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源强度的指数分解分析研究综述 被引量:34
1
作者 张炎治 聂锐 《管理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647-650,共4页
指数分解分析是一个研究能源强度变化及其作用机理的良好分析框架,围绕这一方法,综述了指数分解分析在方法论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能源领域,尤其在能源强度方面的应用研究。将我国学者关于能源强度变化的研究结论划分为3类:技术进步决... 指数分解分析是一个研究能源强度变化及其作用机理的良好分析框架,围绕这一方法,综述了指数分解分析在方法论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能源领域,尤其在能源强度方面的应用研究。将我国学者关于能源强度变化的研究结论划分为3类:技术进步决定论、阶段贡献变化论和分解层次影响论,并指出了指数分解分析在研究能源强度变化机理中的三大缺陷。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分解分析 能源强度 结构效应 效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CO_2排放估计及其指数分解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薛智韵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6-79,共4页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污染排放最多的行业。分析了中国制造业CO2排放变化的整体趋势,并采用指数分解分析法对1996~2007年间制造业CO2排放变化的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制造业CO...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污染排放最多的行业。分析了中国制造业CO2排放变化的整体趋势,并采用指数分解分析法对1996~2007年间制造业CO2排放变化的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制造业CO2排放上升的重要因素,结构效应增加了制造业的CO2排放,但作用很小;技术效应对制造业CO2的排放虽有一定的减排作用,但还不足以抵消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制造业的结构进行调整,并提高行业的减排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CO2排放 指数分解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减排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LMDI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陆文聪 李元龙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0年第10期49-54,共6页
在回顾经济增长过程中工业污染排放变化的内在机制的理论基础上,使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以3种主要工业废气排放为例,对中国工业污染排放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生产中排放治理和技术进步发挥了主要的减排贡... 在回顾经济增长过程中工业污染排放变化的内在机制的理论基础上,使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以3种主要工业废气排放为例,对中国工业污染排放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生产中排放治理和技术进步发挥了主要的减排贡献,工业结构调整的减排贡献较小。中国工业减排应该是如何激励各种减排效应的扩大最终抵消规模效应的过程,在保持较快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工业减排的现实选择是着重加大治理力度和推进技术减排,兼顾结构减排,从而使减排的方式与经济增长的目标相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减排 指数分解分析 LM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二氧化硫排放驱动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冕 杨君甜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3-117,共5页
文章基于LMDI分解分析方法,将我国制造业二氧化硫排放的驱动因素分解为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技术进步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污染治理效应,并定量考察2002-2014年期间各种因素对其排放量的贡献程度。结果显示:在整个分析期内,规... 文章基于LMDI分解分析方法,将我国制造业二氧化硫排放的驱动因素分解为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技术进步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污染治理效应,并定量考察2002-2014年期间各种因素对其排放量的贡献程度。结果显示:在整个分析期内,规模效应是导致二氧化硫(SO_2)排放量增加的最重要因素;技术进步对SO_2减排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能源结构变动的减排效应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其在"十二五"期间逐渐成为促进SO_2减排的主要动力来源;制造业行业结构调整的减排效应微乎其微。此外,环境规制作用所产生的污染治理效应在"十一五"期间逐步增强;但随着工程减排的增长空间日益缩小,其在"十二五"期间逐渐濒于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排放 指数分解分析 驱动因素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电力消耗驱动因素分析及需求预测 被引量:8
5
作者 汪斌 张欣欣 +1 位作者 嵇灵 解玉磊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8-184,共7页
可靠有效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是电力生产输送的重要依据。提出基于指数分解分析的电力需求预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深入挖掘电力需求变化的关键因素及其贡献程度,并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相关政策,通过对关键因素未来变化趋势的多情景设置,... 可靠有效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是电力生产输送的重要依据。提出基于指数分解分析的电力需求预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深入挖掘电力需求变化的关键因素及其贡献程度,并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相关政策,通过对关键因素未来变化趋势的多情景设置,开展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以北京市为例,对1985—2014年北京市电力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其贡献水平进行分解分析。结合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定位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政策,对"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电力需求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预测 电力需求 指数分解分析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安全与中国节能的现实路径 被引量:9
6
作者 涂正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47,共13页
能源问题事关经济与国家安全。中国经济规模的迅猛扩张拉动能源消费强劲增长,经济增长的成本因能源价格因素大幅提高。本文使用完全分解技术分析了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四大因素:经济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经济规模。探究了实现... 能源问题事关经济与国家安全。中国经济规模的迅猛扩张拉动能源消费强劲增长,经济增长的成本因能源价格因素大幅提高。本文使用完全分解技术分析了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四大因素:经济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经济规模。探究了实现中国节能安全的现实路径:经济结构调整和适度工业化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优化能源生产结构,降低火电比例,提高能源转换效率是我国节能的重要举措;推动技术水平提高,降低能源强度是能源安全的核心保障。总之,加大节能技术及新能源开发的投入力度,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采取适度工业化政策,逐渐引导经济向第三产业纵深、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拓展,是实现国家经济与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安全 适度工业化 节能路径 指数分解分析(I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工业能源使用效率的统计测度与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蔡晓春 江泽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87,共3页
文章在介绍并对比几种指数分解模型优劣的基础上,选择LMD1分解模型对2001-2006年湖南省工业部门能源效率进行分解分析,分解部门结构和部门能源强度等因素对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效果,得出相应的影响效果指数,并通过计算工业各部门能... 文章在介绍并对比几种指数分解模型优劣的基础上,选择LMD1分解模型对2001-2006年湖南省工业部门能源效率进行分解分析,分解部门结构和部门能源强度等因素对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效果,得出相应的影响效果指数,并通过计算工业各部门能源强度指标分析主要部门节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分解分析 能源效率 LMD1分解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