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地区梨果可持续种植模式的探索
1
作者 杨飞雪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9期138-140,共3页
梨果可持续种植模式的应用有助于降低生产破坏和实现生态循环,有利于在保障梨果产量的同时,建设更合理生产环境,显著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带动产业整体向好发展。该文重点分析了北方地区梨果种植现状和产业特点及不足之处,总结了可持续梨... 梨果可持续种植模式的应用有助于降低生产破坏和实现生态循环,有利于在保障梨果产量的同时,建设更合理生产环境,显著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带动产业整体向好发展。该文重点分析了北方地区梨果种植现状和产业特点及不足之处,总结了可持续梨果种植模式基础概念,构建了北方地区梨果可持续种植合理化模式及实施细则,总结了生产发展方向并提供了合理化建议,以期促进梨果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地区 梨果 持续种植 资源环境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资本对农户蔬菜持续种植意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浩然 穆月英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3-69,共7页
保障蔬菜的稳定供给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非农产业利益的对比作用下,农户持续种植蔬菜的意愿如何关系到蔬菜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基于生计资本框架分析农户的金融资本特点,运用Logit模型对金融资本如何影响农户的蔬菜种植意愿进行实证分... 保障蔬菜的稳定供给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非农产业利益的对比作用下,农户持续种植蔬菜的意愿如何关系到蔬菜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基于生计资本框架分析农户的金融资本特点,运用Logit模型对金融资本如何影响农户的蔬菜种植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金融资本是农户生计的一项重要构成,近95%的农户的金融资本情况处于中下等水平,金融资本中农户的收入水平和政府补贴对农户的蔬菜持续种植意愿有正向影响,获得贷款对蔬菜种植意愿有负向影响,保险对于蔬菜持续种植意愿的影响不显著。最后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本 蔬菜 持续种植 生计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农业种植技术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崔亮忠 贾永乐 +3 位作者 张琛 任树强 李轩跃 郝胜荣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0期43-45,共3页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环境的日益紧张,可持续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使用对提高农业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可持续农业种植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回顾、实地调查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其对农业生产...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环境的日益紧张,可持续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使用对提高农业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可持续农业种植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回顾、实地调查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其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可持续农业种植技术,如作物轮作、深松耕、有机肥替代化肥应用等,能够显著提升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体而言,通过引入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方法,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有效控制了农田病虫害,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力。此外,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品种改良也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分析发现,可持续农业种植技术在提升农业生产力的同时,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本研究为推动可持续农业种植技术的实施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农业种植技术 农业生产力 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利用效率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稻田持续高产高效种植制度的定位研究
4
作者 庞良玉 曾祖俊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30-33,共4页
本文通过六年定位试验,从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及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种植制度的产量水平、经济效益和稳产性。综合分析结果看出:成都平原稻田麦稻晚秋,油、稻晚秋轮作方式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 本文通过六年定位试验,从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及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种植制度的产量水平、经济效益和稳产性。综合分析结果看出:成都平原稻田麦稻晚秋,油、稻晚秋轮作方式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实现持续高产高效,是本区较优良的持续高产高效种植制度;在目前一年二熟制为主的情况下,应大力开发利用晚秋资源,提高稻田综合效益;增种一季晚秋作物有利于后茬小麦增产,对减轻小麦连作障碍有显著作用,油菜、小麦连作都会导致土壤理化性状恶化、作物产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水稻 小麦 持续种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农业的蔬菜大棚可持续化种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洋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2-225,共4页
