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联合真空拔罐与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瘘管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1
作者 杨美宁 王芳 +4 位作者 红华 袁嘉 孙跃 孙冉 刘倩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84-289,共6页
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联合真空拔罐与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瘘管期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4年1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瘘管期PCM病例60例,将其随机分为介入组与VSD组,30例/组,并根据... 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联合真空拔罐与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瘘管期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4年1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瘘管期PCM病例60例,将其随机分为介入组与VSD组,30例/组,并根据皮肤表面有无破溃将其分为破溃型与未破溃型。介入组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及对冲、真空拔罐负压吸引,VSD组瘘管切除术后放置负压引流装置,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介入组与VSD组治疗总有效率、短期复发率、术前及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病灶初始最大直径、术后瘢痕面积、创口愈合时间小于VSD组;疼痛缓解程度、乳腺外形完整性、患者满意度优于VSD组,治疗时间长于V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联合真空拔罐与VSD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患者满意度更高,可作为有生育要求或重视乳腺外形完整性的瘘管期PCM患者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超声引导 穿刺抽液 真空拔罐 封闭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切除术联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杨荔 张淑群 +4 位作者 王力 郭爱宁 苏佩佩 陈影 詹萌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64-867,共4页
目的探究小切口切除术联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对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患者疗效、乳房毁损率及换药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PCM女性患者1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75例)和对照... 目的探究小切口切除术联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对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患者疗效、乳房毁损率及换药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PCM女性患者1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75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切口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乳房完整性、手术指标、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6.36%)低于试验组(97.33%)(P<0.05);乳房完整性比较,试验组优秀的占52.00%,差的占1.33%;对照组优秀的占31.82%,差的占11.36%,试验组乳房完整性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2.67%)低于对照组(14.77%)(P<0.05)。结论小切口切除术联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能提高PCM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乳房毁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切除术 持续封闭引流 浆细胞性乳腺炎 乳房毁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洗剂滴灌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翠敏 李雪岩 +3 位作者 刘维伟 刘平安 李浩杰 武欣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6期61-66,共6页
目的探究解毒洗剂滴灌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2组均行基础治疗,对照组34例(1... 目的探究解毒洗剂滴灌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2组均行基础治疗,对照组34例(1例脱落、1例无法判断疗效)予以生理盐水滴灌联合VSD治疗,观察组33例(1例退出研究,2例脱落)予以解毒洗剂滴灌联合VSD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1、2周和1个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30/33)高于对照组6765%(23/34,P<0.05)。观察组创面渗液干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时,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时,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和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观察组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1/33),对照组为5.88%(2/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洗剂滴灌联合VSD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加速清除病原菌、促进创面恢复,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感染 解毒洗剂 封闭引流术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细菌培养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116-119,共4页
目的 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难愈性创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实施持... 目的 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难愈性创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实施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评价两组病例创面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瘢痕评分(厚度、色泽、柔软度、血管分布)、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瘢痕厚度、色泽、柔软度、血管分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瘢痕厚度、色泽、柔软度、血管分布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和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舒适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理、心理、社交、环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心理、社交、环境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难愈性创面效果较明显,可以减轻创面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减轻瘢痕情况,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愈性创面 创面修复治疗 持续封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复杂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肖湘君 朱勇 刘鸣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5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复杂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06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复杂创面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治疗组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形态学情...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复杂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06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复杂创面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治疗组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形态学情况、Ⅱ期手术时间、创面面积、换药次数及总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组患者创面修复时间、Ⅱ期手术处理时间、治疗后的创面面积、换药次数、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修复治疗复杂创面,能有效缩短创面修复时间,减小创面面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临床疗效良好,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引流术 复杂创面修复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8
6
