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基沉降预测的拓展指数曲线模型 被引量:10
1
作者 秦尚林 陈善雄 许锡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0,共3页
路基的工后沉降是高速铁路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实测沉降资料,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估算工后沉降是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指数曲线法作为曲线拟合法的一种,一般不适用沉降量级小、数据相对波动大的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针对常规... 路基的工后沉降是高速铁路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实测沉降资料,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估算工后沉降是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指数曲线法作为曲线拟合法的一种,一般不适用沉降量级小、数据相对波动大的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针对常规指数曲线法的缺陷,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拓展指数曲线模型,介绍其求解过程。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部分实测资料,运用双曲线模型和三点法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拓展指数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相关系数高,误差较小,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可为今后类似条件下的路基沉降预测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 路基 拓展指数曲线模型 指数曲线 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GA的指数曲线模型预测基桩承载力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小健 钱德玲 +1 位作者 郭文爱 王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9-142,共4页
预测挤扩支盘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指数曲线模型的函数表达式是一个超定非线性方程。采用传统的最小二乘法对该模型参数进行回归处理时,往往由于计算复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预测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为此,用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对... 预测挤扩支盘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指数曲线模型的函数表达式是一个超定非线性方程。采用传统的最小二乘法对该模型参数进行回归处理时,往往由于计算复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预测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为此,用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对指数曲线模型的参数和理论极限承载力进行优化,并基于MATLAB环境下编写了模型的计算程序。结合工程实例,应用指数曲线模型对挤扩支盘桩静载荷试验实测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基于RAGA的指数曲线优化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实测数据和有效地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且基于RAGA的指数曲线优化模型具有求解速度快、计算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高、人为干扰因素小、通用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曲线模型 参数优化 遗传算法 单桩极限承载力 支盘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演化算法用于单桩承载力指数曲线模型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许小健 钱德玲 黄小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5-270,共6页
预测挤扩支盘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指数曲线模型,其函数表达式是一个复杂非线性方程,采用传统的优化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回归处理往往因为计算复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预测结果带有较大的误差。为此,利用混沌(Chaos)的遍历性产生初始群体... 预测挤扩支盘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指数曲线模型,其函数表达式是一个复杂非线性方程,采用传统的优化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回归处理往往因为计算复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预测结果带有较大的误差。为此,利用混沌(Chaos)的遍历性产生初始群体,并自适应地调整缩放因子和选取差异演化模式,对差异演化(DE)算法进行改进,提出自适应加速差异演化(AADE)算法,并将其用于指数曲线模型参数和理论极限承载力优化中。结合工程实例,对挤扩支盘桩静载荷试验实测数据进行拟合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AADE算法能够更好地拟合实测数据和有效地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且AADE算法具有求解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算法控制参数设置简便、通用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承载力 指数曲线模型 差异演化算法 参数优化 挤扩支盘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线与指数曲线模型在真空预压处理地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洪斌升 丁荣祥 +1 位作者 黄林根 占川 《浙江水利科技》 2015年第3期61-63,76,共4页
真空预压处理地基的沉降预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既可以动态了解地基固结度的大小,合理指导施工,同时也是地基处理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利用双曲线模型与指数曲线模型对真空预压处理的新近吹填土地基沉降进行预测,分析和讨论2种模型的适... 真空预压处理地基的沉降预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既可以动态了解地基固结度的大小,合理指导施工,同时也是地基处理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利用双曲线模型与指数曲线模型对真空预压处理的新近吹填土地基沉降进行预测,分析和讨论2种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真空度达到设计荷载时,实测沉降曲线与双曲线拟合程度高,指数曲线模型预测后期沉降精度较双曲线好。指数曲线模型时间起点早晚对预测精度的影响规律不明显;相同时间起点条件下,时间跨度Δt越大,预测值与实测值越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预测 曲线模型 指数曲线模型 真空预压 吹填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山区蒙古栎天然林立地指数曲线模型的建立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夏炎 安文娟 +3 位作者 郑潇 郭红 房钢 潘晓威 《吉林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19-25,共7页
