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越仇恨、大悲悯与拷问灵魂——莫言文学思想研究之一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志忠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34,共21页
莫言的创作与时俱进,超越仇恨、大悲悯、拷问灵魂,构成他自《丰乳肥臀》以来面对现实进行思考和回应的重要命题。以莫言的创作历程和具体文本为考察对象,阐释其中蕴含的以"仇必和而解"的姿态超克"斗争哲学"、化解... 莫言的创作与时俱进,超越仇恨、大悲悯、拷问灵魂,构成他自《丰乳肥臀》以来面对现实进行思考和回应的重要命题。以莫言的创作历程和具体文本为考察对象,阐释其中蕴含的以"仇必和而解"的姿态超克"斗争哲学"、化解历史重重淤积的情仇恩怨的积极取向,跳出狭窄视野与精神局限而追求至高的大悲悯境界,冷峻地进行自我灵魂的拷问,由此梳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悲悯情怀与灵魂拷问的文学思潮,可以勾勒莫言与鲁迅的精神联系,从而揭示莫言相关命题的思想传承及其在现实语境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丰乳肥臀》 超越仇恨 “仇必和而解” 拷问灵魂 文学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着鲁迅的发明再往前走一点”——莫言对鲁迅精神的继承与新变(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志忠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6,共13页
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给予赵甲自我申辩的权利,是莫言的重要创见,但是,在赵甲声嘶力竭地申诉时,他就面对着一位不言自威、冷酷无情的法官,在进行心灵拷问的法庭上,赵甲的声音显得多么微弱多么可笑。这就进入了莫言与鲁迅的关联性的最高... 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给予赵甲自我申辩的权利,是莫言的重要创见,但是,在赵甲声嘶力竭地申诉时,他就面对着一位不言自威、冷酷无情的法官,在进行心灵拷问的法庭上,赵甲的声音显得多么微弱多么可笑。这就进入了莫言与鲁迅的关联性的最高层面,大悲悯与拷问灵魂。大悲悯,是讲在至高的意义上,世人皆如虫豸,忙忙碌碌奔波劳顿,却昏昏然茫茫然而不自知,世人皆有执念,时时处处要证明自己的行为和存在的合理性却总在逃避真相,可怜复可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精神 莫言 拷问灵魂 赵甲 冷酷无情 往前走 悲悯 昏昏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和高晓声对农民心理探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董燕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5-199,共5页
驻足20世纪的中国文坛,鲁迅和高晓声可谓农民题材小说创作的两座奇伟的高峰。审视农民的灵魂心理,探索剖析农民的精神思想,为农民书写时代的生活篇章是他们共同的艺术追求。有缘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鲁迅和高晓声在探究农民心理历程方面... 驻足20世纪的中国文坛,鲁迅和高晓声可谓农民题材小说创作的两座奇伟的高峰。审视农民的灵魂心理,探索剖析农民的精神思想,为农民书写时代的生活篇章是他们共同的艺术追求。有缘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鲁迅和高晓声在探究农民心理历程方面的异同比较,来观照农民题材小说创作的继承、演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灵魂拷问 冷峻批判 温情嘲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凫眠岸有闲意——汪曾祺小说的中国传统诗学精神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庆西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65-66,共2页
汪曾祺的小说很好读,有点文化的人都能读。他写得平淡。平淡不是淡而无味,姜白石评论陶渊明说过“散而庄,淡而腴”的话;汪曾祺的小说就这样。假如他写一个人的庸俗、无聊,通篇就是那个人的日常起居,一些习惯和癖好,包括怎么接电话,如何... 汪曾祺的小说很好读,有点文化的人都能读。他写得平淡。平淡不是淡而无味,姜白石评论陶渊明说过“散而庄,淡而腴”的话;汪曾祺的小说就这样。假如他写一个人的庸俗、无聊,通篇就是那个人的日常起居,一些习惯和癖好,包括怎么接电话,如何轧朋友、过礼拜天之类。有一搭无一搭地描述,构不成故事,却很有些人生况味。他很少采用讽刺,更不用外国小说中常见的那种“灵魂拷问”的笔法。这和“宽容”形诸散淡的笔墨很是表里相宜。作为一种叙事态度,这本身就含藏丰富的意味。当然,“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诗学精神 中国传统 陶渊明 灵魂拷问 人生况味 叙事态度 姜白石 评论 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双雄》与黎尚正——“爱”的阐释
5
作者 司棋 《电影评介》 2003年第9期28-29,共2页
Y以警匪对立为框架的《双雄》不仅情节精彩紧张,故事曲折生动,更重要的是影片把凝重深刻的意蕴成功地融入到警匪与动作的架构之中。
关键词 “爱” 钻石 刑事犯罪 灵魂拷问 安全保卫 地下通道 犯罪集团 心理学理论 影片 生命的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