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并发重度水肿的护理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4,共2页
2005年2月~2008年12月应用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治疗模式对糖尿病肾病(DN)并发重度水肿23例施以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 水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林仰东 罗正超 杨亚东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9期234-236,共3页
目的研究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64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32)以及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n=32),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64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32)以及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n=32),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 (1)观察组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以及治疗后72h APACHEⅡ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治疗后PO2、PaO2/FiO2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75%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胰腺炎效果更佳,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滤过 重症胰腺炎 预后效果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汀 陈孟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6期296-297,共2页
急性肾损伤是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选取最佳的肾脏替代治疗模式是当代重症医学面临的难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0ntinuous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和问歇性血液透析(inermitten themodialysiS,IHD)是经典的肾... 急性肾损伤是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选取最佳的肾脏替代治疗模式是当代重症医学面临的难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0ntinuous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和问歇性血液透析(inermitten themodialysiS,IHD)是经典的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unit,ICU)治疗中,CRRT模式更符合人体的病理生理状态,其溶质、水清除缓慢和血液动力学稳定等优点,使CRRT成为ICU中急性肾衰竭的首选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治疗 血液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缓慢 重症监护病房 CRRT 危重症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心肾综合征患者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敬生 邓欣荣 +1 位作者 周虹 高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治疗老年心肾综合征(CR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08月—2019年08月于本院老年病科、肾内及心内住院的老年CRS患者103例,按照透析方法的不同划分成两组。其中将采取间断血液透析(IHD)的51例患... 目的:探讨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治疗老年心肾综合征(CR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08月—2019年08月于本院老年病科、肾内及心内住院的老年CRS患者103例,按照透析方法的不同划分成两组。其中将采取间断血液透析(IHD)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SLED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于透析前、透析治疗2周后检测两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对两组第1次透析治疗前、透析后血液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进行记录。结果:透析后两组血清Scr、BUN、NT-proBNP与透析前相比均降低(P<0.05),LVEF与透析前相比均增高(P<0.05),而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TNF-α水平与透析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HR、MAP和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HR与透析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MAP则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老年CRS患者实施SLED治疗,其对患者血中Scr等小分子物质的清除效果及心功能改善效果与IHD相当,但与IHD相比,SLED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机体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 心肾综合征 血肌酐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和持续低效每日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芳 何强 +3 位作者 洪大情 蒲蕾 张月 王莉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6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与持续低效每日透析(sustained low-efficiency daily dialysis,SLEDD)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41例合... 目的探讨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与持续低效每日透析(sustained low-efficiency daily dialysis,SLEDD)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41例合并急性肾损伤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其中CVVH组18例,SLEDD组23例,调查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治疗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脏器衰竭数、急性肾损伤分级;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和剂量、血管通路、抗凝方式等。研究2种肾替代治疗模式对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溶质清除、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疾病转归以及卫生经济学的影响。结果 2组间年龄、性别、脏器衰竭数、急性肾损伤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VVH组APACHEⅡ分值明显高于SLEDD组(P<0.05),死亡率也高于SLEDD组;比较SLEDD组(128次)与CVVH组(87次)透析记录,对血液动力学影响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电解质(除血钾外)和酸碱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剂使用CVVH组明显高于SLEDD组(P<0.01),CVVH组治疗的日超滤量、液体入量和液体出量明显高于SLEDD组(均P<0.01),CVVH组治疗的工作时间、夜班时间和费用明显高于SLEDD组(P<0.01)。