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计划经济中的指令性计划
1
作者 刘方棫 项镜泉 《经济科学》 1982年第4期9-14,35,共7页
所谓指令性计划,就是由国家直接掌握和下达的主要指标,是各有关单位必须认真执行和保证完成的首要经济任务,具有法律的效力,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当前在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讨论中,一个重要的争论是指令... 所谓指令性计划,就是由国家直接掌握和下达的主要指标,是各有关单位必须认真执行和保证完成的首要经济任务,具有法律的效力,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当前在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讨论中,一个重要的争论是指令性计划究竟是否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必要调节方式?它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上处于什么地位?是应该逐步减少和取消,抑或进一步增加和强化?我们谈些管见,以供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市场机制 国民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管理体制改革 计划 经济杠杆 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体制与资源配置
2
作者 陈躬林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5-39,共5页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社会资源配置 集中计划体制 指令性指标 价格体系 自身利益 计划指标 需要价值 集中模式 配置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缩小和改进指令性计划问题
3
作者 魏礼群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5年第4期11-16,共6页
一 所谓指令性计划,是一种由国家制订和颁布的带有指示或命令性质的计划。这种计划下达之后,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由于主观原因没有完成任务的,要追究计划执行者的责任。指令性计划的这种性质,决定着它具有两个最... 一 所谓指令性计划,是一种由国家制订和颁布的带有指示或命令性质的计划。这种计划下达之后,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由于主观原因没有完成任务的,要追究计划执行者的责任。指令性计划的这种性质,决定着它具有两个最鲜明的特征:一是行政强制性。这种计划形式,是国家权力机关主要依靠行政力量和权威来管理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对任何执行单位都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二是直接规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计划任务 指令性计划管理 指导性计划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执行单位 市场调节 实行指令 经济杠杆 改进和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指令性计划是计划管理的主要形式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时旺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2年第6期4-6,共3页
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既然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就必然要以指令性计划作为计划管理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形式。 一、指令性计划是计划管理的主要形式 指令性计划是计划管理的主要形式,它对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既然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就必然要以指令性计划作为计划管理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形式。 一、指令性计划是计划管理的主要形式 指令性计划是计划管理的主要形式,它对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计划管理 主要形式 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计划工作 计划经济为主 指导性计划 计划按比例发展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令性计划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基本标志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律平 郑新立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5期92-93,112,共3页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它的木特征在于社会主义的国家计划具有指令的性质。指令性计划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基本标志,因为首先,计划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必...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它的木特征在于社会主义的国家计划具有指令的性质。指令性计划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基本标志,因为首先,计划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必然导致指令性计划。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计划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从生产社会化来说,必然导致实行指令性计划。社会化大生产有许多特点:一是各部门、各地区和各生产单位之间通过互相提供产品,形成了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专业化协作充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基本标志 社会生产 生产单位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生产社会化 社会主义经济 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令性计划与计划经济
6
作者 蒋映光 《中州学刊》 1985年第4期3-6,21,共5页
如何看待指令性计划,指令性计划在计划经济中居何地位、起什么样的作用,指令性计划如何发展,这些问题过去已有很多讨论,存在不少分歧。本文仅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指令性计划是什么性质的计划 从已有的文章看,大体上有... 如何看待指令性计划,指令性计划在计划经济中居何地位、起什么样的作用,指令性计划如何发展,这些问题过去已有很多讨论,存在不少分歧。本文仅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指令性计划是什么性质的计划 从已有的文章看,大体上有三种说法。 一日指令性计划是强制性的计划。这种看法,基本上反映了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指导性计划 计划经济 计划管理 强制性 经济计划 行政约束力 说法 实行指令 市场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令性计划与价值规律
7
作者 陈宗胜 《南开经济研究》 1985年第2期36-38,共3页
指令性计划的贯彻为什么也必须运用价值规律、借助于经济杠杆呢?分两点进行论证: (一) 指令性计划的贯彻也必须使计划承担者得到合理的经济利益,这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重要动力。指令性计划是国家根据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制定... 指令性计划的贯彻为什么也必须运用价值规律、借助于经济杠杆呢?分两点进行论证: (一) 指令性计划的贯彻也必须使计划承担者得到合理的经济利益,这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重要动力。指令性计划是国家根据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制定的,这是计划执行者完成计划的主要动力。企业作为经济基层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价值规律 经济杠杆 运用价值 经济利益 计划执行 主要动力 整体利益 经济活动 长远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令性计划与企业经济活力
