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颞下颌关节加速度生理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振宇 胡敏 +3 位作者 尹音 侯军 李传兵 李冬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9-531,共3页
目的 :建立颞下颌关节持续性高正加速度 (+Gz)生理的动物模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A、B、C和D组 4个不同处理条件的实验组 ,每组 12只。A组为空白对照 ;B组地面固定 5min ;C组固定于离心机转臂上 ,俯卧位 ,头向轴心 ,+ 1Gz离... 目的 :建立颞下颌关节持续性高正加速度 (+Gz)生理的动物模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A、B、C和D组 4个不同处理条件的实验组 ,每组 12只。A组为空白对照 ;B组地面固定 5min ;C组固定于离心机转臂上 ,俯卧位 ,头向轴心 ,+ 1Gz离心 5min ;D组体位同C组 ,+ 10Gz离心 30s ,间隔时 + 1Gz离心 60s ,连续每天 5次 ,每周 4d ,共 3周。观察颞下颌关节、咬肌、颞肌和翼外肌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观察了大鼠实验中的表现 ,A组、B组和C组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未见异常 ,D组髁状突和关节盘凝胶状物质缺失 ,胶原纤维暴露、紊乱和断裂 ,伴部分软骨细胞脱落。D组咬肌、颞肌、翼外肌血管扩张充血 ,部分肌纤维扭曲、断裂、横纹消失 ,甚至出现肌纤维溶解。结论 :所建立动物模型重复性好 ,不同实验条件下发生相应的病理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加速度 动物模型 航空医学 持续性高正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月返回再入人体卧姿和躺姿超重动态响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肖艳华 刘炳坤 +6 位作者 王健全 邓金辉 祝郁 刘志刚 国耀宇 费锦学 马红磊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6,共5页
针对载人探月飞船半弹道式再入时人体姿态对动态响应影响明显,通过载人离心机模拟飞船半弹道式返回再入大气层过载曲线,对比分析躺姿和卧姿状态下之五十百分位HybirdⅢ生物力学假人头部、胸部及臀部力学响应的差异。结果发现:2种姿态下... 针对载人探月飞船半弹道式再入时人体姿态对动态响应影响明显,通过载人离心机模拟飞船半弹道式返回再入大气层过载曲线,对比分析躺姿和卧姿状态下之五十百分位HybirdⅢ生物力学假人头部、胸部及臀部力学响应的差异。结果发现:2种姿态下假人的头部、胸部、臀部合加速度响应与输入基本一致,且以胸背向响应为主;卧姿状态下头部响应的+Gz分量较高,且从头部至臀部依次降低;躺姿状态下头盆向载荷的传递可以忽略不计。研究结果可为加速度防护人体姿态设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回再入 持续性加速度 生物力学假人 加速度防护 动态响应 人体姿势 载人离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月返回再入人体卧姿和躺姿超重生理效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浩 马红磊 +5 位作者 肖艳华 王健全 邓金辉 王惠娟 任逸 祝郁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6,共7页
针对载人月球探测再入加速度安全性评估与防护设计问题,探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过载下卧姿和躺姿对人体生理效应的影响。利用载人离心机模拟跳跃式再入过载环境,选拔11名志愿者分别以卧姿和躺姿开展实验。实验过程中监测人体的心率、血压... 针对载人月球探测再入加速度安全性评估与防护设计问题,探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过载下卧姿和躺姿对人体生理效应的影响。利用载人离心机模拟跳跃式再入过载环境,选拔11名志愿者分别以卧姿和躺姿开展实验。实验过程中监测人体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并记录志愿者主观感受。结果表明:峰值为3 G、5 G的过载对人体呼吸和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造成血氧饱和度降低和心率升高;志愿者均能够耐受峰值为5 G的超重过载,实验完成后不适症状消失,并且生理指标恢复正常;与卧姿相比,躺姿状态下志愿者主观不适症状减轻,心率增加和血氧饱和度下降值更低。综合考虑志愿者生理反应指标和主观感受,过载防护设置建议优先选择躺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回再入 持续性加速度 生理效应 加速度防护 人体姿态 载人离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天芪航力片”提取物对+Gz致大鼠脑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杜挺媛 王永春 +6 位作者 高原 刘新宇 王永新 辛益妹 张舒 詹皓 孙喜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天芪航力片"提取物对+10 Gz暴露后大鼠脑损伤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防护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 Gz组和"天芪航力片"防护组,每组12只。于灌胃给药14 d后,给予+10...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天芪航力片"提取物对+10 Gz暴露后大鼠脑损伤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防护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 Gz组和"天芪航力片"防护组,每组12只。于灌胃给药14 d后,给予+10 Gz、5 min的加速度暴露,观察各组大鼠脑超微结构、脑ATP酶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脑组织电镜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10 Gz组大鼠脑皮层神经细胞出现线粒体肿胀、嵴模糊不清及溶酶体增多等损伤变化,大鼠脑ATP酶含量显著降低(P<0.05);"天芪航力片"防护组脑组织损伤较轻,大鼠脑ATP酶含量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和+10 Gz组比,"天芪航力片"防护组SOD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10 Gz组的高、中、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升高(P<0.05),"天芪航力片"防护组,高、中、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显著下降(P<0.05);与+10 Gz组相比,"天芪航力片"防护组,高、中、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复方中药"天芪航力片"提取物对+10 Gz暴露引起的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防护机制可能与改善高G暴露引起的大鼠血液流变学改变、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及减轻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加速度 血液流变学 脑损伤 防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