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2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茉莉酸和乙烯对巴西橡胶树橡胶生物合成的拮抗作用
1
作者 杨署光 晁金泉 +5 位作者 李言 吴绍华 张世鑫 邓小敏 史敏晶 田维敏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基于乙烯利(一种乙烯释放剂)刺激采胶可以显著增加每刀次的胶乳产量,以往认为橡胶生物合成主要受乙烯正调控。基于茉莉酸信号在促进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茉莉酸信号也被认为在天然橡胶生物合成的正反馈调节中起... 基于乙烯利(一种乙烯释放剂)刺激采胶可以显著增加每刀次的胶乳产量,以往认为橡胶生物合成主要受乙烯正调控。基于茉莉酸信号在促进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茉莉酸信号也被认为在天然橡胶生物合成的正反馈调节中起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割胶促进橡胶树合成天然橡胶与激活乳管细胞的茉莉酸信号途径密切相关。然而,茉莉酸信号途径和乙烯信号途径在橡胶生物合成调控过程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仍然不清楚。为此,本研究用茉莉酸甲酯和乙烯处理短期停割树,以13C-MVA为底物测定全胶乳和小橡胶粒子的体外橡胶生物合成效率,用q PCR技术分析茉莉酸甲酯和乙烯处理条件下4个茉莉酸信号途径关键环节基因Hb COI1、Hb JAZ1、Hb MYC1、Hb MYC2,4个乙烯-响应元件结合因子(ERFs)基因Hb ERFⅢa、Hb ERFⅦa、Hb ERFⅨc、Hb ERFⅩa,4个橡胶生物合成关键蛋白基因Hb HMGR1、Hb SRPP1、Hb REF1、Hb HRT2在萌条乳管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显著上调橡胶树乳管细胞中茉莉酸信号途径关键环节基因Hb COI1、Hb JAZ1、Hb MYC1、Hb MYC2和橡胶生物合成关键蛋白基因Hb HMGR1、Hb SRPP1、Hb REF1、Hb HRT2的表达水平,促进橡胶生物合成,但对乙烯-响应元件结合因子基因Hb ERFⅢa、Hb ERFⅦa、Hb ERFⅨc、Hb ERFⅩa的表达影响甚微,甚至抑制它们的表达。相反,外源乙烯处理显著上调橡胶树乳管细胞中乙烯-响应元件结合因子基因Hb ERFⅢa、Hb ERFⅦa、Hb ERFⅨc、Hb ERFⅩa的表达水平,但对茉莉酸信号途径关键环节基因Hb COI1、Hb JAZ1、Hb MYC1、Hb MYC2和橡胶生物合成关键蛋白基因Hb HMGR1、Hb SRPP1、Hb REF1、Hb HRT2的表达影响甚微,甚至抑制它们的表达,抑制橡胶生物合成。结果证明了茉莉酸和乙烯对巴西橡胶树橡胶生物合成的拮抗作用,将为阐明茉莉酸信号和乙烯信号的增产机理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茉莉酸甲酯 乙烯 生物合成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油茶叶部可培养内生真菌对炭疽病菌的拮抗作用
2
作者 汤强 胡江昕 +2 位作者 刘玉军 常晓云 陈名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1,共10页
油茶炭疽病是影响油茶产量和质量的真菌性病害,安全高效的生物防治油茶炭疽病是提高油茶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分析皖南山区油茶炭疽病的病原,筛选出该病害绿色生物防治的生防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皖南山区油茶叶部可培养内生真菌... 油茶炭疽病是影响油茶产量和质量的真菌性病害,安全高效的生物防治油茶炭疽病是提高油茶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分析皖南山区油茶炭疽病的病原,筛选出该病害绿色生物防治的生防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皖南山区油茶叶部可培养内生真菌和油茶炭疽病病原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真菌菌株,采用菌丝体和发酵液抽提物验证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从健康油茶叶部分离出180株内生真菌,隶属于7科7属16种,其中间座壳孢属和刺盘孢属是优势属,分别有7种和4种。经形态学特征和分子序列片段比对,皖南山区油茶炭疽病病原真菌为果生炭疽菌;从180株可培养内生真菌中初步筛选出生防菌榆树间座壳(YC202107-105)、梭状间座壳(YC202107-100、YC202107-115)和核桃间座壳(YC202110-170)。采用生防真菌菌丝体和发酵液抽提物进行抑菌试验,发现4个菌株中梭状间座壳(YC202107-100)菌丝体发酵液抑菌效率最高,达78.27%;发酵液抽提物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榆树间座壳(YC202107-105)抑菌效率最高,达43.04%。不同地理分布的油茶炭疽病病原菌可能不同,皖南山区油茶叶部可培养内生真菌丰富,但物种多样性相对单一。筛选出4株对油茶炭疽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效果的生防菌,为油茶炭疽病生物防治提供研究基础和新的菌株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内生真菌 炭疽病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槁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的促生及拮抗作用研究
3