作者 全秋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6期201-202,共2页
总结了对采用VSD负压封闭式引流治疗四肢缺损疾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本组病例共28例,实施负压引流术后,通过加强一般护理、故障处理和康复指导,未出现感染病例,全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四肢缺损 封闭引流 vsd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灶清除加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常炳营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4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病灶清除加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 VSD)与传统灌洗对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29例,其中19例( VSD组)采用彻底病灶清除、骨皮质开槽并髓腔内持续负压封闭引流14~21 d,二次手术闭合创面;10... 目的:观察比较病灶清除加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 VSD)与传统灌洗对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29例,其中19例( VSD组)采用彻底病灶清除、骨皮质开槽并髓腔内持续负压封闭引流14~21 d,二次手术闭合创面;10例(对照组)同期病灶清除加传统灌洗引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SD组住院时间缩短,引流液细菌培养阳性例数更少,引流管阻塞、脱管减少,引流时间缩短、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结论病灶清除加髓腔内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慢性骨髓炎安全、有效,效果优于传统灌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胫骨 病灶清除 封闭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VSD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破损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5
8
作者 孟小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8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VSD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破损的护理体会。方法用VSD敷料填充或覆盖患者皮肤软组织的创面,再利用生物半透膜对其包裹,使其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境,最后连接负压。结果直接愈合的有6例,二期局部皮瓣转移的有... 目的探讨使用VSD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破损的护理体会。方法用VSD敷料填充或覆盖患者皮肤软组织的创面,再利用生物半透膜对其包裹,使其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境,最后连接负压。结果直接愈合的有6例,二期局部皮瓣转移的有7例,二期手术植皮的有7例,所有患体功能均得到最大的恢复并出院。结论 VSD持续封闭负压引流能刺激肉芽组织增生、有效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软组织破损 vsd持续封闭引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术对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9
作者 俞凌 汪悦 +1 位作者 邢川明 杨登元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对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4年7月于南京市中心医院就诊的56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VSD装置治疗)和试验组(采用改良式VSD装置治... 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对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4年7月于南京市中心医院就诊的56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VSD装置治疗)和试验组(采用改良式VSD装置治疗),每组28例。比较两组住院天数、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等指标,分析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住院时间缩短(P<0.05);治疗后第3天,试验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比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改良式VSD对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 改良封闭引流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43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杰 陈周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9期739-740,共2页
探讨术前经彩色多普勒定位,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体会。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4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切口愈合等级、术后瘢痕大小、切口愈合时间、乳房外形变化、换药次数和手术后随访1年内的是否复... 探讨术前经彩色多普勒定位,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体会。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4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切口愈合等级、术后瘢痕大小、切口愈合时间、乳房外形变化、换药次数和手术后随访1年内的是否复发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归纳分析。4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切口均达到一期愈合,其中1例术后2个月对侧乳腺发生浆细胞性乳腺炎,用同样的手术方法达到治愈。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应用于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能够显著减少换药次数、缩短住院周期及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切口瘢痕相对较小,乳房变形小、复发率明显降低,减轻了患者痛苦且达到了良好的美容效果,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乳腺炎 持续封闭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在下肢溃疡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秦荣毫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1120-1121,共2页
目的:分析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在下肢溃疡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镇平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下肢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进行创面修复,观察患者溃疡创面清创效果和治疗... 目的:分析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在下肢溃疡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镇平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下肢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进行创面修复,观察患者溃疡创面清创效果和治疗情况。结果负压封闭引流1周后,所有患者溃疡创面清创有效,清创时间为7~12 d,平均清创时间为(8.1±1.6)d,创面面积缩小比例为25.5%~40.1%。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过敏和创面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下肢溃疡患者创面修复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清创,缩小创面面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封闭引流术 下肢溃疡创面修复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微粒皮种植术用于下肢慢性溃疡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2
作者 梁王班 李实忠 张菊影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期266-268,272,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微粒皮种植术用于下肢慢性溃疡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我院下肢慢性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VSD联合微粒皮种植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5)和VSD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5)...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微粒皮种植术用于下肢慢性溃疡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我院下肢慢性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VSD联合微粒皮种植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5)和VSD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5)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创面面积缩小比例、清创时间、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创面面积缩小比例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创时间显著短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42/45)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的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联合微粒皮种植术用于下肢慢性溃疡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较单独VSD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治疗时间,而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封闭引流术 微粒皮种植术 下肢慢性溃疡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克伤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护理 被引量:16
