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oNT-A)治疗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benign essential blepharospasm,BEB)疗效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3年在我中心接受BoNT-A注射治疗的40例BEB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性...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oNT-A)治疗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benign essential blepharospasm,BEB)疗效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3年在我中心接受BoNT-A注射治疗的40例BEB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注射次数、注射剂量、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注射方式等。所有患者接受睑板前部(pretarsal,PT)注射和PT联合眶隔前部(preseptal,PS)注射(PT-PS)两种注射方式,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法对影响疗效持续时间(dur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DOT)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临床症状和注射方式与DOT相关[F(8,71)=4.372,P<0.001],其中注射方式是最强的预测因素。具体来说,两种注射方式的平均DOT为136.00(123.00,156.50)d,PT-PS方式明显长于PT法[144.50(132.25,161.75)vs.125.00(114.00,145.25),P<0.001]。结论BEB患者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及注射方式是影响BoNT-A治疗DOT的预测指标。具体而言,DOT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与教育程度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PT-PS注射方式较PT方式DOT更长。展开更多
半深水灌溉是稻渔共作区别于水稻单作的主要环境特征,且半深水灌溉持续时间因具体模式而异。迄今为止,水稻生产力对半深水灌溉的响应还并不清楚。以扬粳805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3种水分管理模式:(1)“浅、搁、湿、露、晒”灌溉模式,即水...半深水灌溉是稻渔共作区别于水稻单作的主要环境特征,且半深水灌溉持续时间因具体模式而异。迄今为止,水稻生产力对半深水灌溉的响应还并不清楚。以扬粳805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3种水分管理模式:(1)“浅、搁、湿、露、晒”灌溉模式,即水稻常规高产灌溉模式(CI);(2)拔节期—抽穗后10 d维持半深水30~35 cm 40 d(SDI40d);(3)拔节期—抽穗后35 d维持半深水30~35 cm 65 d(SDI65d),初步研究了半深水灌溉处理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抗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I处理相比,SDI40d处理实际产量降低了9.50%,SDI65d处理减产了13.20%,穗粒数和结实率降低是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半深水灌溉处理下,扬粳805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变劣;食味值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各蛋白组分含量升高;RVA特征谱值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升高,崩解值降低,且随着半深水灌溉持续时间变长,稻米品质持续变劣。半深水灌溉处理下,扬粳805株高整体呈上升趋势,茎粗、壁厚和抗折力呈下降趋势。相较于CI处理,半深水灌溉处理下倒伏指数升高,扬粳805的易倒伏风险增加,且2个不同半深水灌溉持续时间处理下扬粳805的倒伏指数接近。展开更多
【目的】探明高强度和低强度紫外辐射不同持续时间处理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以及强度与持续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不同强度(0.20 m W/cm2,0.75 m W/cm2)、不同持续时间(3 h,9 h和15 h)的U...【目的】探明高强度和低强度紫外辐射不同持续时间处理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以及强度与持续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不同强度(0.20 m W/cm2,0.75 m W/cm2)、不同持续时间(3 h,9 h和15 h)的UV-B处理后,采用编制特定年龄生命表和测量麦长管蚜体重方法,统计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mean relative growth rate,MRGR)、生命表种群参数、繁殖参数以及存活率和繁殖率的变化。【结果】生命表数据表明,在同一辐射持续时间下,麦长管蚜种群内禀增长率rm、净增殖率R0、繁殖力F随紫外强度增加而显著(P<0.05)下降,短时间内死亡率升高,繁殖率降低;在同一紫外强度下,麦长管蚜的rm,R0和F也随处理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存活率下降最快时期提前,繁殖率降低;紫外强度和持续时间两因素的影响具有极显著(P<0.01)的交互作用,但在短时间(3 h)、低强度(0.20 m W/cm2)的处理中,麦蚜的rm,R0和F却高于无紫外辐射组(对照)。