以生态农业蔬菜大棚持续化种植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种植过程中的资源循环利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一种基于蔬菜种植、生猪饲养及沼气生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蔬菜种植大棚,可对蔬菜种植时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堆肥发酵处理,生成沼气用于取暖照... 以生态农业蔬菜大棚持续化种植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种植过程中的资源循环利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一种基于蔬菜种植、生猪饲养及沼气生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蔬菜种植大棚,可对蔬菜种植时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堆肥发酵处理,生成沼气用于取暖照明,发酵液及残渣用于喂猪或有机肥添加,降低种植过程中废弃物排放,形成一种生态化持续种植模式。分别对生态蔬菜大棚和传统蔬菜大棚的投入产出和投入收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生态蔬菜大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蔬菜大棚,且废弃物排放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蔬菜大棚 持续种植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农业的蔬菜大棚可持续化种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颖 《南方农机》 2022年第20期25-28,共4页
生态农业蔬菜大棚主要是依靠蔬菜、生猪以及生猪产生的沼气开展循环生产过程,生猪喂养和蔬菜生产都会产生废弃物,废弃物堆放在沼气池中产生沼气,再将沼气作用到蔬菜大棚的日常照明供应上实现绿色生态循环。笔者将新兴的生态农业蔬菜大... 生态农业蔬菜大棚主要是依靠蔬菜、生猪以及生猪产生的沼气开展循环生产过程,生猪喂养和蔬菜生产都会产生废弃物,废弃物堆放在沼气池中产生沼气,再将沼气作用到蔬菜大棚的日常照明供应上实现绿色生态循环。笔者将新兴的生态农业蔬菜大棚与传统的蔬菜大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农业蔬菜大棚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且污染物排放量也低于传统蔬菜大棚;建设生态农业蔬菜大棚能助推传统农业向数字化、智慧化农业转型,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蔬菜大棚 持续种植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ANN建立县域种植业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金萍 秦耀辰 艾少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3-221,共9页
区域种植业系统的生存和发展易受到来自种植业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干扰,使其可能偏离正常的运行轨道,产生各种警情。该文基于加权主成分分析算法,从优化网络初始权值入手,对误差反传BP算法进行改良,形成快速收敛和高精度的加... 区域种植业系统的生存和发展易受到来自种植业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干扰,使其可能偏离正常的运行轨道,产生各种警情。该文基于加权主成分分析算法,从优化网络初始权值入手,对误差反传BP算法进行改良,形成快速收敛和高精度的加权主成分网络模型WPCA-NN。从而将黄色预警法与非线性模拟方法巧妙结合,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短期县域种植业可持续性预警指标体系和模型体系,并以黄河下游沿岸典型县市垦利和封丘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种植业可持续性的空间尺度属性非常重要,以改进人工神经网络(IANN)为核心的县域种植业可持续性预警模型体系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2)WPCA-NN既能反映决策者对各指标的偏好程度,又能规避经典BP算法学习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陷。3)县域种植业可持续性预警实证分析达到预期结果并符合实际。2010-2014年两县警情以轻警和中警为主,资源和环境方面警兆的异常波动,尤其是权重较大的警兆指标对警情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模型 算法 种植业可持续 黄色预警法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物生态足迹的江苏省市域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宋知远 朱利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6期227-230,共4页
以江苏省各地市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作物生态足迹模型和作物生态可持续指数计算并分析2014年江苏省13个地市的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情况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江苏省种植业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各地市种植业都处于... 以江苏省各地市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作物生态足迹模型和作物生态可持续指数计算并分析2014年江苏省13个地市的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情况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江苏省种植业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各地市种植业都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具体表现为:作物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均表现为由苏北向苏中、苏南递减的趋势;各地市的作物生态可持续指数都大于0.5,其区域差异为苏南地区好于苏中和苏北地区,苏南的无锡、常州、苏州、镇江和苏北的宿迁的种植业处于强可持续性状态,其余地市处于弱可持续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态足迹 作物生态可持续指数 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 市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蔬菜大棚可持续化种植研究
