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黄红拾 敖英芳 +1 位作者 王子羲 张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808-811,共4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方法 20 只八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膝关节行自体双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 目的 探讨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方法 20 只八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膝关节行自体双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自由活动组(n=10)和CPM组(n=10).自由活动组笼内自由活动;CPM组应用兔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运动.术后第2天,近红外光技术装置ODISseyTM 局部组织血氧监护仪测量每一来回(屈曲30°~110°)不同CPM速度(分别为2.35°/s、3.2°/s 、8°/s)时的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tissue oxygen saturation ,StO2)变化,选择最好的CPM范围和速度.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2、4、6、8、10、14天观察膝关节CPM不同角度时切口局部组织StO2的变化. 结果 与自由活动组相比,3种速度的CPM在不同屈曲角度下均保持较高的StO2,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CPM速度之间StO2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一来回(屈曲30°~110°)运动速度为3.2°/s时保持最高的StO2.在术前和术后第2、4、6、8、10、14天等各时间点,膝关节屈曲30°、60°、90°、110°时StO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时间点(术前和术后第2、4、6、8、10、14天)切口的StO2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4天最低,然后逐渐上升.术后第2周拆线后,切口愈合良好,没有感染、血肿和切口裂开. 结论 兔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膝关节CPM(屈曲30°~110°),可增加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以3.2°/s的CPM速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被动活动 前交叉韧带重建 组织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联合持续被动活动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韩康 刘媛媛 +4 位作者 王甜甜 朱利 郭得立 周兴华 李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以中药组方煎服联合持续被动活动对其踝关节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86例研究对象均选自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以中药组方煎服联合持续被动活动对其踝关节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86例研究对象均选自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后进行持续被动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筋活血汤,2组均治疗1个月并随访2个月。比较2组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术前及术后3个月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踝关节主动活动度;术后1 d、15 d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5.35%,较对照组的81.40%高;相较于术前,术后3个月2组踝关节功能评分、踝关节主动活动度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则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红热、活动障碍评分相比,观察组更低;相较于术后1 d,2组术后15 d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以中药组方煎服联合持续被动活动能改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感,更利于患者配合进行持续被动活动锻炼,恢复踝关节功能,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持续被动活动 中药组方 踝关节功能 疼痛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机训练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吴文栩 柳昊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3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应用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机(CPM)等系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依据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是否进行CPM机功能锻炼,将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3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CPM组66例,对照组66例,...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应用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机(CPM)等系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依据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是否进行CPM机功能锻炼,将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3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CPM组66例,对照组66例,分别对其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结果CPM组平均分为8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分。CPM组满意度为94%(62/66),也高于对照组的83.3%(55/66)。结论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可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增强下肢的肌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持续被动活动 关节功能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髋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大勇 段宗宇 +3 位作者 周云 荆珏华 王晶晶 舒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427-432,共6页
目的对髋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18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4例;年龄4~34个月,平均年龄19.3个月。予以髋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治疗(即给予外固定支具连接动... 目的对髋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18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4例;年龄4~34个月,平均年龄19.3个月。予以髋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治疗(即给予外固定支具连接动力装置治疗),通过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骨盆X射线平片,分析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1年治疗效果和髋臼角的变化。结果髋关节发育不良23髋,经过髋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治疗3个月,所有患儿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均得到治愈,7髋恢复正常,但仍存在16髋髋关节发育不良。其中全脱位的14髋中13髋髋臼角仍大于正常范围,1髋髋臼角恢复正常;5髋半脱位中2髋髋臼角大于正常范围,3髋髋臼角恢复正常;单4髋纯髋臼角过大中3髋恢复正常,1髋髋臼角仍较大。1年随访,16髋髋关节发育不良者有8髋髋臼角恢复正常,6髋髋臼角度数下降,但仍大于正常值,失访2髋。治疗前髋臼角为(31.06±5.96)°,治疗后3个月为(26.04±6.08)°,治疗后1年为(20.08±3.0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6.582、5.631,P<0.01)。说明髋臼角随治疗逐渐减小。所有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压疮,未发生患侧髋关节、膝关节固定造成的僵硬挛缩,均未出现股骨头坏死征。结论髋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可以有效的降低发育型髋关节脱位患儿的髋臼指数,可以促进髋关节发育,改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持续被动活动 髋关节发育不良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机训练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在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0
5
作者 毕菲 蔡振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期79-82,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机训练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在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康... 目的观察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机训练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在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康复组(40例,综合康复治疗)、联合组(40例,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关节CPM机),3周为1个疗程,两组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关节活动度大于治疗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VAS评分低于康复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康复组,Lysholm评分高于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综合康复治疗结合关节CPM机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效果确切,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综合康复治疗 持续被动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骨关节术后持续被动活动效果的临床初步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严世贵 范顺武 +2 位作者 杨迪生 徐少文 夏贤良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80-82,共3页
骨关节术后持续被动活动是关节外科的一大进展。本文通过对63例下肢骨关节术后早期进行持续被动活动情况的观察与随访,认为持续被动活动对下肢骨关节术后有功能恢复快、相对无痛、不影响组织愈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关节 外科手术 康复 持续被动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被动运动活动器促进下肢手术后功能恢复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高敏 张彩云 +1 位作者 王小娟 王霞 《临床医药实践》 2012年第9期703-704,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运动活动器(CPM)在下肢手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将5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后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术后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有效率...