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郁达夫小说中的拯救意识 被引量:1
1
作者 方志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6期733-738,共6页
20世纪初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为了拯救国家和人民 ,一批批知识分子做出了艰难的努力。郁达夫和他小说中的大多数人物胸怀雄心壮志 ,力图拯救中国的政治与社会 ,揭露腐败 ,抨击黑暗 ;他们还力图拯救民族和世人 ,批判一切腐朽的国... 20世纪初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为了拯救国家和人民 ,一批批知识分子做出了艰难的努力。郁达夫和他小说中的大多数人物胸怀雄心壮志 ,力图拯救中国的政治与社会 ,揭露腐败 ,抨击黑暗 ;他们还力图拯救民族和世人 ,批判一切腐朽的国民劣根性。在面临精神困境的时候 ,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 ,奋起反抗沉沦 ,通过多种方式拯救自己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小说 拯救意识 人物形象 文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断裂中架起桥梁:雅斯贝尔斯历史哲学中的拯救意识
2
作者 孙丽涛 《河北学刊》 2003年第6期64-66,共3页
雅斯贝尔斯把历史从纯粹的认识论领域中引出,明确宣称把历史的总观念奠定在超验的基础上。他为开放的理性精神开辟道路,努力消弭近代哲学以科学理性杀死上帝的虚无主义态度,试图在"理性与信仰"之间架起桥梁。他认为,历史的终... 雅斯贝尔斯把历史从纯粹的认识论领域中引出,明确宣称把历史的总观念奠定在超验的基础上。他为开放的理性精神开辟道路,努力消弭近代哲学以科学理性杀死上帝的虚无主义态度,试图在"理性与信仰"之间架起桥梁。他认为,历史的终极目的就是人类的统一,是人类互相理解、交流的活动,统一的目标是无止境的任务,人类必须担当起自我拯救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斯贝尔斯 历史哲学 拯救意识 开放的理性 人类的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透历史 直面现实——解读毕淑敏长篇小说《拯救乳房》的人文精神与现实关怀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发明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145,共4页
本文对毕淑敏长篇小说《拯救乳房》中表现出的执着的写实精神、强烈的拯救意识和在生命体验与女性写作中的超越意识三个精神层面进行了论述,并试图在各层面上阐释小说的历史性深度和美学意蕴,解读文本的人文精神与现实关怀。
关键词 写实精神 拯救意识 超越意识 超性别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实、救赎与超越——对毕淑敏长篇小说《拯救乳房》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发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58-61,共4页
本文对毕淑敏长篇小说《拯救乳房》中表现出的执着的写实精神、强烈的拯救意识和在生命体验与女性写作中的超越意识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并试图在各层面上阐释小说的历史性深度和美学意蕴。
关键词 写实精神 拯救意识 超越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拯救还是自救──法治的人格精神要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晖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0-105,共6页
关键词 人格精神 法治的实现 民主政治 要素分析 拯救意识 自救意识 主体人格 多元文化 非人格化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日本电影中的武士道文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志柏 陈倩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9-30,共2页
黑泽明在他的一系列武士电影中都体现了强烈的武士道精神,在这种精神体现的背后,是黑泽明自身对武士道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他将他的观点通过电影的方式,告诉了整个日本民族,并且让世界了解了东方文化特有的魅力。
关键词 武士情结 耻感文化 集团意识 拯救意识 消亡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互文性创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靳丛林 姜文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76,共8页
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都在与自我和他者的互文中获得灵感,创作出救赎人类灵魂的作品。在两位作家各自互文性的书写中,家宅空间意象的构建与蛛网式作品群内人物的穿梭与再现,使作品内涵与文学传统得以传承;与宗教经典《圣经》的对话中,折... 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都在与自我和他者的互文中获得灵感,创作出救赎人类灵魂的作品。在两位作家各自互文性的书写中,家宅空间意象的构建与蛛网式作品群内人物的穿梭与再现,使作品内涵与文学传统得以传承;与宗教经典《圣经》的对话中,折射出他们的拯救意识。比较两位作家具有互文性的创作,深入挖掘他们作品中相似的叙事策略下潜藏的不同的历史、文化与政治意蕴,能够为解读大江健三郎迷宫式的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空间意象 人物再现 时代精神 拯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位的对接:论实用科学理性与五四新文学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冀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6-182,共7页
"为人生"作为中国现代精英知识分子对于五四新文学的理论建构,与实用科学理性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联系。从"实验主义"的科学接受到"求真理"的思想共识,最后落实到和俄罗斯拯救意识深度结缘的"为人生&... "为人生"作为中国现代精英知识分子对于五四新文学的理论建构,与实用科学理性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联系。从"实验主义"的科学接受到"求真理"的思想共识,最后落实到和俄罗斯拯救意识深度结缘的"为人生"的艺术主张,这种在科学和人文错位的对接中将"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学观转换为五四功利主义文学观的全过程,都是在实用科学理性精神的烛照下完成;这真实地体现了五四新文学张扬西化同时又游离于西学的双重矛盾:既反映了中国现代精英知识分子现代性认知问题上的思想茫然性,又揭示着中西方文化与文学融汇过程中的历史复杂性。如果我们忽略了实用科学理性和"为人生"的内在逻辑关系,就会失去对五四新文学基本性质的科学描述与整体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学 实用科学理性 实验主义 “求真理” “为人生” 拯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出》与基督教精神 被引量:2
9
作者 姜贞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3-77,共5页
本文所研究的是曹禺早期作品《日出》中反映的基督教精神 ,以八段引文分析作品思想。陈白露的悲剧是所有人类的悲剧 ,八段引文是阐释“日出”意义的积极因素。《日出》的思想内涵包含在八段引文中 ,它概括了《日出》的主题 ,交代了作品... 本文所研究的是曹禺早期作品《日出》中反映的基督教精神 ,以八段引文分析作品思想。陈白露的悲剧是所有人类的悲剧 ,八段引文是阐释“日出”意义的积极因素。《日出》的思想内涵包含在八段引文中 ,它概括了《日出》的主题 ,交代了作品的题材、剧作者写《日出》的动机、所要表达的思想及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世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日出》 基督教精神 戏剧 陈白露形象 人类悲剧 话剧 自由 意志 拯救意识 思想内涵 主题 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参与形态独特——《少年绝境自救故事》丛书的特色
10
作者 汪晓军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8-58,共1页
儿童参与形态独特———《少年绝境自救故事》丛书的特色●汪晓军《少年绝境自救故事》丛书是甘肃少儿社申报“九五”国家规划的重点图书,刚面市就有好销势,因为:这是一套儿童文学作品丛书。该书的出版者有感于童年期儿童读者较少新... 儿童参与形态独特———《少年绝境自救故事》丛书的特色●汪晓军《少年绝境自救故事》丛书是甘肃少儿社申报“九五”国家规划的重点图书,刚面市就有好销势,因为:这是一套儿童文学作品丛书。该书的出版者有感于童年期儿童读者较少新创作的文学读物,较少适应其实际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作品 少年 出版者 自我保护意识 阅读兴趣 儿童故事 儿童生活 拯救意识 童年期 编辑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