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环环烷烃催化裂化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指前因子的计算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旭 郭锦标 +3 位作者 周祥 王鑫磊 于博 葛彩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3-288,共6页
烃类催化裂化反应包含了成百上千的化学反应。分子水平动力学模型的理论基础是经典正碳离子机理,获取每一个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是动力学模型建立的要点之一。以甲基环己烷为模型化合物,从详细的反应机理出发,利用过渡态理论和统计热... 烃类催化裂化反应包含了成百上千的化学反应。分子水平动力学模型的理论基础是经典正碳离子机理,获取每一个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是动力学模型建立的要点之一。以甲基环己烷为模型化合物,从详细的反应机理出发,利用过渡态理论和统计热力学相关知识,建立了一个相对简单、快捷获取指前因子的方法,为后期的分子水平催化裂化动力学模型建立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前因子 甲基环己烷 动力学模型 催化裂化 过渡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动力煤TGA法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分布规律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世昌 姚强 胡刚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78-1083,共6页
在调研57篇文献基础上对我国131种动力煤热重分析法(TGA)研究得到的表观活化能E、表观指前因子k0与我国动力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含量Vdaf和燃料比FR的定量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Vdaf的提高,我国动力煤的E,lgk0线性降低,E=1... 在调研57篇文献基础上对我国131种动力煤热重分析法(TGA)研究得到的表观活化能E、表观指前因子k0与我国动力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含量Vdaf和燃料比FR的定量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Vdaf的提高,我国动力煤的E,lgk0线性降低,E=109.6-0.365Vdaf,lgk0=5.406-0.04Vdaf;同时,lgk0随着E线性提高,lg k0=-0.193+0.043E。据此,按照我国动力煤的常规参数Vdaf可以粗略计算E和k0,根据阿累尼乌斯定律进一步计算动力煤燃烧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常数;②随着FR的提高,动力煤越来越难以燃烬,我国动力煤的E和lgk0总体上提高,E=90.891+3.097 37FR-0.138F2R,lg k0=3.413 2-0.001FR+0.022 8F2R。这两种关系与lg k0随E线性提高的关系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煤 TGA 表观活化能 表观指前因子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燃料比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rhenius公式中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求法的讨论 被引量:5
3
作者 金胜明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72-76,共5页
本文讨论计算Arrhenius公式中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的各种方法,提出一种用非线性拟合求E和A的新计算方法.文中给出了用不同方法求E、A的若干示例.比较所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更合理、结果更精确,适宜在化学动力学中应用.
关键词 化学动力学 活化能 A公式 指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置换反应中动力学指前因子的估算方法
4
作者 王贵昌 蔡遵生 赵学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02-505,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估算自由基——分子氢置换反应指前因子的简便方法,将指前因子(对数形式)归结为参加反应的两端基基团的贡献。通过对一百多个反应的考察发现,logA标准偏差在0.5个单位内,与实验误差范围相当。
关键词 指前因子 置换反应 自由基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变指前因子和频域介电谱平移系数的油浸纸热老化评估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黎枝鑫 王东阳 +2 位作者 温荣婷 廖维 周利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4487-4496,4516,共11页
油浸纸老化过程中产生的微水和酸等杂质不仅对老化具有催化作用,其中的极性产物还会参与到材料的介电响应过程中。为了利用传统老化动力学模型从微观分子链断裂角度准确地描述油浸纸老化过程的特点,以及利用频域介电谱无损、快速测量的... 油浸纸老化过程中产生的微水和酸等杂质不仅对老化具有催化作用,其中的极性产物还会参与到材料的介电响应过程中。为了利用传统老化动力学模型从微观分子链断裂角度准确地描述油浸纸老化过程的特点,以及利用频域介电谱无损、快速测量的特点,更好地分析油浸纸老化过程,该文通过对油浸纸老化的分析以及理论推导,提出一种不同介电响应过程的分离方法用来分析不同老化油浸纸试样频域介电谱曲线,引入老化修正平移系数和时变指前因子的概念,并将其代入传统老化动力学模型得到了老化修正模型。制备了不同老化程度的油浸纸试样,对试样进行聚合度和频域介电谱测试,并将修正老化动力学模型代入聚合度-时间曲线中,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最后提出了一种油浸纸老化评估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老化修正平移系数和时变指前因子的油浸纸老化修正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聚合度变化曲线,基于此提出的老化评估方法,相对误差较小,可以用于评估油浸纸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纸老化 修正老化动力学模型 老化评估 老化修正平移系数 时变指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金属浸出动力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6