13
作者 黄萍 曹文凤 +3 位作者 全小明 骆焕枝 郭佳莹 李四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7-439,共3页
目的对33例威克伤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了解威克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通过护理了解,从而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经实践证明,针对性护理措施是保证威克伤负压... 目的对33例威克伤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了解威克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通过护理了解,从而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经实践证明,针对性护理措施是保证威克伤负压封闭引流术疗效的有力助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克伤封闭引流术 严重软组织损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4
作者 赵杰 辛杰 +1 位作者 初涛 郝清海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39-40,45,共3页
目的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2月~2008年8月临床收治的23例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 目的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2月~2008年8月临床收治的23例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6~8天后,拆除敷料行二期植皮术。结果23例患者中21例患者使用VSD治疗后行二期植皮全部成活;2例患者行两次VSD治疗后植皮全部成活。结论VSD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缺损 治疗 创面 持续封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在骨科创伤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栋 熊永发 代端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7期61-61,63,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在骨科创伤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收治骨科创伤患者86例,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常规引流治疗,B组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好转(P<0.05)。A组...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在骨科创伤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收治骨科创伤患者86例,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常规引流治疗,B组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好转(P<0.05)。A组总有效率83.71%,B组总有效率88.36%。A组住院时间(22.8±6.2)d,平均费用(7 312.12±235.17)元;B组住院时间(16.8±5.3)d,平均费用(5 369±185.73)元。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在骨科创伤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费用和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封闭引流术(vsd) 骨科创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重度压疮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晓红 黄蓓蕾 李敏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34-1335,共2页
关键词 封闭引流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小儿软组织感染创面的护理 被引量:16
17
作者 苟丽 陈俊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297-2298,共2页
关键词 vsd 封闭引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慧娟 李峰 +5 位作者 童奥 唐红 吴佳轩 李晓静 王书瑶 曹蕊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9期22-24,27,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9-12月行持续封闭式VSD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4例患者在行VSD治疗后...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9-12月行持续封闭式VSD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4例患者在行VSD治疗后采用人造皮肤覆盖创面后愈合,1例患者因创面肉芽过度生长而接受再次清创换药治疗,3例患者因发生堵管问题疗效较差,其余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明显缩小,术后无感染。结论糖尿病足患者VSD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可有效减少了堵管等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封闭引流 糖尿病足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早期深度电烧伤创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永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分析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早期深度电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深度烧伤创面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的不同,将伤后48h内入院的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伤后48h后入院的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手术扩创及... 目的分析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早期深度电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深度烧伤创面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的不同,将伤后48h内入院的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伤后48h后入院的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手术扩创及负压封闭引流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8.12±1.34)、(26.18±3.16)d,优于对照组[(11.67±3.65)、(35.48±7.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深度电烧伤创面患者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创面恢复,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电烧伤 创面 封闭引流术 早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床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Ⅳ期压疮的护理 被引量:16
20
作者 岑美珠 陈月媚 张梅霞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提高波浪床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Ⅳ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对4例Ⅳ期压疮患者采用波浪床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治疗过程中做好波浪床运行的监控,保持负压引流通畅,实施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加强饮食和基础护理。结果综合治... 目的提高波浪床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Ⅳ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对4例Ⅳ期压疮患者采用波浪床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治疗过程中做好波浪床运行的监控,保持负压引流通畅,实施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加强饮食和基础护理。结果综合治疗30~100d伤口均愈合,无新发压疮。结论波浪床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Ⅳ期压疮效果可靠,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疗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床 封闭引流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