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平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动作技术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洋 程丽芬 +2 位作者 吴瑛 朱志强 王德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0-86,共7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不同水平的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动作技术效果的各项指标的差异,为一般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安排、缩短差距提供可针对性参考意见。方法采用Vicon红外动作捕捉系统、2块kistler测力台和1块测力靶以及同步设备,对优秀组和一般... 目的分析和比较不同水平的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动作技术效果的各项指标的差异,为一般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安排、缩短差距提供可针对性参考意见。方法采用Vicon红外动作捕捉系统、2块kistler测力台和1块测力靶以及同步设备,对优秀组和一般组共16名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技术动作进行比较分析。选取峰值拳速、接触拳速、拳速衰减率速度指标3个、冲量、峰值力量、相对力量、发力时间、发力率、发力指数力量指标6个、后脚峰值力量、峰值力量时间、快速发力指数指标双脚发力指标3个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优秀组和一般组在接触拳速和速度衰减率指标差异极显著。测力靶数据6个指标差异显著,下肢测力台指标中,后腿峰值力量/体重以及后脚发力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后手直拳技术动作效果要实现专项技术的“经济性和实效性”特征,重点在后腿积极启动力量,以增加出拳速度和有效击打的“刚性连接结构”为目的的抗阻专项力量训练设计是教练员提升一般运动员后手直拳技术动作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水平 拳击运动员 后手直拳 技术效果 生物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比赛制胜因素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鲍善军 龙跃玉 王德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4,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国际拳联新规则下我国与国外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比赛制胜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国外运动员前后手直拳、前后手摆拳使用次数远多于我国运动员;国外运动员的迎击战术运用次数均高于我...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国际拳联新规则下我国与国外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比赛制胜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国外运动员前后手直拳、前后手摆拳使用次数远多于我国运动员;国外运动员的迎击战术运用次数均高于我国运动员,中小级别差距较为明显;国外运动员运用后仰、躲闪防守反击战术远高于我国运动员,运用后撤步、格挡防守反击战术低于我国运动员。据此提出我国拳击运动员的针对性训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 制胜因素 中外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拳击运动员表象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德新 张卫强 汪继兵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44,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实验等研究方法,对拳击运动员表象训练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象训练有助于运动水平较低、基础较差的运动员学习和掌握基本技术;与进行基本技术的表象训练相比,较高水平的运动员进行稍复杂技术的表象训练的效果更好... 采用文献资料、实验等研究方法,对拳击运动员表象训练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象训练有助于运动水平较低、基础较差的运动员学习和掌握基本技术;与进行基本技术的表象训练相比,较高水平的运动员进行稍复杂技术的表象训练的效果更好一些;短期的表象训练对运动员综合能力的提高效果不明显;运动员进行一定时间的、系统的表象训练,表象能力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击运动员 表象训练 基本技术 综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子拳击运动员心电图特点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丁华 郭英杰 +1 位作者 臧广悦 郑锡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4-315,共2页
对参加 2 0 0 0年全国男子拳击冠军赛的 5 6名优秀拳击运动员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 ,运动员组心电图异常者 33例 (不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和左室高电压 ) ,占全部调查对象的5 8 93% ,低于对照组 ;运动员组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电压... 对参加 2 0 0 0年全国男子拳击冠军赛的 5 6名优秀拳击运动员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 ,运动员组心电图异常者 33例 (不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和左室高电压 ) ,占全部调查对象的5 8 93% ,低于对照组 ;运动员组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电压、不完全右束枝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分别为 87 5 %、5 1 78%、7 14% ,高于对照组的 4 3 78%、18 34%、0 5 4 % ,两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 0 0 5 )。拳击运动员的平均安静心率为 4 8 2 4± 9 0 6次 /分 ,低于对照组 (P <0 0 0 5 ) ,而窦性心律不齐的发生率接近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击运动员 心电图 左室高电压 运动训练 男性 心力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前手直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新坤 李东鹏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2-105,共4页