结论 SLEDD使用相对短的时间、更少的抗凝剂,以较低的成本基本达到与CVVH治疗相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 持续缓慢低效每日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低效血液透析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感染性休克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丹 严正 +1 位作者 惠姣洁 严洁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持续低效血液透析(SLED)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感染性休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感染性休克AKI的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9.56岁。随机分为SLED组(30例)和CRRT组(30... 目的对比研究持续低效血液透析(SLED)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感染性休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感染性休克AKI的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9.56岁。随机分为SLED组(30例)和CRRT组(30例)。两组患者均按《2016国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诊疗指南》治疗,在此基础上分别予以SLED(每次治疗8~10 h,24 h后重复治疗,每例患者至少进行3次以上)和CRRT[模式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剂量35~40 mL/(kg·h),初始24 h持续治疗,然后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时间]。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pH、钾离子、每天液体平衡、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及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90 d病死率。结果与CRRT组比较,SLED组治疗后12 h和治疗后5 d的血肌酐、钾离子水平均显著低于CRRT组(P<0.05)。与CRRT组APACHEⅡ评分[(14.78±3.79)分]比较,SLED组治疗后5 d的APACHEⅡ评分[(10.45±3.02)分]明显低于CRRT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SLED组具有与CRRT组相近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P>0.05)。其中,SLED组血管加压药指数(VI)为20.32±5.18,血管加压药依赖性(VD)为(22.08±4.41)%;CRRT组VI为21.05±5.63,VD为(22.67±4.95)%。SLED组患者ICU住院时间[(15.32±3.65)d]显著短于CRRT组[(19.76±4.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9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3%vs 36.67%;P>0.05)。结论SLED治疗感染性休克AKI患者的疗效确切,且在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方面并不亚于CR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低效血液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感染性休克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低效血液透析滤过和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蜂蜇伤后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沈建明 万芸 +3 位作者 陈波 田少江 王黎萍 李骏峰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9期476-479,共4页
目的评价持续低效血液透析滤过(sustained low-efficiency diafiltration,SLEDF)对蜂蜇伤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蜂蜇伤后AKIⅢ期患者临床资料,分为SLEDF组17例和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 目的评价持续低效血液透析滤过(sustained low-efficiency diafiltration,SLEDF)对蜂蜇伤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蜂蜇伤后AKIⅢ期患者临床资料,分为SLEDF组17例和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hemofiltration,CVVH)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死亡率、进入多尿期的时间、血肌酐(Scr)恢复正常的时间、治疗后第3d和第7d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以及Scr水平、SLEDF和CVVH相关不良反应以及血液净化治疗的费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SLEDF组和CVVH组的死亡率(11.7%比7.1%)、进入多尿期的时间[(22.2±3.2)d比(20.2±4.1)d]、Scr恢复正常的时间[(39.3±7.9)d比(34.1±7.7)d]以及SLEDF和CVVH相关不良反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治疗第3d和治疗第7d,SLEDF组和CVVH组的APACHEⅡ以及Sc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DF组血液净化治疗费用低于CVVH组(P<0.01)。结论 SLEDF在改善蜂蜇伤后AKIⅢ期患者的预后、促进肾功能恢复以及缓解早期病情等方面与CVVH疗效相当,具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医疗费用较CVVH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低效血液滤过 急性肾损伤 蜂蜇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缓慢血液透析滤过在慢性乙型肝炎重型晚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胡肖兵 周颖 +2 位作者 赵燕芹 廖明儿 何敏茹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10期560-564,共5页
目的 应用持续缓慢血液透析滤过技术 (CHD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型晚期患者 ,探讨其在肝脏支持及并发症处理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治疗组 4 2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型晚期患者 ,或有并发症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或多器官衰竭 (MOF) ... 目的 应用持续缓慢血液透析滤过技术 (CHD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型晚期患者 ,探讨其在肝脏支持及并发症处理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治疗组 4 2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型晚期患者 ,或有并发症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或多器官衰竭 (MOF) ,经CHDF治疗 116次 ,平均 3.2次 /人 ,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 ,肝功能 ,血常规 ,血氨 ,凝血功能指标 ,尿素氮 (BUN)、血肌酐 (Cr)、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指标。对照组 36例同类患者。结果 CHDF治疗能提高患者短期生存率 ,对肝脏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对清除血氨 ,治疗II°以下肝性脑病 ,缓解脑水肿、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SIRS) ,改善肾功能 ,调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提高晶体渗透压 ,治疗浮肿和腹胀 ,创造补液空间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具有较好的治疗安全性。结论 CHDF治疗在肝脏支持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但其在并发症、M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缓慢血液滤过 晚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治疗 并发症 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低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欢 许标 罗玮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持续低效血液透析(SLED)联合血液灌流(HP)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炎症水平及预后的影响,评价其疗效。