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在儿童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4
1
作者 吴峤微 吉山宝 +1 位作者 林嘉 诸澎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在呼吸衰竭儿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作用。方法:74例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儿根据通气模式分为定容模式下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ynchroni...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在呼吸衰竭儿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作用。方法:74例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儿根据通气模式分为定容模式下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组(31例)和BIPAP组(43例),比较两组呼吸机通气后3 d内的动脉血气分析中氧分压(PO2)、氧合指数(PaO2/FiO2,P/F)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pH值和患儿预后。结果:两种通气模式对动脉血p H值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 0.05),BIPAP组的PO2、P/F值高于SIMV组(P <0.01),PCO2值低于SIMV组(P <0.05)。BIPAP组的pH值、PO2、P/F值在通气第2天即得到改善(P <0.05),而PCO2在通气第3天才出现明显改善(P <0.05);SIMV组通气第1、2天的PO2和P/F值无统计学差异(P> 0.05),到第3天才有明显升高(P <0.01);而PCO2和pH值在第2天就有改善,p H值升高(P <0.01),PCO2降低(P <0.05)。两组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好转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SIMV组有3例气胸而BIPAP组未发生,BIPAP组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好转率高于SIMV组(P <0.05)。结论:BIPAP模式比容量控制的SIMV更利于改善氧合,其肺保护作用亦优于SI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罩持续气道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旋 石霖 +3 位作者 林志雄 陈江 谢玲 张昌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771-772,776,共3页
目的:观察面罩持续气道正压机械通气(CPAP)在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重症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100例患儿均予抗感染、抗呼衰、抗心衰(必要时)、止咳化痰、雾化吸入、限制液量、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 目的:观察面罩持续气道正压机械通气(CPAP)在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重症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100例患儿均予抗感染、抗呼衰、抗心衰(必要时)、止咳化痰、雾化吸入、限制液量、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患儿加面罩持续气道正压机械通气(CPAP)治疗,对照组加普通面罩吸氧,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氧分压(PaO_2)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P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吸氧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面罩持续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能够显著改善小儿重症肺炎的相关症状及血气状况,缩短吸氧时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面罩持续气道正压机械通气(CPAP)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体验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永刚 魏花萍 杜松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9-12,共4页
目的了解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及护理需求。方法 2012年1-6月,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择曾经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ICU接受过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14名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对访谈资料录音后进行整... 目的了解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及护理需求。方法 2012年1-6月,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择曾经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ICU接受过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14名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对访谈资料录音后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患者在接受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时常忍受着折磨与痛苦,如身体上的不适、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困难、语言沟通受阻、人机不协调、活动受限等;并有心理异常,如焦虑和恐惧、孤独等。患者积极寻求支持与帮助,如专业技术人员的同情和支持、家人的支持等,并积极重视自己。结论正确、细致、周到的护理有利于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体验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脏亚临床功能障碍的探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高洁 王荣国 王立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分析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亚临床心脏形态及其部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OSAS患者85例,同时纳入3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常规多普勒... 目的:分析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亚临床心脏形态及其部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OSAS患者85例,同时纳入3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常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多普勒心肌组织成像和斑点追踪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受试者临床基本特征及基线时、无创CPAP治疗时和治疗后心脏形态及其部分功能的数据。结果:OSAS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的充盈峰(E峰)与二尖瓣环运动峰值(Ea)速度比值(E/Ea)、三尖瓣环收缩偏移(TAPSE)、右心室室壁厚度、右心室内径、侧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但肺动脉压较高[(35.9±14.6)mmHg vs (24.4±11.7)mmHg,P<0.001,1 mmHg=0.133 kPa]。无创CPAP治疗期间和治疗后6~8个月左心室后壁厚度、舒张末期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参数与治疗前基本一致,但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P均<0.05),E/Ea显著降低(P均<0.05)。左心室多普勒心肌组织成像显示,无创CPAP治疗期间和治疗后6~8个月室间隔基底段E峰速度、舒张晚期充盈的充盈峰(A峰)速度、基底段侧壁E峰速度和三尖瓣血流E波速度显著改善(P均<0.05);左心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室间隔(基底部、中部和心尖部)和整体心肌应变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期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也较治疗前显著改善[(35.3±12.9)次/h vs(7.2±5.6)次/h,P<0.001]。结论:无创CPAP不仅可以减轻OSAS的严重程度,也可以改善OSAS患者左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机械正压通气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过程中对血脑钠素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海燕 李春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正压通气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过程中对血脑钠素浓度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无创通气组常规治疗左心衰竭加用无创通气15例,未用呼吸机组常规治疗左心衰竭13例。选取10例健康成年人为正常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正压通气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过程中对血脑钠素浓度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无创通气组常规治疗左心衰竭加用无创通气15例,未用呼吸机组常规治疗左心衰竭13例。选取10例健康成年人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ASA方法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7h血脑钠素浓度。结果未用呼吸机组、无创通气组治疗前血脑钠素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未用呼吸机组治疗后3、7h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无创通气组较未用呼吸机组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血脑钠素在无创机械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过程中较未用呼吸机组显著下降。证明随着心功能好转,血脑钠素浓度亦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机械正压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 脑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监测和护理 被引量:5
