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桡动脉用无鞘指引导管对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世光 张涛 +7 位作者 李开璇 李兆伟 王大正 张从高 张军 周利民 刘俊 马根山 《安徽医学》 2016年第8期948-950,951,共4页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用无鞘导管对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滁州市第一医院60例接受无鞘指引导管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影像资料、恢复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了解无鞘指引...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用无鞘导管对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滁州市第一医院60例接受无鞘指引导管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影像资料、恢复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了解无鞘指引导管的通过性和支撑性。结果 60例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28例,双支病变8例,慢性完全闭塞病变7例,迂曲合并钙化病变9例,分叉病变8例(其中3例合并双支病变,4例合并迂曲钙化病例,1例合并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均使用无鞘指引导管介入治疗,全部通过桡动脉顺利到位,成功接受PCI治疗56例,失败4例。结论经桡动脉使用无鞘指引导管对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强支撑力、导管腔大,能够完成绝大部分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鞘指引导管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桡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置指引导管技术在经桡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新国 岳玉国 陈伟良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8期1601-1602,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支架 桡动脉 冠状血管造影术 深置指引导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侧孔指引导管行小型猪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研究
3
作者 胡德喜 陆东风 +1 位作者 林刚毅 杨镇军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9-12,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带侧孔和不带侧孔指引导管行小型猪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探讨带侧孔指引导管行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0只雄性西藏小型猪随机分组为带侧孔组和不带侧孔组,分别用带侧孔和不带侧孔的右Judkins指引导管行小型猪... 目的:通过比较带侧孔和不带侧孔指引导管行小型猪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探讨带侧孔指引导管行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0只雄性西藏小型猪随机分组为带侧孔组和不带侧孔组,分别用带侧孔和不带侧孔的右Judkins指引导管行小型猪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测量两组左右冠状动脉血管直径,有创压力监测冠状动脉内血压,实时心电监测心律失常。结果:小型猪带侧孔组和不带侧孔组的右冠状动脉直径分别为(2.51±0.12)mm和(2.54±0.11)mm(P>0.05),左前降支直径分别为(2.40±0.09)mm和(2.42±0.12)mm(P>0.05),右冠状动脉收缩压分别下降(14.9±6.5)mmHg和(30.5±9.5)mmHg(P<0.05),左冠状动脉收缩压分别下降(15.5±6.8)mmHg和(32.4±10.2)mmHg(P<0.05)。心律失常带侧孔组发生率低(P<0.05)。结论:带侧孔指引导管完成小型猪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简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植入 指引导管 定量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疾病 心血管疾病 小型猪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入径应用EBU系列指引导管行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初步经验
4
作者 何晓全 高翔宇 +7 位作者 赵慧强 金洪珍 刘锐锋 公绪合 崔贺贺 王刚 梁思文 马国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EBU系列指引导管行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及平谷区医院心内科应用EBU指引导管介入治疗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 目的探讨应用EBU系列指引导管行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及平谷区医院心内科应用EBU指引导管介入治疗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和术后恢复情况,对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25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均存在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有对右冠状动脉行PCI的指征。所有患者均经桡动脉入路使用EBU指引导管行PCI。25例患者的EBU指引导管全部输送到位,经调整进入右冠状动脉开口,EBU导管使用的成功率为100%。25例患者全部行右冠状动脉PCI,24例成功,PCI成功率为96%,无患者出现指引导管相关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应用EBU指引导管行右冠PCI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作为部分经选择患者行右冠复杂病变PCI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指引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系统临床特征及经桡动脉介入诊疗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罗俊 赵志宏 +3 位作者 蒋伟坚 成均 金灿 李新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886-890,F0003,共6页
目的 探讨异常起源于主动脉系统的右冠状动脉(RCA)解剖分布特点、临床分型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要点.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浦东新区周浦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339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1550例;RCA非右冠窦起... 目的 探讨异常起源于主动脉系统的右冠状动脉(RCA)解剖分布特点、临床分型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要点.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浦东新区周浦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339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1550例;RCA非右冠窦起源异常患者共19例,5例RCA行PCI,19例患者均经桡动脉途径,部分患者行冠脉CTA检查;分析异常起源于主动脉系统RCA的发生率、分布特点,并从解剖学角度进行临床分型,分析CAG、PCI技术要点.结果 我院2014-2015年度冠脉造影发现的异常起源于主动脉系统的RCA病例占0.56%,平均年龄(73±9)岁,男性10例,女性9例.其中A1型14例,占74%;B1型2例,A2、B2、D1型各有1例,未见到C型和D2型.患者均由桡动脉路径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IVUS检查或PCI术;3例患者采用主动脉根部非选择性造影寻找右冠脉开口;完成的右冠脉造影以5F TIG造影导管及6F IL3.5指引导管为主,只1例用6F AL1.0.11例行冠脉PCI;6例(31.6%)有右冠脉冠心病,5例行PCI术.完成右冠脉PCI的指引导管包括6F IL3.5、6F AL1.0、6F SAL1.0,其中1例用6F AL1.0行右冠脉PCI时出现右冠脉近端夹层.结论 冠脉造影发现的异常起源于主动脉系统的RCA病例以左冠窦内左冠脉开口右侧起源,穿行主肺动脉间且不伴有右冠脉开口狭窄,近端受压类型为主.熟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系统RCA的解剖分布规律,指导选用适宜的造影及指引导管,用适宜的操作手法完成冠脉介入诊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指引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