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物秸秆生物质原料可持续利用模式探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侯新村 范希峰 +2 位作者 朱毅 岳跃森 武菊英 《农学学报》 2018年第4期32-38,共7页
为阐明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原料的可持续利用潜力,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以生物质原料可持续生产和供应系统为基础的生物质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作物秸秆生物质原料可持续利用模式,并分析了中国作物秸秆生物质原料... 为阐明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原料的可持续利用潜力,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以生物质原料可持续生产和供应系统为基础的生物质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作物秸秆生物质原料可持续利用模式,并分析了中国作物秸秆生物质原料可持续利用潜力。在中国现代生物质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控制作物秸秆生物质原料利用比例整体上不超过25%,即使部分适宜规模化开发利用地区亦不应该超过35%;生物质产业发展应该兼顾生物质原料需要与传统利用方式需要之间的平衡,尤其是要满足作物主产品可持续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秸秆 木质纤维素 生物质原料 持续利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秦巴山地生态格局与农业资源持续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彦随 方创琳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1年第1期39-46,共8页
山地是具有一定高度和坡度的特殊生态环境综合体。受自然分异规律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双重干预和影响 ,产生了生态环境类型的垂直分异及其层带组合格局。通过土地生态类型格局分析 ,可以揭示土地生态环境类型结构与功能的异质性和有序性 ,... 山地是具有一定高度和坡度的特殊生态环境综合体。受自然分异规律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双重干预和影响 ,产生了生态环境类型的垂直分异及其层带组合格局。通过土地生态类型格局分析 ,可以揭示土地生态环境类型结构与功能的异质性和有序性 ,从而为全面认识土地类型群体的生态属性及其演替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为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的设计与优化决策提供科学指导。本文以陕西秦巴山地为例 ,利用遥感与GIS方法进行农业生态环境类型时空分异规律及其综合定量评价研究 ,划定了农业生态类型区。据此并以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准则为指导 ,基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山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 持续利用模式 陕西秦巴山地 山地生态环境 山地农业生态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沿海酸性硫酸盐土可持续利用模式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章家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6期28-30,共3页
指出广东省酸性硫酸盐土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发生原因,同时介绍了几种酸性硫酸盐土的可持续利用模式,即红树林保护型咸围养殖模式、垄沟种蔗模式、基塘淡水养殖模式、排灌通畅的种稻(藕)模式和草牧模式。
关键词 酸性硫酸盐土 持续利用模式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湿地资源特点及其可持续利用模式
4
作者 张秋根 郭英荣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2年第3期25-27,33,共4页
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研究热点 ,以江西湿地资源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江西湿地的主要特点 ,论述了江西湿地在合理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江西 湿地资源 特点 持续利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探讨
5
作者 龚孝生 申家兴 李红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3期162-164,共3页
内蒙古草地资源具有重大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何分析、评价、管理及建立自治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意义特殊。为系统、科学地剖析内蒙古草地资源利用与草原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开放的... 内蒙古草地资源具有重大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何分析、评价、管理及建立自治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意义特殊。为系统、科学地剖析内蒙古草地资源利用与草原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开放的复合生态系统角度,讨论草地资源复杂巨系统在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平衡模式,尤其是草原环境保护在负熵流的引入及降低系统内部不可逆熵增的重要作用,有助于从理论上探讨内蒙古草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方式以及维持社会—经济—生态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资源 持续利用模式 耗散结构理论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流调控的集约化农区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设计理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付永虎 刘俊青 +2 位作者 魏范青 宗婷 姚莹莹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第5期123-130,共8页
物质流分析通过定量解析集约农业土地利用过程中物质的迁移与转化路径,测度物质使用的环境影响,为高集约化农区环境风险控制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探讨立足于高投入产出条件下,如何减少过... 物质流分析通过定量解析集约农业土地利用过程中物质的迁移与转化路径,测度物质使用的环境影响,为高集约化农区环境风险控制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探讨立足于高投入产出条件下,如何减少过量投入及降低环境风险的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的设计模式。从土地利用系统设计的角度提出了物质流调控理论,详细阐释理论框架、研究内容与评价准则、设计模式及其图式。通过物质流调控来创造集约农业与环境的共生关系,沿着“热点”投入行为管控、区域关键环境问题阻控及系统间物质循环效率提升的研究思路,构建“三位一体”的高集约化农区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可更加精准地预测各种设计的环境后果及社会经济效应。研究成果可为指导农业发展方式向减量投入、低环境风险的可持续农业转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持续土地利用模式 物质流调控 设计理论 高集约化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部将推出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
7
作者 者也 《农机科技推广》 2002年第6期14-14,共1页
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主持编审的《中国生态农业十大模式和技术》现已经进入最后修改阶段,我国生态农业10大类34小类的模式和配套技术即将推出。
关键词 生态农业模式 配套技术 中国生态农业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复合生态模式 农业生态 修改阶段 持续利用模式 小流域综合治理 生态渔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