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瘦素水平及代谢紊乱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蓉 黄席珍 +2 位作者 王惠阁 黎明 肖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 评价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 e OSAH S)瘦素水平和代谢紊乱的影响,探讨瘦素水平在 OSAH S ... 目的 评价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 e OSAH S)瘦素水平和代谢紊乱的影响,探讨瘦素水平在 OSAH S 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 OSAH S 患者在 nCPAP 一夜治疗 (18例)和长期治疗 (8例,治疗时间 7.5个月)前后的血清瘦素浓度,对比治疗前后部分代谢参数的变化。结果 nCPAP 一夜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下降 (8.47±0.62)μg/L vs (7.32±0.64)μg/L P =0.022,其余参数未见明显变化 (P >0.05);血清瘦素水平在nCPAP 长期治疗后明显下降并独立于体重指数 (body m ass index BM I) 8.35±0.83 μg/L vs (6.05±0.78)μg/LP =0.036;血清空腹血糖 FBG 和空腹真胰岛素 TI 均在 nCPAP 长期治疗后明显下降 (P 值均为 0.036),但甘油三酯 TG 和胆固醇 Chol 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nCPAP 一夜和长期治疗能降低 OSAH S 的瘦素水平并独立于 BM I,OSAH S 可能对血清瘦素水平具有独立的作用;nCPAP 长期治疗可改善 OSAH S 的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气道内正压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敏 黄绍光 +2 位作者 倪瑾华 郑宁 邓伟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评价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建立预测CPAP压力值的指标。方法 54例OSAS患者,CPAP前后作全夜多导睡眠图监测,分析最佳治疗压力与监测参数相关性,推导回归... 目的 评价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建立预测CPAP压力值的指标。方法 54例OSAS患者,CPAP前后作全夜多导睡眠图监测,分析最佳治疗压力与监测参数相关性,推导回归方程;比较预测压力与实测压力符合率及疗效。结果 CPAP治疗后呼吸紊乱指数、暂停时间和氧饱和度均明显改善(P<0.001);CPAP压力与氧饱和度低于90%占睡眠时间百分比(TS 90%)显著相关(r=0.548,P<0.001);预测压力与实测压力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PAP疗效肯定;TS90%可用于预测CPAP治疗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综合征 持续气道内正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质量改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胡雪君 康健 +3 位作者 王玮 肖丹 侯显明 于润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效果。方法 :选择 2 0例OSAS病人在睡眠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下 ,进行nCPAP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呼吸参数和睡眠结构的变化。结果 :全部病人的呼吸参数和睡...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效果。方法 :选择 2 0例OSAS病人在睡眠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下 ,进行nCPAP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呼吸参数和睡眠结构的变化。结果 :全部病人的呼吸参数和睡眠结构紊乱均得到明显改善。nCPAP压力值与呼吸暂停指数 (AI)、总共呼吸暂停时间呈正相关 ,与最低SaO2 呈负相关。结论 :nCPAP能够有效地改善OSAS病人的睡眠结构和呼吸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低氧血症 治疗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急性肺损伤早期不同通气策略对气体交换和血管外肺水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新 郑晶晶 +2 位作者 郭松文 于化鹏 陈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73-1878,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早期应用控制性高浓度氧疗、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和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不同通气策略对气体交换和血管外肺水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在制作油酸ALI模型成功后(PaO2/FiO2≤300 mmHg),保持自主呼吸,随机分...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早期应用控制性高浓度氧疗、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和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不同通气策略对气体交换和血管外肺水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在制作油酸ALI模型成功后(PaO2/FiO2≤300 mmHg),保持自主呼吸,随机分为:(1)控制性高浓度氧疗组(n=8);(2)CPAP组(n=8);(3)Bi-PAP组(n=8)。连续记录并计算正常、ALI早期(阳性对照)和干预后1~4 h内各项气体交换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在氧合指数(PaO2/FiO2)的改善上,干预后4 h BiPAP组效果最明显(375.83±81.55,P<0.01),其次是CPAP组(327.17±78.82,P<0.01),氧疗组改善不显著(255.00±49.85,P>0.05)。