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不同ALT、AST水平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的病毒学应答,以及治疗后肝硬度测定(LSM)值、4项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和AST/PLT比值指数(APRI)的变化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12月—2020年5月在北...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不同ALT、AST水平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的病毒学应答,以及治疗后肝硬度测定(LSM)值、4项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和AST/PLT比值指数(APRI)的变化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12月—2020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门诊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计算患者治疗病毒学应答率。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不同组间基线及治疗结束第12周LSM、FIB-4和APRI的变化;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纳入4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基线ALT或AST出现异常的患者为33.3%。所有患者DAA治疗第4周病毒学应答率为85.4%,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12、24、48周均为100%;治疗结束第12周较基线LSM[6.1(5.1~12.4)kPa vs 8.6(5.7~16.9)kPa,Z=-1.676,P=0.043]、APRI[0.24(0.19~0.48)vs 0.42(0.23~1.17),Z=-2.050,P=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或AST异常的患者治疗结束12周与基线LSM[8.9(5.6~13.1)kPa vs 14.4(8.0~28.2)kPa,Z=-1.679,P=0.047]、APRI[0.44(0.25~0.50)vs 1.29(0.99~2.09),Z=-3.42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DAA治疗后持续病毒学应答率高,基线ALT或AST有异常较无异常的患者在治疗后LSM及APRI改善更明显。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目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方案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真实世界病毒应答情况及对肝硬度值和天门冬氨酸/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2018年4月1日-2018年11月30日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接受DAA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目的探讨目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方案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真实世界病毒应答情况及对肝硬度值和天门冬氨酸/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2018年4月1日-2018年11月30日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接受DAA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无干扰素方案的DAA治疗12~24周,评估治疗结束后第12周病毒学应答情况,对比基线及治疗结束后12周肝硬度值和APRI的变化。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共纳入21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肝硬化患者占35.4%,基因1b、2a、3a、6a型分别占75.0%、18.4%、4.2%及2.4%。174例患者完成了DAA治疗疗程及治疗后12周随访。在DAA治疗结束和治疗结束后12周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比例分别为98.3%及95.4%。基因1b型、2a型、3a型及6a型患者的SVR12分别为96.3%、93.1%、80.0%及100%。治疗结束后12周肝硬度值较基线[9.8(6.9~16.3)kPa vs 11.4(7.7~19.1)kPa,Z=-2.5,P=0.012]及APRI[0.34(0.25~0.64)vs 0.76(0.56~2.25),Z=-6.6,P<0.001]均明显下降。根据基线是否存在肝硬化进行分组,结果显示治疗结束12周非肝硬化组患者肝硬度值较基线显著降低[7.6(6.6~10.7)kPa vs 8.8(7.2~13.0)kPa,Z=-2.7,P=0.007];而肝硬化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硬度值无明显差异[17.4(12.7~22.1)kPa vs 19.8(12.8~24.9)kPa,Z=-1.4,P=0.152]。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患者APRI在治疗后12周较基线均明显下降[0.73(0.52~1.34)vs 1.37(0.80~2.11),Z=-3.4,P<0.001;0.29(0.21~0.36)vs 0.54(0.31~0.95),Z=-6.8,P<0.001]。结论在该真实世界研究中,应用DAA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总体病毒学应答率较高,治疗结束后12周肝硬度及APRI明显改善。展开更多
亚太肝病学会(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APASL)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诊治共识(2012)[1](以下简称新版共识)已于近期公布,这是对2007年版APASL共识[2]发表5年来的再次更新。新版共识仍然包括了11个方面的...亚太肝病学会(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APASL)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诊治共识(2012)[1](以下简称新版共识)已于近期公布,这是对2007年版APASL共识[2]发表5年来的再次更新。新版共识仍然包括了11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有HCV感染和实验室检测、HCV感染和预防、HCV感染的自然史、HCV感染的治疗、HCV感染和肝移植、HCV和慢性肾病、地中海贫血和血友病患者的HCV感染、儿童HCV感染、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感染、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感染、HCV感染和肝外表现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不同ALT、AST水平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的病毒学应答,以及治疗后肝硬度测定(LSM)值、4项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和AST/PLT比值指数(APRI)的变化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12月—2020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门诊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计算患者治疗病毒学应答率。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不同组间基线及治疗结束第12周LSM、FIB-4和APRI的变化;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纳入4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基线ALT或AST出现异常的患者为33.3%。所有患者DAA治疗第4周病毒学应答率为85.4%,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12、24、48周均为100%;治疗结束第12周较基线LSM[6.1(5.1~12.4)kPa vs 8.6(5.7~16.9)kPa,Z=-1.676,P=0.043]、APRI[0.24(0.19~0.48)vs 0.42(0.23~1.17),Z=-2.050,P=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或AST异常的患者治疗结束12周与基线LSM[8.9(5.6~13.1)kPa vs 14.4(8.0~28.2)kPa,Z=-1.679,P=0.047]、APRI[0.44(0.25~0.50)vs 1.29(0.99~2.09),Z=-3.42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DAA治疗后持续病毒学应答率高,基线ALT或AST有异常较无异常的患者在治疗后LSM及APRI改善更明显。
文摘目的探讨目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方案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真实世界病毒应答情况及对肝硬度值和天门冬氨酸/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2018年4月1日-2018年11月30日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接受DAA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无干扰素方案的DAA治疗12~24周,评估治疗结束后第12周病毒学应答情况,对比基线及治疗结束后12周肝硬度值和APRI的变化。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共纳入21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肝硬化患者占35.4%,基因1b、2a、3a、6a型分别占75.0%、18.4%、4.2%及2.4%。174例患者完成了DAA治疗疗程及治疗后12周随访。在DAA治疗结束和治疗结束后12周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比例分别为98.3%及95.4%。基因1b型、2a型、3a型及6a型患者的SVR12分别为96.3%、93.1%、80.0%及100%。治疗结束后12周肝硬度值较基线[9.8(6.9~16.3)kPa vs 11.4(7.7~19.1)kPa,Z=-2.5,P=0.012]及APRI[0.34(0.25~0.64)vs 0.76(0.56~2.25),Z=-6.6,P<0.001]均明显下降。根据基线是否存在肝硬化进行分组,结果显示治疗结束12周非肝硬化组患者肝硬度值较基线显著降低[7.6(6.6~10.7)kPa vs 8.8(7.2~13.0)kPa,Z=-2.7,P=0.007];而肝硬化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硬度值无明显差异[17.4(12.7~22.1)kPa vs 19.8(12.8~24.9)kPa,Z=-1.4,P=0.152]。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患者APRI在治疗后12周较基线均明显下降[0.73(0.52~1.34)vs 1.37(0.80~2.11),Z=-3.4,P<0.001;0.29(0.21~0.36)vs 0.54(0.31~0.95),Z=-6.8,P<0.001]。结论在该真实世界研究中,应用DAA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总体病毒学应答率较高,治疗结束后12周肝硬度及APRI明显改善。
文摘亚太肝病学会(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APASL)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诊治共识(2012)[1](以下简称新版共识)已于近期公布,这是对2007年版APASL共识[2]发表5年来的再次更新。新版共识仍然包括了11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有HCV感染和实验室检测、HCV感染和预防、HCV感染的自然史、HCV感染的治疗、HCV感染和肝移植、HCV和慢性肾病、地中海贫血和血友病患者的HCV感染、儿童HCV感染、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感染、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感染、HCV感染和肝外表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