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区鲳鱼、小黄鱼资源量及其持续渔获量的估算 被引量:16
1
作者 周永东 徐汉祥 +1 位作者 潘国良 贺舟挺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根据1996-2009年对浙江海洋捕捞作业方式的调查监测数据及生物学取样和测定数据,结合渔业统计资料,运用体长股分析法(LCA,Length based Cohort Analysis)和最大持续渔获量模型(Schaefer模型和Fox模型),分别对银鲳的资源量和小黄鱼的最... 根据1996-2009年对浙江海洋捕捞作业方式的调查监测数据及生物学取样和测定数据,结合渔业统计资料,运用体长股分析法(LCA,Length based Cohort Analysis)和最大持续渔获量模型(Schaefer模型和Fox模型),分别对银鲳的资源量和小黄鱼的最大持续渔获量(MSY)进行估算。计算结果为:2005-2006东海区银鲳的平均资源量(扣除叉长130 mm以下幼鱼)为1 374.77×106尾、19.38×104t,初始资源量(最大资源量)为2 609.20×106尾、36.79×104t,最大持续渔获量为14.4×104t。以1996-2009年帆张网和2001-2009年双拖网的监测资料,按Schaefer模型和Fox模型分别估算的东海区小黄鱼最大持续渔获量(MSY)为12.96×104~14.08×104(t平均13.35×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量 最大持续渔获量 鲳鱼 小黄鱼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大管鞭虾生长参数及持续渔获量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薛利建 朱江峰 +1 位作者 贺舟挺 宋海棠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292-297,378,共7页
大管鞭虾为东海区桁杆拖虾作业重要的渔获对象。本文根据2006-2008年桁杆拖虾监测调查数据整理的各月体长频率数据,应用FiSATⅡ软件分析结果表明: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参数为K=1.1,极限体长L∞=149.63 mm;根据生长参数和栖息地平... 大管鞭虾为东海区桁杆拖虾作业重要的渔获对象。本文根据2006-2008年桁杆拖虾监测调查数据整理的各月体长频率数据,应用FiSATⅡ软件分析结果表明: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参数为K=1.1,极限体长L∞=149.63 mm;根据生长参数和栖息地平均水温估算的自然死亡系数M=1.779 4,由变换体长渔获曲线法估算的总死亡系数Z=4.896,利用率E=63.66%,开捕体长Lc=97.75;应用长度结构的VPA方法估算的年平均资源量为42.47×109-ind、3.56×104-t。通过单位补充量产量、产值分析表明,该群体已过度利用,应降低开发率和捕捞努力量水平,以使得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合理、持续利用大管鞭虾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管鞭虾 种群动态 持续渔获量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子湖乌鳢种群动态及最大持续渔获量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陶武 谢从新 龚双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91-599,共9页
根据1997年3月—1998年2月在梁子湖取得的672尾乌鳢标本研究了其种群动态及最大持续渔获量。用鳞片鉴定年龄,鳞径与体长的关系为L=2.7683+9.0184S;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126L^(3.0197),体长与体重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_t=81.... 根据1997年3月—1998年2月在梁子湖取得的672尾乌鳢标本研究了其种群动态及最大持续渔获量。用鳞片鉴定年龄,鳞径与体长的关系为L=2.7683+9.0184S;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126L^(3.0197),体长与体重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_t=81.03×[1-e^(-0.1755(t+0.5690))];W_t=7310×[1-e^(-0.1755(t+0.5690))]^(3.0197)。种群的年总死亡率为0.5232,自然死亡率为0.3049,捕捞死亡率为0.2182。通过比较各种捕捞强度和最小捕捞规格的不同的总渔获量和群体的相对数量,提出获得持续渔获量的捕捞强度F=0.40和最小捕捞年龄t_c=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种群动态 最大持续渔获量 梁子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中华管鞭虾种群动态及持续渔获量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薛利建 贺舟挺 +1 位作者 徐开达 宋海棠 《福建水产》 2009年第4期48-54,共7页