8
作者 詹继生 《企业经济》 1984年第10期49-50,共2页
目前在经济界有的同志认为,实行指令性计划必然影响企业经济活力。我认为这种观点很需要商榷,指令性计划与企业经济活力从根本上来说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首先,指令性计划是保持宏观经济协调性的重要管理形式,从而是增加企业经济活... 目前在经济界有的同志认为,实行指令性计划必然影响企业经济活力。我认为这种观点很需要商榷,指令性计划与企业经济活力从根本上来说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首先,指令性计划是保持宏观经济协调性的重要管理形式,从而是增加企业经济活力的有力保证。企业经济活力的增加,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经济活力 企业内部 计划管理 管理形式 国营企业 综合平衡 应变能力 竞争规律 市场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国家预算管理形式 实行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
9
作者 鲍习生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8年第5期46-47,17,共3页
国家预算是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它规定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实行“分灶吃饭”以前的财政体制,国家预算从上到下统收统支,预算编制和调整都是由中央直接进行的,中央分别下达各省、自治区。
关键词 国家预算 指导性计划 实行指令 地方预算 管理形式 国家总预算 财政体制 财政收支 地方财政 指令性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指令性计划的流通性质
10
作者 李靖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66-72,35,共8页
一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允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也就是说,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由国家统一计划划出... 一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允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也就是说,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由国家统一计划划出一定的范围,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起调节作用。”这就是说,国家应当把基本的生产和流通纳入统一的计划,包括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这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而在统一计划以外的部分产品,则根据供求状况由市场来调节,这是有计划生产和流通的补充,是次要和从属的,但又是必需而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价值规律 国民经济 计划经济 公有制 流通 指导性计划 计划生产 生产资料私有制 计划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开展对工业生产企业指令性计划完成情况的物价检查
11
作者 李金平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42-44,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必须完成指令性计划。”检查督促工业生产企业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正确执行国家价格政策,是物价检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物价检查中,对工业生产企业指令性计划完成情况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必须完成指令性计划。”检查督促工业生产企业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正确执行国家价格政策,是物价检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物价检查中,对工业生产企业指令性计划完成情况主要检查两个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指令性计划 物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正确认识丝绸生产的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12
作者 李卫平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80-81,共2页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国家在计划管理体制的宏观经济控制上也在逐步改革。“指令性计划的比重逐步缩小,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比重逐步扩大”已成为计划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正确认识和认真执行这两套计划?生产企业应该采取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国家在计划管理体制的宏观经济控制上也在逐步改革。“指令性计划的比重逐步缩小,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比重逐步扩大”已成为计划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正确认识和认真执行这两套计划?生产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制订计划?现结合丝绸行业的实际情况,谈谈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指导性计划 经济体制改革 宏观经济控制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工作 生产企业 实际情况 丝绸行业 市场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划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与市场调节的依据和范围问题的探讨
13
作者 郭祥谷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4期57-60,69,共5页
正确地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在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中,贯彻这一根本原则,就是要从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适应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形式发展的需要,正确地实行指令... 正确地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在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中,贯彻这一根本原则,就是要从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适应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形式发展的需要,正确地实行指令性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与非计划的市场凋节。这一原则不仅在计划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市场调节 范围问题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计划管理体制 生产力发展水平 计划经济 经营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令性计划等于计划经济吗?
