碱湖中分离到的一株低度嗜盐嗜碱细菌Bacillus sp F26,能积累高水平过氧化氢酶(CAT)。对Bacillus sp F26发酵产过氧化氢酶的环境与营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积累高水平过氧化氢酶的适宜环境条件为:温度3... 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盐碱湖中分离到的一株低度嗜盐嗜碱细菌Bacillus sp F26,能积累高水平过氧化氢酶(CAT)。对Bacillus sp F26发酵产过氧化氢酶的环境与营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积累高水平过氧化氢酶的适宜环境条件为:温度37℃,种龄20-22h,接种量5%,装液量50mL/(250mL的摇瓶)。适宜发酵培养基组成(g/L)为:葡萄糖15,牛肉膏10,玉米浆10,酵母膏5,磷酸二氢钾1,氯化镁0.2,氯化钠50,碳酸钠10。采用上述条件进行摇瓶分批发酵实验,发酵20h,过氧化氢酶酶活达到16.32U/mL,细胞干重为4.12g/L。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对数生长后期(16h)添加2mmol/L的H2O2可以明显刺激产酶,在5L的发酵罐上进一步以指数速率方式流加H2O2,由于该流加方式可降低H2O2对细胞的毒害作用,过氧化氢酶酶活达到29.89U/mL,与分批发酵相比提高了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度嗜盐嗜碱细菌 BACILLUS SP F26 过氧化氢酶 发酵优化 过氧化氢 指数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策略促进碱性果胶酶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
7
作者 陈双全 刘松 +1 位作者 堵国成 陈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43,共9页
本研究组合了基因密码子优化及分子伴侣共表达策略提高碱性果胶酶(PGL)在毕赤酵母中的胞外产量。基于Pichia pastoris密码子偏好性,优化了来源于Bacillus sp.WSHB04-02 PGL高热稳定性突变体K314M基因,并克隆至pPIC9K的Eco R I-Not I得到... 本研究组合了基因密码子优化及分子伴侣共表达策略提高碱性果胶酶(PGL)在毕赤酵母中的胞外产量。基于Pichia pastoris密码子偏好性,优化了来源于Bacillus sp.WSHB04-02 PGL高热稳定性突变体K314M基因,并克隆至pPIC9K的Eco R I-Not I得到PGL表达载体p PIC9K-PGL。p PIC9K-PGL转化Pichia pastoris GS115(his-)得到重组菌GS115/PGL 14#,胞外PGL酶活达到301.32 U/mL,较优化前提高25.1%。在此基础上,分别及同时共表达分子伴侣内质网蛋白折叠氧化还原辅助因子(ERO1)和泛素共轭酶(UBC1)。结果显示,同时表达ERO1和UBC1(GS115/PGLl-ERO1-UBC1 2#)使重组菌胞外PGL较共表达前提高49.3%,达到450.12 U/mL。应用指数流加策略对重组菌株GS115/PGLl-ERO1-UBC1 2#进行3 L罐发酵,诱导发酵96h胞外PGL可达1 362.31 U/mL。研究结果对促进PGL产量的提升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果胶酶 毕赤酵母 密码子优化 分子伴侣 指数流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