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定辩护律师作用之实证研究——以委托辩护为参照 被引量:32
1
作者 马静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8-181,共14页
对指定辩护律师的作用,现行法的质量标准是"客观职守型援助",而更高的要求是"合理有效性援助"。以D县为个案,通过与委托辩护律师的对比研究发现,指定辩护实践存在"作用阶梯"现象。从定量角度分析,指定辩... 对指定辩护律师的作用,现行法的质量标准是"客观职守型援助",而更高的要求是"合理有效性援助"。以D县为个案,通过与委托辩护律师的对比研究发现,指定辩护实践存在"作用阶梯"现象。从定量角度分析,指定辩护律师在庭审中表现明显不如委托辩护律师,后者相对积极;指定辩护律师在案件定性方面作用不大,较之委托辩护略有不如。而从司法人员的评价出发,指定辩护律师发挥的整体作用也不及委托辩护律师。究其原因,指定辩护律师介入诉讼时间过晚、刑事法律援助经费保障不充分、指定辩护质量监控机制偏于形式化是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加强指定辩护律师的作用、提高其辩护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这些内、外因素的调整与变化。此外,确立适当的改革目标也是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定辩护 委托辩护 客观职守型援助 合理有效性援助 作用阶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日本国选辩护人制度的扩充——兼论对我国侦查中引入指定辩护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0-164,共5页
日本在2004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前,可以获得国选辩护人帮助的只能是被提起公诉的被告人,并不包括公诉前的被疑人。2004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明确规定侦查中导入国选辩护人制度。该制度的导入有其历史背景及物质准备,并具有鲜明的特点,对我国... 日本在2004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前,可以获得国选辩护人帮助的只能是被提起公诉的被告人,并不包括公诉前的被疑人。2004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明确规定侦查中导入国选辩护人制度。该制度的导入有其历史背景及物质准备,并具有鲜明的特点,对我国侦查中引入指定辩护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选辩护 指定辩护 被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刑指定辩护制度的规范化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晶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0-153,共4页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指定辩护制度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对指定辩护情形之一的"可能判处死刑"的理解直接关涉到被追诉人的辩护权和诉讼的控辩平衡,进而影响死刑的适用率。结合刑事实体法规范确定"可能判处死刑&qu...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指定辩护制度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对指定辩护情形之一的"可能判处死刑"的理解直接关涉到被追诉人的辩护权和诉讼的控辩平衡,进而影响死刑的适用率。结合刑事实体法规范确定"可能判处死刑"的范围以及现实化的根据。应对死刑指定辩护作扩大性的解读,使之能在共同犯罪、死刑复核程序以及再审程序中得到充分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定辩护 死刑 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定辩护探析
4
作者 隋晶秋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4-88,共5页
辩护权是国家赋予被告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手段。指定辩护是人民法院对一些特定情况下的案件或者某些特殊被告人当他们自己没有委托辩护人时 ,而为他们指定辩护人 ,出庭辩护。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指定辩护的适用范围及承担指定辩护的... 辩护权是国家赋予被告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手段。指定辩护是人民法院对一些特定情况下的案件或者某些特殊被告人当他们自己没有委托辩护人时 ,而为他们指定辩护人 ,出庭辩护。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指定辩护的适用范围及承担指定辩护的人均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这一制度的贯彻执行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法制不断健全的进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护 刑事辩护 指定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刑复核程序指定辩护的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4
5
作者 贺红强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9-115,共7页
律师有效参与死刑复核程序直接影响程序正义和实体结果,当前指定辩护的缺失与被告人强烈辩护需求之间矛盾突出。首先,应改变重监督轻救济的思维方式,明确死刑复核阶段的指定辩护权,确保律师参与的广度。其次,应加强律师的阅卷权、会见... 律师有效参与死刑复核程序直接影响程序正义和实体结果,当前指定辩护的缺失与被告人强烈辩护需求之间矛盾突出。首先,应改变重监督轻救济的思维方式,明确死刑复核阶段的指定辩护权,确保律师参与的广度。其次,应加强律师的阅卷权、会见权、调查取证权,使律师具备有效辩护手段,强化政府责任提升律师辩护能力,保障律师参与的深度。最后,摒弃行政审批模式,在死刑复核阶段增设听证程序拓展辩护时空场域,强化律师参与程序的话语权,增进律师的参与效度。我国死刑复核程序指定辩护制度必定沿着缺失指定辩护——扩展指定辩护——强调尽职辩护——突出辩护效果的轨迹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复核 指定辩护 有效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辩护率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以刑事一审为中心 被引量:29
6
作者 马静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4-133,共10页
刑事辩护率及其构成形态是反映特定国家或地区辩护权现代化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志。以D县为例的考察发现,刑事审判中,自行辩护率很高,而律师辩护率相当低;律师辩护率中,委托辩护率略高于指定辩护率。更进一步,文化程度、籍贯、身份等个人因... 刑事辩护率及其构成形态是反映特定国家或地区辩护权现代化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志。以D县为例的考察发现,刑事审判中,自行辩护率很高,而律师辩护率相当低;律师辩护率中,委托辩护率略高于指定辩护率。更进一步,文化程度、籍贯、身份等个人因素,以及案件类型、指控严重性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辩护率构成。从辩护率形成机制看,被告人的需求程度不高很可能是导致律师辩护率低下的根由,而抑制这一需要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被告人经济贫困、案件事实清楚、案情较轻等;纯粹从指定辩护角度看,指定辩护范围过窄、法律援助权利的保障不充分很可能是导致指定辩护率不高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提高律师辩护率,降低自我辩护的比例,提高审判程序的对抗性和公正性,是我国刑事程序改革的一个基本向度。为此,近期可建立一种过渡性的法律援助模式,为经济贫困,但却迫切需要辩护的被告人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即"有限的普遍性援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辩护 委托辩护 指定辩护 自我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辩护制度:域外经验与中国启示
