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对病原学样本送检率的影响
1
作者 章艳菊 周小娣 +3 位作者 张海峰 陈红 焦碧鸯 顾李琴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4-830,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于2023年6-7月采用FOCUS-PDCA模式开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持续改进项目,选取2023年1-5月(改...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于2023年6-7月采用FOCUS-PDCA模式开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持续改进项目,选取2023年1-5月(改进前)的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8-12月(改进后)的住院患者为改进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样本送检率、临床微生物样本送检率和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等指标。结果改进组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低于对照组[32.18%vs 32.93%,P=0.003;39.99限定日剂量(DDD)/100人天vs 44.19 DDD/100人天],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和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高于对照组(52.01%vs 23.64%、87.74%vs 77.71%,均P<0.001),临床微生物样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88.77%vs 80.11%,P<0.001),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总检出率及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40.45%vs 48.42%、29.65%vs 43.17%,均P<0.001)。结论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实施能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降低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通过不断循环逐步促进规范化、标准化医院感染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pdca 持续改进 病原学样本送检率 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反馈机制下教学评价与持续改进措施——以“食品营养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冯丽丹 赵风云 +4 位作者 王毅 张波 李永才 梁琪 张丽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4期126-130,共5页
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反馈机制,以“食品营养学”课程为例,构建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针对2019—2021年连续3年数据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结合课程考核通过率,分析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教学中存在问题,并提出课程在授课方法、考... 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反馈机制,以“食品营养学”课程为例,构建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针对2019—2021年连续3年数据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结合课程考核通过率,分析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教学中存在问题,并提出课程在授课方法、考核形式等方面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目标 达成 食品营养学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持续改进的企业设备精益化维修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伟 梁工谦 胡剑波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8年第2期5-8,共4页
随着设备复杂化、精密化的发展,设备的维修方式进入到以可靠性为基础的精益维修阶段。通过对PDCA(P lan、Do、Check、Action)循环和设备精益维修理论的综合考虑,研究了如何利用PDCA循环对设备的精益维修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并将利用PDC... 随着设备复杂化、精密化的发展,设备的维修方式进入到以可靠性为基础的精益维修阶段。通过对PDCA(P lan、Do、Check、Action)循环和设备精益维修理论的综合考虑,研究了如何利用PDCA循环对设备的精益维修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并将利用PDCA循环改进的设备精益维修理论与传统的维修理论进行对比,总结了该模型在设备寿命周期、寿命周期费用(LCC)及产品质量等各方面的优点,使得现代化设备的精益化维修过程得到了良好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维修 精益维修 pdca循环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模式在压疮监控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建萍 张玲娟 +2 位作者 曹洁 陆小英 钱火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22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PDCA模式管理压疮的效果。方法根据全院压疮监控情况,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将PDCA模式应用于压疮监控质量持续改进中。采取的措施包括成立了院伤口管理委员会,完善了专家会诊流程,加强了理论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经验分享等... 目的探讨运用PDCA模式管理压疮的效果。方法根据全院压疮监控情况,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将PDCA模式应用于压疮监控质量持续改进中。采取的措施包括成立了院伤口管理委员会,完善了专家会诊流程,加强了理论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经验分享等。结果 2012年院内压疮发生呈下降趋势,院内发生压疮治愈好转率呈上升趋势,但院外带入压疮治愈好转率仍呈下降趋势。结论 PDCA模式管理压疮是有效的,通过检查改进措施的执行结果,找出下一步管理改进环节等措施,有利于确保质量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监控 pdca循环 质量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内训师在促进医院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艺蓉 林倩 +2 位作者 黄婧雅 王敏 许大国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63,共3页
为了更好地促进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提高员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采取组建内训师团队、制定内训师培养方案、开发培训课程体系、内训师牵头开展及辅导质量持续改进项目等系列措施,逐步搭建了PDCA内训师体... 为了更好地促进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提高员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采取组建内训师团队、制定内训师培养方案、开发培训课程体系、内训师牵头开展及辅导质量持续改进项目等系列措施,逐步搭建了PDCA内训师体系,员工持续改进能力有效提升,推动了医院质量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训师 pdca 质量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在放射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罗海燕 李定丽 廖丽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177-178,共2页
目的为了应对9/10月即将临近的全省三甲医院复评,放射科护理人员运用PDCA法,稳步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力争高分通过三甲复审。方法我们对照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及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对放射科护理的要求,结合... 目的为了应对9/10月即将临近的全省三甲医院复评,放射科护理人员运用PDCA法,稳步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力争高分通过三甲复审。方法我们对照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及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对放射科护理的要求,结合本科室现状,对2016年5~8月本院放射科护理质量存在问题,进行成因分析,探讨质控的难点与对策,应用PDCA循环模式实行目标质量管理,不断改进。结果根据放射科护理质量规范细则,2016年5~8月护理质量检查得分为89、91、92、96分,8月与5月比较,护理质量检查得分有明显提高;2016年9月,本院接受了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派出的12名医院管理专家为期4天的检查,顺利通过了三甲复审。结论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品质管理工具,学习和使用它,能有效提高放射科护理人员知识、技能水平,增强全员参与的主人翁意识,促使放射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放射科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化智能信息体系持续改进某三级医院建院初期医院感染漏报情况 被引量:1
7
作者 季琴 乔美珍 王秀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67-1572,共6页