在肺泡死腔与潮气容积之比值[VD(alv)/VT]上,氧疗组进一步增大(P<0.01),CPAP组和BiPAP组显著降低(P<0.01)。3种通气策略均可提高氧输送量(DO2),BiPAP组效果最明显(P<0.01),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氧疗组的氧耗量(VO2)显著增高,氧摄取率(O2ER)明显高于CPAP组和BiPAP组(P<0.05,P<0.01)。干预后3组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较正常基础值和ALI早期均显著增高(P<0.01),3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肺内分流比例(Qs/Qt)上,BiPAP组改善最明显(P<0.01),其次是CPAP组(P<0.01),氧疗组效果不显著。3组实验动物的肺动脉楔压(PAWP)和心排指数(CI)保持相对稳定。在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上CPAP组和BiPAP组均进一步增高(P<0.05,P<0.01)。3组对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的改善无显著作用(P>0.05)。结论:在ALI早期,BiPAP和CPAP对于改善气体交换和组织氧合具有积极作用,其中BiPAP效果更为显著。3种通气策略对血管外肺水的改善无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控制性氧疗 持续气道内正压 双水平气道内正压 气体交换 血管外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预措施对犬急性肺损伤早期呼吸应答和呼吸做功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新 许睿 +2 位作者 陈荣昌 岑燕遗 钟南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控制性高浓度氧疗、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不同的干预措施对急性肺损伤(ALI)早期呼吸应答和呼吸做功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在制作油酸ALI模型成功后(PaO2/FiO2≤300mmHg),保持自主呼吸,随机进...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控制性高浓度氧疗、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不同的干预措施对急性肺损伤(ALI)早期呼吸应答和呼吸做功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在制作油酸ALI模型成功后(PaO2/FiO2≤300mmHg),保持自主呼吸,随机进入:(1)控制性高浓度氧疗组(n=8);(2)CPAP组(n=8);(3)BiPAP组(n=8)。连续记录并计算正常、ALI早期、干预后1~4h内呼吸应答和呼吸做功各项生理指标。结果在降低呼吸频率和浅快呼吸呼吸指数上,BiPAP组效果最明显(P<0.001),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P<0.001)。3组对分钟通气量的影响不大(P>0.05),维持在ALI/ARDS发生后的通气水平。在潮气量、平均吸气流量指标的改善上,BiPAP组效果最显著,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3组在吸气时间占呼吸周期比值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跨膈压峰值上,BiPAP组降低最明显,其次是CPAP组。CPAP组和BiPAP组可有效地抵消内源性PEEP(P<0.01),氧疗组对于内源性PEEP改善不显著(P>0.05)。在降低吸气做功上,BiPAP组最显著,其次是CPAP组,氧疗组呼吸功耗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PAP组(P<0.01)和BiPAP组(P<0.05)有效地降低了克服内源性PEEP成分做功的比例。结论BiPAP和CPAP对于缓解呼吸窘迫、减少呼吸功耗、改善呼吸应答均具有积极作用,显著延缓了ALI/ARDS的病情恶化,其中BiPAP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应答 呼吸做功 控制性氧疗 持续气道内正压 双水平气道内正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鼻阻力及nCPAP治疗后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任莹莹 苏小芬 张挪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896-3899,共4页
目的:观察正常成人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鼻阻力,比较OSAHS经鼻气道内正压通气(n CPAP)治疗前后鼻阻力的变化,探讨鼻阻力在OSAHS发病中的作用及n CPAP治疗对OSAHS鼻阻力的影响。方法:对11名健康对照者及40例OS... 目的:观察正常成人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鼻阻力,比较OSAHS经鼻气道内正压通气(n CPAP)治疗前后鼻阻力的变化,探讨鼻阻力在OSAHS发病中的作用及n CPAP治疗对OSAHS鼻阻力的影响。方法:对11名健康对照者及40例OSAHS患者在完成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基础上行鼻阻力测定,OSAHS患者n CPAP治疗3周后复测多导睡眠监测及鼻阻力。结果:OSAHS组鼻阻力为(0.27±0.9)Pa/(cm3·s),高于健康对照组(0.21±0.7)Pa/(cm3·s)(t=-2.048,P<0.05),鼻阻力与年龄、体质指数(BMI)、颈围、腰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Min SO2)和氧降指数(ODI)无相关关系(P>0.05)。中重度OSAHS患者经n CPAP治疗3周后显著改善Min SO2,AHI及ODI(P<0.05),而治疗后鼻阻力由(0.27±0.1)Pa/(cm3·s)升高到(0.43±0.3)Pa/(cm3·s)(t=-2.733,P<0.05)。结论:鼻阻力增加是OSAHS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而鼻阻力大小与OSAHS的严重程度无关。n CPAP治疗后可导致鼻阻力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鼻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