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堵塞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宋利 符霞 +5 位作者 全梓林 陈新红 彭银燕 陈诚 崔冬梅 梁馨苓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5期1608-1612,共5页
[目的]探索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24h内体外循环堵塞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循证支持.[方法]前瞻性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首次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24h的... [目的]探索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24h内体外循环堵塞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循证支持.[方法]前瞻性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首次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24h的病人302例.收集病人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诊断、CRRT治疗前抽血检验结果、CRRT治疗前病人平均动脉压、透析器类型、血液透析双腔管血流量是否顺畅、治疗中是否使用血制品、肝素使用剂量和体外循环使用时间.以24hCRRT是否发生体外循环堵塞分组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系数≥0.6时选择临床意义更重要且单因素分析P〈0.1的潜在影响因素进入Cox比例危险率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人302例,体外循环发生堵塞188例(62.3%),使用时间15.5h±1.6h,病人年龄56.8岁±16.6岁,男218例(72.2%).Cox比例危险率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7个独立影响因素与24h体外循环堵塞显著相关,分别为:血液透析双腔管血流量差HR=1.558(95.0%CI 为1.032-2.353),无抗凝CRRT治疗HR=1.812 (95.0%CI 为1.299-2.528),CRRT超滤速度HR=1.002(95.0%CI 为1.001-1.003),透析前病人平均动脉压HR=1.012(95.0%CI为1.003-1.021),血小板计数HR=1.002(95.0%CI 为1.000-1.004),红细胞压积HR=1.030(95.0%CI 为1.011-1.04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HR=0.984(95.0%CI 为0.975-0.993).[结论]CRRT体外循环24h管路堵塞与血液透析双腔管血流量差、无抗凝CRRT治疗、CRRT超滤速度、透析前病人平均动脉压、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和APTT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体外循环堵塞 生存分析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液含量预测危重患儿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容量状态的预后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雪 李凌霄 +2 位作者 熊小雨 黄海霞 李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6-181,共6页
背景胸液含量(TFC)是电子心力监测法(EC)以胸腔基础阻抗标准化导出的一项容量指标,反映血管内、血管外及胸腔组织间隙总液体含量,国内外有关危重患儿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期间使用TFC评估容量状态的临床研究极少。目的TFC能否成为C... 背景胸液含量(TFC)是电子心力监测法(EC)以胸腔基础阻抗标准化导出的一项容量指标,反映血管内、血管外及胸腔组织间隙总液体含量,国内外有关危重患儿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期间使用TFC评估容量状态的临床研究极少。目的TFC能否成为CRRT期间容量状态的评估指标,并指导CRRT期间的液体管理。设计预后研究。方法纳入PICU中行CRRT≥24 h的危重患儿,CRRT以颈内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双腔管为血管通路。采集基线、实验室、EC测量和临床液体状态指标,以发生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低血压或心律失常,需行扩容治疗,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S)最大值(ISmax)>IS]为结局指标,评估CRRT不同时点(开始时、24 h和结束时)容量指标[每搏输出变异(SVV)、TFC和B型钠尿肽(BNP)]与超滤量间的相关性,并评估容量指标是否可以预测结局事件的发生。主要结局指标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预测指标。结果①43例59例次CRRT数据进入本文分析。与CRRT开始相比,CRRT 24 h时TFC、Hct、H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RRT结束时与CRRT开始时相比,SVV、TFC、心肌收缩指数(ICON)、BNP、Hct、Scr、BUN、Hb、AL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液体超负荷(FO)与TFC(始)、SVV(始)正相关;超滤量/体重与TFC(始)正相关,与ΔTFC(24 h)、ΔTFC(末)、TFCd0%(24 h)、TFCd0%(末)负相关;超滤速率与SVV(始)、TFC(始)、BNP(始)正相关,与ΔTFC(24 h)、ΔTFC(末)、TFCd0%(24 h)负相关;平衡量/体重与ΔTFC(24 h)、ΔTFC(末)、TFCd0%(24 h)、TFCd0%(末)、ΔBNP(末)正相关,与BNP(始)负相关。CRRT期间33例次发生了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单因素分析显示,BNP(始)、ΔBNP(末)、超滤速率、TFCd0%(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TFCd0%(24 h)≤-3.64 kΩ^(-1)(OR=8.84,95%CI:1.16~67.44,P=0.036)和ΔBNP(末)≤-133.8 pg·mL^(-1)(OR=5.67,95%CI:1.24~26.03,P=0.007)更易发生血流动力学紊乱。结论TFC用于监测危重患儿CRRT治疗中的液体状态可行,特别是CRRT开始后24 h时TFCd0%≤-3.64 kΩ^(-1)需警惕发生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儿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胸液含量 容量评估 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病人早期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海鸥 李国宏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365-3369,共5页
目的:调查江苏省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病人早期活动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江苏省58所三级综合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58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编制ICU的CRRT病人早期活动实施现况调查... 目的:调查江苏省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病人早期活动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江苏省58所三级综合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58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编制ICU的CRRT病人早期活动实施现况调查表对护士进行调查。结果:58所三级综合医院中,开展CRRT病人早期活动的医院有29所,占50.00%,其中,68.97%的医院CRRT病人早期活动实施时间段为治疗间歇期;41.38%的医院CRRT病人早期活动以医生和护士共同参与为主;仅13.79%的医院中有活动流程图;48.28%的医院制定了应急预案;24.14%的医院CRRT病人早期活动签署知情同意书。开展CRRT早期活动的医院和未开展CRRT早期活动的医院,医院等级、制定营养支持/心理护理计划的情况、早期活动知识培训和早期活动健康教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RRT病人早期活动实施质量有待提高,建立多学科团队、制定CRRT病人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计划、开展知识培训和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早期活动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ICU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早期活动 影响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4
