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乡村教育指数的构建与测算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炜 周洪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面向中国乡村教育的指数研究亟待开展。文章利用乡村教育现代化CQS模型、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并测算了2016年和2021年的中国乡村教育指数,结果显示:与2016年相比,2021年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势...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面向中国乡村教育的指数研究亟待开展。文章利用乡村教育现代化CQS模型、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并测算了2016年和2021年的中国乡村教育指数,结果显示:与2016年相比,2021年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中西部地区省份不仅在综合指数的得分上持续提升,而且在师资建设指数、学生支持指数、教育生态指数上与北京的整体差距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分区域来看,中国乡村教育发展虽不存在“马太效应”,但仍然存在“中部塌陷”现象,其“东南强、西部弱、东北滞、中部塌陷”的旧格局仍未被打破。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下,充分利用好制度、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因地制宜、持之以恒地改善乡村教育生态,最终实现“破局”,将成为“十四五”时期至2035年国家教育治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目标的重点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乡村教育指数 中部塌陷 教育强国 乡村教育现代化CQ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意蕴、指数测评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正东 程仙平 +1 位作者 徐斌立 虞江锋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现代化是中国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路径。老年教育现代化应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坚持“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发展理念,以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努力克服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的基本障碍,实现老年人“有学上”和... 现代化是中国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路径。老年教育现代化应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坚持“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发展理念,以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努力克服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的基本障碍,实现老年人“有学上”和“上好学”。研究基于对老年教育现代化的阐释和内涵,构建了县域老年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22年度浙江省域内90个县(区、市)开展了老年教育指数测评。结果显示:浙江县域老年教育指数均值为65.56,老年教育参与率12.54%,城乡发展差异显著、数字化赋能不足,表明现阶段浙江老年教育发展仍处于基本保障水平。研究表明:老年教育现代化是以“精神性成长”重塑老年教育目标,以县域为单位推动老年教育城乡均衡,通过提供均等化的服务丰富老年教育供给,利用数字技术促进老年学习变革创新,在公平基础上开展的一场老年教育“质量革命”。推进老年教育现代化,可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终身学习的向往,同时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老年事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老年教育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教育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省际差异透视——基于高等教育发展指数的证据 被引量:35
3
作者 陈斌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82,88,共8页
借鉴已有关于教育发展指数的研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构建了由3项二级指标和4项三级指标组成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数,据此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指数、高等教育投入指数和高等教育质量指数进行统计。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总体... 借鉴已有关于教育发展指数的研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构建了由3项二级指标和4项三级指标组成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数,据此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指数、高等教育投入指数和高等教育质量指数进行统计。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东部高于中西部的态势。具体而言,高等教育机会指数东部显著高于中西部,中西部之间差异不大;高等教育投入指数省际差异显著;北京、上海两市高等教育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其他省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影响显著,国家政策和地理环境也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高等教育机会指数 高等教育投入指数 高等教育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类发展指数框架的中国教育指数的编制和比较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任栋 张捷 +1 位作者 曹改改 毛一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0-114,共15页
人类发展指数(HDI)框架下的教育指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制的人类发展指数的三大分项指数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国际教育发展水平的对比研究。论文按照HDI框架下最新的教育指数的编制方法,测算了1990—2018年度的中国教育指数,并进行了相... 人类发展指数(HDI)框架下的教育指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制的人类发展指数的三大分项指数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国际教育发展水平的对比研究。论文按照HDI框架下最新的教育指数的编制方法,测算了1990—2018年度的中国教育指数,并进行了相关的国际对比分析和国内各区域的对比分析。测算和分析发现:纵向来看,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横向对比发现,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还差距较大;国内各区域的分析发现,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较低是中国教育水平发展不高的主要原因。论文对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I 教育指数 指数编制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就绪指数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显龙 孙妍妍 吴永和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94,共9页