6
作者 蔡伟文 刘慧凤 皮卫峰 《护理研究》 2004年第12期2111-2112,共2页
关键词 重症哮喘 病人 喘病 机械通气治疗 双水平气道正压 常规治疗 无创 压机 呼吸机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小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段晨初 甄立娜 张中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684-685,共2页
目的分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小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比较:方法:随机将80例小儿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两组患儿比较差... 目的分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小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比较:方法:随机将80例小儿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临床中在治疗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时,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治疗效果和BiPAP的治疗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 小儿肺炎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加拿大无创正压通气和无创持续正压通气在急诊中应用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3
8
作者 马靖 王广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期55-58,共4页
在过去的20年中,无创正压通气( 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和无创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在急诊患者中的使用大量增加,主要用于救治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以避免气管... 在过去的20年中,无创正压通气( 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和无创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在急诊患者中的使用大量增加,主要用于救治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以避免气管插管,但在不同地区不同患者群中具有不同的成功率;另一方面,NPPV还用以协助传统机械通气的撤机拔管并减少再插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COPD NPPV 传统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CPAP 临床实践指南 急诊 无创 加拿大 北美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临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桂英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180-1181,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94例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按照实验设计予以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94例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按照实验设计予以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干预组对无创呼吸机心理恐惧程度、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无创呼吸机的依从性、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依从性,减轻恐惧心理及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呼吸机临床治疗效果,达到理想治疗目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PD患者的护理问题与措施 被引量:11
10
作者 聂涛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9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严重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使用无创CPAP救治的68例COPD患者护理中,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依据其心理不适、漏气、气道分泌物引流不畅等护理问题采取针对性护理措... 目的探讨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严重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使用无创CPAP救治的68例COPD患者护理中,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依据其心理不适、漏气、气道分泌物引流不畅等护理问题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68例中,60例效果满意,顺利脱机;8例行气管插管,改有创通气。结论无创CPAP能迅速纠正COPD患者的重度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提高其生活质量,而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可有效保证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辅助呼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11
作者 张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07-207,共1页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影响研究 被引量:53
12
作者 刘新兵 冯六六 +7 位作者 黄红漫 俞建华 曹国良 张书富 周明成 许其倓 陈允硕 李毅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熄者心律失常影响的研究。方法:将80例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标准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支持,采用持续性正压通气模式,...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熄者心律失常影响的研究。方法:将80例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标准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支持,采用持续性正压通气模式,呼吸频率12~16次/min,滴定在6~10cmH2O(1cmH2O=0.098kPa),每晚至少3h。对照组40例,按冠心病指南进行标准治疗。两组均在入选第1天和3个月后检测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主要终点:心律失常负荷的变化。次要终点: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植入永久起搏器联合终点。结果:动态心电图监护:治疗组第1天和3个月后的前后差值与对照组第1天和3个月后的前后差值比较,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计数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连续24h内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每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校正的QT值(QTc)、QT间期的离散度(QTd)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3个月内共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3例,其中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对照组植入永久起搏器2例,治疗组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结论: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予兀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显著降低心律失常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冠心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持续正压无创机械通气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OSAHS微觉醒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艾尼瓦尔.乃斯肉拉 阿布力米提.阿不都拉 +2 位作者 郭兮恒 吴晓涛 刘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5期1658-1659,共2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在持续无创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微觉醒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20例OSAHS患者CPAP治疗前和治疗中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ly somnography,PSG)...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在持续无创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微觉醒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20例OSAHS患者CPAP治疗前和治疗中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ly somnography,PSG)结果,据此分别计算CPAP治疗前后的呼吸紊乱指数(AHI)、氧减指数,以及与呼吸相关微觉醒次数,与呼吸无关的微觉醒次数、总的微觉醒次数、微觉醒指数,并且通过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CPAP治疗,20例患者与呼吸相关微觉醒次数、总的微觉醒次数、微觉醒指数、AHI、氧减指数均有明显降低(P<0.001)。与呼吸无关的微觉醒次数也有降低(P<0.034)。呼吸相关微觉醒次数、氧减指数、总的微觉醒次数、微觉醒指数、与呼吸无关的微觉醒次数与AHI均呈正相关(P<0.01)。AHI微觉醒指数、呼吸相关微觉醒次数、总的微觉醒次数与氧减指数均呈正相关(P<0.01或P<0.05)。呼吸无关的微醒次数与氧减指数无相关性(r=0.59,P=0.012)。