作者 虎盘林 赵海平 张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2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急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用的血液净...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急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用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案将其分为CRRT组(45例)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组(37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电解质指标(Na^+、K^+)、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Na^+、K^+水平、LVEF、CO、SV、SaO_2、PaO_2、MAP、HR、RR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治疗后,CRRT组患者BUN、Scr、Na^+、K^+水平及HR、RR、MAP均显著低于IHD组(P_均<0.05),SV、LVEF、CO、PaO_2、SaO_2均显著高于IHD组(P_均<0.05)。结论 CRRT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肾功能与心功能,并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和水电解质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肾衰竭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比值对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晓明 李奎宝 +1 位作者 卢长林 刘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比值(NPR)对冠心病监护室(CCU)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CCU接受CRRT的17...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比值(NPR)对冠心病监护室(CCU)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CCU接受CRRT的172例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81例和死亡组9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死亡相关的预测因子。结果通过精简模型得到与接受CRRT的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明显相关的9个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诊断(非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射血分数、收缩压、血滤前的肌酐水平和NPR。其中,NPR与接受CRRT的CCU患者的住院死亡明显相关(OR=3.60,95%CI:1.40~11.34,P=0.009)。结论本组资料显示,NPR对于接受CRRT的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比值 生存预测 危重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急性肾损伤的脑死亡器官捐献供者供肾移植治疗的体会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红宇 焦宪法 +3 位作者 牛杏果 董慧君 梁韶峰 曲青山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24-429,共6页
目的总结伴急性肾损伤(AKI)的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者供肾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成功完成DBD供肾移植的59例供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入重症监护室(ICU)时的血清肌酐(Scr)水平,将DBD供者分为AKI组(14例)与正常组(45例),相应的101例受者... 目的总结伴急性肾损伤(AKI)的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者供肾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成功完成DBD供肾移植的59例供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入重症监护室(ICU)时的血清肌酐(Scr)水平,将DBD供者分为AKI组(14例)与正常组(45例),相应的101例受者根据供者情况分为AKI组(23例)与正常组(78例)。总结59例供者器官捐献情况,比较两组供者获取前的主要指标。比较两组受者术后肾功能、住院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 59例供者中,14例发生AKI(24%),其中2例在其维护期间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正常组供者相比,AKI组供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P<0.05),中枢性尿崩症的发生率更高(P<0.01),入ICU时和获取前的Scr水平更高(均为P<0.01),获取前24 h尿量更少(P<0.01)。与正常组受者相比,AKI组受者术后2、3 d的Scr水平更高(均为P<0.05),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亦明显升高(P<0.01,P<0.05)。两组受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感染、恢复透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两组受者均好转出院,移植肾存活率为100%。结论伴AKI的DBD供者供肾移植,经过积极的器官维护可纠正AKI,达到与非AKI供肾同样的效果,可以作为扩大供肾来源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脑死亡器官捐献 肾移植 边缘供体 器官维护 急性排斥反应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7
作者 蔡金贞 李志强 +3 位作者 许传屾 赵凯 戴德淑 王新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3-478,共6页
急性肾损伤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肝移植受者的预后。肝移植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多种因素均可引起肾损伤,如未进行妥善处理,可进展为慢性肾病,显著增加术后病死率,对肝移植的临床疗效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 急性肾损伤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肝移植受者的预后。肝移植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多种因素均可引起肾损伤,如未进行妥善处理,可进展为慢性肾病,显著增加术后病死率,对肝移植的临床疗效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是临床医师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急性肾损伤的定义,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危险因素、预防及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治疗策略,旨在通过优化治疗方案,降低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风险,进一步改善肝移植受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病 血清肌酐 肾小球滤过率 免疫抑制药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12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坤峰 邱红渝 +3 位作者 刘芳 张杰 樊均明 干昌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1-1213,共3页
