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持续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树水 李渝芬 +3 位作者 曾少颖 石继军 区曦 谢育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998-999,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持续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 11例该类患儿行心电图 (ECG)检查 ,其中 5例行食道电生理、4例行三维电磁系统心内电生理检查。 11例首先应用药物治疗 ,其中5例予食道心房刺激、4例予射频...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持续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 11例该类患儿行心电图 (ECG)检查 ,其中 5例行食道电生理、4例行三维电磁系统心内电生理检查。 11例首先应用药物治疗 ,其中5例予食道心房刺激、4例予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 :5例患儿通过ECG诊断 ,ECG与食道电生理、药物治疗后反应结合能够确诊其他病例。心内电生理检查显示房扑、房速的发生与手术切口有关。药物治疗 2例恢复窦性心律 ,食道心房刺激可终止房扑、房速发作。 4例射频消融均成功。结论 :ECG结合食道电生理及药物治疗后反应有助于诊断 ,心内电生理检查能够明确部分病例病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 持续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心电图 药物治疗 食道心房刺激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少颖 杨平珍 +4 位作者 李渝芬 詹贤章 王慧深 石继军 区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1-32,55,I001,共4页
对传统方法和CARTO系统在指导导管射频消融儿童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作初步探讨 ,前者为局灶性房速常规采用激动标测方法 ,后者则应用CARTO系统分别标测I型房扑和房缺在术后疤痕介导房内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靶点 ,并在房扑消融... 对传统方法和CARTO系统在指导导管射频消融儿童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作初步探讨 ,前者为局灶性房速常规采用激动标测方法 ,后者则应用CARTO系统分别标测I型房扑和房缺在术后疤痕介导房内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靶点 ,并在房扑消融后重建三维电解剖图 ,判定峡部完全双向传导阻滞。结果显示3例成功消融 ,曝光时间(18±9)min。随访1月~3月无复发。由此经临床证实导管射频消融儿童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尤其对复杂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CARTO系统能在较少X线曝光下 ,易于标测和成功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CARTO系统 电解剖标测 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吞咽诱发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卫东 彭永平 徐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病因 吞咽 诱发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可舒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飞翔 吴耀中 +3 位作者 叶盈 周一薇 严萍 游景成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4期757-757,共1页
75例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按2∶1随机分为心可舒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25例),心可舒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心可舒4片,每日3次,口服4周,结果心可舒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P<0.05,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 心可舒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心电图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腔心脏起搏治疗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探讨
5
作者 唐安丽 马虹 +2 位作者 董吁钢 杜志民 廖新学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8-299,316,共3页
【目的】探讨双房 单室三腔心脏起搏治疗具有房内传导阻滞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及改善心功能疗效。【方法】对 4例具有房内传导阻滞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或心力衰竭的病窦综合征患者行永久性双房 单室三腔心脏起搏治疗 ,定期起搏器程控、... 【目的】探讨双房 单室三腔心脏起搏治疗具有房内传导阻滞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及改善心功能疗效。【方法】对 4例具有房内传导阻滞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或心力衰竭的病窦综合征患者行永久性双房 单室三腔心脏起搏治疗 ,定期起搏器程控、心电图描记、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经 9~ 2 4(18± 6 )个月随访 ,4例冠状窦内左房起搏电极未脱位。2例阵发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者 ,心房颤动发作明显减少 ,近期及远期的双房 右室起搏阈值测定良好 ,1例明显心功能低下者经 1年随访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三腔心脏起搏器能有效地治疗因房内传导阻滞引起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并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三腔心脏起搏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颤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再消融治疗效果分析
6
作者 石国平 施海峰 刘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64-1268,共5页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ATa)的再消融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6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初次行CPVI后(3.7±2.4)个月再次行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ATa标测和消融。结...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ATa)的再消融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6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初次行CPVI后(3.7±2.4)个月再次行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ATa标测和消融。结果:共标测到78种ATa,其中48种(61.5%)为局灶性机制,30种(38.5%)折返机制。在折返机制中,12例为普通房扑,18例为左房内折返,其折返环与二尖瓣峡部、左房前壁及原环肺静脉消融线上的传导间隙有关。2例患者因ATa不稳定而无法标测。64例患者中,56例(87.5%)消融即刻成功,8例需要电复律成窦性心律。术后随访13-21个月,平均(16.5±2.9)个月,60例(93.8%)患者不再发生ATa。结论:CPVI术后ATa的机制可为折返性和局灶性,可通过CARTO系统激动顺序标测成功消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顽固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产前、生后一体化治疗