方法72例MODS患者,根据所采用的血液净化方法不同分为SLED组(给予SLED治疗)、SLED+HP组(给予SLED+HP治疗)、持续... 目的观察持续低效血液透析(SLED)联合血液灌流(HP)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炎症水平及预后的影响,评价其疗效。方法72例MODS患者,根据所采用的血液净化方法不同分为SLED组(给予SLED治疗)、SLED+HP组(给予SLED+HP治疗)、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RRT)组(给予CRRT治疗)、CRRT+HP组(给予CRRT+HP治疗),各18例。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清肌酐(S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后28 d存活率。结果治疗后,四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cr、hs-CRP、IL-6、IL-10、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D+HP组的APACHEⅡ评分、Scr、hs-CRP、IL-6、IL-10、TNF-α水平降低大于SLED组,CRRT+HP组的APACHEⅡ评分、Scr、hs-CRP、IL-6、IL-10、TNF-α水平降低大于CR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D+HP组和CRRT+HP组、SLED组和CRR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D+HP组的28 d存活率为88.9%,CRRT+HP组的28 d存活率为83.3%,均高于SLED组的55.6%与CRRT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D+HP组与CRRT+HP组、SLED组和CRRT组患者的28 d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案均能有效降低MODS患者的血清Scr、hs-CRP、IL-6、IL-10、TNF-α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SLED联合HP具有更强的清除炎症因子能力和肾功能保护作用,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其治疗效果与CRRT联合HP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低效血液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灌流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患方反馈的持续改进护理对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10
作者 张娟 周怡君 +1 位作者 王和平 王伟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1期169-171,共3页
目的评估患者在采取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联合治疗时应用基于患方反馈的持续改进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130例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实施常规护理的66例... 目的评估患者在采取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联合治疗时应用基于患方反馈的持续改进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130例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实施常规护理的66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实施以患方反馈为基础的持续改进护理的64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和肾功能。结果干预4个疗程后,以对照组的评估结果为参照,观察组的躯体功能、生理机能、社会功能及精神状态4个维度评分均较高,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较低,肾小球滤过率较高(P均<0.05);2组的以上评分或指标均较干预前更优(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统计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接受基于患方反馈的持续改进护理,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且对于潜在并发症预防及促进肾功能恢复具有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血液灌流 基于患方反馈的持续改进护理 并发症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缓慢低效透析与常规透析序贯治疗在合并糖尿病的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夏玉莲 李向莲 +6 位作者 莫立稳 曾燕 肖丹 张凡 李奕 程彩娟 程悦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9期655-658,共4页
目的观察序贯采用持续缓慢低效透析(sustained low effificiency dialysis,SLED)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治疗合并糖尿病的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探索更切实可行的血液透析治疗模式。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纳入西... 目的观察序贯采用持续缓慢低效透析(sustained low effificiency dialysis,SLED)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治疗合并糖尿病的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探索更切实可行的血液透析治疗模式。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纳入西部战区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大于3个月的糖尿病患者,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序贯治疗组:每周IHD 2次+SLED 1次;常规治疗组:每周IHD 3次。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透析前、透析2小时和透析后血压)、血压变异性、透析脱水量、脑利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清除率(urea reduction ratio,URR)等指标有无差异。结果序贯治疗组纳入10例患者,常规治疗组纳入24例患者。2组患者透析前收缩压(t=-1.053,P=0.300)、透析前舒张压(t=-1.020,P=0.315)、透析2h收缩压(t=-1.861,P=0.072)、透析2小时舒张压(t=-1.227,P=0.229)、透析后收缩压(t=-1.901,P=0.066)、透析后舒张压(t=-0.945,P=0.354)、透析期间收缩压变异性(t=-1.784,P=0.084)和透析期间舒张压变异性(t=-1.530,P=0.13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序贯治疗组透析间期(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低于常规治疗组(t=-2.166,P=0.038)。序贯治疗组Kt/V(t=2.878,P=0.007)、URR值(t=2.643,P=0.013)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与常规IHD相比,采用SLED和IHD序贯治疗能更好地控制透析间期血压变异,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也能改善透析充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缓慢低效 间歇性血液 糖尿病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跟踪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0
12
