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型肝炎持续病毒学应答后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许姗姗 仇丽霞 +1 位作者 柳雅立 张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9-1263,共5页
丙型肝炎是肝癌发生的主要病因之一。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应用,95%以上的患者可根除HCV,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变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降低肝癌发生风险,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受到年龄、性别、肝纤维化、糖尿... 丙型肝炎是肝癌发生的主要病因之一。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应用,95%以上的患者可根除HCV,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变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降低肝癌发生风险,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受到年龄、性别、肝纤维化、糖尿病、肝脂肪变、饮酒和遗传因素等影响,成为肝癌高危人群。因此,如何识别和预测丙型肝炎SVR后肝癌高危人群需进一步明确与完善。本文通过系统综述丙型肝炎患者SVR后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和肝癌预测模型,旨在为临床识别丙型肝炎SVR后肝癌高风险人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持续病毒学应答 肝肿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肝脏弹性临界值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后肝纤维化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仇丽霞 宋静静 +2 位作者 梁珊 柳雅立 张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08-2812,共5页
目的拟在获得SVR后随访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通过肝穿刺病理进一步验证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方法对于肝纤维化的预测能力。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所有患者为2015年10月—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 目的拟在获得SVR后随访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通过肝穿刺病理进一步验证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方法对于肝纤维化的预测能力。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所有患者为2015年10月—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后进行规律随访并完成肝穿刺病理检查,用病理验证无创肝纤维化方法的诊断效能。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LSM、APRI和FIB-4对肝纤维化的诊断能力。应用STATA及R语言,采用Delong法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96例患者成功入组。获得SVR后LSM较基线显著降低,LSM诊断SVR后肝硬化的AUC为0.89,显著高于APRI(AUC=0.67)及FIB-4(AUC=0.69)(P值均<0.05)。其中LSM最佳cut off值为7.95 kPa,根据最佳特异度,LSM>9.15 kPa,可考虑诊断肝硬化,阳性似然比为5.91;LSM<6.85 kPa排除进展期肝纤维化,阴性预测值为0.98。随访时间和抗病毒方案对LSM的诊断能力没有影响。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获得SVR后需降低肝脏弹性临界值来评估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弹性成像技术 持续病毒学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台地区HCV基因型分布特征及其与疾病进展和持续病毒学应答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彦芳 赵冬梅 +2 位作者 张彦敏 王伟 赵宏儒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45-1848,共4页
目的分析邢台地区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及其与疾病进展程度和持续病毒学免疫应答(SVR)的关系,为其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邢台地区丙型肝炎患者231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测定AL... 目的分析邢台地区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及其与疾病进展程度和持续病毒学免疫应答(SVR)的关系,为其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邢台地区丙型肝炎患者231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测定ALT、AST、白细胞(WBC)、基因分型及病毒载量。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1例患者中1b亚型109例(47.2%),其次为2a亚型89例(38.5%),不同基因型患者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61,P=0.009);不同基因型患者间HCV R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6,P=0.034),其中1型的病毒载量明显高于2型和3型;不同基因型患者间肝病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b型患者中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比例高于其他基因型;基因型为2型的患者治疗后获得SVR率为93.1%,远高于1型患者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50,P<0.001);112例(48.5%)患者出现了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其中96.4%最终产生SVR,未产生RVR的病例中64.7%最终产生SVR,两组SV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07,P<0.001);169例患者出现了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 EVR),其中88.8%最终产生SVR,未产生c EVR病例中56.5%最终产生了SVR,两组SV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84,P<0.001)。结论邢台地区丙型肝炎患者以1b亚型为主,其次为2a亚型。不同基因型患者性别、HCV RNA载量、SVR及肝病严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进行基因型分析对患者治疗、疾病进展以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RVR及c EVR等过程性病毒学应答指标对SVR有良好的指向性,产生这些病毒学应答的患者有较大概率获得SV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肝炎病毒 基因型 持续病毒学应答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的HCV肝硬化患者的Fibroscan诊断准确率受其肝脏病理形态学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曾祥华 王宇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I0015-I0015,共1页