目的基于系统化智能信息体系监测医院感染,通过持续改进措施阶段性降低某新建三级医院感染漏报率。方法分析某三级医院建院初期的基线期(2021年3—12月)医院感染漏报率,在系统化智能信息体系的监测下,实施以告知系统的使用路径与督促及... 目的基于系统化智能信息体系监测医院感染,通过持续改进措施阶段性降低某新建三级医院感染漏报率。方法分析某三级医院建院初期的基线期(2021年3—12月)医院感染漏报率,在系统化智能信息体系的监测下,实施以告知系统的使用路径与督促及时上报为主的一阶段(2022年1—10月)干预措施和以完善预警策略与增加现场监测频次为主的二阶段(2022年11月—2023年6月)干预措施,比较采取干预措施前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差异。结果基线期医院感染漏报率高达29.14%,干预一阶段的医院感染漏报率下降至5.48%,干预二阶段医院感染漏报率进一步降低至1.84%,3个阶段的医院感染漏报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59,P<0.001)。一阶段持续改进目标达成率123.62%,进步率81.19%;二阶段目标达成率142.63%,进步率93.69%。结论基于系统化智能信息体系,采取系列持续改进措施可有效降低某新建三级医院建院初期的医院感染漏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智能信息体系 持续改进 漏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CA持续改进的高校固定资产账实精细化管理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梅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6-299,316,共5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资产规模迅猛增长,高校固定资产账目与实物精细化管理面临极大挑战。基于PDCA循环持续改进,从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具体责任主体、掌握全校固定资产实物现状、加强固定资产账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三方面深入研究高校固定资...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资产规模迅猛增长,高校固定资产账目与实物精细化管理面临极大挑战。基于PDCA循环持续改进,从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具体责任主体、掌握全校固定资产实物现状、加强固定资产账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三方面深入研究高校固定资产账实精细化管理举措,有效提升了高校固定资产账实相符率,提高了高校资产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固定资产 账实管理 pdca持续改进 精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效果分析——评《系统性红斑狼疮慢病管理手册》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莉娜 张霞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04-I0004,共1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慢病管理手册》由宋文亚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8958436。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由多因素参与,可引起多系统、多脏器功能受损的免疫性疾病,有着隐匿性强、发病缓慢、症状表现多样化、极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关键词 慢病管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性疾病 多脏器功能受损 文献出版社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效果分析 隐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指南》出版:现代医疗领域重症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冬雨 董国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04-I0004,共1页
《新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指南》一书是李冰、侯明珍等人编写的书籍,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介绍了护理质量管理的概念和目标、护理质量评价的方法和工具、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步骤、护理质量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护理团队和... 《新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指南》一书是李冰、侯明珍等人编写的书籍,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介绍了护理质量管理的概念和目标、护理质量评价的方法和工具、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步骤、护理质量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护理团队和质量小组建设以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军医出版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护理团队 护理质量评价 护理质量管理 现代医疗 数据分析 质量统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U-VPSM工具在全面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伟 杨辉 +3 位作者 英立平 Shane Thomas 马谢民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1-24,共4页
目的和方法北京大学医学部住院患者体验和满意监测(PKU-VPSM)工具是在维多利亚州患者满意监测(VPSM)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持续医院质量改进工具。2007年,北京大学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使用该工具对北京地区3所大型综合医院实施了监测,并将其... 目的和方法北京大学医学部住院患者体验和满意监测(PKU-VPSM)工具是在维多利亚州患者满意监测(VPSM)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持续医院质量改进工具。2007年,北京大学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使用该工具对北京地区3所大型综合医院实施了监测,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工具以辅助医院更好地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结果和讨论以被监测医院中的1所医院(A医院)为例,较为详细地介绍PKU-VPSM工具在应用PDCA循环法全面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中的价值。PKU-VPSM可以在PDCA循环法的多个阶段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全面持续质量改进 pdca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 被引量:39
12
作者 肖萍 彭小琼 +3 位作者 邓丽君 彭莉 黎小霞 黄天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10个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4个骨科病区进行专科护理质量评价,动态分析数据,针对分析结果以PDCA循环方法持续改进。结果启动实施(2018年4~9月)与实施...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10个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4个骨科病区进行专科护理质量评价,动态分析数据,针对分析结果以PDCA循环方法持续改进。结果启动实施(2018年4~9月)与实施半年后(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护患比分别为1∶8.71、1∶8.69,过程指标中的局部或患肢血循环评估正确率、神经功能评估正确率、疼痛评估正确率、体位护理合格率、康复行为训练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指标中的外固定并发症、深静脉血栓、高风险患者呼吸道梗阻发生率从0.12%~0.25%降为0,出院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专科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专科护理持续改进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持续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U-VPSM工具在全面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伟 杨辉 +2 位作者 英立平 Shane Thomas 马谢民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1-24,共4页
目的和方法北京大学医学部住院患者体验和满意监测(PKU-VPSM)工具是在维多利亚州患者满意监测(VPSM)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持续医院质量改进工具。2007年,北京大学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使用该工具对北京地区3所大型综合医院实施了监测,并将其... 目的和方法北京大学医学部住院患者体验和满意监测(PKU-VPSM)工具是在维多利亚州患者满意监测(VPSM)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持续医院质量改进工具。2007年,北京大学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使用该工具对北京地区3所大型综合医院实施了监测,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工具以辅助医院更好地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结果和讨论以被监测医院中的1所医院(A医院)为例,较为详细地介绍PKU-VPSM工具在应用PDCA循环法全面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中的价值。PKU-VPSM可以在PDCA循环法的多个阶段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全面持续质量改进 pdca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放射诊断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4
