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槽系组合夹具计算机辅助拼装系统(S—MFCAA 2.0版)
1
作者 王明强 范牧昌 陈兵 《机电工程》 CAS 1997年第1期12-13,共2页
本文介绍了槽系组合夹具计算机辅助系统(S-MFCAA系统V2.0版)的结构及使用。
关键词 组合夹具 CAD 计算机应用 拼装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重构核心组件的组合夹具自动拼装系统
2
作者 欧彦江 顾铭 许晓旸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2-75,共4页
在PRO/E3.0平台上开发出了组合夹具计算机辅助拼装系统。该系统将若干可独立完成各种功能的参数化结构形式设为核心组件并构建了组合夹具元件库,提出一种新的典型路径的存储方法。引入产生式规则进行组合夹具定位夹紧元件的选择,实现了... 在PRO/E3.0平台上开发出了组合夹具计算机辅助拼装系统。该系统将若干可独立完成各种功能的参数化结构形式设为核心组件并构建了组合夹具元件库,提出一种新的典型路径的存储方法。引入产生式规则进行组合夹具定位夹紧元件的选择,实现了系统的局部智能化。组件选择及装配实例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完成组合夹具的拼装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夹具 可重构性 自动拼装系统 核心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盾构管片拼装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欢欢 陈馈 +1 位作者 龚国芳 王助锋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1-74,共4页
设计了一种六自由度的管片拼装系统实验平台,具有实现平动、仰俯、侧翻、横摇、提升及回转等六个动作的能力,能真实模拟盾构管片拼装系统的实际工况,并从机械结构、液压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计算。
关键词 拼装系统 盾构管片 设计 实验平台 六自由度 机械结构 液压系统 回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盾构隧道整体式预制箱涵高精度拼装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帅坤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4-344,共11页
为满足大直径盾构隧道底部整体式预制箱涵的高精度拼装要求,解决目前预制箱涵拼装精度低、无法根据隧道线形精准调节箱涵拼装姿态的问题,结合箱涵拼装施工工艺质量要求,研制出一套整体式6自由度箱涵智能拼装系统,并应用于上海机场联络线... 为满足大直径盾构隧道底部整体式预制箱涵的高精度拼装要求,解决目前预制箱涵拼装精度低、无法根据隧道线形精准调节箱涵拼装姿态的问题,结合箱涵拼装施工工艺质量要求,研制出一套整体式6自由度箱涵智能拼装系统,并应用于上海机场联络线2标工程。首先,介绍6自由度箱涵拼装机的系统组成与设计;然后,建立并求解三旋转自由度平台运动学正逆向运动方程;最后,利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构的强度。研究结果显示:该拼装系统的结构强度、拼装平台运动范围与运动精度均能满足实际工程需求。经过在上海机场联络线的应用证明,6自由度箱涵智能拼装系统可实现箱涵高精度、智能化高效拼装,满足箱涵拼装施工工艺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盾构隧道 整体式预制箱涵 6自由度 高精度 智能化 拼装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传动系统拼装CAT实验台 被引量:2
5
作者 冯天麟 朱会学 刘美霞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1,70,共2页
液压系统CAT实验台是为适应现代教学、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材而研制的实验设备。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将现行的计算机控制和测试方法用于实验节点上 ,扩大操作面 ,增加动手实验环节 ,引导学生深入实验操作之中 ,掌握实验过程及方法 ,提高... 液压系统CAT实验台是为适应现代教学、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材而研制的实验设备。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将现行的计算机控制和测试方法用于实验节点上 ,扩大操作面 ,增加动手实验环节 ,引导学生深入实验操作之中 ,掌握实验过程及方法 ,提高独立思维、设计实验及工程研究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设计实验 拼装系统 “点接”控制 液压系统 CAT 实验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通长江大桥钢梁制造管理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贵忠 《中国铁路》 2017年第6期1-6,共6页
沪通长江大桥钢梁制造规模大,采用箱桁组合新结构、两节间大节段悬拼架设新工法,对制造工艺、制造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钢梁制造工艺、安全质量以及工效需要,指挥部深入推广标准化管理,以"工厂化、专业化"制造模式为依... 沪通长江大桥钢梁制造规模大,采用箱桁组合新结构、两节间大节段悬拼架设新工法,对制造工艺、制造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钢梁制造工艺、安全质量以及工效需要,指挥部深入推广标准化管理,以"工厂化、专业化"制造模式为依托,设计使用新型工装胎具、引进成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制造设备,推动生产线、设备的更新换代,实现"机械化"制造,促进制造工艺优化与提升。与此同时,探索BIM技术、焊缝信息管理、虚拟拼装等信息化手段,使自动化制造、智能化管理与传统制造工艺有机结合,对智能化建桥做出了有益尝试。沪通长江大桥钢梁制造管理体系保证了钢梁制造高精度、高质量、高产出,为优质高效的钢梁安装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梁制造 制孔工艺 BIM技术 无码组 胎架虚拟 拼装系统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