7
作者 刘甜 李渝芬 +5 位作者 许刚 潘微 张旭 张智伟 梁东坡 曾少颖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72,共2页
胎儿心血管疾病的产前、生后一体化诊治已成为国内热门治疗模式。本文报道1例患儿,产前经胎儿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生后考虑为房性心动过速,但经药物治疗无效。电生理监测证实为右心耳起源的房性心动过速。经导管... 胎儿心血管疾病的产前、生后一体化诊治已成为国内热门治疗模式。本文报道1例患儿,产前经胎儿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生后考虑为房性心动过速,但经药物治疗无效。电生理监测证实为右心耳起源的房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失败后,最终外科手术切除右心耳,达到根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治疗 快速心律失常 产前 胎儿 生后 顽固性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房性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诊断治疗及管理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开宇 王川 +1 位作者 李一飞 华益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460-466,共7页
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AVB)、长QT综合征(LQTS)、其他离子通道病以及房性期前收缩(APB)伴传导阻滞等。部分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能在产前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类型产前诊断存在困难;相对于胎儿快速性心律... 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AVB)、长QT综合征(LQTS)、其他离子通道病以及房性期前收缩(APB)伴传导阻滞等。部分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能在产前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类型产前诊断存在困难;相对于胎儿快速性心律失常而言,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预后相对较差、产前干预手段有限且疗效不尽如意,导致这一领域研究进展较慢。但面对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近5年学者们逐渐突破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 房性期前收缩 快速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 产前诊断 胎心率 室性期前收缩 异位搏动 离子通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尔硫在围手术麻醉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晓波 蔡兵 +1 位作者 兰志勋 齐国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659-661,共3页
目的 了解静脉注射地尔硫 艹卓 在围手术麻醉期控制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和防治心肌缺血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 0例围手术麻醉期发生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或者心肌缺血的患者 ,静注地尔硫 艹卓0 1~ 0 3mg/kg,于给药前、给药后 5、1... 目的 了解静脉注射地尔硫 艹卓 在围手术麻醉期控制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和防治心肌缺血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 0例围手术麻醉期发生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或者心肌缺血的患者 ,静注地尔硫 艹卓0 1~ 0 3mg/kg,于给药前、给药后 5、10、30、6 0min监测HR、NIBP、ECG ST ,记录地尔硫艹卓 的总用量。结果 根据围术期出现的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的情况分为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组 (Ⅰ组 ,n =4 0 )和心肌缺血组 (Ⅱ组 ,n =10 )。两组患者给药后 5min心室率开始减慢 ,10~ 30min达到最大效应 ,Ⅰ组心室率平均减慢 34次 /分 (P <0 0 5 ) ,Ⅱ组心室率平均减慢 2 2次 /分 (P <0 0 5 ) ,ST段在给药后 30min有 6例患者完全恢复正常 ,4例明显改善。两组患者血压在用药早期有轻度下降趋势 ,在用药后 30~ 6 0min基本接近基础值。两组患者地尔硫 艹卓 平均用量约 0 12mg/kg。结论 静脉注射地尔硫 艹卓0 1~ 0 3mg/kg能有效、快速地控制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心室率及防治心肌缺血 ,且不致引起循环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尔硫ZHUO 心肌缺血 患者 麻醉期 围手术 临床应用 心室率 给药 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房神经重构和电重构的影响
10
作者 余涛 李京波 +2 位作者 朱伟 王法斌 魏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0-554,共5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房神经重构和电重构的影响。方法将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的2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n=11)和辛伐他汀组(n=11);另设假手术组(n=11):在大鼠心脏的相同部位只穿线不结扎。4周后,对大鼠行超声心动...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房神经重构和电重构的影响。方法将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的2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n=11)和辛伐他汀组(n=11);另设假手术组(n=11):在大鼠心脏的相同部位只穿线不结扎。4周后,对大鼠行超声心动图和心房电生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和密度;Real-Time PCR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组NGF mRNA表达升高、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增加、左心房内径增大、射血分数降低,并伴随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缩短及房性快速心律失常(AT)诱发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梗死组比较,辛伐他汀组NGF mRNA表达降低、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减少、左心房内径减小、射血分数升高,并伴随AERP延长及AT诱发率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辛伐他汀组仍不能使上述指标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通过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房神经重构及电重构而起到预防AT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GF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心肌梗死 神经重构 电重构 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