通过爱捷运动录像测试分析系统,对参加2004年全国拳击冠军赛决赛部分冠军的前手直拳作以运动学特征的研究、分析,将前手直拳技术加以量化,找出运动员运用前手直拳时的运动学特征与规律,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前手直拳技术训练和比赛中提供... 通过爱捷运动录像测试分析系统,对参加2004年全国拳击冠军赛决赛部分冠军的前手直拳作以运动学特征的研究、分析,将前手直拳技术加以量化,找出运动员运用前手直拳时的运动学特征与规律,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前手直拳技术训练和比赛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击运动员 前手直拳技术 运动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拳击运动员月经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大林 杨海燕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子拳 女子 拳击运动员 邀请赛 比赛项目 体育项目 竞赛项目 月经状况 调查与分析 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拳击运动员下尺桡关节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扬 刘晓光 李爽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2-103,共2页
在拳击运动中 ,下尺桡关节损伤比较常见 ,它是由于下尺桡关节的解剖特点和运动员技术动作不正确所造成的。本文着重阐明了拳击运动员下尺桡关节损伤的发生机制 ,并提出了复位、固定方法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拳击运动员 下尺桡关节损伤 防治 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拳击运动员以强度为主的间歇训练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国琪 张立德 +1 位作者 李荣良 孙素英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3-66,共4页
为了加速提高我国拳击运动的水平,在短时期内缩短与世界水平的距离,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人员正从各个方面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拳击教练员应根据拳击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拳击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和训... 为了加速提高我国拳击运动的水平,在短时期内缩短与世界水平的距离,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人员正从各个方面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拳击教练员应根据拳击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拳击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和训练各时期各阶段的不同要求,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拳击运动员某些生理指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击运动员 间歇训练法 训练方法 运动项目 教练员 拳击比赛 体育科研人员 比赛前后 运动成绩 个性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拳击运动员表象竞赛时的注意力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丛林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65,共3页
采用实验法对拳击运动员表象竞赛时的脑电图进行监测,研究其在表象竞赛回合中的注意力与竞技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运动员注意力能力与参赛的重量级别无关,与竞技水平有关,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之间呈显著性差异;注意力维持时间随运动员... 采用实验法对拳击运动员表象竞赛时的脑电图进行监测,研究其在表象竞赛回合中的注意力与竞技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运动员注意力能力与参赛的重量级别无关,与竞技水平有关,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之间呈显著性差异;注意力维持时间随运动员水平提高而延长;α波被抑制程度显示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差异。结果反映了专项能力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击运动员 表象竞赛 注意力 竞技水平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拳击运动员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华 王新坤 张奔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38-40,共3页
心电图的改变是运动员机能状态和机体疲劳的表现 ,心电图有明显的项目特点。对 1 7名女子拳击运动员的心电图在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电压等方面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提示了拳击运动员为适应高强度、快节奏... 心电图的改变是运动员机能状态和机体疲劳的表现 ,心电图有明显的项目特点。对 1 7名女子拳击运动员的心电图在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电压等方面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提示了拳击运动员为适应高强度、快节奏的项目特点心脏极大的储备和极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分析 拳击运动员 对照组 左室高电压 窦性心动过缓 改变 心脏 子拳 女子 项目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拳击运动员赛前控、降体重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68-70,共3页
对参加2003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的114名运动员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进行了赛前控、降体重的调查。赛前两周控、降体重的运动员占全部调查对象的43.86%,平均降体重5.57%。结果显示:运动员赛前两周降体重对运动成绩是有直接影响的,降体... 对参加2003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的114名运动员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进行了赛前控、降体重的调查。赛前两周控、降体重的运动员占全部调查对象的43.86%,平均降体重5.57%。结果显示:运动员赛前两周降体重对运动成绩是有直接影响的,降体重多的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远远低于降体重少的及没降体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击运动员 体重 生化指标 运动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拳击运动员常见的手部损伤及其防治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秋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5-326,共2页
关键词 拳击运动员 手部损伤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拳击运动员第1掌骨骨折11例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进 刘建华 岱云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第1掌骨骨折 拳击运动员 病例资料 关节骨折 全运会 医务科 左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青年拳击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与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海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8年第1期32-35,共4页