【据《J Hepatol》2013年3月22日报道】题:获得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的HCV肝硬化患者的Fibroscan诊断准确率受其肝脏病理形态学影响(作者D’Ambrosio R等)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是评估HC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的一种无创、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病理形态学 肝硬化患者 病毒学应答 HCV 准确率 持续 肝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病毒学应答后丙型肝炎的再感染
5
作者 刘苗霞 王崇 Midgard H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085-1085,共1页
持续的高危行为可以导致丙型肝炎成功治疗后再感染。为了评估7年前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注射毒品人群中丙型肝炎再感染的发病率。2004年-2006年,来自阿克斯胡斯大学医院的Midgard H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治疗试验,该试验包括瑞典、挪威、... 持续的高危行为可以导致丙型肝炎成功治疗后再感染。为了评估7年前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注射毒品人群中丙型肝炎再感染的发病率。2004年-2006年,来自阿克斯胡斯大学医院的Midgard H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治疗试验,该试验包括瑞典、挪威、丹麦的丙型肝炎基因2或3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病毒学应答 丙型肝炎 感染 治疗试验 高危行为 注射毒品 大学医院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细胞癌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璐璇 张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43-547,共5页
目前普遍认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等同于治愈,但临床上可观察到部分患者在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后发生了肝细胞癌(HCC)。归纳并分析了近些年关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后发... 目前普遍认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等同于治愈,但临床上可观察到部分患者在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后发生了肝细胞癌(HCC)。归纳并分析了近些年关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后发生HCC的相关研究,总结了可能与HCC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表明如男性、高龄、肝硬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可能与HCC发生相关,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危险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持续病毒学应答 肝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HCV的退伍军人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后发生肝细胞癌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徐锡晶 李婉玉 El-Serag HB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111-1111,共1页
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患者发展为肝细胞癌风险的长期预后目前仍不清楚。来自休斯敦迈克尔·狄见贝基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的El-Serag HB等开展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来源于维吉尼亚州患有丙型肝炎的退伍军人临床病例登记处,这些... 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患者发展为肝细胞癌风险的长期预后目前仍不清楚。来自休斯敦迈克尔·狄见贝基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的El-Serag HB等开展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来源于维吉尼亚州患有丙型肝炎的退伍军人临床病例登记处,这些患者在1999年10月-2009年8月检查出丙型肝炎抗体阳性,并持续随访至2010年12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伍军人医疗中心 持续病毒学应答 肝细胞癌 危险因素 HCV 感染 丙型肝炎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的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期与普通人群生存期相似
8
作者 奇丽娜 温晓玉 Bruno S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219-1219,共1页
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预期寿命与普通人群相比受限于肝脏疾病。因此,SVR的生存获益仍然在研究中。来自意大利马尼塔斯大学的Bruno S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该研究的监测数据分别来自3个队列的接受干... 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预期寿命与普通人群相比受限于肝脏疾病。因此,SVR的生存获益仍然在研究中。来自意大利马尼塔斯大学的Bruno S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该研究的监测数据分别来自3个队列的接受干扰素治疗达到SVR的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意大利患者,同期接受治疗没有达到SVR的患者、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病毒学应答 肝硬化患者 丙型肝炎 普通人群 生存期 相似 失代偿期 BRU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普通人群相比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丙型肝炎患者死亡率的研究
9
作者 湛梦茹 李婉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983-1983,共1页
【据《J Hepatol》2016年8月报道】题:与普通人群相比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丙型肝炎患者死亡率的研究(作者Innes H等)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既往感染过HCV的人数预计将快速增长。目前为止,相对于普通人群来说这个群体的预后不... 【据《J Hepatol》2016年8月报道】题:与普通人群相比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丙型肝炎患者死亡率的研究(作者Innes H等)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既往感染过HCV的人数预计将快速增长。目前为止,相对于普通人群来说这个群体的预后不详。1996-2011年间苏格兰地区国家数据库收录了获得SVR的患者的数据。通过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病毒学应答 丙型肝炎患者 既往感染 原发性肝癌 计算标准 标准化死亡比 总死亡人数 特异性 可信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学应答状态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疾病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博武 朱晓骏 +3 位作者 张鑫 孙学华 李曼 高月求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11-1816,共6页