作者 卜祥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29-2444,共16页
相较于常规浸出,超声波辅助浸出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浸出效率、缩短浸出时间,已被用于各种金属的浸出过程。目前,超声辅助金属浸出过程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浸出效率、浸出动力学参数和浸出产物的表征等。然而,缺乏关于超声辅助金属浸出动力... 相较于常规浸出,超声波辅助浸出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浸出效率、缩短浸出时间,已被用于各种金属的浸出过程。目前,超声辅助金属浸出过程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浸出效率、浸出动力学参数和浸出产物的表征等。然而,缺乏关于超声辅助金属浸出动力学过程的系统综述。为此,本文首先梳理了超声强化浸出的动力学机制,其次探讨了常用动力学模型的适用性,并分析了超声对反应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的影响规律。此外,还讨论了影响浸出动力学参数的关键因素,如超声功率、频率、颗粒大小及浸出剂浓度。最后,总结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难点与挑战,以期为高效超声辅助浸出设备及工艺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金属 浸出动力学 反应活化能 指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分解的舰用复合材料S2/430LV热工参数
7
作者 陈国涛 梅志远 吕岩松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
为了研究S2/430LV在热分解前后的热工参数,首先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氮气环境中S2/430LV复合材料和430LV树脂进行30~800℃环境下热重试验,分析了两种材料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热分解响应特征;然后,基于阿伦尼乌斯方程,采用微分法与积分法相结合... 为了研究S2/430LV在热分解前后的热工参数,首先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氮气环境中S2/430LV复合材料和430LV树脂进行30~800℃环境下热重试验,分析了两种材料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热分解响应特征;然后,基于阿伦尼乌斯方程,采用微分法与积分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S2/430LV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430LV树脂和S2/430LV复合材料在氮气环境中均呈现单一热分解过程,纤维织物会促进430LV树脂基体热分解反应;采用Kissinger方程和Flynm-Wall-Ozawa方程确定S2/430LV活化能取值范围;利用Coats-Redfern方程确定S2/430LV最优热分解机理函数和指前因子,从而建立分解率和温度的函数关系式;采用混合定律,建立了考虑材料分解的热工参数模型。研究结果可为舰艇复合材料结构耐火传热性能研究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试验 阿伦尼乌斯方程 活化能 机理函数 指前因子 混合定律 热工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rhenius方法的局限性讨论 被引量:33
8
作者 高大元 何碧 +2 位作者 何松伟 董海山 李敬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阐述了Arrhen ius公式的应用和适用范围。对Arrhen ius方法在非均相不定温体系、炸药热分析和库存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Arrhen ius公式中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与温度无关的假设是近似的。在实验温度范围,A和E变化不大时,Ar... 阐述了Arrhen ius公式的应用和适用范围。对Arrhen ius方法在非均相不定温体系、炸药热分析和库存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Arrhen ius公式中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与温度无关的假设是近似的。在实验温度范围,A和E变化不大时,Arrhen ius方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但是,进行较大温度范围的外推预测时,应对Arrhen ius公式进行修正。修正的Arrhen ius方程在不同温度范围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不同。依据布氏压力法试验数据外推得到G I-920炸药在90℃、80℃、70℃和60℃分解1%的时间分别为126.95天、353.62天、623.46天和1143.77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Arrhenius公式 局限性 活化能 指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4NO_3和NH_4ClO_4的绝热分解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钱新明 傅智敏 +1 位作者 张文明 冯长根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56-160,共5页
