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基于费雪(Fisher)指数分解方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吴巧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50,共7页
本文利用费雪指数分解模型从产业层面考察了我国能源强度指数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诸因素中效率份额的贡献占绝对主导,结构份额的影响较少,产业部门结构... 本文利用费雪指数分解模型从产业层面考察了我国能源强度指数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诸因素中效率份额的贡献占绝对主导,结构份额的影响较少,产业部门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耗强度的累计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从时间演变的角度看,能源强度下降幅度呈现明显逐年放缓趋势,产业部门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提高的影响逐年减低。(2)1981—2007年,全要素生产率水平(ΔTFP)每提高1%,能源消耗强度(ΔI)相应地降低约0.33%。作为决定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和长期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导致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下能源强度不断降低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强度 能源强度指数分解模型 中国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强度变动的指数分解研究——基于新疆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师博 秦放鸣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4-20,共7页
能源强度是衡量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二者间呈反比关系。文章使用Refined Laspeyres指数分解模型,对1985—2005年新疆能源强度进行分解,寻求影响新疆能源强度变动的主导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新疆能源利用率进入了持续改... 能源强度是衡量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二者间呈反比关系。文章使用Refined Laspeyres指数分解模型,对1985—2005年新疆能源强度进行分解,寻求影响新疆能源强度变动的主导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新疆能源利用率进入了持续改进历程,但在全国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但还应注意到,新疆能源强度效应主要是由工业部门能源强度改进所致,尤其是重工业部门能源强度的改进,扭转了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的不利影响。因此,应大力支持重工业部门的节能技术进步,同时更应大力发展耗能较低的第三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强度 指数分解模型 结构效应 强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28,共5页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对于实现我国碳强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97~20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基于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构建了二氧化碳排放的指数分解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将我国当前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对于实现我国碳强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97~20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基于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构建了二氧化碳排放的指数分解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将我国当前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解为11种不同的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了各省的经济产出、人均GDP和城镇化水平等正向影响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而各部门的能源消费强度、农村人口比重、各省部门结构比重等负向影响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起到抑制作用。最后根据对模型的分析指出了我国二氧化碳减排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二氧化碳减排的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 贡献率 指数分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DI的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 被引量:23
4
作者 赵先超 滕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2-199,共8页
旅游业碳排放的动力演进机制与驱动效应分析是研究旅游业低碳发展的重要一环。采用投入产出法估算了2008-2014年湖南省旅游业的直接碳排放,构建LMDI指数分解模型分析了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驱动效应与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 旅游业碳排放的动力演进机制与驱动效应分析是研究旅游业低碳发展的重要一环。采用投入产出法估算了2008-2014年湖南省旅游业的直接碳排放,构建LMDI指数分解模型分析了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驱动效应与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4年,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由295.25×10~4t增长到783.14×10~4t,年均增长率为17.45%;(2)2008-2014年,由旅游能源强度、旅游收入结构、旅游消费水平、旅游人数规模与区域人口规模等因素所引起的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变动量分别是-167.91×10~4t、14.81×10~4t、41.48×10~4t、513.63×10~4t、25.18×10~4t,贡献率分别为-39.3%、3.5%、9.7%、120.2%与5.9%;(3)旅游能源强度效应是抑制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旅游人数规模效应是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旅游收入结构效应、旅游消费水平效应与区域人口规模效应对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呈正向,但并不是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 因素分解 LMDI指数分解模型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区域含电力消费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婷 白宏涛 徐鹤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78-1283,共6页
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是实现碳减排路径的重要工具,目前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研究主要针对直接碳排放,忽略了区域间碳转移问题,尤其是电力消费引起的碳排放转移。为保障区域碳排放责任公平,促进各区域均衡发展,构建了一种面向区域公平发展... 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是实现碳减排路径的重要工具,目前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研究主要针对直接碳排放,忽略了区域间碳转移问题,尤其是电力消费引起的碳排放转移。为保障区域碳排放责任公平,促进各区域均衡发展,构建了一种面向区域公平发展的混合碳排放估算方法,并以北京市、广东省、山西省、河南省为典型案例,分别测算了4区域1995—2013年包含电力消费的碳排放。在此基础上,运用对数平均分解指数(LMDI)模型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能源效率、能源结构及电力结构对各省市碳排放的贡献。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效率分别是各区域碳排放增长的最大拉动因素及最大抑制因素,其余因素影响并不明显,且区域不同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对数平均分解指数模型 驱动因素 电力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2030年CO2排放情景预测与减排潜力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迪 和维 聂锐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1-735,共15页