14
作者 朱光华 《企业经济》 1982年第9期46-46,共1页
计划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同时又是指计划方法和手段,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实行计划的方法和手段的统一。作为对社会主义经济实行计划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多种多样。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把指令性计划等同于计划经济,认为采取其它计划方... 计划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同时又是指计划方法和手段,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实行计划的方法和手段的统一。作为对社会主义经济实行计划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多种多样。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把指令性计划等同于计划经济,认为采取其它计划方式就是抛弃了计划经济。这正是把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与具体方法混为一谈。过去单纯依靠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的作法,已经使我们吃了很大的苦头,其结果是越管越死。今后,除对有关国计民生的骨干企业和重要产品的生产实行指令性计划外,对一般企业或某些产品下达指导性计划,把指令性计划方法与指导性计划方法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经济 指令性计划 计划方法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指导性计划 具体方法 计划方式 管理经济 计划生产 重要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指令性计划的确定与执行
15
作者 李沛林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4期70-72,91,共4页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国家政权机关根据事先拟定的网民经济与社会发艇计划来组织与管理整个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具体内容是用各种指标来表示的。各项指标的作用与要求是不同的。我们把那些对国民经济的基本比例关系和...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国家政权机关根据事先拟定的网民经济与社会发艇计划来组织与管理整个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具体内容是用各种指标来表示的。各项指标的作用与要求是不同的。我们把那些对国民经济的基本比例关系和发展速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必须保证兑现的指标叫做指令性指标(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国家政权机关 决定性作用 比例关系 网民 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业的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16
作者 苏学生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9-12,共4页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它要求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中指出,为了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必须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
关键词 指导性计划 指令性计划 经济体制改革 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 运用价值 计划体制 国民经济 物质文化 计划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令性计划与价值规律的作用
17
作者 刘沧溶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2年第2期14-15,47,共3页
在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上,对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骨干企业或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产品,必须实行指令性计划.但在制定和实施指令性计划时,也要充分考虑和运用价值规律.很多同志对此表示疑虑,或感到不好办.的确,指令性计划或直接计划,因其... 在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上,对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骨干企业或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产品,必须实行指令性计划.但在制定和实施指令性计划时,也要充分考虑和运用价值规律.很多同志对此表示疑虑,或感到不好办.的确,指令性计划或直接计划,因其由国家直接下达而非完成不可的指令性质,比起非指令性计划或间接计划来,即比起那些主要通过经济杠杆、经济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价值规律 经济措施 商品生产 经济政策 社会总劳动量 经济杠杆 计划管理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计划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的几个问题
18
作者 李美和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5年第1期6-8,共3页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改革计划体制,"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这一规定科学地总结...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改革计划体制,"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这一规定科学地总结国内外计划工作的实践经验,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计划体制指明了正确方向.本文仅就上述计划形式的有关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指导性计划 计划经济 改革计划体制 计划管理 价值规律 社会主义经济 国民经济 宏观经济 产需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令性计划的重要地位和划分范围
19
作者 龚文 《河北学刊》 1983年第2期29-33,共5页
党的十二大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进一步明确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决定在计划管理上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计划规定范围内的市场调节三种形式,并阐明了指令性计划新的意义。在全面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认识指令性计... 党的十二大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进一步明确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决定在计划管理上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计划规定范围内的市场调节三种形式,并阐明了指令性计划新的意义。在全面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认识指令性计划的地位、范围?如何提高指令性计划的科学性、准确性?就此谈几点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管理 划分范围 指导性计划 重要地位 指令性指标 计划工作 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生产和分配 计划经济为主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指令性计划产品价格体制
20
作者 钟全道 《科学管理研究》 1983年第3期31-33,共3页
我国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为保证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的顺利实行,前者强调行政管理的办法,并辅之经济杠杆;
关键词 计划产品 生产企业 指令性计划 市场价格 统一价格 价格体制 经济杠杆 市场调节 计划经济 产品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