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运动活动器(CPM)在下肢手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将5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后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术后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PM有效防止了下肢手术后膝关节僵直和肌肉挛缩,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被动运动活动 下肢手术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进行持续性被动活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小梅 杨红云 +1 位作者 姚宁 黄祚瑶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3期7-8,74,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应用持续性被动活动治疗仪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2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按住院日单双号分成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实验组术后2d即开始行持续性被动活动治疗,对照组在术后7d开始该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应用持续性被动活动治疗仪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2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按住院日单双号分成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实验组术后2d即开始行持续性被动活动治疗,对照组在术后7d开始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关节肿胀、活动度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周,实验组患者下肢轻度肿胀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中、重度肿胀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实验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120°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活动度120°~110°及<110°的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运用持续性被动活动治疗仪进行锻炼,可减轻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肿胀,防止关节僵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骨折 持续被动活动 关节肿胀 膝关节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M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晓静 朱月英 杨胜武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关节持续被动活动 关节置换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CPM锻炼护理措施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改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晓颖 温艳 +1 位作者 安贞 徐静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8期212-213,共2页
目的探究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锻炼护理措施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110例进行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55例)与CPM锻炼护理组(实验组55例)。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膝功能恢复... 目的探究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锻炼护理措施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110例进行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55例)与CPM锻炼护理组(实验组55例)。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膝功能恢复效果及治疗总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M锻炼护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部骨折 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锻炼 功能恢复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联合CPM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4
11
作者 赵振英 周婷 +1 位作者 田会 曹云丽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3期83-88,共6页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合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合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49)。两组均予骨关节CPM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运动疗法。评估两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膝关节临床症状、膝关节活动情况,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0 d炎性因子相关指标变化,记录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个月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升高,疼痛、肿胀、淤斑与乏力评分、膝关节伸直缺失程度与膝关节稳定度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升高,疼痛、肿胀、淤斑与乏力评分、膝关节伸直缺失程度与膝关节稳定度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0 d 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0 d 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红细胞沉降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91.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运动疗法配合CPM治疗可以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的功能康复,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骨折 运动疗法 持续被动活动 活动范围 关节 外科手术 C反应蛋白质 红细胞沉降率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M机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康复训练中应用最佳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苗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1期1931-1933,共3页
目的研究CMP机在TKA术后康复训练中的最佳应用时间。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我院接受TKA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为TKA术后未应用CPM机进行康复训练组(20例);观察组为TKA术后应... 目的研究CMP机在TKA术后康复训练中的最佳应用时间。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我院接受TKA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为TKA术后未应用CPM机进行康复训练组(20例);观察组为TKA术后应用CPM机康复训练组,共三组,分别为术后即刻应用组(20例)、拔除引流管后应用组(20例)、术后1周应用组(20例)。观察术后两周各组膝关节KSS评分、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术后1个月、1年膝关节K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组术后两周膝关节KSS评分明显提高(P<0.01),CPM机使用时间越早膝关节KSS评分越高;术后1个月、1年观察组各组膝关节KS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1),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术后的康复训练,配合CPM机应用时间越早越好。CPM机的应用,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不会增加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被动活动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康复训练 膝骨性关节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行局部冰敷联合CPM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乜红臻 徐东明 +2 位作者 吴玲 韩健 王春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局部冰敷联合连续被动运动(CPM)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28髋)和对照组25例(26髋)。两组术后均行主动关节功能锻炼;观察组予局部冰敷+CPM。比较两组视觉模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局部冰敷联合连续被动运动(CPM)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28髋)和对照组25例(26髋)。两组术后均行主动关节功能锻炼;观察组予局部冰敷+CPM。比较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术后72 h引流量、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6、12、24、72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2 h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1、3、6周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冰敷联合CPM在术后早期控制疼痛,减少出血,改善髋关节功能,促进关节功能早期康复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局部冰敷 持续被动活动 疼痛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M锻炼护理对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素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8期184-185,共2页
目的研究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锻炼护理对膝部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膝部骨折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膝部骨折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CPM锻... 目的研究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锻炼护理对膝部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膝部骨折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膝部骨折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CPM锻炼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8.21±7.75)分,主动活动度评分为(74.21±16.15)分;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54.95±8.24)分,主动活动度评分为(61.24±15.27)分;两组膝关节功能、主动活动度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身体机能、心理状况、独立生活能力、社会关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CPM锻炼护理,更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部骨折术 膝关节功能 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锻炼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护理联合CPM干预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宝翠 师晓静 常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4期583-586,共4页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联合持续被动活动(CPM)干预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7例膝关节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2019年12月~2021年1月),依照干预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接...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联合持续被动活动(CPM)干预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7例膝关节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2019年12月~2021年1月),依照干预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9例)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全程护理联合CPM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膝关节功能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全程护理联合CPM干预应用于膝关节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能有效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调节心理状态,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 持续被动活动 膝关节 交叉韧带 撕脱骨折 康复训练依从性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粉碎性骨折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护理
16
作者 吴水团 李刚 +2 位作者 赵敏 林志玲 袁太珍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12期1412-1413,共2页
本院2003年1月至2009年3刖采朋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81例,术后经积极康复护理及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 髌骨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术后 康复护理 关节持续被动活动 固定术治疗 2009年 骨折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