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颅内压监测用于颅脑外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5
1
作者 季勤 赵春芳 +2 位作者 倪萍 宋小敏 王建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3期104-106,共3页
总结了颅内压监测用于颅脑外伤术后的护理体会,包括准确监测及动态观察ICP数值的变化;呼吸道阻塞的护理;监护系统的护理;尿潴留及便秘的护理;体温护理;皮肤护理;引流管护理;颅内压监测预防并发症。认为持续监测颅内压能及时发现颅内血肿... 总结了颅内压监测用于颅脑外伤术后的护理体会,包括准确监测及动态观察ICP数值的变化;呼吸道阻塞的护理;监护系统的护理;尿潴留及便秘的护理;体温护理;皮肤护理;引流管护理;颅内压监测预防并发症。认为持续监测颅内压能及时发现颅内血肿,并有助于指导和调整治疗措施,同时正确掌握颅内压监测的护理,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颅内压监测 脑外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及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及显微血肿清除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46
2
作者 王忠 张瑞剑 +5 位作者 韩志桐 王俊青 吴日乐 张晓军 刘白雨 杨薇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5期75-78,82,共5页
目的分析持续颅内压监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及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及重症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6例重度颅脑损伤及重症大面积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 目的分析持续颅内压监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及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及重症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6例重度颅脑损伤及重症大面积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及显微血肿清除术,且术中均植入颅内压探头,术后动态持续颅内压监测。分析术后颅内压监测的变化和指导意义,及治疗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结果116例患者给予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其中19例颅内压>40 mmHg(1 mmHg=0.133 kPa),8例术后患者再次出血行脑内血肿清除术,3例患者死亡,其余8例在颅内压监测下保守治疗,恢复较好;97例患者在术后第2~7天颅内压出现一过性升高,均低于40 mmHg,经过治疗颅内压均下降且颅内压波动较小。116例患者术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示:5级67例,4级34例,3级9例,2级3例,1级3例。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及大面积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采用显微血肿清除术及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迅速清除血肿,缓解颅内压增高,术中植入颅内压探头,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能够及时发现颅内压变化,指导临床对脱水药物的合理使用,早期发现颅内并发症,对改善重型颅脑创伤及大面积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颅内压监测 重度脑损伤 脑出血 脑疝 标准大骨瓣减 显微血肿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脑膜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易桂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5期38-38,40,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脑膜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护理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1例行脑膜瘤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ICP监测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中给予严密的ICP值...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脑膜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护理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1例行脑膜瘤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ICP监测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中给予严密的ICP值监测,并根据ICP值变化情况在术中做出积极的处理;患者术后均获得好转,1例患者术后发生出血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采用ICP监测,可指导医师做出及时、准确的病情判断,对用药及术后患者病情发展情况等做出判断,提高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颅内压监测 脑膜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颅内压监测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吴琼 陈连 杨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11期82-84,共3页
目的分析持续颅内压监测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持续颅内压监测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持续颅内压监测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预后不良率。结果干预1周、2周和3周后,观察组的GCS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预后不良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观察组在干预1周、2周和3周后的颅内压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测护理可有效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水平,且在缓解意识障碍、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持续颅内压监测护理 并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应用于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阶梯式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巧华 戴兵 黄善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应用于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阶梯式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采用阶梯式治疗的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监护措施,观察组采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对比两...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应用于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阶梯式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采用阶梯式治疗的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监护措施,观察组采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对比两组患者中央型脑疝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央型脑疝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行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监测结果指导阶梯式治疗方案,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进行及时评估,预防中央型脑疝的发生,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有创颅内监测 双额叶脑挫裂伤 阶梯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卫东 杨琨 周盾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2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的价值。方法: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6例,分为传统组与创新组各38例,传统组给予常规监测和治疗,创新组在传统组基础上联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结果:治疗后,创新组临床疗效、甘...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的价值。方法: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6例,分为传统组与创新组各38例,传统组给予常规监测和治疗,创新组在传统组基础上联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结果:治疗后,创新组临床疗效、甘露醇使用量与GOS以及并发症情况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予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常规监测和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进行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有创颅内监测 高血性脑出血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闫晓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9期1662-1663,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永城市人民医院脑外科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是否接受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甘...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永城市人民医院脑外科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是否接受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甘露醇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甘露醇用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提高脱水治疗效果,并有利于避免过度脱水,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 脑出血 持续有创颅内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持续行颅内压监测在神经外科ICU中的应用与进行护理的方法
8
作者 陈海利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3X期242-243,共2页
目的:研究持续颅内压监测在神经外科ICU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54例神经外科颅内压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数字抽签法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研究持续颅内压监测在神经外科ICU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54例神经外科颅内压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数字抽签法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行颅内压监测时,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患者行颅内压监测时,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结论:行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患者,医生可随时观察其病情每个瞬间的变化,有利于及时地为其制定治疗方案,缩短疗程,提高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好,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差,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颅内压监测 神经外科ICU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内颅内压持续监测和阶梯式治疗重型颅脑外伤 被引量:6
9
作者 梁才干 莫泉 +1 位作者 林子同 谭达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5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内颅内压持续监测与阶梯式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重型颅脑外伤患者74例,均进行Spiegelberg脑室探头置入颅内压监测术。根据患者颅内压情况给予相应的阶梯式治疗,观察颅内压控制以及维持脑灌注压的效果。结果本... 目的探讨脑室内颅内压持续监测与阶梯式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重型颅脑外伤患者74例,均进行Spiegelberg脑室探头置入颅内压监测术。根据患者颅内压情况给予相应的阶梯式治疗,观察颅内压控制以及维持脑灌注压的效果。结果本组74例患者中,预后良好55.41%(41/74),中残9.46%(7/74),重残18.92%(14/74),植物状态8.11%(6/74),死亡8.11%(6/74)。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并配合阶梯式治疗,能够有效控制颅内压,维持脑灌注压,对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均有着较高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内颅内持续监测 阶梯式治疗 重型脑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景重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7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的效果。方法5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监测,观察组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进行监测。对比两组死亡率、住院时间及并...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的效果。方法5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监测,观察组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进行监测。对比两组死亡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3.70%,并发症发生率为7.41%,均低于对照组的25.93%、29.63%,住院时间(18.66±4.56)d短于对照组的(25.72±5.8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效果满意,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有创颅内监测 重型脑外伤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的意义及护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龙艳秋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3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和对照组(常规颅内压监测)各41例,两组均采...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和对照组(常规颅内压监测)各41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预后良好及其对预后的满意率相对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和甘露醇使用剂量相对更低,住院时间相对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当中,实施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和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持续有创颅内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管理结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急诊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凌晓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3期447-449,共3页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结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急诊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采取常规管理期间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采取危机管理结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结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急诊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采取常规管理期间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采取危机管理结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期间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昏迷程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14.34±2.12)分,低于对照组的(17.69±2.15)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13.05±0.59)分,高于对照组的(11.17±0.56)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17.31%,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15.3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危机管理结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够改善急诊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危机管理 持续有创颅内监测 神经功能 不良事件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