本研究选取辽东山区的蒙古栎天然林,依据不同龄级设置样地36块,以树高-林龄调查数据为基础,选择最优导向曲线,确立基准林龄和指数级距,编制该地区蒙古栎天然林立地指数表,并检验其模型精度。结果表明:经过统计学分析,采用三倍标准差法... 本研究选取辽东山区的蒙古栎天然林,依据不同龄级设置样地36块,以树高-林龄调查数据为基础,选择最优导向曲线,确立基准林龄和指数级距,编制该地区蒙古栎天然林立地指数表,并检验其模型精度。结果表明:经过统计学分析,采用三倍标准差法剔除异常数据,得到林木各龄级的树高与林龄的325组数据;运用6个主流数学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确定最优导向曲线方程为H=8.64(1+5.98e^(-1.54A)),其残差平方和最小,拟合精度最高;经计算,基准林龄为30年,指数级距为3 m,最终得到立地指数级为16 m、19 m、22 m和25 m的4条立地指数曲线模型,计算后的立地指数精准度较高,可准确反映出此树种在各立地类型下树高生长差异,并可直接用于该地区的蒙古栎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山区 蒙古栎 天然林 立地指数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数曲线模型用于支盘桩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庆云 《山西建筑》 2008年第4期127-128,共2页
结合工程实例,对挤扩支盘桩静载荷试验实测数据进行了模型的应用与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工具箱优化过的指数曲线优化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实测数据和有效地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且遗传算法工具箱具有求解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和通... 结合工程实例,对挤扩支盘桩静载荷试验实测数据进行了模型的应用与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工具箱优化过的指数曲线优化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实测数据和有效地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且遗传算法工具箱具有求解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和通用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曲线模型 单桩承载力 支盘桩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数曲线预测模型的参数估计与误差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桂元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3年第4期55-58,共4页
本文根据指数曲线预测模型的特点,对指数曲线预测模型的假设、参数估计、拟合误差以及无偏性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指数曲线预测模型 参数估计 拟合误差 无偏性 假设条件 线性回归模型 经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节理法向变形的指数-双曲线组合模型研究
8
作者 蔡燕燕 郑春婷 +2 位作者 戚志博 陈旭 穆康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73-77,共5页
针对传统的岩石节理法向变形2参数的指数模型和BB模型的局限性,通过引入参数α,提出一个新的3参数模型———指数-双曲线组合模型.新模型弥补了指数模型在中应力水平条件下夸大dn,BB模型在中应力水平条件下dn偏小且向dmax逼近速度过慢... 针对传统的岩石节理法向变形2参数的指数模型和BB模型的局限性,通过引入参数α,提出一个新的3参数模型———指数-双曲线组合模型.新模型弥补了指数模型在中应力水平条件下夸大dn,BB模型在中应力水平条件下dn偏小且向dmax逼近速度过慢的不足,利用花岗闪长岩的试验结果对新模型进行验证,其模拟效果优于BB模型与指数模型,验证了新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节理 法向变形 应力因子 指数-双曲线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数函数的非线性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睿 王江荣 +1 位作者 袁维红 任泰明 《工程质量》 2016年第4期89-91,共3页
针对指数曲线模型在表述路基沉降规律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多项型指数曲线模型。对不同的沉降-时间数据列只需调整指数曲线模型项数便可取得理想拟合预测效果。先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算模型的参数范围,再用遗传算法求最优值。工... 针对指数曲线模型在表述路基沉降规律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多项型指数曲线模型。对不同的沉降-时间数据列只需调整指数曲线模型项数便可取得理想拟合预测效果。先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算模型的参数范围,再用遗传算法求最优值。工程实例表明,多项型指数曲线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优于传统指数模型、双曲线模型、星野模型及灰色理论模型等,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沉降 多项型指数曲线模型 遗传算法 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7
10
作者 邓志勇 陆培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8-431,464,共5页
主要结合天津市钻孔灌注桩静载荷试验资料,对几种常用的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适于天津市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
关键词 极限承载力 预测模型 曲线模型 指数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模型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康洪 彭振斌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1,15,共4页
介绍了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常用的指数曲线模型和双曲线模型。通过工程实例,应用指数曲线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了最终沉降量和后期沉降的预测,讨论了两者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证明了指数曲线模型比双曲线模型在预测最终沉降... 介绍了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常用的指数曲线模型和双曲线模型。通过工程实例,应用指数曲线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了最终沉降量和后期沉降的预测,讨论了两者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证明了指数曲线模型比双曲线模型在预测最终沉降量和沉降曲线拟合方面更加准确和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沉降 预测 曲线模型 指数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沉降预测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金开正 袁俊 《中国市政工程》 2006年第1期76-77,共2页
根据全过程沉降的特点,针对沉降预测中的修正指数曲线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广义修正指数曲线模型和参数估计的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表明广义修正指数曲线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弹性,能很好地反映地基沉降变形规律,预测出的沉降精... 根据全过程沉降的特点,针对沉降预测中的修正指数曲线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广义修正指数曲线模型和参数估计的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表明广义修正指数曲线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弹性,能很好地反映地基沉降变形规律,预测出的沉降精度很高,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 沉降 预测 广义修正指数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化度的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计算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朴 朱岳明 贲能慧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25,共4页