客观评价我国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对于全面衡量学校信息化发展进程、准确定位学校信息化发展阶段以及合理分配学校信息化资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能反映信息化的发展和水平的信息装备率和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中应用为出发点,... 客观评价我国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对于全面衡量学校信息化发展进程、准确定位学校信息化发展阶段以及合理分配学校信息化资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能反映信息化的发展和水平的信息装备率和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中应用为出发点,提出利用教育信息化就绪指数来评价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文章首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剖析教育信息化就绪指数内涵;接着从投入、配置和应用三个方面构建了教育信息化就绪指数体系;然后采用AHP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几何平均数法和简单线性加权法计量指标,构建此数学模型和相关算法,运用生产函数方法计算教育信息化就绪指数;再以上海市某中学为例,检验教育信息化就绪指数的效用,结果初步证实了该指数能够客观地反映学校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文章最后从学校、区域和国家层面总结就绪指数能为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决策提供支持,以及给出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就绪指数 基础教育 AHP 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指数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马永红 刘润泽 于苗苗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5,37,共8页
2009年以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增长,经过10年的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每年招生规模超过学术型研究生。随着体量的增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梳理学者们对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现状的研究,... 2009年以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增长,经过10年的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每年招生规模超过学术型研究生。随着体量的增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梳理学者们对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现状的研究,明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涵。基于过程管理理论构建了以教学培养指数、实践培养指数、成果产出指数、胜任力指数、就业质量指数、满意度指数为二级指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总指数(PGEQI),并提出了投入充分度、产出充分度、投入产出优化度、高教育质量度以衡量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整体投入产出状况。3945份全国11个省(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验调研的数据验证了所构建的指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质量指数 投入指数 产出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均衡发展指数构建及其运用——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翟博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44-53,共10页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理想以及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从宏观层面分析是教...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理想以及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从宏观层面分析是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从中观层面分析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从微观层面分析是学校教育过程包括内部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的均衡、教育结果的均衡以及教育评价的均衡。通过构建教育均衡指数、建立教育均衡测度的指标体系和教育均衡测算方法,科学地选择有关指标要素,分析当前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对于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从整体上看正在趋向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度测算 教育均衡发展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价——基于2011—2019年教育发展指数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蔡文伯 曹元洁 赵志强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6-193,共8页
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首要之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即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的现代化。基于统计数据建构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并通过灰色GM(1,1)预测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深入分析民族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时间上,2... 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首要之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即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的现代化。基于统计数据建构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并通过灰色GM(1,1)预测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深入分析民族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时间上,2011—2019年民族地区整体教育发展指数呈阶梯上升趋势;空间上,西藏、云南地区上升幅度较大,宁夏则成为唯一下降的省份。未来五年内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指数将实现稳步提升,但整体指数依然偏低且区域异质性持续存在。影响因素中,财政分权、财政自由度、转移支付力度和教育投入努力程度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指数有正向影响,而经济实力和城乡差异对其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教育现代化 教育发展指数 TOBIT回归 GM(1 1)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重点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研究——基于结构偏离指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常思亮 何维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125,共5页
将指数方法引入研究生教育结构评价,提出了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的概念。运用该方法和概念对湖南省9所重点高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9所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具有稳定性,但不同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发展态势不同,多数高校的研... 将指数方法引入研究生教育结构评价,提出了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的概念。运用该方法和概念对湖南省9所重点高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9所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具有稳定性,但不同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发展态势不同,多数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趋向合理,个别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出现固化或恶化的迹象。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稳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减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结构 指数方法 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直辖市"中国教育指数"的比较与分析 --基于长江教育研究院发布的数据