结论:OSAHS患者经CPAP治疗后与呼吸相关微觉醒次数、总的微觉醒次数、微觉醒指数、AHI、氧减指数有明显下降,呼吸暂停基本消失,与呼吸无关的微觉醒次数有下降但不明显。CPAP为治疗OSAHS的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无创正压通气 治疗 OSAHS微觉醒 呼吸紊乱指数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致Ⅱ型呼吸衰竭13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纪颖 于海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7期1464-1465,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查阅COPD所致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36例,比较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及呼吸兴奋剂患者对于患者的症状、体征、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的疗效。结果应用无...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查阅COPD所致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36例,比较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及呼吸兴奋剂患者对于患者的症状、体征、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的疗效。结果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技术可使患者的症状、体征、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到较理想状态,与应用呼吸兴奋剂患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技术可以明显缩短COPD所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达到缓解期的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医疗资源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Ⅱ型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系统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胎粪吸入综合征并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娄五斌 张卫星 +1 位作者 员丽 张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919-3923,共5页
目的比较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以评鉴NHFO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入住本院新生儿科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撤... 目的比较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以评鉴NHFO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入住本院新生儿科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撤机后随机分为NHFOV组和NCPAP组。观察无创呼吸支持后1、12、24 h血气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aO_2/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_2)。结果 NHFOV组无创呼吸支持后1、12、24 h PaCO_2与NCPAP组比较有明显降低[1 h:(41.1±7.2)mmHg vs.(45.4±6.7)mmHg,P=0.000;12 h:(38.9±3.1)mmHg vs.(44.6±5.2)mmHg,P=0.000;24 h:(35.1±8.2)mmHg vs.(43.2±7.1)mmHg,P=0.000],NHFOV组撤机失败率为11.43%,低于NCPAP组35.29%(P=0.021)。结论与NCPAP相比,撤机后使用NHFOV,可以更好减少二氧化碳潴留,降低撤机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粪吸入综合征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兴奋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性脑病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宝华 左志通 +3 位作者 史建平 王旭 张彩娣 邹新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9-290,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兴奋剂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抗感染、氨茶碱静脉滴注、对症等常规及NIPPV治疗;... 目的:探讨呼吸兴奋剂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抗感染、氨茶碱静脉滴注、对症等常规及NIPPV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治疗后格拉斯哥评分、血气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及格拉斯哥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兴奋剂联合NIPPV对COPD合并肺性脑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兴奋剂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肺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在儿科重症监护病区中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汤定华 徐梁 +2 位作者 张育才 戎群芳 张国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355,共3页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儿科 重症监护病区 NPPV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雪平 姚红瑛 +1 位作者 丁芬娟 黄赣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21,共2页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时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呼吸机相关护理、心理支持、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及护理。结果无创正压通气后2...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时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呼吸机相关护理、心理支持、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及护理。结果无创正压通气后2例缺氧症状得到改善,1例缺氧症状无缓解,改由经口气管插管辅助机械通气。结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做好呼吸机相关护理和心理疏导、营养支持等护理,可保障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的有效落实,提升患者血氧饱和度,使患者缺氧症状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无创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持续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9
作者 赵小朋 宋燕燕 +3 位作者 张炼 陈艳艳 周媛莉 张庭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70-1274,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给予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治疗联合双水平持续正压通气(BiPAP)对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影响,阐明BiPAP在早产儿NRDS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0月诊断为新生儿NRDS...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给予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治疗联合双水平持续正压通气(BiPAP)对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影响,阐明BiPAP在早产儿NRDS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0月诊断为新生儿NRDS并给予InSurE治疗的早产儿95例。早产儿中2013年1月31日前入选的早产儿呼吸策略为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SurE+nCPAP),设为对照组;2013年2月1日后入院早产儿开始使用BiPAP,设为BiPAP组。比较2组InSurE失败率、InSurE失败后1周内需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比率、无创和有创呼吸机持续时间、常压氧疗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 2组患儿的性别和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与BiPAP组间的InSurE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5),但BiPAP组1周内重新机械通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3秩和检验分析,BiPAP组的无创呼吸机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同时BiPAP组的有创呼吸机持续时间、总常压氧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4临床并发症,BiPAP组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iPAP可明显减少InSurE失败后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的使用,从而减少氧中毒和气压伤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持续正压通气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无创呼吸支持 呼吸窘迫综合征 InSurE治疗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叶小兰 叶雯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7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护理 机械通气技术 有效性安全性 呼吸衰竭患者 机械通气 NPPV 相关并发症 临床研究 气管插管 住院时间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