作者 李雪 陈金华 +3 位作者 卢蓉 赵丽 刘俊伶 张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放射诊断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年底,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放射诊断科开始对护理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具体措施包括健全放射诊断科护理质量层级岗位管理模式;明确岗位定义和任...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放射诊断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年底,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放射诊断科开始对护理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具体措施包括健全放射诊断科护理质量层级岗位管理模式;明确岗位定义和任职资格;完善质量控制的制度、指标、标准、操作规范和流程,确定质量控制形式,并将质量控制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形成符合放射诊断科护理发展的质量控制机制等。结果 2012年,放射科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与实施前(2010年)比较,护理质量检查的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放射诊断科护理管理中能够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对推动放射科护理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放射诊断科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经PICC进行肠外营养的持续质量改进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15
作者 吴旭红 马爱萍 +5 位作者 钟学红 陈玥 骆小京 王娟 孟园 刘丽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改进在经PICC进行肠外营养早产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经PICC进行肠外营养的507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40例早产儿作... 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改进在经PICC进行肠外营养早产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经PICC进行肠外营养的507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4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67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实施改进后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在经PICC进行肠外营养期间,导管留置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19(12,29)d]长于对照组[16(11,22)d],具有统计学差异(Z=-2.947,P=0.003)。观察组发生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25%)低于对照组(9.58%),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3.651,P<0.001)。结论:建立PICC专业管理小组,细化置管关键环节,加强感控管理等措施,可明显减少早产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并有效提升早产儿肠外营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肠外营养 PICC 持续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审机制在医院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滕锦楠 戴真煜 +2 位作者 陈立萍 仇爱峰 赵秋娴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4-36,共3页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民众对医疗保健需求日益增加,充分认识医院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借鉴和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完善内审机制,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和持续改进措施,对加快医院...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民众对医疗保健需求日益增加,充分认识医院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借鉴和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完善内审机制,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和持续改进措施,对加快医院现代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的步伐和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顾了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发展现状,介绍了以"过程控制"为核心的内审机制实施路径,分析了内审机制在医院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对内审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不足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从而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审机制 医院质量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普外科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束寒玲 王玉亭 +3 位作者 张小华 李娟 汪维平 李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5期54-56,61,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培训及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在PICC应用过程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管理,包括加强PICC知识与维护技能的培训、制定PICC管理流程、规范PICC置管后日常护理行为等。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科室护士PIC...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培训及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在PICC应用过程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管理,包括加强PICC知识与维护技能的培训、制定PICC管理流程、规范PICC置管后日常护理行为等。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科室护士PICC知识、技能考核的合格率均为100%,置管成功率为99.1%,静脉炎及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分别为1.8%及0.9%,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PICC培训及安全管理中,规范了PICC管理流程及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行为,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切实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PICC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8
作者 王清梅 胡阳琼 +1 位作者 毛长庚 郑丽宏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2009-2011年解放军第163医院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制定实施方案,评价效果。结果经过持续质量改进,医院感染发生率由2009年的4.30%下降至2011年的2.49%,...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2009-2011年解放军第163医院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制定实施方案,评价效果。结果经过持续质量改进,医院感染发生率由2009年的4.30%下降至2011年的2.49%,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由2009年的97.26%提高至2011年的99.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促进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良性循环模式的建立,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示范案例建设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孙莉 史铁英 +6 位作者 李艳娇 刘蕊 曹文卓 庄长娟 赵静晗 田薇 王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0-42,4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示范案例建设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及效果.方法建立静脉治疗专科小组,完善静脉治疗护理操作规范,开展多层级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比较实施前(469例)与实施后(558例)患者穿刺部位、静脉治疗工具使用情况、导... 目的探讨基于示范案例建设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及效果.方法建立静脉治疗专科小组,完善静脉治疗护理操作规范,开展多层级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比较实施前(469例)与实施后(558例)患者穿刺部位、静脉治疗工具使用情况、导管固定方式及并发症.结果实施后,护士静脉穿刺部位选择、穿刺工具选择、输液附加装置使用、导管的固定与维护等指标显著改善,患者静脉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基于示范案例建设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提高护士静脉治疗质量,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 国家标准 示范案例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持续改进方法 被引量:50
20
作者 李敏 杨芳 段丽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期62-63,共2页
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护理质量管理。我院把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现就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具体做法探讨如下。
关键词 护理质量 管理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