10
作者 陈国华 张旭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7年第1期24-29,共6页
直辖市对于中国教育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结合长江教育研究院公布的中国教育指数,选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市开展比较分析,结果发现,8个二级指标中,贡献度和投入度差距较大;规模度、质量度和公平度差距相对较小;规模度与投入度、贡... 直辖市对于中国教育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结合长江教育研究院公布的中国教育指数,选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市开展比较分析,结果发现,8个二级指标中,贡献度和投入度差距较大;规模度、质量度和公平度差距相对较小;规模度与投入度、贡献度等指标失衡;优惠政策及地理位置对教育发展影响较大。另外,应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扩大信息公开内容、拓宽信息公开渠道、提高信息公开质量,更好地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辖市 中国教育指数 发展指数 创新指数 长江教育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质量与国家(地区)收入差距:全球教育质量指数构建 被引量:8
11
作者 曹妍 张国洋 姚歆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6-79,共14页
教育发展与经济分配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立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利用2000—2018年62个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数据构建全球教育质量指数,并基于指数构建探究教育质量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教育... 教育发展与经济分配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立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利用2000—2018年62个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数据构建全球教育质量指数,并基于指数构建探究教育质量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教育质量总体处于全球中等水平,其中,学校教育运行质量名列前茅,但基础教育保障质量与中高教育发展质量竞争力较低。究其缘由,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年份较晚,受现阶段老龄化人口结构的影响,获得中高等学历的年轻世代占比较低,这降低了我国中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另一方面,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比相对偏低,加之小学完成率欠佳,从而间接降低了基础教育保障质量。(2)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以探究教育质量与国家收入不平等的关系发现,一国(或地区)的教育质量总指数与学校教育运行质量愈高,其收入分化程度愈低。国家教育质量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综上,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巩固基础教育获得性指标,并以满足最低目标为标准适度增加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加大基础教育保障力度。第二,持续发挥学校教育运行质量优势,努力促进中学阶段毕业生能力水平达标,提高我国储备劳动者的能力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指数 收入不平等 共同富裕 帕尔马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思维模式重构教育新生态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滨 朱丹丹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24,共7页
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是教人理性和培育理性即“教育”的基础与核心。随着科学技术呈指数级增长,传统思维模式已然成为高效率、创造性教育活动的桎梏,变革思维模式重构教育新生态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诉求。文章在剖析人类思... 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是教人理性和培育理性即“教育”的基础与核心。随着科学技术呈指数级增长,传统思维模式已然成为高效率、创造性教育活动的桎梏,变革思维模式重构教育新生态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诉求。文章在剖析人类思维对教育发展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发展需要以指数思维为主体的高效思维,并详细论述了指数思维的概念和7种特征。同时,分析提出了基于指数技术的指数教育,并应用理论演绎法构建了基于指数思维的教育新生态,实现了教育生态诸要素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研究指出智慧教育应融合在上述三个层面之中,基于平台、整合新媒体、新技术的指数技术作为教育生态动态建构的引擎来驱动诸要素之间互联互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本质 思维模式 指数思维 指数教育 教育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教育均衡发展的测度 被引量:24
13
作者 姚继军 张新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42,共10页
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在各级教育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人群之间相对均等地配置教育资源,为每一位受教育者尽可能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使其平等的受教育权... 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在各级教育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人群之间相对均等地配置教育资源,为每一位受教育者尽可能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使其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通过建立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可以定量地测度新中国教育均衡发展的历程,这对于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均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均衡发展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国的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在1949年以后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改善,而进一步缩小差距则仍是当前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容与核心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均衡发展 测度 教育均衡发展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育发展的省际差距比较 被引量:19
14
作者 岳昌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6,共5页