中华管鞭虾为东海区桁杆拖虾和沿岸定置张网作业重要的渔获对象。本文根据2006-2008年桁杆拖虾监测调查数据整理的各月体长频率数据,应用FiSATⅡ软件分析结果表明:Von Bertalanff生长方程的参数K=1.2,极限体长L∞=112.88mm,t0=0.267;根... 中华管鞭虾为东海区桁杆拖虾和沿岸定置张网作业重要的渔获对象。本文根据2006-2008年桁杆拖虾监测调查数据整理的各月体长频率数据,应用FiSATⅡ软件分析结果表明:Von Bertalanff生长方程的参数K=1.2,极限体长L∞=112.88mm,t0=0.267;根据Pauly经验公式估算的自然死亡系数M=2.03606;由变换体长渔获曲线法估算的总死亡系数Z=4.71,利用率E=56.77%,开捕体长Lc=65.32mm;应用体长VPA方法估算的年平均资源量为47.74×109ind、2.58×104t。通过单位补充量产量、产值分析表明,该群体利用合理,开捕体长亦处最佳位置,若降低10%左右的捕捞努力量水平,既能使产值最大化(4.92亿元),又能实现中华管鞭虾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管鞭虾 种群动态 持续渔获量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近海凤鲚生长参数及资源量、持续渔获量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薛利建 周永东 +1 位作者 徐开达 张华东 《福建水产》 2011年第2期18-23,32,共7页
凤鲚是舟山渔场沿岸定置张网作业重要的渔获对象。本文根据2003年舟山近海定置张网调查数据整理的各月体长频率数据,应用F iSATⅡ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参数K=1.01,极限体长L∞=196.88mm,自然死亡系数M=1.548,捕捞死亡系数F=1.512... 凤鲚是舟山渔场沿岸定置张网作业重要的渔获对象。本文根据2003年舟山近海定置张网调查数据整理的各月体长频率数据,应用F iSATⅡ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参数K=1.01,极限体长L∞=196.88mm,自然死亡系数M=1.548,捕捞死亡系数F=1.512,总死亡系数Z=3.06,利用率E=49.41%,开捕体长Lc=85.76mm,种群数量为53.15×109ind,恒定资源量为2.37×104t。通过单位补充量产量、产值分析表明,若降低30%左右的捕捞努力量水平,能使产值最大化,可实现舟山近海凤鲚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鲚 生长参数 持续渔获量 舟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河水库鲢、鳙群体动态研究 Ⅱ.最大持续渔获量估计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宇庭 董双林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31-134,共4页
根据可持续捕获量模型,在假定放养规模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用不同的捕捞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开捕年龄求得清河水库的最大可持续渔获量,即在将开捕年龄从3龄推迟到4龄时,鲢、鳙的捕获量能达到到65kg/hm2/a和64kg/hm2/a。
关键词 清河水库 群体动态 最大持续渔获量 持续捕获量模型 捕捞死亡系数 开捕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吻[Leiocassis longirostris (Günther)]的种群生态学及其最大持续渔获量的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吴清江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75年第3期387-409,共23页
本文研究长江中下游长吻的种群生态学特性并进行渔业生物学分析。胸鳍棘、尾舌骨及脊椎骨都可用作年龄鉴定材料。用Brody-Bertallanffy的公式表述体长、体重与年龄的关系。调查生殖特性并分析比较产卵力及产卵群体的结构类型。以食物... 本文研究长江中下游长吻的种群生态学特性并进行渔业生物学分析。胸鳍棘、尾舌骨及脊椎骨都可用作年龄鉴定材料。用Brody-Bertallanffy的公式表述体长、体重与年龄的关系。调查生殖特性并分析比较产卵力及产卵群体的结构类型。以食物出现率和重量法评价各类食物在食料中的作用。由渔获物统计资料计算种群的自然死亡率和捕捞死亡率。通过比较各种捕捞强度和最小捕捞规格的不同的总渔获量和繁殖群体的相对数量,提出获得最大持续渔获量的捕捞强度和最小捕捞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吻鮠 种群生态学 最大持续渔获量 捕捞强度 捕捞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区带鱼限额捕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徐汉祥 刘子藩 周永东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1-6,共6页
根据历年带鱼资源的调查和监测资料,运用数理模式和以往带鱼研究成果,计算了东海区带鱼的资源量、可捕量、最大持续渔获量,分析了资源状况,确定了东海区带鱼的总许可渔获量,探讨了东海区实行带鱼限额捕捞的可行性。
关键词 东海 带鱼资源 数理模式 可捕量 最大持续渔获量 限额捕捞 总许可渔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洋渔业生产力的适度配置
9
作者 解力平 《浙江学刊》 1986年第6期37-42,共6页
此稿认为,海洋渔业仅从生产关系改革入手来促进生产力发展是很不够的,从海洋渔业再生产过程来看,经济生态平衡规律、食物链和生物转换效率规律、海洋资源的消长变化和最大持续渔获量规律规定看渔业生产力的发展。要取得最大的总投入有... 此稿认为,海洋渔业仅从生产关系改革入手来促进生产力发展是很不够的,从海洋渔业再生产过程来看,经济生态平衡规律、食物链和生物转换效率规律、海洋资源的消长变化和最大持续渔获量规律规定看渔业生产力的发展。要取得最大的总投入有效产出率,其根本途径是达到海洋渔业生产力的适度配量,这是海洋渔业今后改革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资源 渔业生产力 相适应 资源税 地方利益 劳动生产率 生产力发展 海洋生物 食物链 最大持续渔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