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盘式制动器摩擦特性的指数函数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宏伟 宋健 +1 位作者 王铁山 任露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37,共3页
以 JF 132型汽车制动器试验台为试验设备 ,采用试验优化与回归分析技术 ,研究盘式制动器的准静态摩擦特性 ,以制动压力与初速度为试验因素 ,以制动力矩为试验指标 ,建立了盘式制动器摩擦特性的指数函数模型 ,并进行了统计检验。
关键词 盘式制动器 摩擦特性 指数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溶质迁移的指数函数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峰 王全九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0-234,共5页
边界层方法是描述土壤溶质迁移的简单方法,通过边界层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估计溶质迁移参数。基于边界层方法,研究了土壤溶质迁移的数学模拟及相应参数估计问题。假定土壤溶质浓度剖面为指数函数,得到了描述溶质浓度分布的指数函数模... 边界层方法是描述土壤溶质迁移的简单方法,通过边界层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估计溶质迁移参数。基于边界层方法,研究了土壤溶质迁移的数学模拟及相应参数估计问题。假定土壤溶质浓度剖面为指数函数,得到了描述溶质浓度分布的指数函数模型。各参数对边界层距离的影响分析表明,应选取较小的孔隙水流速度、短历时推求土壤溶质迁移参数;对不同模型预测土壤溶质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短距离处指数型解与精确解的误差比其它都要小。误差分析表明了指数函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弥散方程 边界层方法 指数函数模型 土壤溶质迁移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混凝土徐变系数指数函数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鹏程 李传习 +2 位作者 张若钢 周绍豪 郑俊博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了建立一套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系数指数函数模型,使其成为编制徐变效应结构分析软件的重要基础之一。在现有的国内外试验数据库的基础上,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数据库进行分析,拟定了徐变系数的指数函数模型,作出标准状态的假定,通过... 为了建立一套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系数指数函数模型,使其成为编制徐变效应结构分析软件的重要基础之一。在现有的国内外试验数据库的基础上,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数据库进行分析,拟定了徐变系数的指数函数模型,作出标准状态的假定,通过预测精度对比分析得到精度较高的CEB-FIP2010模型作为拓展模型,以拓展模型为依据拟合了徐变系数基准模式,以拓展模型、徐变试验数据库为依据拟合了非标准状态下高性能混凝土徐变的各个影响因素的表达关系式,构造了一套新的徐变指数函数计算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常用模型预测结果相比,该计算模型的预测值与典型文献的试验值吻合良好,预测精度高、使用方便,弥补了常用模型中对影响因素考虑不全的缺陷,可为高性能混凝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徐变系数 指数函数模型 试验数据库 拓展模型 验证分析 精度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人口预测的指数函数数学模型
4
作者 刘耀 《西北人口》 1982年第4期36-41,共6页
正确地预测人口,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国家要根据未来若干年人口的预测去制定各项发展计划,考虑劳动就业,兴办福利设施。也要根据人口预测,制定有关的人口政策。但是人口的发展不是盲目的(尤其在今后),人口政策直接影响着未来的人口。人... 正确地预测人口,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国家要根据未来若干年人口的预测去制定各项发展计划,考虑劳动就业,兴办福利设施。也要根据人口预测,制定有关的人口政策。但是人口的发展不是盲目的(尤其在今后),人口政策直接影响着未来的人口。人口预测的一项任务就是探讨在必要的措施下,预测未来若干年人口的状况,为人口发展计划提供必要的数据,为计划生育单位提供某些控制指标。如何预测人口?余澄杨同志在《西北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预测 指数函数模型 增长系数 人口政策 世界人口 年增长率 计划生育 预测人口 人口总数 发展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模型在社会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5
作者 周达生 《医学与哲学(A)》 1983年第1期31-34,55,共5页
社会医学主要研究社会因素与人群疾病、健康的关系。尽管社会因素与人群疾病、健康关系错综复杂,但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社会医学研究资料(包括定性资料)都可数量化处理。数学在社会医学研究中的作用,概括起来有... 社会医学主要研究社会因素与人群疾病、健康的关系。尽管社会因素与人群疾病、健康关系错综复杂,但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社会医学研究资料(包括定性资料)都可数量化处理。数学在社会医学研究中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两方面:一是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方法做好研究设计和处理研究数据;二是提供数学模型,从而阐明社会医学的一些理论问题。马克思说过:"一切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完善的地步。"社会医学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法 社会医学 数学模型 试验模型 集聚性 指数函数模型 人口净增数 对数函数 初等函数 概率密度函数模型 医学研究 平均智商 麻风病 麻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房地产价格空间结构研究前沿动态——基于城市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3