本文在收集和整理反映我国各省区市人均受教育年限、成人识字率、各级教育入学率、各级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各级教育师资水平、科技人员数和科技专利数的基础上,首先计算出教育存量指数、教育增量指数、教育投入指数和教育贡献指数,... 本文在收集和整理反映我国各省区市人均受教育年限、成人识字率、各级教育入学率、各级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各级教育师资水平、科技人员数和科技专利数的基础上,首先计算出教育存量指数、教育增量指数、教育投入指数和教育贡献指数,然后构建了教育发展指数,并进行了省际比较分析。本研究还利用基尼系数分析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程度,用计量回归方法估计教育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我国教育基础存在显著的地区差距;教育机会扩大了地区差距;教育质量深化了地区差距。这些原因造成了教育结果的显著差距,加重了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第二,各级教育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存在"剪刀差"关系。随着教育层次从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的逐渐降低,虽然教育机会的基尼系数逐渐减少,但是教育质量的基尼系数却在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发展指数 省际差距 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硕豪 耿乐乐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9-34,共6页
以C-D生产函数为基础,运用丹尼森因素分析法研究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运用永续盘存法估计了我国2002—2014年的资本存量,通过回归分析法得出我国该时段内的劳动产出弹性系数为0.482;计算出扩招以来各年份教育和... 以C-D生产函数为基础,运用丹尼森因素分析法研究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运用永续盘存法估计了我国2002—2014年的资本存量,通过回归分析法得出我国该时段内的劳动产出弹性系数为0.482;计算出扩招以来各年份教育和高等教育每年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发现该贡献率的波动范围较大;最终测算出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教育对年均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为10.04%,高等教育对经济年均增长率的贡献率为2.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教育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EIQ看区域农村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江苏三大区域的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同祥 赵丽 +2 位作者 牛玉霞 张所娟 徐金雷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32,共5页
信息化的发展以信息装备率为考察重点,教育信息化的水平以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中的应用为检核目标[1-3]。用教育信息化指数(EIQ)表征教育信息化水平,不仅能够检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而且能够具体反映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对学... 信息化的发展以信息装备率为考察重点,教育信息化的水平以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中的应用为检核目标[1-3]。用教育信息化指数(EIQ)表征教育信息化水平,不仅能够检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而且能够具体反映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合理推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与现有的理论研究的对比,本文对农村区域间的EIQ分布情况及背景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目前区域农村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区域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Q 教育信息化指数 教育信息化水平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幸福教育三题 被引量:6
17
作者 邱荷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28,共6页
谈论幸福教育,首先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一是何谓幸福教育?从形上之维来看,幸福教育应该是符合人的自然状态和天性,遵循德性的要求,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教育。二是幸福教育何以可能?从形下之维来看,幸福教育首先要体现为一个师生... 谈论幸福教育,首先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一是何谓幸福教育?从形上之维来看,幸福教育应该是符合人的自然状态和天性,遵循德性的要求,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教育。二是幸福教育何以可能?从形下之维来看,幸福教育首先要体现为一个师生精神愉悦的过程,其次要有一套公平正义的制度设计,最后要建立一个科学可行的幸福教育指标测量体系。三是我国的幸福教育如何得以实现?幸福教育的实现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制度、教育的方式方法等等,但从我国来看,当下最为关键和根本的在于党的执政理念、领导方式的转变以及国家整体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教育治理模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教育 自由全面发展 幸福教育指数 教育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国家教育预警机制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向岩兵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5,共3页
通过对比发现,教育预警机制的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预警机制;有几个指数与我国教育预警密切相关,但存在一些缺陷;针对我国教育预警机制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教育指数 教育预警机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协调性研究——基于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离差的类比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六生 冯用军 吕娇兰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共7页
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我国综合发展存在显著省域差异的情况下,利用国家经济、教育、社会公平三类分省面板数据,对省际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数、经济发展指数和社会公... 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我国综合发展存在显著省域差异的情况下,利用国家经济、教育、社会公平三类分省面板数据,对省际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数、经济发展指数和社会公平指数与全国均值的离差进行比较,证实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对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发现我国省区市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公平之间存在六种协调发展类型。政府应根据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协调性情况优化要素结构,最终促进高等教育、经济和社会公平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发展指数 经济发展指数 社会公平指数 协调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统计之趋势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君君 隗斌贤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经费 投资 投人 财政管理 生均教育经费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