目的研究是否获得持续性病毒学应答对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疾病进展、肝癌发生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随访5年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代偿... 目的研究是否获得持续性病毒学应答对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疾病进展、肝癌发生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随访5年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42例,依据随访期间病毒学应答状态分为持续病毒学应答队列(n=496)和非持续病毒学应答队列(n=46),以患者疾病进展为终点事件,收集、整理患者5年随访期间一般资料及检验检查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元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用危险度测量因素与肝硬化疾病进展的相关程度,用风险比(HR)及95%CI表示。应用寿命表法计算患者1、3、5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542例患者的平均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2.50(95%CI:61.01~63.92)个月,1、3、5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4%、82%、71%。持续病毒学应答队列患者平均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3.10(95%CI:61.65~64.55)个月,较非持续病毒学应答队列[55.95(95%CI:50.19~61.71)个月]延长,两组5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8,P=0.001)。持续病毒学应答队列患者5年累积肝癌发生率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6%vs 34.8%,χ^(2)=5.759,P=0.016);持续病毒学应答队列患者5年累积肝硬化失代偿发生率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vs 15.2%,χ^(2)=8.239,P=0.004)。病毒学应答是影响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2.32(1.45~3.72)]。结论持续病毒学应答可降低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及肝癌发生率,改善长期预后、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持续病毒学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中不同ALT、AST水平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病毒学应答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宏宇 亢倩 +9 位作者 罗皓 谭宁 潘家莉 程然 韩一凡 杨雨晴 刘丹 席宏丽 于敏 徐小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不同ALT、AST水平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的病毒学应答,以及治疗后肝硬度测定(LSM)值、4项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和AST/PLT比值指数(APRI)的变化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12月—2020年5月在北...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不同ALT、AST水平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的病毒学应答,以及治疗后肝硬度测定(LSM)值、4项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和AST/PLT比值指数(APRI)的变化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12月—2020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门诊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计算患者治疗病毒学应答率。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不同组间基线及治疗结束第12周LSM、FIB-4和APRI的变化;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纳入4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基线ALT或AST出现异常的患者为33.3%。所有患者DAA治疗第4周病毒学应答率为85.4%,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12、24、48周均为100%;治疗结束第12周较基线LSM[6.1(5.1~12.4)kPa vs 8.6(5.7~16.9)kPa,Z=-1.676,P=0.043]、APRI[0.24(0.19~0.48)vs 0.42(0.23~1.17),Z=-2.050,P=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或AST异常的患者治疗结束12周与基线LSM[8.9(5.6~13.1)kPa vs 14.4(8.0~28.2)kPa,Z=-1.679,P=0.047]、APRI[0.44(0.25~0.50)vs 1.29(0.99~2.09),Z=-3.42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DAA治疗后持续病毒学应答率高,基线ALT或AST有异常较无异常的患者在治疗后LSM及APRI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病毒 持续病毒学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毒学应答状态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嵇笑笑 李丽 +1 位作者 傅涓涓 潘修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病毒学应答状态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肝癌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0年9月-2016年9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78例,根据其抗病毒治疗期间是否HBV DNA持续不可... 目的研究不同病毒学应答状态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肝癌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0年9月-2016年9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78例,根据其抗病毒治疗期间是否HBV DNA持续不可测,分为持续病毒学应答组(n=243例)和非持续病毒学应答组(n=135例)。并依据应用不同抗病毒药物对患者进行分层。记录其基线资料并随访至终点事件发生或研究终点,记录其死亡、肝细胞癌发生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生存曲线。结果持续病毒学应答组5年肝癌累积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持续病毒学应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vs 19.3%,χ2=10.627,P=0.001)。持续病毒学应答组5年无肝移植生存率明显高于非持续病毒学应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4%vs 80.7%,χ2=12.594,P<0.001)。对于持续病毒学应答组,恩替卡韦组和非恩替卡韦组患者,5年无肝移植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7%vs 90.2%,χ2=1.122,P=0.290),5年肝癌累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vs 9.7%,χ2=0.552,P=0.458)。对于非持续病毒应答组,恩替卡韦组和非恩替卡韦组患者,5年无肝移植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4%vs 82.8%,χ2=1.526,P=0.217),5年肝癌累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5%vs 17.1%,χ2=1.844,P=0.174)。结论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持续病毒学应答可以降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发生率、延长其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病毒 持续病毒学应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受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13