用加速热量仪研究了硝酸铵和高氯酸铵的热分解过程 ,得到了它们的绝热分解温度和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并分别计算了这两种物质的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
关键词 硝酸铵 AN 高氯酸铵 AP 绝热分解 加速热量仪 表观活化能 指前因子 A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对多相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薛永强 杜建平 +1 位作者 王沛东 王志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58-762,共5页
以纳米氧化锌与硫酸氢钠溶液为反应体系,研究反应物粒度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讨论了表观活化能降低的原因.结果表明:当反应物粒径、反应温度和搅拌速率一定时,纳米氧化锌与硫酸氢钠溶液的反应速率仅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反应物粒度对... 以纳米氧化锌与硫酸氢钠溶液为反应体系,研究反应物粒度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讨论了表观活化能降低的原因.结果表明:当反应物粒径、反应温度和搅拌速率一定时,纳米氧化锌与硫酸氢钠溶液的反应速率仅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反应物粒度对多相反应的反应级数、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反应物粒径的减小,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减小,而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增大,并且速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与反应物粒径的倒数呈线性关系;反应物粒度是通过摩尔表面积、摩尔表面能和摩尔表面熵三个方面影响多相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氧化锌 多相反应 速率常数 活化能 反应级数 指前因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热动力学参数、特征温度与挥发分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朱红青 郭艾东 屈丽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60,共6页
通过煤的热动力学参数和特征温度可以表征煤自燃危险程度。而在实际情况中,这些数据缺少,往往只有煤的工业参数。因此,研究工业参数与表征煤自燃危险参数的关系十分必要。为了分析和建立该关系,基于非等温试验方法对不同煤样进行热重试... 通过煤的热动力学参数和特征温度可以表征煤自燃危险程度。而在实际情况中,这些数据缺少,往往只有煤的工业参数。因此,研究工业参数与表征煤自燃危险参数的关系十分必要。为了分析和建立该关系,基于非等温试验方法对不同煤样进行热重试验分析,得出8个煤样在10℃/min升温速率下的反应动力学参数与煤工业分析参数的关系,揭示挥发分与煤的氧化特性、特征温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8个煤样的挥发分排序F3>F8>F4>F7>F2>F1>F5>F6,各特征温度排序基本满足T3<T8<T4<T7<T2<T1<T5<T6,热动力学参数活化能排序E3<E8<E4<E7<E2<E1<E5<E6,且挥发分与特征温度点、活化能成非成线性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挥发分越高,煤燃烧特征温度值越低,热动力学参数值越小,煤越易被点燃,煤的自燃危险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分 活化能(E) 指前因子(A) 热重试验 煤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粉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超 王英红 +1 位作者 潘匡志 陈晓龙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3-666,共4页
为了研究硼粒子在不同气氛下热特性,采用TGA/DSC和高压DSC对晶体硼粉和无定形硼粉两种形态,在纯氮、纯氧、空气以及氧氮混合(1∶1)气氛和3种压强下进行热分析实验;利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得到无定形硼在空气气氛下的动力学参数。... 为了研究硼粒子在不同气氛下热特性,采用TGA/DSC和高压DSC对晶体硼粉和无定形硼粉两种形态,在纯氮、纯氧、空气以及氧氮混合(1∶1)气氛和3种压强下进行热分析实验;利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得到无定形硼在空气气氛下的动力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纯氮气氛下,无定形硼与氮气会发生反应,其反应速度缓慢,放热量小。无定形硼比晶体硼的氧化反应初始温度低,氧化反应更快且更完全。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随着氧气浓度的提高,无定形硼反应起始温度提前,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更彻底。增加氧气压强,可降低初始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放热量。最终计算得到无定形硼在空气气氛下的活化能E、指前因子A和反应速率常数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硼 无定形硼 热分析 动力学 活化能 指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热分析动力学处理方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沈玉芳 陈栋华 袁誉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9,共5页
