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持续扰动下的电力系统戴维南等值参数在线识别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卓艺 刘俊勇 +4 位作者 刘友波 许立雄 苟竞 温丽丽 廖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00-1908,共9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系统侧持续扰动的电力系统戴维南等值参数在线识别方法。该方法将节点电压、电流变化量分解为负荷侧和系统侧的叠加,建立新的考虑系统侧变量的数学模型,并利用系统侧、负荷侧电流变量的相互独立性对模型进行求解。传统最... 提出一种适用于系统侧持续扰动的电力系统戴维南等值参数在线识别方法。该方法将节点电压、电流变化量分解为负荷侧和系统侧的叠加,建立新的考虑系统侧变量的数学模型,并利用系统侧、负荷侧电流变量的相互独立性对模型进行求解。传统最小二乘辨识模型假设戴维南等值电势不变,而该方法没有这一假设,所以更能适用于系统侧持续扰动的情况。仿真及实际工程算例表明:与传统最小二乘辨识模型相比,在系统侧持续扰动较小时该方法能更好地识别出戴维南等值参数,而随着系统侧持续扰动的增大,最小二乘辨识模型逐步失效,所提方法依然能较好地识别出戴维南等值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持续扰动 戴维南等值 最小二乘辨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持续扰动非线性系统的最优跟踪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唐瑞春 马华民 +1 位作者 赵友刚 翟翌立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882-2885,共4页
研究具有外界持续扰动的非线性系统的无静差最优跟踪控制问题。首先基于内模原理构造一扰动补偿器,将系统化为无扰动的增广系统。然后利用灵敏度法推导出了该系统的最优跟踪控制律。仿真实例表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持续扰动 最优控制 跟踪控制 灵敏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持续扰动的线性系统的前馈-反馈最优控制 被引量:6
3
作者 唐功友 高德欣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19-1521,共3页
研究具有已知动态特性但未知初始条件的持续外界扰动作用下线性系统的前馈-反馈最优控制问题。利用求解Riccati方程和矩阵方程推导出前馈-反馈最优控制律。给出了前馈-反馈最优控制律的存在唯一性条件,并提出了最优控制律的实现算法。... 研究具有已知动态特性但未知初始条件的持续外界扰动作用下线性系统的前馈-反馈最优控制问题。利用求解Riccati方程和矩阵方程推导出前馈-反馈最优控制律。给出了前馈-反馈最优控制律的存在唯一性条件,并提出了最优控制律的实现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易于实现且抑制外部持续扰动的鲁棒性优于经典反馈最优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系统 持续扰动 最优控制 前馈-反馈控制 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持续扰动的时滞系统的最优跟踪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文超 胡乃平 李桂丽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75-1277,1282,共4页
针对在外部持续扰动下的线性时滞系统,提出了一种最优跟踪控制的逐次逼近算法。首先将状态向量含有时滞的线性系统的最优跟踪问题转化为最优调节问题,然后利用逐次逼近算法,将既含有时滞项又含有超前项的两点边值问题转化为不含时滞项... 针对在外部持续扰动下的线性时滞系统,提出了一种最优跟踪控制的逐次逼近算法。首先将状态向量含有时滞的线性系统的最优跟踪问题转化为最优调节问题,然后利用逐次逼近算法,将既含有时滞项又含有超前项的两点边值问题转化为不含时滞项和超前项的线性两点边值问题族得到调节系统的最优控制律,然后可以通过截取最优控制序列的有限项得到调节系统的前馈-反馈次优控制律,最后再将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最优跟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跟踪控制 最优控制 时滞系统 逐次逼近法 持续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时滞系统基于观测器的最优扰动抑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唐功友 雷靖 孙亮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研究在持续外界扰动作用下含有控制时滞线性系统的最优扰动抑制问题.首先利用模型转换将控制时滞系统转化为无时滞系统.然后证明最优控制律的存在唯一性,并通过求解Riccati方程和Sylvester方程设计含前馈补偿器和控制记忆项的最优控制律... 研究在持续外界扰动作用下含有控制时滞线性系统的最优扰动抑制问题.首先利用模型转换将控制时滞系统转化为无时滞系统.然后证明最优控制律的存在唯一性,并通过求解Riccati方程和Sylvester方程设计含前馈补偿器和控制记忆项的最优控制律,其中的前馈控制项和控制记忆项分别补偿了扰动和控制时滞对系统的影响.通过构造扰动状态观测器,解决了前馈补偿器的物理不可实现问题.仿真实例验证了所设计的最优控制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系统 持续扰动 前馈控制 最优控制 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动方式对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群体大小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芮政 杨桂军 +4 位作者 刘玉 韩丽华 秦伯强 杨宏伟 钟春妮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5-364,共10页
风浪扰动是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为了解扰动方式对微囊藻群体大小的影响,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模拟不同扰动方式(持续扰动和间歇扰动)对太湖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群体大小的影响.结果显示,间歇扰动组水华... 风浪扰动是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为了解扰动方式对微囊藻群体大小的影响,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模拟不同扰动方式(持续扰动和间歇扰动)对太湖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群体大小的影响.结果显示,间歇扰动组水华微囊藻群体从35.09μm迅速增大至43.73μm,实验第17天时为59.00μm;而持续扰动组水华微囊藻群体大小先从35.07μm增大到43.51μm,实验第17天时减小至13.95μm;不扰动组整个实验期间群体大小相对稳定,实验初为35.38μm,实验第17天时为33.67μm.方差分析显示,间歇扰动组群体大小显著大于持续扰动组和不扰动组,持续扰动组显著小于不扰动组.实验第17天时间歇扰动组藻细胞密度(1.675×10~6cells/ml)显著高于持续扰动组(0.344×10~6cells/ml)和不扰动组(1.461×10~6cells/ml).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强度下的间歇扰动能促使水华微囊藻群体显著增大和生长,而长时间的持续扰动则会抑制水华微囊藻群体的聚集和生长,该结果有助于人们对太湖微囊藻水华暴发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扰动 持续扰动 水华微囊藻 群体大小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外模拟扰动方式对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潘雯雯 杨桂军 +3 位作者 芮政 钟春妮 秦伯强 杨宏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21-1430,共10页