作者 郭藩盛 曾强 窦剑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58,共7页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病因。近年来,戊型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因。年龄、性别、免疫抑制强度、经济社会因素均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肝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应用免...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病因。近年来,戊型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因。年龄、性别、免疫抑制强度、经济社会因素均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肝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进行抗排斥反应治疗,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易感染戊型肝炎病毒且有引起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风险。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肝移植受者,同时应进一步明确相关危险因素,以便辅助诊断和采取更严格的预防措施。本文根据现有文献对戊型肝炎病毒病原学特点以及肝移植受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在临床上更好地对肝移植受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进行监测、治疗及预防,改善肝移植受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肝移植 流行病学特征 慢性戊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硬化 利巴韦林 持续病毒学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器官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旨文 张武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0-397,共8页
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器官作为一种边缘性器官已经被应用于实体器官移植中,在有效缓解器官短缺现况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播。但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和应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愈逐渐成为现实,这也为丙型病... 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器官作为一种边缘性器官已经被应用于实体器官移植中,在有效缓解器官短缺现况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播。但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和应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愈逐渐成为现实,这也为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成为器官移植供者奠定了基础。目前,在抗病毒药物的辅助治疗下,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实体器官移植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因此,本文总结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肾脏、心脏、肺脏及肝脏等移植的研究现状,就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应用情况及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做一综述,探究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在实体器官移植中可行性,以期为扩大器官移植供体池提供参考,减少终末期疾病患者器官移植的等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 边缘供者 实体器官移植 直接抗病毒药物 持续病毒学应答 病毒血症 供者短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及对肝硬度、APRI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梁静 张亚苹 +3 位作者 刘芳 向慧玲 吕洪敏 韩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3-1267,共5页
目的探讨目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方案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真实世界病毒应答情况及对肝硬度值和天门冬氨酸/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2018年4月1日-2018年11月30日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接受DAA治疗的慢性丙型肝... 目的探讨目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方案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真实世界病毒应答情况及对肝硬度值和天门冬氨酸/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2018年4月1日-2018年11月30日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接受DAA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无干扰素方案的DAA治疗12~24周,评估治疗结束后第12周病毒学应答情况,对比基线及治疗结束后12周肝硬度值和APRI的变化。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共纳入21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肝硬化患者占35.4%,基因1b、2a、3a、6a型分别占75.0%、18.4%、4.2%及2.4%。174例患者完成了DAA治疗疗程及治疗后12周随访。在DAA治疗结束和治疗结束后12周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比例分别为98.3%及95.4%。基因1b型、2a型、3a型及6a型患者的SVR12分别为96.3%、93.1%、80.0%及100%。治疗结束后12周肝硬度值较基线[9.8(6.9~16.3)kPa vs 11.4(7.7~19.1)kPa,Z=-2.5,P=0.012]及APRI[0.34(0.25~0.64)vs 0.76(0.56~2.25),Z=-6.6,P<0.001]均明显下降。根据基线是否存在肝硬化进行分组,结果显示治疗结束12周非肝硬化组患者肝硬度值较基线显著降低[7.6(6.6~10.7)kPa vs 8.8(7.2~13.0)kPa,Z=-2.7,P=0.007];而肝硬化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硬度值无明显差异[17.4(12.7~22.1)kPa vs 19.8(12.8~24.9)kPa,Z=-1.4,P=0.152]。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患者APRI在治疗后12周较基线均明显下降[0.73(0.52~1.34)vs 1.37(0.80~2.11),Z=-3.4,P<0.001;0.29(0.21~0.36)vs 0.54(0.31~0.95),Z=-6.8,P<0.001]。结论在该真实世界研究中,应用DAA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总体病毒学应答率较高,治疗结束后12周肝硬度及APRI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病毒 持续病毒学应答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非布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加利巴韦林治疗最初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失败的HCV基因1型患者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姗姗 王中峰 Pol S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217-1217,共1页