通过对我国45名优秀青年拳击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调查,结果表明:拳击运动员运动损伤以头面部最为多见,其次为手都、腰部。具出血、手都挫伤、面部撕裂伤、腰踝扭伤等是比较常见的伤病,多为轻伤。脑震荡及击音发生机率相对小些,但一旦... 通过对我国45名优秀青年拳击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调查,结果表明:拳击运动员运动损伤以头面部最为多见,其次为手都、腰部。具出血、手都挫伤、面部撕裂伤、腰踝扭伤等是比较常见的伤病,多为轻伤。脑震荡及击音发生机率相对小些,但一旦发生,病情相对严重。重拳是拳击运动员损伤的主要原因,同时与运动员的防护能力、身体疲劳、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及训练水平、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击运动员 运动损伤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拳击运动员第二腕掌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效果
15
作者 崔新东 叶锐彬 +2 位作者 冯连世 李激扬 谷锦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1-172,共2页
第二腕掌关节半脱位常导致周围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和本体感觉的缺失,神经肌肉控制减弱,引起第二腕掌关节不稳,在运动员重复击打沙包和打击对手头面部时易反复错动刺激滑膜引起不同程度的滑膜炎,导致局部疼痛,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 第二腕掌关节半脱位常导致周围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和本体感觉的缺失,神经肌肉控制减弱,引起第二腕掌关节不稳,在运动员重复击打沙包和打击对手头面部时易反复错动刺激滑膜引起不同程度的滑膜炎,导致局部疼痛,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比赛。恢复神经肌肉控制、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稳定是运动员重返训练场和赛场的先决条件,故康复治疗方法的研究在当前备战北京奥运会的背景下显得异常重要。作者与国家拳击队教练员、运动员一起研究设计了一套康复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腕掌关节半脱位 拳击运动员 康复效果 神经肌肉控制 治疗方法 北京奥运会 本体感觉 周围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拳击运动员个性特点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陈丹萍 李荣良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13-15,共3页
通过对拳击运动员的个性特点的研究,对于运动员的选拔培养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参加1987年全国“营洗友谊杯”拳击比赛的75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对运动员进行个性特点分析,从中评定出拳击运动... 通过对拳击运动员的个性特点的研究,对于运动员的选拔培养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参加1987年全国“营洗友谊杯”拳击比赛的75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对运动员进行个性特点分析,从中评定出拳击运动员的良好个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击运动员 个性特点 个性特征 特点分析 研究对象 拳击比赛 运动项目 培养工作 友谊 初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拳击运动员基础状态下血清酶特点
17
作者 赵大林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9年第4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血清酶 拳击运动员 基础状态 CK-MB活性 总活性 研究对象 心肌损伤 肌酸激酶 血清CK 活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拳击运动员体脂比例的研究
18
作者 黄国琪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16-18,共3页
1986年下半年,国家体委宣布恢复拳击运动以后,已举办过几次较大规模的全国性比赛。在比赛中,我们发现我国拳击运动员的技术、体质水平与亚洲强队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为了尽快缩短这一差距,必须注重科学选材和科学训练。本文拟探讨研究我... 1986年下半年,国家体委宣布恢复拳击运动以后,已举办过几次较大规模的全国性比赛。在比赛中,我们发现我国拳击运动员的技术、体质水平与亚洲强队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为了尽快缩短这一差距,必须注重科学选材和科学训练。本文拟探讨研究我国拳击运动员的体脂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拳击运动员 体脂百分比 探讨研究 科学选材 科学训练 体质水平 国家体委 强队 比例 大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评价模型与参考值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吴国栋 王德新 陈超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6,共8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专家调查、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确定拳击专项力量素质评价指标,构建专项力量素质评价模型,建立专项力量评价参考值。结论:1)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评价指标为卧推、深蹲、坐姿负重转体...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专家调查、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确定拳击专项力量素质评价指标,构建专项力量素质评价模型,建立专项力量评价参考值。结论:1)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评价指标为卧推、深蹲、坐姿负重转体、垂直纵跳、1 min双摇、30 s击打沙包、爬绳和3 min击打沙包;2)构建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评价模型:Y=0.140×卧推+0.117×深蹲+0.124×坐姿负重转体+0.095×垂直纵跳+0.121×1 min双摇+0.155×30 s击打沙包+0.092×爬绳+0.156×3 min击打沙包;3)建立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评价参考值,经回代检验评价参考值客观、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击运动员 专项力量素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拳击运动员实战练习前后肺通气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海平 高振国 张芝贤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1-42,共2页
本文通过对 10名拳击运动员安静、实战后、次日晨的肺通气功能指标的测试 ,发现 VC大强度训练后有下降趋势 ,FEV1 .0 3次测值无差异 ,MVV实战后变化显著。提示 :拳击教练员可用 MVV评价训练负荷强度。
关键词 实战练习 拳击运动员 教练员 训练负荷 大强度训练 战后 差异 肺通气功能 FEV1 安静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