作者 陈敬忠 彭靓 +2 位作者 廖小锋 刘济明 童炳丽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0,共11页
为提高珍稀药用植物米槁人工栽培成功率,本研究对从米槁根际分离得到109种真菌的溶磷、解钾、产IAA(吲哚-3-乙酸)、产嗜铁素等潜在促生能力进行筛选评价,寻找高效的米槁幼苗促生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对真菌溶磷、解钾、产IAA及产嗜铁素... 为提高珍稀药用植物米槁人工栽培成功率,本研究对从米槁根际分离得到109种真菌的溶磷、解钾、产IAA(吲哚-3-乙酸)、产嗜铁素等潜在促生能力进行筛选评价,寻找高效的米槁幼苗促生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对真菌溶磷、解钾、产IAA及产嗜铁素能力进行评估,对筛选得到同时具有4种促生作用的菌株进行两两对峙,并评估其拮抗作用及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仅有44种真菌具有溶磷、解钾、产IAA、产嗜铁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促生能力,其中Neiria polythalama、Thanatephorus cucumeris、Brunneochlamydosporium cucumeris、Scedosporium boydii以及Gongronella butleri 5种真菌同时具有4种促生能力。5种真菌两两对峙结果显示,仅B.cibotii LD19与S.boydii XL1的对峙没有出现明显拮抗带以及色素带,二者对峙时酶活性有明显的提高;B.ciboti LD19与S.boydii XL1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拮抗作用且具有较好的促生能力,可成为理想的促生菌株复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槁 根际土壤 真菌 促生作用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槁根际土壤促生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4
作者 陈敬忠 彭靓 +2 位作者 廖小锋 刘济明 童炳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6,共13页
【目的】从米槁根际土壤筛选出具有较好促生作用的根际促生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fungi,PGPF)以及最佳的菌株复配方案,为缓解米槁资源短缺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米槁根际土壤中的真菌使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进行分离纯... 【目的】从米槁根际土壤筛选出具有较好促生作用的根际促生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fungi,PGPF)以及最佳的菌株复配方案,为缓解米槁资源短缺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米槁根际土壤中的真菌使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功能性培养基筛选出具有溶磷、解钾、产吲哚-3-乙酸(IAA)、产嗜铁素促生能力的真菌,采用平板培养法对同一促生功能及不同促生功能菌株进行对峙培养,观察菌株在对峙培养期间的形态和群落变化,并测定对峙培养菌株的脲酶、β-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FDA水解酶活性。【结果】从米槁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得到真菌109种,其中具有较强促生能力的真菌14种,Nectria pseudocinnabarina、爪哇虫草菌(Cordyceps javanica)、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Gonytrichum macrocladum具有溶磷能力,Sordariomycetes sp.、Hypocrea lixii、嗜粪青霉(Penicillium coprophilum)具有解钾能力,Cordana terrestris、Kiflimonium curvulum、Hypocrea lixii、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绿僵菌(Metarhizium carneum)、波氏假性阿利什霉(Pseudallescheria boydii)具有产嗜铁素能力,且所有菌株具有产IAA能力。Sordariomycetes sp.、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Kiflimonium curvulum三者在对峙培养时,脲酶、β-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和FDA水解酶活性均显著升高,且无明显拮抗现象。【结论】Sordariomycetes sp.、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和Kiflimonium curvulum 3种菌株复配效果较为理想,可成为未来米槁根际促生菌肥开发试验的候选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槁 根际促生菌 拮抗作用 对峙培养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根际土壤中木霉菌的分离鉴定及拮抗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柳利龙 张爱琴 +3 位作者 张环 米永伟 胡晓芬 李玉芳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774-778,共5页