6
作者 顾杰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67-74,共8页
本文从城市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梳理了城市房地产价格空间结构的理论演进脉络和实证研究,为国内开展房地产价格空间结构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指出城市房地产价格空间结构通常是通过估算价格梯度(竞租曲线斜率)来衡量的。国外城市经济学者在... 本文从城市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梳理了城市房地产价格空间结构的理论演进脉络和实证研究,为国内开展房地产价格空间结构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指出城市房地产价格空间结构通常是通过估算价格梯度(竞租曲线斜率)来衡量的。国外城市经济学者在三类假设(单中心假设、多中心假设、对城市空间结构不事先假设)三大方法(早期的负指数函数模型、特征价格模型和改进的重复销售模型)下展开价格梯度估算研究。最后对国内的研究进行了评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空间结构 价格梯度 指数函数模型 特征价格模型 改进的重复销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风流行趋势的预测研究
7
作者 徐凌中 马彦强 +7 位作者 孟庆跃 黄思桂 王兴洲 王学东 李兴才 韩存连 赵振学 孟祥刚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474-476,共3页
本文采用指数函数模型.对山东省三地区的患病人数按年度序列进行拟合,并对1996-2000年三地区的患病人数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示:1996-2000年山东省三地区的麻风患病人数将呈持续性稳定下降。2000年三地区患病人数将减至64人,潍坊... 本文采用指数函数模型.对山东省三地区的患病人数按年度序列进行拟合,并对1996-2000年三地区的患病人数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示:1996-2000年山东省三地区的麻风患病人数将呈持续性稳定下降。2000年三地区患病人数将减至64人,潍坊地区为25人,临沂地区为31人,济宁地区11人,最后文章阐述了运用指数函数模型进行传染病流行预测的条件,认为该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患病人数 指数函数模型 预测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等芯型水泥土复合桩荷载传递特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昌富 陈苏淑 +1 位作者 朱世民 蔡焕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160,共9页
为探讨柔性基础下等芯型水泥土复合桩的荷载传递规律,首先深入分析了它在竖向荷载作用时的受力变形模式,并基于试验研究成果,引入双指数函数型荷载传递模型刻画芯桩-水泥土界面的剪切软化过程,同时引入理想弹塑性荷载传递模型描述水泥土... 为探讨柔性基础下等芯型水泥土复合桩的荷载传递规律,首先深入分析了它在竖向荷载作用时的受力变形模式,并基于试验研究成果,引入双指数函数型荷载传递模型刻画芯桩-水泥土界面的剪切软化过程,同时引入理想弹塑性荷载传递模型描述水泥土-土界面的剪切变形特性;然后将桩划分为若干个单元体,基于荷载传递法,建立了芯桩、水泥土桩、桩周土之间的荷载传递分析模型,导出了各部分单元体应力与变形计算递推公式;再采用迭代计算法,构建了芯桩、水泥土桩和桩周土的轴力、侧摩阻力以及界面相对位移的计算流程,从而提出了一种柔性基础下等芯型水泥土复合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分析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与现场试验结果和工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同时基于计算结果分析得到了柔性基础下等芯型水泥土复合桩的侧摩阻力和轴力分布规律.研究成果可为柔性基础下等芯型水泥土复合桩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传递法 荷载传递模型 指数函数模型 理想弹塑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及其演变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贤腾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5期80-85,共6页
研究人在城市中的居住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有助于科学理性规划城市。采用上海市第三、四、五、六等4次人口普查数据,首先计算不同圈层的居住人口总量及其人口密度,并全过程地分析3个10年期的演变特征和趋势,发现在不同的城市空... 研究人在城市中的居住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有助于科学理性规划城市。采用上海市第三、四、五、六等4次人口普查数据,首先计算不同圈层的居住人口总量及其人口密度,并全过程地分析3个10年期的演变特征和趋势,发现在不同的城市空间层次,人口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在1980—1990年间增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核心区,在1990—2010年间增长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边缘区和外围区,核心区的人口外迁而呈持续下降态势,在1990—2000年间边缘区人口增长快于外围区,但在2000—2010年间,外围区的人口总量增长幅度快于边缘区。其后,针对持续扩大的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分布及其变化,采用负指数函数模拟其分布曲线,发现在1990年代以来,体现距离衰减速率的参数b值持续在下降且速度较快,人口密度曲线持续趋于平缓,这潜在地说明居民克服空间阻力的能力在增强。最后,对上海城市居住活动在过去30年间的集聚和扩散所表现的规律性及其内在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密度 空间分布 演变 指数函数模型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