用一种新的方法对一水草酸钙(CaC2O4·H2O)脱水反应的热分析动力学三因子,即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和反应机理函数f(α)进行了求取.此方法可分为三步:(1)用迭代的方法求取Ea值;(2)用Popescu的方法求取反应的f(α);(3)由以上两步所得... 用一种新的方法对一水草酸钙(CaC2O4·H2O)脱水反应的热分析动力学三因子,即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和反应机理函数f(α)进行了求取.此方法可分为三步:(1)用迭代的方法求取Ea值;(2)用Popescu的方法求取反应的f(α);(3)由以上两步所得的结果求取指前因子A.此方法有两大优点:对动力学参数Ea和f(α)分别进行求取,从而使f(α)求取的准确性不因Ea值求取是否存在误差而受影响;在f(α)的求取中没有引入任何积分误差,从而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处理方法 迭代法 Popescu法 非等温热分析 一水草酸钙 脱水反应 活化能 指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水草酸锌脱水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伟南 袁誉洪 +1 位作者 李丽清 陈栋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7,共5页
提出一种多升温速率-等温法确定机理函数g(α)的新方法;并用迭代的等转化率法求出较为可靠的活化能Ea;在Ea和g(α)的基础上计算出指前因子A.用该法对二水草酸锌(ZnC2O4·2H2O)脱水反应的热分解动力学三因子进行了求算,得出Ea为87.22... 提出一种多升温速率-等温法确定机理函数g(α)的新方法;并用迭代的等转化率法求出较为可靠的活化能Ea;在Ea和g(α)的基础上计算出指前因子A.用该法对二水草酸锌(ZnC2O4·2H2O)脱水反应的热分解动力学三因子进行了求算,得出Ea为87.22kJ·mol-1,A为4.2120×108~7.2328×108s-1;以及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型机理函数Am(Avrami-Erofeer),其积分形式g(α)=犤-ln(1-α)犦m-1和微分形式f(α)=m(1-α)·犤-ln(1-α)犦(1-m-1),调节因子m=1.85~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水草酸锌 脱水反应 热分解动力学 多升温速率-等温法 等转化率法 活化能 机理函数 非等温动力学 指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质生烃动力学模型对比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民 卢双舫 +2 位作者 董奇 薛海涛 黄立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18,共7页
依据23块烃源岩样品生烃热模拟试验数据,建立不同动力学模型(总包反应、正态分布模型、韦布分布模型、离散分布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对比分析优化效果和不同类型有机质生烃动力学参数特征。结果表明:高斯分布模型拟合效果最差,其... 依据23块烃源岩样品生烃热模拟试验数据,建立不同动力学模型(总包反应、正态分布模型、韦布分布模型、离散分布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对比分析优化效果和不同类型有机质生烃动力学参数特征。结果表明:高斯分布模型拟合效果最差,其次是总包反应模型和韦布分布模型,离散分布模型拟合效果最好;随着指前因子的增加,表观活化能呈增加趋势,且不同类型干酪根的表观活化能按EⅡ2-Ⅲ>EⅠ>EⅡ1的顺序排列;在应用生烃动力学方法评价油气资源量、研究生烃动力学特征以及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时推荐采用活化能符合离散分布的平行一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参数 表观活化能 指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柴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 被引量:19
16
作者 颜家保 邹雄 夏明桂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8,共4页
在实验室用WH1脱氮剂脱除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考察了剂油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碱性氮化物脱除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增大剂油质量比、延长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温度,均可提高催化裂化柴油中碱性氮化... 在实验室用WH1脱氮剂脱除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考察了剂油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碱性氮化物脱除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增大剂油质量比、延长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温度,均可提高催化裂化柴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率,当剂油质量比为1∶200、反应时间为25min、反应温度为20℃时,碱性氮化物的脱除率高达94.33%。该脱氮反应为2级反应,对脱氮剂和碱性氮化物的反应级数均为1,反应的活化能和阿累尼乌斯指前因子分别为6.07kJ/mol和19996min·L/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氮化物 催化裂化柴油 脱氮剂 脱除效果 油质 反应温度 质量比 反应时间 指前因子 脱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乳化炸药绝热分解安全性的加速量热法分析 被引量:32
17
作者 周新利 刘祖亮 吕春绪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62-65,共4页