作者 骆美良 骆瑾瑜 +1 位作者 沈洁 顾晓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9期774-776,780,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跟踪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持续质量改进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秉承患者知情原则并尊重患者个人意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 目的探讨全程跟踪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持续质量改进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秉承患者知情原则并尊重患者个人意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血管通路持续质量改进中运用全程跟踪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管通路再循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尿素氮再循环率、血肌酐再循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感染、血管闭塞、血栓、动脉瘤等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满意率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84.44%( P <0.05)。结论全程跟踪护理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持续质量改进中,能够降低血管通路再循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跟踪护理 维持性血液 血管通路 持续质量改进 血管通路再循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纠正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牟爱华 赵建明 +1 位作者 庞玉洪 张小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及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的作用。方法横断面调查了解2013年12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21例MHD患者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及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的作用。方法横断面调查了解2013年12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21例MHD患者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情况,应用PDCA的方法[即计划(plan)、实施(do)、检验(check)、应用(act)],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为期6个月,观察经过持续质量改进后,MHD患者2014年6月的血钙、磷、钙磷乘积、iPTH指标,并与改进前对比。结果经过持续质量改进后,我院血透中心MHD患者血钙、磷、钙磷乘积、iPTH等各项指标的达标率均超过改进前。血钙平均水平由(2.13±0.23)mmol/L升至(2.22±0.23)mmol/L;血磷平均水平由(1.96±0.71)mmol/L降至(1.70±0.58)mmol/L;钙磷乘积平均水平由(51.58±18.49)mg2/d L2降至(46.65±16.20)mg2/d L2,iPTH平均水平由(440.82±427.00)ng/m L降至(361.40±340.70)n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磷代谢 血液 持续质量改进 达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nabedian质量理论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4
作者 陶珍晖 郭学 +3 位作者 宋妍 冈金剑 周鑫 陈育青 《中国血液净化》 2018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应用Donabedian质量理论,构建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结构-过程-结果指标,并对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探讨该质量理论指导下的三维指标能否提高血管通路管理质量。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进... 目的应用Donabedian质量理论,构建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结构-过程-结果指标,并对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探讨该质量理论指导下的三维指标能否提高血管通路管理质量。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干预前采用常规的注重结果指标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干预措施主要为在Donabedian质量理论指导下,关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指标,观察该方法与常规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血管通路质量的影响有无差异。结果干预前后,患者总数为148例和203例。干预前后,血管通路构成比方面,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比例由73.0%提高到81.8%(χ~2=3.871,P=0.049),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比例由24.3%下降到14.3%(χ2=5.717,P=0.017);血管通路并发症方面,CVC的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由0.94/1000导管日下降到0.40/1000导管日(χ~2=9.786,P=0.002),内瘘狭窄发生率由0.29/1000患者日下降到0.08/1000病人日(χ~2=7.703,P=0.006);在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上,区域法穿刺由94.5%下降到77.7%(χ~2=13.848,P=0.000),而绳梯法穿刺由3.7%提高到13.7%(χ~2=13.162,P=0.000);患者由于血管通路并发症而住院的比例由23.8%降低到10.0%(χ~2=9.037,P=0.003)。结论 Donabedian质量理论指导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质量管理,其提高血管通路质量效果明显,是值得推广的一种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nabedian 结构-过程-结果 维持性血液 血管通路 持续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15
作者 王磊 孟宪华 +5 位作者 檀敏 杨静华 樊晓智 邵林 蔡美顺 王梅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4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方法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CQI前维持性透析患者(68例)分析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发生情况,采用PDCA四步法,设计并实施改善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方法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CQI前维持性透析患者(68例)分析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发生情况,采用PDCA四步法,设计并实施改善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防治措施,与CQI后次年同期76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情况比较。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无论是非隧道式或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的CRBSI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总体CRBSI发生率降低68%(8.1例次/1000导管日VS2.6例次/1000导管日,其中股静脉置管的CRBSI发生率由14.8例次/1000导管日降至4.1例次/1000导管日,颈内静脉置管CRBSI发生率2.6例次/1000导管日降至0.7例次/1000导管日。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CRBSI发生率降低了77%(5.2例/1000导管日vs0.7例/1000导管日),其中颈内静脉置管CRBSI发生率由CQI前的2.6例次/1000导管日下降至0.7例次/1000导管日。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持续质量改进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谢小华 何永成 +2 位作者 易铁钢 曾爱莲 张浑金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探讨透析治疗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 31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和 2 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 ,应用生命质量量表 (MOSSF - 36 )、自评抑郁量表 (SDS)、家庭功能问卷 ... 