氧化镁膨胀量的计算模型大都为经验性公式,在应用上具有局限性。为此,从MgO水化反应的本质出发,在混凝土等效龄期和水化度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基于水化度的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计算模型。该模型反映了氧化镁混凝土膨胀的基本规律,... 氧化镁膨胀量的计算模型大都为经验性公式,在应用上具有局限性。为此,从MgO水化反应的本质出发,在混凝土等效龄期和水化度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基于水化度的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计算模型。该模型反映了氧化镁混凝土膨胀的基本规律,又能很好地与试验数据吻合,可模拟经历任意温度过程的氧化镁的膨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混凝土 自生体积变形 水化度 等效时间 指数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组合模型的地下水水位拟合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晶 水青娜 +2 位作者 王俊智 田光辉 王心义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9-13,共5页
分析了灰色系统GM(2,1)模型、指数曲线模型和基于最优加权法的组合模型的计算原理,以河南省巩义市某煤矿地下水水位长期动态观测资料为样本,分别采用3种模型对地下水水位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组合模型拟合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66,平方和... 分析了灰色系统GM(2,1)模型、指数曲线模型和基于最优加权法的组合模型的计算原理,以河南省巩义市某煤矿地下水水位长期动态观测资料为样本,分别采用3种模型对地下水水位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组合模型拟合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66,平方和误差为7.9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52,各类误差均低于指数曲线模型和GM(2,1)模型,且加权组合模型拟合的水位与实际水位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位拟合 GM(2 1)模型 指数曲线模型 加权组合模型 拟合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分析比较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光鹏 郑忠成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76-179,共4页
对工程中软土地基沉降的三种预测方法(指数曲线模型,双曲线模型和灰色模型法)进行了结果预测分析比较,从预测曲线和实测曲线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灰色模型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对软土地基沉降进行预测.灰色模型的检测结果更加接近实测值是因为... 对工程中软土地基沉降的三种预测方法(指数曲线模型,双曲线模型和灰色模型法)进行了结果预测分析比较,从预测曲线和实测曲线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灰色模型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对软土地基沉降进行预测.灰色模型的检测结果更加接近实测值是因为它人为因素较少,对实测数据没有严格的要求.本文的研究为软土比较沉降预测方法的选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指数曲线模型 曲线模型 灰色模型 沉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达破坏的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亚宇 高利军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1-64,共4页
针对工程中经常遇到未达破坏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问题,提出利用双曲线模型、指数曲线模型和灰色模型预测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工程实例表明,双曲线模型应用有一定局限,指数曲线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且适应性较好,推荐普... 针对工程中经常遇到未达破坏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问题,提出利用双曲线模型、指数曲线模型和灰色模型预测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工程实例表明,双曲线模型应用有一定局限,指数曲线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且适应性较好,推荐普遍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极限承载力 曲线模型 指数曲线模型 灰色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运筹学方法在物流设备管理与维护中的应用——直线电机最大连续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17
作者 王宇 乐美龙 《物流技术》 2004年第9期48-52,共5页
在对现有各种时间序列预测方法进行简要对比的基础上,从中优选出了修正的指数曲线模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应用于直线电机温度预测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深圳机场海关国际快件监管中心物流分拣系统使用的直线电机的历史数... 在对现有各种时间序列预测方法进行简要对比的基础上,从中优选出了修正的指数曲线模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应用于直线电机温度预测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深圳机场海关国际快件监管中心物流分拣系统使用的直线电机的历史数据为样本数据,开展了预测计算试验,对直线电机较长时间连续运行后的温度变化数值进行了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设备管理 运筹学 指数曲线模型 国际快件监管中心 物流分拣系统 直线电机 最大连续运行时间 计算方法 设备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对农田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丁奠元 赵英 +1 位作者 方圆 冯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2,共7页
分析了农田土壤中施用不同用量活性炭(活性炭用量分别占土壤质量的0、0.1%、0.3%、0.6%、0.9%和1.2%)对土壤总孔隙的影响,及其随着时间(0、30、60 d和90 d)的变化;利用DE双指数模型计算了土壤毛管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定量评价了活性炭对... 分析了农田土壤中施用不同用量活性炭(活性炭用量分别占土壤质量的0、0.1%、0.3%、0.6%、0.9%和1.2%)对土壤总孔隙的影响,及其随着时间(0、30、60 d和90 d)的变化;利用DE双指数模型计算了土壤毛管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定量评价了活性炭对土壤不同大小等级孔隙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对土壤的毛管孔隙影响不大,主要增加了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培养90 d时,相比对照处理,活性炭处理(从低到高)的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5.8%、2.5%、8.7%、9.1%和14.7%;活性炭处理减小了土壤容重,增大了土壤总孔隙度,培养90 d时,活性炭处理(从低到高)的总孔隙度比对照处理分别增加1.9%、1.8%、2.3%、2.7%和4.3%;活性炭处理显著减小了土壤毛管孔隙孔径(P<0.05),而显著增大了土壤非毛管孔隙孔径(P<0.05)。活性炭对土壤孔隙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来越明显,这可能主要与活性炭自身特性和添加活性炭所引起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土壤孔隙结构 指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 毛管孔隙 非毛管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气井产量预测方法研究
19
作者 仝立宁 敬海锋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3期59-,共1页
本文研究了延伸型指数函数递减曲线模型预测非常规气井产量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很多的优势,该模型预测的最终采收率不受时间和采收速度的限制,可以通过单井或客观曲线来预测致密或非常规气井的产量。
关键词 产量预测 延伸型指数函数递减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