建立了中国CO2排放情景预测与调控路径优化的集成分析框架,分情景预测了中国CO2排放趋势,测算了各部门的减排潜力并给出了相应的调控路径.研究表明,深度能源转型情景下中国CO2排放将在2025年实现达峰目标(102.54×10^8 t)并在2030... 建立了中国CO2排放情景预测与调控路径优化的集成分析框架,分情景预测了中国CO2排放趋势,测算了各部门的减排潜力并给出了相应的调控路径.研究表明,深度能源转型情景下中国CO2排放将在2025年实现达峰目标(102.54×10^8 t)并在2030年实现强度减排目标(0.65t/万元),同时煤炭消费将在2020年达峰(28.11×10^8 tce).未来中国CO2减排的关键在于挖掘经济增长、能源技术进步与能耗结构优化的减排潜力,特别是提高第二部门的能源效率,优化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的能耗结构,以及调整第二部门、第四部门和第六部门的经济发展模式.此外,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和能源技术创新也是实现中国2030年CO2减排双重目标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 减排潜力 情景预测 对数平均指数分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证券业效率测度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晓光 冼俊城 郑尊信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1-69,共9页
本文基于CCR模型、BCC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分解模型对中国证券业进行效率测度,并从横向静态与纵向动态角度分析中国证券业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得出:当前中国证券业处于低效率发展阶段,效率波动性大。在技术条件不变前提下,纯技术效率... 本文基于CCR模型、BCC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分解模型对中国证券业进行效率测度,并从横向静态与纵向动态角度分析中国证券业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得出:当前中国证券业处于低效率发展阶段,效率波动性大。在技术条件不变前提下,纯技术效率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纯技术效率能更大程度对综合效率产生积极影响,促使决策单元形成相对优势,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正向影响规模效应。在技术条件可变前提下,技术进步率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提高技术进步率能使效率前沿面向前移动。本文根据综合效率高低将券商划分为创新型券商;A类券商、规范性券商及B类券商、C、D、E类券商。最后,针对不同类券商并结合其投入产出与效率影响因素,探析三类券商综合效率提升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业效率 测度 Malmquist指数分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评价指标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岳文婧 郑红霞 陈劭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1-25,共5页
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身份,使中国成为世界碳排放责任划分最大的争议焦点。《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第一承诺期(2008-2012)即将结束,如何评定这一阶段内中国在碳减排方面取得的成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IPAT的... 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身份,使中国成为世界碳排放责任划分最大的争议焦点。《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第一承诺期(2008-2012)即将结束,如何评定这一阶段内中国在碳减排方面取得的成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IPAT的指数分解模型,提出衡量碳减排力度的两个全新指标,即广义技术进步下各年碳减排量和累计碳减排量。这组指标从减排而非排放责任的角度出发,以一种新的视角评定某一国家在一定阶段内的减排力度。文章选取部分国家对比分析了中国1990-2009年减排情况,得出主要结论:在这一时期,中国累计碳减排量达到1959.08百万t,占世界总累计减排量的22.82%,次于美国排名第二;同时期,中国创造了24956.3亿美元的GDP增量,占世界GDP增量的16.75%。中国在持续推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肩负起了全球碳减排的责任和义务,做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AT指数分解模型 碳减排指标 各年碳减排量 累积碳减排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工业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水平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谢玉慧 郭凤佳 +2 位作者 张倩 姜雨 陈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67-1472,共6页
基于2011—2020年济南市5种主要化石能源消费量,核算了济南市的工业碳排放量。运用Tapio脱钩模型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模型(LMDI),探究了济南市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及驱动因素。结果发现,济南市工业总碳排放量由2011年的29... 基于2011—2020年济南市5种主要化石能源消费量,核算了济南市的工业碳排放量。运用Tapio脱钩模型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模型(LMDI),探究了济南市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及驱动因素。结果发现,济南市工业总碳排放量由2011年的29.30 Mt增长到了2020年的43.17 Mt,莱芜市的加入是济南市工业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尽管至2020年,济南市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基本实现了强脱钩,但2011—2020年整体脱钩状态不稳定,不同工业行业脱钩的趋势也存在差异。工业人口规模、经济产出、能源强度、能源结构、碳排放因子对济南市工业碳排放有正向驱动效应,而产业结构对碳排放有负向驱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碳排放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模型 Tapio脱钩模型 化石能源消费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及脱钩努力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吴茜 陈强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4-283,共10页
利用LMDI模型解构了2010—2019年甘肃省13个细分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效应,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在此基础上,检验了各因素对脱钩做出的努力程度。结果表明:(1)2010—2019年甘肃省细分行业碳排放总... 利用LMDI模型解构了2010—2019年甘肃省13个细分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效应,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在此基础上,检验了各因素对脱钩做出的努力程度。结果表明:(1)2010—2019年甘肃省细分行业碳排放总量增加3843.13×104t,主要集中在石油制造业、化工制造业、钢铁制造业以及电力行业等高能耗行业;能源消费结构的高碳化特征显著,能源消费强度呈下降趋势。改善高能耗产业能源消费结构、推动高能耗产业转型升级是未来甘肃省碳减排的重点。(2)经济增长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产生增量效应,而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对碳排放产生减排效应,产业结构对部分行业产生减排效应。(3)各行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情况趋于向好,除电力行业仍为弱脱钩外,其他行业均由2010—2016年的负脱钩或弱脱钩转变为2016—2019年的强脱钩或衰退脱钩。(4)能源强度效应的脱钩努力最高,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效应的脱钩努力尽管较小但逐渐增强,人口规模效应的脱钩努力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LMDI指数分解模型 脱钩 细分行业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业碳排放测算与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杨 马琼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为厘清新疆农业碳排放与各驱动要素间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LMDI指数分解模型,对新疆1993—2020年的农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对驱动要素进行分解,总结农业碳排放随时空演化特征,并利用VAR模型进一步梳理各驱动要素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关... 为厘清新疆农业碳排放与各驱动要素间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LMDI指数分解模型,对新疆1993—2020年的农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对驱动要素进行分解,总结农业碳排放随时空演化特征,并利用VAR模型进一步梳理各驱动要素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累计效果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劳动力>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碳排放在短期内能促进农业生产率的增长与农业经济水平的发展,但也会阻碍农业生产结构的协调;长期来看农业生产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结构都会抑制碳排放的增长;从方差分解来看农业碳排放能自解释31.55%,各驱动因素合计解释6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农业碳排放 LMDI指数分解模型 驱动因素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