收集甘肃省道地中药材当归根际土壤,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土壤中木霉菌株,利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拮抗作用,结合形态学特征及ITS序列比对鉴定木霉菌株分类地位,以期筛选具有生防作用的菌株并明确其拮抗作用。结果表明,从甘肃省当归根际土壤... 收集甘肃省道地中药材当归根际土壤,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土壤中木霉菌株,利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拮抗作用,结合形态学特征及ITS序列比对鉴定木霉菌株分类地位,以期筛选具有生防作用的菌株并明确其拮抗作用。结果表明,从甘肃省当归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21株木霉菌株,筛选出1株对靶标菌拮抗效果最好的木霉菌株TD-5,鉴定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TD-5对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拮抗作用最好,抑制率为83.31%;对首都叶点霉菌(Phyllosticta capitalensis)的拮抗作用最差,抑制率为24.55%;对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拮抗作用介于二者之间。菌株TD-5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对茄病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79.44%),对胶孢炭疽菌的抑菌效果较差(抑制率64.99%);其难挥发性代谢产物对三线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70.72%),对茄病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最差(抑制率3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木霉菌 生防菌 分离鉴定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内生真菌对沙柳溃疡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兰佳贺 姜海燕 +3 位作者 吴云菊 党海龙 蒋萌萌 房钰欣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35-39,共5页
为探究沙地云杉(Picea meyeri var. mongolica)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对沙柳溃疡病病原菌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ibis)的抑菌作用,本研究选择互隔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 为探究沙地云杉(Picea meyeri var. mongolica)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对沙柳溃疡病病原菌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ibis)的抑菌作用,本研究选择互隔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 3种沙地云杉内生真菌作为试验材料,以沙柳溃疡病病原菌茶藨子葡萄座腔菌为目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生长速率法、双皿对扣法探究内生真菌对沙柳溃疡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3株内生真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菌株SDYS95产黄青霉菌的抑菌作用最好,抑菌率可达81.32%,其发酵液抑菌率可达22.29%,挥发性代谢产物抑菌率可达16.39%。为利用内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替代化学农药,保护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云杉 内生真菌 沙柳溃疡病 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内生菌优势种毛壳ND35室内拮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7
7
作者 刘晓光 高克祥 +2 位作者 谷建才 杜建玲 唐秀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7-61,共5页
对毛白杨内生真菌区系种群分析 ,筛选出优势种毛壳ND35 ,并测试了它对 6种常见林果病害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 ,毛壳ND35是一种广谱性拮抗菌 ,对供试的 6种病菌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降低病菌菌丝的生长率和孢子的萌发率 ,... 对毛白杨内生真菌区系种群分析 ,筛选出优势种毛壳ND35 ,并测试了它对 6种常见林果病害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 ,毛壳ND35是一种广谱性拮抗菌 ,对供试的 6种病菌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降低病菌菌丝的生长率和孢子的萌发率 ,并对小核菌的菌核进行重寄生 ,从而抑制其萌发。毛壳ND35的菌丝还产生吸器、附着枝等结构对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solani)等病菌的菌丝进行重寄生 ,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菌的菌丝被缠绕、穿透、断裂等现象。抑菌带和抑菌圈的产生证明抗生活动是毛壳ND35的主要拮抗作用机制之一。对活体毛白杨组培苗进行人工接种试验 ,结果用毛壳ND35预先接种的苗木发病率为零 ,明显低于只接烂皮病菌的对照发病率 5 3 33%,进一步证实了毛壳ND35对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壳ND35 毛白杨 内生菌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对苹果腐烂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47