【据《Hepatology》2015年4月报道】题:索非布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加利巴韦林治疗最初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失败的HCV基因1型患者(作者Pol S等)目前对于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未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患者再治疗还没有被广泛研究。法国巴... 【据《Hepatology》2015年4月报道】题:索非布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加利巴韦林治疗最初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失败的HCV基因1型患者(作者Pol S等)目前对于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未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患者再治疗还没有被广泛研究。法国巴黎第五大学的Pol等实施一项开放性试验,评估索非布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加利巴韦林治疗HCV基因1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些患者曾参与一个或多个Gilead研究性直接抗病毒药物加利巴韦林联合或不联合PEG-IFN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 HCV基因1 布韦 索非 病毒药物 持续病毒学应答 相关变异 耐药变异 丙型肝炎 基线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在抗病毒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力元 王贵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7期15-18,共4页
1在干扰素治疗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量对疗效的预测价值   1.1预测患者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①在干扰素治疗中,持续应答和最终转归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干扰素治疗后出现持续应答的患者,其肝癌等肝病终末期事件的发生风险... 1在干扰素治疗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量对疗效的预测价值   1.1预测患者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①在干扰素治疗中,持续应答和最终转归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干扰素治疗后出现持续应答的患者,其肝癌等肝病终末期事件的发生风险会大幅度降低;②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疗效与治疗转归的关系非常明确,如何早期判断干扰素疗效,也被广泛关注。由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对干扰素治疗的持续应答率(sustained response)为30%~40%,同时干扰素存在不良反应、使用不方便、费用等问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希望通过一些指标评价干扰素是否可能有效,如果有效,将会继续使用;如果效果不好,应尽早停药或调整其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血清学 CHB 周时 患者 HBVDNA HBEAG 病毒学应答 持续应答 干扰素 病毒 肝炎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抗病毒药物诱导的HCV清除可减少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旭 牛俊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3-423,共1页
【据《J Hepatol》2017年9月报道】题:直接抗病毒药物诱导的HCV清除可减少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作者Ioannou GN等) 目前尚不清楚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诱导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是否可以降低HCV感染者肝细胞癌(HCC)的发生... 【据《J Hepatol》2017年9月报道】题:直接抗病毒药物诱导的HCV清除可减少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作者Ioannou GN等) 目前尚不清楚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诱导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是否可以降低HCV感染者肝细胞癌(HCC)的发生风险。本研究旨在确定DAA诱导的SVR对HCC发生风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药物 发生风险 肝细胞癌 药物诱导 HCV 持续病毒学应答 感染者 H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欧洲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磊 刘友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7期56-59,共4页
2012年欧洲肝病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在《肝脏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上发表了《欧洲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1](以下简称欧洲指南)。
关键词 HBEAG 疗程 持续应答 停药 欧洲肝病学会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CHB HBVDNA 病毒学突破 感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亚太肝病学会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治共识的认识和理解 被引量:2
20
作者 万谟彬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7期66-68,共3页
亚太肝病学会(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APASL)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诊治共识(2012)[1](以下简称新版共识)已于近期公布,这是对2007年版APASL共识[2]发表5年来的再次更新。新版共识仍然包括了11个方面的... 亚太肝病学会(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APASL)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诊治共识(2012)[1](以下简称新版共识)已于近期公布,这是对2007年版APASL共识[2]发表5年来的再次更新。新版共识仍然包括了11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有HCV感染和实验室检测、HCV感染和预防、HCV感染的自然史、HCV感染的治疗、HCV感染和肝移植、HCV和慢性肾病、地中海贫血和血友病患者的HCV感染、儿童HCV感染、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感染、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感染、HCV感染和肝外表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svr 患者 推荐意见 丙肝病毒 慢性丙型肝炎 普通干扰素 病毒学应答 HCV 肝病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