关键词 蜂蜇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 血液净化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尹良红 管保章 +3 位作者 刘璠娜 胡波 李佛兰 伍冠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002-4003,共2页
血液透析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基础和理化研究,于1950年开始在临床应用,、早期的治疗方式是间断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仅仅为了维持患者的生命,80年代碳酸氢盐透析迅速地代替了醋酸盐透析,此后血液透析就围绕... 血液透析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基础和理化研究,于1950年开始在临床应用,、早期的治疗方式是间断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仅仅为了维持患者的生命,80年代碳酸氢盐透析迅速地代替了醋酸盐透析,此后血液透析就围绕改善透析质量、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开展研究工作,并逐渐带动了其他血液净化疗法的发展: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浆交换、血液灌流、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免疫吸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血液透析 透析模式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碳酸氢盐透析 血液净化疗法 血液透析滤过 醋酸盐透析 长期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D供肝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万里 李青山 +11 位作者 周颖 王丽 沙焕臣 田敏 师建华 董健 刘学民 张晓刚 刘昌 于良 吕毅 王博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分析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DCD供肝肝移植供、受体资料。根据术后早期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并且对AKI组行AKI分期。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术前、术中... 目的分析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DCD供肝肝移植供、受体资料。根据术后早期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并且对AKI组行AKI分期。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术前、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的差异。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非AKI组和AKI组不同分期累积存活率等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病例184例,术后早期发生AKI 68例(37.0%),其中AKI 1期31例,AKI 2期26例,AKI 3期11例,且发生多在术后3 d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白蛋白<35 g/L、术前血清钠≤137 mmol/L、手术时间>7.5 h、术中出血量>3 000 m L、术中红细胞输注量>15 U、术中尿量≤100 m L/h这6项指标为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中红细胞输注量>15 U是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1.061,95%可信区间(CI)1.008~1.118,P=0.024]。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表明随着AKI程度不断加重,其累积存活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AKI的发生率较高,且严重程度与受体的短期和长期预后密切相关,术中大量输注红细胞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 急性肾损伤(AKI) 危险因素 红细胞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方翊天 吴若林 +7 位作者 黄帆 王国斌 冯丽娟 余孝俊 侯刘进 叶征辉 耿小平 赵红川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MDRO感染分为非MDRO感染组(51例)及MDRO感染组(26例)。总结肝移植受者术后MDRO的感染率和菌株分布情况;分析肝移植受者术...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MDRO感染分为非MDRO感染组(51例)及MDRO感染组(26例)。总结肝移植受者术后MDRO的感染率和菌株分布情况;分析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受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肝移植术后MDRO感染率为34%(26/77),主要为耐碳青霉烯类MDRO感染,主要感染部位为肺部、腹腔和切口。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后气管插管≥48 h、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72 h、住院时间≥30 d、再次手术、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和他克莫司(Tac)血药浓度≥15 ng/mL是肝移植术后发生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术后气管插管≥48 h、再次手术、CRRT和Tac血药浓度≥15 ng/mL是肝移植术后发生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MDRO感染组病死率高于非MDRO感染组[31%(8/26)比10%(5/51),P=0.01]。结论术后气管插管≥48 h、再次手术、CRRT和Tac血药浓度≥15 ng/mL会增加肝移植术后MDRO感染的风险,影响受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多重耐药菌 感染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奥 练巧燕 +6 位作者 徐鑫 韦兵 刘梦杨 彭桂林 张建恒 何建行 巨春蓉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3-748,共6页
急性肾损伤(AKI)是肺移植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之一,AKI不仅导致肺移植受者术后近期及远期病死率增加,且显著增加术后远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近年来,随着肺移植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肺移植术后早期AKI也引起高度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国... 急性肾损伤(AKI)是肺移植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之一,AKI不仅导致肺移植受者术后近期及远期病死率增加,且显著增加术后远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近年来,随着肺移植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肺移植术后早期AKI也引起高度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国际上关于肺移植术后早期AKI的诊断、发生情况、危险因素、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识别肺移植术后早期AKI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不良预后,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急性肾损伤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体外膜肺氧合 机械通气 血清肌酐 肾小球滤过率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