浮游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生产者,扰动是水体的固有特征.为探究扰动方式对浮游植物的影响,通过野外模拟试验探讨不同扰动方式(持续扰动和间歇扰动)对太湖浮游植物的影响,并在试验期间测定各扰动条件下浮游植物生长和群落结构变化情... 浮游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生产者,扰动是水体的固有特征.为探究扰动方式对浮游植物的影响,通过野外模拟试验探讨不同扰动方式(持续扰动和间歇扰动)对太湖浮游植物的影响,并在试验期间测定各扰动条件下浮游植物生长和群落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对照组、间歇扰动组和持续扰动组中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分别为5.92、19.42、58.27 mg/L,平均细胞密度为1.06×10^8、1.23×10^8、3.48×10^8 L^-1,持续扰动组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间歇扰动组.②在间歇扰动组中,浮游植物优势种始终是微囊藻,其占比平均值为84.61%;对照组和持续扰动组中,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由微囊藻逐渐转变为湖生伪鱼腥藻,其中微囊藻占比从试验开始时的77.84%到试验结束时分别降至4.72%和5.62%,而湖生伪鱼腥藻从试验开始时的0.55%到试验结束时分别升至94.40%和90.52%.③对照组、间歇扰动组和持续扰动组中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02、1.03和1.63,持续扰动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间歇扰动组.研究显示,在该试验条件下,间歇扰动有利于维持微囊藻在太湖浮游植物中的优势地位,同时表明扰动方式显著影响太湖浮游植物生长和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扰动 持续扰动 太湖 浮游植物 微囊藻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随机干扰的线性离散系统前馈-反馈最优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艳东 刘尚麟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96-2299,共4页
为研究具有高斯白噪声的持续外界随机扰动线性离散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了对于随机干扰的处理算法,并给出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的推导过程。利用求解Riccati方程和Stein方程推导出前馈-反馈最优控制律,根据分离原理推导出随机干扰的... 为研究具有高斯白噪声的持续外界随机扰动线性离散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了对于随机干扰的处理算法,并给出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的推导过程。利用求解Riccati方程和Stein方程推导出前馈-反馈最优控制律,根据分离原理推导出随机干扰的线性离散系统前馈-反馈最优控制律。通过仿真试验表明,噪声系统得到有效的改善,并在抑制外部扰动和鲁棒性方优于经典的状态反馈最优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离散系统 前馈-反馈控制 最优控制 持续扰动 高斯白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扰线性系统的前馈反馈最优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功友 张颖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124,48,共5页
针对具有外部持续扰动的线性系统 ,研究前馈 反馈最优控制律的设计问题。给出了最优控制律的存在唯一性条件 ,并提出了最优控制律的设计算法。利用滤波器解决了前馈控制的物理不可实现问题。仿真结果表明 ,此算法易于实现 ,与传统的反... 针对具有外部持续扰动的线性系统 ,研究前馈 反馈最优控制律的设计问题。给出了最优控制律的存在唯一性条件 ,并提出了最优控制律的设计算法。利用滤波器解决了前馈控制的物理不可实现问题。仿真结果表明 ,此算法易于实现 ,与传统的反馈最优控制相比对抑制外部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定常系统 持续扰动 前馈-反馈控制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扰非线性时滞系统的最优跟踪控制(英文)
10
作者 唐瑞春 马华民 郭双乐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629-2633,共5页
考虑受扰非线性时滞系统的最优跟踪控制问题。基于内模原理构造扰动补偿器,将受扰系统转化成无扰动的增广系统。通过引入灵敏度参数并围绕其进行Maclaurin级数展开,将原时滞非线性系统的最优跟踪控制问题转化为无时滞的两点边值问题。... 考虑受扰非线性时滞系统的最优跟踪控制问题。基于内模原理构造扰动补偿器,将受扰系统转化成无扰动的增广系统。通过引入灵敏度参数并围绕其进行Maclaurin级数展开,将原时滞非线性系统的最优跟踪控制问题转化为无时滞的两点边值问题。通过求解增广系统的最优跟踪控制律从而得到原系统的最优跟踪控制律。仿真实例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跟踪控制 非线性时滞系统 持续扰动 灵敏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D稳定约束下不确定T-S模糊系统的L_∞鲁棒可靠控制
11
作者 蔡俊伟 胡寿松 李志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2-146,共5页
针对一类受持续有界扰动的T-S不确定模糊系统,提出了考虑执行器故障的鲁棒可靠控制器设计方法。引入基于L∞范数理论的鲁棒性能指标及二次D稳定的概念,给出了鲁棒可靠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完成可靠控制器的设计... 针对一类受持续有界扰动的T-S不确定模糊系统,提出了考虑执行器故障的鲁棒可靠控制器设计方法。引入基于L∞范数理论的鲁棒性能指标及二次D稳定的概念,给出了鲁棒可靠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完成可靠控制器的设计,从而使系统即使在发生执行器故障的情况下仍能满足给定的L∞性能指标,并且闭环系统二次D稳定。仿真实例表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糊系统 持续有界扰动 二次D稳定 线性矩阵不等式 可靠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