目的 :探讨透析治疗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 31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和 2 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 ,应用生命质量量表 (MOSSF - 36 )、自评抑郁量表 (SDS)、家庭功能问卷 (FamilyAPGAR)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进行测评调查 ,分析评价维持性透析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6 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生命质量 8个维度分值 ,均显著低于一般人群 ,CAPD患者躯体功能 (PF)、情感角色 (RE) 2个维度分值以及主观支持得分均显著低于MHD患者 ;本组研究对象抑郁指数 0 .5 19± 0 .0 97,4 5 %患者自评轻至中度抑郁状态 ;维持性透析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透析持续时间、费用来源、抑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等。结论 :抑郁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常见 ,CAPD和MHD患者生命质量明显下降 ,其影响因素除疾病本身外 ,还包括社会角色的转变和心理压抑。根据透析患者实际情况 ,采取个体化干预措施 ,可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生命质量 维持性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 维持性血液 CAPD 抑郁 主观支持 MHD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老年营养风险指数的分层式饮食干预对老年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颖 吴娟娟 +2 位作者 许方方 沈霞 叶红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7期536-540,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分层式饮食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6... 目的探究基于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分层式饮食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60例老年MH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干预组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实施GNRI分层式饮食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营养状况[主观整体评估量表(scored 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评分、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 fold,TSF)]、自我效能[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分]、饮食治疗态度[血液透析病人饮食治疗态度量表(the attitude scale for the dietary therapy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ASDTH)评分]、生活质量[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KDQ)评分]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PG-SGA评分、BMI、TSF、事件应对、目标达成和个体解决问题、ASDTH评分、KD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450、-2.199、-3.510、-5.122、-5.142、-5.085、-4.280、-4.959,P值分别为<0.001、0.032、0.001、<0.001、<0.001、0.001、<0.001、<0.001)。结论GNRI分层式饮食干预可改善老年MHD患者营养状况,有助于增强其自我效能,改善饮食治疗态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分层式饮食干预 持续血液 营养状况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军军 吴禹池 +4 位作者 吴秀清 伍施 徐美宝 刘敏华 邓丽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9期778-781,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管理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03月~09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透析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8例高磷血症(血磷> 1. 78 mmol/L)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前横断面统计患者血清磷...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管理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03月~09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透析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8例高磷血症(血磷> 1. 78 mmol/L)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前横断面统计患者血清磷、钙、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白蛋白(ALB)及患者对高磷血症的认知情况,随后应用PDCA循环的方法对患者实施个体化3D(Diet、Dialysis、Drugs)综合管理,为期6个月,干预结束时再次统计上述指标,并进行前后自身对照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患者血清磷、钙磷乘积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 <0. 01);血钙、PTH、Alb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P <0. 01);磷结合剂服药依从率高于干预前(P <0. 01); CQI干预前后治疗方案有所改变,采用高通量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患者人数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CQI有利于优化透析方案,提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从而提高血磷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高磷血症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提高血液透析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许红梅 黄莉莉 +2 位作者 朱晓星 褚小玲 熊德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11期636-638,共3页
血液透析室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部门。医务人员手卫生是预防感染,尤其是预防经接触传播疾病最重要、简便、经济和有效的方法,这已成为全球患者安全联盟2007~2008患者安全目标。为加强本院血液透析室医... 血液透析室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部门。医务人员手卫生是预防感染,尤其是预防经接触传播疾病最重要、简便、经济和有效的方法,这已成为全球患者安全联盟2007~2008患者安全目标。为加强本院血液透析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措施,提高手卫生执行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医务人员 手卫生 持续质量改进 依从性 应用 感染管理工作 高危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质量管理和持续性质量改进浅论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必成 王艳丽 +1 位作者 杨金芳 高民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9期508-511,共4页
关键词 血液 质量管理 持续性质量改进 终末期肾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