7
作者 刘奕君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当前司法改革中,强制指定辩护制度成为实现律师辩护全覆盖的重要方式,但尚存在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强制辩护制度与强制指定辩护制度的根本目的均在于保障被追诉人获得律师辩护。域外强制辩护制度在适用范围、启动方式、适用阶段、辩护... 当前司法改革中,强制指定辩护制度成为实现律师辩护全覆盖的重要方式,但尚存在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强制辩护制度与强制指定辩护制度的根本目的均在于保障被追诉人获得律师辩护。域外强制辩护制度在适用范围、启动方式、适用阶段、辩护自主性问题以及法律救济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对我国而言,强制辩护制度对于完善强制指定辩护制度具有启示意义,可以在量刑标准、诉讼程序、诉讼全阶段方面着力扩大适用范围,明确违反强制指定辩护制度可能产生证据资格和程序效力否定性后果,构建法律援助辩护律师选择制度以及健全强制指定辩护质量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辩护 强制指定辩护 域外经验 适用范围 律师辩护全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辩护制度立法的几个理论问题
8
作者 王圣扬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56-60,共5页
我国宪法第125条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为贯彻这一宪法原则,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师暂行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对辩护权的内容,被告人行使这一权利的原则、方式、规则、程序,以及公安、司法机关对被告人辩护权的如何保... 我国宪法第125条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为贯彻这一宪法原则,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师暂行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对辩护权的内容,被告人行使这一权利的原则、方式、规则、程序,以及公安、司法机关对被告人辩护权的如何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都作了较为科学、明确的规定,形成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辩护制度。但也要看到,界定我国辩护制度内容的上述法律、法规都是十多年前颁布的,今日看来,尚有疏漏欠缺。为更好贯彻宪法规定的辩护原则,使立法跟上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时代步伐,本文拟就完善我国辩护制度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被告人 辩护制度 辩护 刑事诉讼法 辩护律师 律师介入 强制辩护 司法机关 刑事诉讼模式 指定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被告人辩护权两题
9
作者 叶青 吴玲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2-63,共2页
辩护权是被告人诉讼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6条规定: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律师、人民团体或者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或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公民、被告人的近亲属、监护人辩护。第30条规定:“在审判过程中,... 辩护权是被告人诉讼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6条规定: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律师、人民团体或者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或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公民、被告人的近亲属、监护人辩护。第30条规定:“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也可以另行委托辩护人辩护。”美国宪法第6条修正案规定:“在一切刑事诉讼中,被告人都享有律师协助辩护的权利。”纽约州刑事诉讼法第170·10条和第180·10条规定:被传讯的被告人,在被传讯时及在此以后的任何诉讼阶段,有权得到律师的帮助。刑事被告人享有律师帮助辩护的意义在于保障被告人在刑事诉讼各个阶段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犯,以及保障法庭公正审判。在美国,从怀疑一个人犯罪而警官讯问他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告人诉讼权 刑事被告人 辩护 刑事诉讼法 律师辩护 律师帮助 委托辩护 指定辩护 人民法院 合法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台湾法对大陆刑事审判制度及相关理论创新的启示——以2003年台湾地区刑诉法的修订为背景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亚娜 贾国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5,共5页
台湾地区的刑事诉讼法几经修订,已经成为一部当事人主义模式极其明显的新法律。笔者以2003年对审判制度的修正为法典基础,阐述了新法关于指定辩护、庭前审查、证据制度几个方面相关规定的具体内容和法律思想,以望能对内地刑事诉讼法的... 台湾地区的刑事诉讼法几经修订,已经成为一部当事人主义模式极其明显的新法律。笔者以2003年对审判制度的修正为法典基础,阐述了新法关于指定辩护、庭前审查、证据制度几个方面相关规定的具体内容和法律思想,以望能对内地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订以及我国刑事法理论与制度创新有所启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刑事诉讼法 指定辩护 庭前审查 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刑案件诉讼过程中的人权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力 雷雪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49,共3页
为了在保障普遍人权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刑事被追诉人的基本人权,我国法律对死刑适用做了严格的限制。而从程序上保护可能被判处死刑的刑事被追诉人的人权的两大基本措施(获得指定辩护的权利和死刑复核程序)却遭遇到来自制度本身和程序实... 为了在保障普遍人权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刑事被追诉人的基本人权,我国法律对死刑适用做了严格的限制。而从程序上保护可能被判处死刑的刑事被追诉人的人权的两大基本措施(获得指定辩护的权利和死刑复核程序)却遭遇到来自制度本身和程序实施两方面的障碍。这一方面表现为指定辩护只能在审判阶段适用,从而使被告人辩护权的有效性受到损害;另一方面则是在死刑复核阶段由于审核合一的现状导致该程序形同虚设,从而导致程序的公正性和人权价值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 人权保障 指定辩护 死刑复核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美国刑事被告人诉讼地位及权利之比较
12
作者 吴玲 胡波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4年第2期5-8,22,共5页
关键词 刑事被告人 诉讼权利 诉讼地位 中国与美国 刑事诉讼法 实体真实 正当程序 刑事诉讼规则 刑诉法 指定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