用加速量热仪研究了岩石乳化炸药的绝热分解过程,得到了绝热分解温度与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自加热速率与分解压力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以及压力转化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分析了热分解过程,计算了分解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据此... 用加速量热仪研究了岩石乳化炸药的绝热分解过程,得到了绝热分解温度与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自加热速率与分解压力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以及压力转化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分析了热分解过程,计算了分解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据此分析了岩石乳化炸药的安全性,表明乳化炸药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乳化炸药 绝热分解 安全性 加速量热法 温度 压力 表观活化能 指前因子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改性沥青老化动力性能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敏江 焦兴华 陈刚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8-481,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SBR改性沥青的老化动力性能,进一步探讨在动力因素的影响下沥青和骨料的黏附性.方法通过旋转薄膜烘箱试验,研究SBR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在不同老化温度、老化时间下的软化点变化规律,并以软化点为参数建立了SBR改性沥青老化... 目的通过研究SBR改性沥青的老化动力性能,进一步探讨在动力因素的影响下沥青和骨料的黏附性.方法通过旋转薄膜烘箱试验,研究SBR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在不同老化温度、老化时间下的软化点变化规律,并以软化点为参数建立了SBR改性沥青老化动力学模型,以此研究SBR改性沥青的老化动力性能.结果与基质沥青相比,SBR改性沥青在150℃、163℃、180℃三个老化温度下的老化反应速率常数分别降低了26.8%、51.9%、21.4%;SBR改性沥青的反应活化能达到48.863 kJ.mol-1,比基质沥青提高了13.1%.结论以软化点为参数建立的沥青老化动力学方程能够较好的反映沥青的老化过程,SBR改性沥青比基质沥青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老化 软化点 指前因子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辛格方程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川 杨洪涛 +1 位作者 李翔宇 成一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0,共5页
列举了基辛格方程的理论分析和发展,认为1957年提出的基辛格方程仅适用于n级反应。经过Xiang Gao、David Dollimore等的工作,Kissinger方程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无模式微分动力学方程。对于大多数反应模式,当E/RT>10.7时活化... 列举了基辛格方程的理论分析和发展,认为1957年提出的基辛格方程仅适用于n级反应。经过Xiang Gao、David Dollimore等的工作,Kissinger方程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无模式微分动力学方程。对于大多数反应模式,当E/RT>10.7时活化能的相对误差小于或等于5%,但是指前因子不能由Kissinger直线的截距求出。以Ozawa法所求得的活化能作真值,用Kissinger法求得的硝基胍热分解活化能的相对误差为0.66%,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基辛格方程 无模式微分动力学方程 相对误差 指前因子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铜的粒度对多相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薛永强 赵红 杜建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52-1956,共5页
本文提出了纳米体系多相反应动力学活化能的模型,并以纳米氧化铜与硫酸氢钠溶液的反应为体系,研究了反应物粒度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讨论了表观活化能降低的原因。结果表明:反应物粒度对多相反应的反应级数、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和... 本文提出了纳米体系多相反应动力学活化能的模型,并以纳米氧化铜与硫酸氢钠溶液的反应为体系,研究了反应物粒度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讨论了表观活化能降低的原因。结果表明:反应物粒度对多相反应的反应级数、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反应物粒径的减小,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减小,而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增大,并且速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与反应物粒径的倒数呈线性关系;这些影响规律与理论模型是一致的。另外,还发现反应物粒度是通过摩尔表面积、摩尔表面能和摩尔表面熵影响多相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氧化铜 多相反应 速率常数 活化能 反应级数 指前因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