9
作者 陈艳芬 聂文娟 《江西农业》 2023年第6期94-95,98,共3页
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业技术不断进步,我国的大棚蔬菜种植面积正在持续增加,对大棚蔬菜进行生态种植,有利于蔬菜品质的不断提升。本文主要描述了生态农业视角下蔬菜大棚基础设施的组成,对蔬菜大棚生态化应用展开分析,对蔬菜大棚... 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业技术不断进步,我国的大棚蔬菜种植面积正在持续增加,对大棚蔬菜进行生态种植,有利于蔬菜品质的不断提升。本文主要描述了生态农业视角下蔬菜大棚基础设施的组成,对蔬菜大棚生态化应用展开分析,对蔬菜大棚可持续化种植进行研究,促进生态种植模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蔬菜大棚 持续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湘南丘陵区持续高效种植模式开发的优势、问题与对策
10
作者 李永庚 唐善清 《湖南农业科学》 2001年第2期18-19,共2页
分析了在湘南丘陵区开发持续高效种植模式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根据优势与问题 ,提出立足整体 ,运筹全局 ,坚持实事求是 ,克服盲目追求扩大复种面积 ;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推广优化主体模式技术 ;深入研究 ,筛选适合本地条件的优化模式及... 分析了在湘南丘陵区开发持续高效种植模式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根据优势与问题 ,提出立足整体 ,运筹全局 ,坚持实事求是 ,克服盲目追求扩大复种面积 ;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推广优化主体模式技术 ;深入研究 ,筛选适合本地条件的优化模式及配套技术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高效种植模式 类型 湘南丘陵区 立体农业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种植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马新明 陆建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共6页
从种植制度的结构性和适应性的角度对种植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作了分析,并对我国种植制度的发展趋势作了探讨。认为:(1)任何一种种植制度从结构上分析都是由农业生物、农业环境、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4个因素组成的,种植制度的改革和... 从种植制度的结构性和适应性的角度对种植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作了分析,并对我国种植制度的发展趋势作了探讨。认为:(1)任何一种种植制度从结构上分析都是由农业生物、农业环境、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4个因素组成的,种植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是这4个因素发展变化的结果;(2)种植制度的适应性是种植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动力,它包括与生态环境相适应、与当前的科技水平相适应、与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以及与三大效益相适应;(3)我国种植制度今后的发展应是继承传统农业、生态农业基础上,发展持续农业的种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制度 结构 适应性 持续种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茶对土壤环境效应分析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彭萍 杨水平 +3 位作者 李品武 侯渝嘉 胡翔 徐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5-270,共6页
选用多年种植茶园与相邻自然土之间进行物理、化学、微生物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茶园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容重、孔隙、水稳性团聚体、水分性能、三相比等物理指标得到明显而持续的改善;同时,土壤持续酸化,CEC增加,pH下降,交换性... 选用多年种植茶园与相邻自然土之间进行物理、化学、微生物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茶园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容重、孔隙、水稳性团聚体、水分性能、三相比等物理指标得到明显而持续的改善;同时,土壤持续酸化,CEC增加,pH下降,交换性酸量增大。持续种茶土壤的基础养分较自然土有大幅度增加,有效钾有所减少;钙、镁有效量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呈持续减少趋势。土壤微量元素Mn、Zn、Cu和重金属元素Cd、Pb、As、Hg、Cr全量未出现积累或减少,但Mn有效性增幅较大,Cu、Zn有效性也有显著增加,Hg有效性则显著下降。茶园土壤中3大类群微生物数量较自然土大幅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黄壤 土壤特征 持续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和深松技术装备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文峰 赵峰 王攀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3年第10期27-29,共3页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耕作及保护性耕作的现状,提出了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描述了一种复式深松的技术装备,提出了尽量减少农机具进地作业对土壤的破坏,保持土壤和农业种植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耕作 保护性耕作 深松技术装备 土壤和种植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单方水效益测算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松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3年第17期29-30,共2页
文章通过分析张掖市农业种植结构和农业用水情况测算分析了张掖市单方水效益,提出了未来只有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走内涵节水的路子,才能维持张掖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种植结构单方水产出效益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