MRGR数据表明,高强度(0.75 m W/cm2)、长时间(15 h)紫外辐射处理下麦长管蚜MRGR显著降低,但低强度、相对短时间(3 h和9 h)紫外辐射处理下的MRGR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随辐射强度和持续时间增加,发育为成蚜时有翅蚜所占比例增大。【结论】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受到紫外UV-B胁迫的影响,且随着紫外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而产生相应变化,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具有交互效应。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oNT-A)治疗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benign essential blepharospasm,BEB)疗效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3年在我中心接受BoNT-A注射治疗的40例BEB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注射次数、注射剂量、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注射方式等。所有患者接受睑板前部(pretarsal,PT)注射和PT联合眶隔前部(preseptal,PS)注射(PT-PS)两种注射方式,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法对影响疗效持续时间(dur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DOT)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临床症状和注射方式与DOT相关[F(8,71)=4.372,P<0.001],其中注射方式是最强的预测因素。具体来说,两种注射方式的平均DOT为136.00(123.00,156.50)d,PT-PS方式明显长于PT法[144.50(132.25,161.75)vs.125.00(114.00,145.25),P<0.001]。结论BEB患者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及注射方式是影响BoNT-A治疗DOT的预测指标。具体而言,DOT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与教育程度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PT-PS注射方式较PT方式DOT更长。
文摘半深水灌溉是稻渔共作区别于水稻单作的主要环境特征,且半深水灌溉持续时间因具体模式而异。迄今为止,水稻生产力对半深水灌溉的响应还并不清楚。以扬粳805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3种水分管理模式:(1)“浅、搁、湿、露、晒”灌溉模式,即水稻常规高产灌溉模式(CI);(2)拔节期—抽穗后10 d维持半深水30~35 cm 40 d(SDI40d);(3)拔节期—抽穗后35 d维持半深水30~35 cm 65 d(SDI65d),初步研究了半深水灌溉处理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抗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I处理相比,SDI40d处理实际产量降低了9.50%,SDI65d处理减产了13.20%,穗粒数和结实率降低是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半深水灌溉处理下,扬粳805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变劣;食味值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各蛋白组分含量升高;RVA特征谱值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升高,崩解值降低,且随着半深水灌溉持续时间变长,稻米品质持续变劣。半深水灌溉处理下,扬粳805株高整体呈上升趋势,茎粗、壁厚和抗折力呈下降趋势。相较于CI处理,半深水灌溉处理下倒伏指数升高,扬粳805的易倒伏风险增加,且2个不同半深水灌溉持续时间处理下扬粳805的倒伏指数接近。
文摘【目的】探明高强度和低强度紫外辐射不同持续时间处理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以及强度与持续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不同强度(0.20 m W/cm2,0.75 m W/cm2)、不同持续时间(3 h,9 h和15 h)的UV-B处理后,采用编制特定年龄生命表和测量麦长管蚜体重方法,统计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mean relative growth rate,MRGR)、生命表种群参数、繁殖参数以及存活率和繁殖率的变化。【结果】生命表数据表明,在同一辐射持续时间下,麦长管蚜种群内禀增长率rm、净增殖率R0、繁殖力F随紫外强度增加而显著(P<0.05)下降,短时间内死亡率升高,繁殖率降低;在同一紫外强度下,麦长管蚜的rm,R0和F也随处理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存活率下降最快时期提前,繁殖率降低;紫外强度和持续时间两因素的影响具有极显著(P<0.01)的交互作用,但在短时间(3 h)、低强度(0.20 m W/cm2)的处理中,麦蚜的rm,R0和F却高于无紫外辐射组(对照)。MRGR数据表明,高强度(0.75 m W/cm2)、长时间(15 h)紫外辐射处理下麦长管蚜MRGR显著降低,但低强度、相对短时间(3 h和9 h)紫外辐射处理下的MRGR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随辐射强度和持续时间增加,发育为成蚜时有翅蚜所占比例增大。【结论】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受到紫外UV-B胁迫的影响,且随着紫外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而产生相应变化,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具有交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