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郁达夫小说中的拯救意识 |
方志平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1 |
1
|
|
|
2
|
在断裂中架起桥梁:雅斯贝尔斯历史哲学中的拯救意识 |
孙丽涛
|
《河北学刊》
|
2003 |
0 |
|
|
3
|
穿透历史 直面现实——解读毕淑敏长篇小说《拯救乳房》的人文精神与现实关怀 |
刘发明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
4
|
写实、救赎与超越——对毕淑敏长篇小说《拯救乳房》的一种解读 |
刘发明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3
|
|
|
5
|
拯救还是自救──法治的人格精神要素分析 |
谢晖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
6
|
浅谈日本电影中的武士道文化 |
周志柏
陈倩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
7
|
文学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互文性创作的比较研究 |
靳丛林
姜文莉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
8
|
错位的对接:论实用科学理性与五四新文学的理论建构 |
张冀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9
|
《日出》与基督教精神 |
姜贞爱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
10
|
儿童参与形态独特——《少年绝境自救故事》丛书的特色 |
汪晓军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