8
作者 邓振山 赵龙飞 +2 位作者 张薇薇 冀玉良 韦革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8-613,共6页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单菌丝挑取法,从采自3个不同地点的银杏(Ginkgo bilobaL.)叶和茎部中分离出16株内生真菌,对其进行了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有9株能够抑制苹果腐烂病病原菌的生长,其中4株菌对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大于同...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单菌丝挑取法,从采自3个不同地点的银杏(Ginkgo bilobaL.)叶和茎部中分离出16株内生真菌,对其进行了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有9株能够抑制苹果腐烂病病原菌的生长,其中4株菌对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大于同样条件下拮抗培养的瑞氏木霉的抑菌效果.与苹果腐烂病病原菌进行两点对峙培养,经镜检发现,与拮抗内生菌一起培养的病原菌的菌丝生长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和断裂.可见,银杏中的内生真菌对苹果腐烂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内生真菌 苹果腐烂病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铁载体PGPR菌筛选及其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64
9
作者 荣良燕 姚拓 +3 位作者 赵桂琴 柴强 席琳乔 王小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4,共6页
采用改进的CAS定性、定量方法,从16株PGPR菌株中初步筛选出具有抗病原真菌作用的菌株,再利用平板对峙法将筛选出的5株PGPR菌与3种病原真菌进行拮抗试验。结果表明,LHS11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西瓜枯萎病... 采用改进的CAS定性、定量方法,从16株PGPR菌株中初步筛选出具有抗病原真菌作用的菌株,再利用平板对峙法将筛选出的5株PGPR菌与3种病原真菌进行拮抗试验。结果表明,LHS11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达到80%以上;其次是191对黄瓜枯萎病菌,抑菌率为74%,LHS11、191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制效果相近,抑菌率分别为64%和65%。191和LHS11是抑菌效果较好的生防PGPR菌株,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铁载体菌 CAS检测 拮抗作用 病原真菌 PGPR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贝母甾体生物碱对豚鼠离体气管条M受体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56
10
作者 周颖 季晖 +1 位作者 李萍 姜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药贝母的有效成分贝母甲素、贝母乙素、西贝素、西贝素苷和蒲贝酮碱五种甾体生物碱的平喘机制———对气管M受体的拮抗作用。方法 :制备离体豚鼠气管螺旋条 ,用非选择性M受体激动剂卡巴胆碱引起气管条收缩 ,观察上述五种贝... 目的 :研究中药贝母的有效成分贝母甲素、贝母乙素、西贝素、西贝素苷和蒲贝酮碱五种甾体生物碱的平喘机制———对气管M受体的拮抗作用。方法 :制备离体豚鼠气管螺旋条 ,用非选择性M受体激动剂卡巴胆碱引起气管条收缩 ,观察上述五种贝母生物碱的拮抗作用。结果 :预试表明几种贝母生物碱 ,均使卡巴胆碱引起气管条收缩的量效曲线右移。经Schild方法计算 ,五种贝母甾体生物碱的pA2 值分别为 6 91,6 73 ,7 18,7 0 3和 6 5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 甾体生物碱 豚鼠 离体气管条 M受体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对4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初探 被引量:40
11
作者 方羽生 杨卫华 +5 位作者 张洪玲 刘琼光 黄华林 赵军 卓侃 丘麒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9-41,共3页
从广州市郊和云南陆良 3 9个点采集土样 ,经室内分离获得放线菌株 73株 ,用 4种病原真菌 (玉米大斑病菌太和菌株、玉米大斑病菌良田菌株、茶树云纹叶枯病菌、茄子褐纹病菌 )进行拮抗试验 ,结果筛选出具有明显抑菌作用的放线菌株 1 8株 。
关键词 放线菌 病原真菌 拮抗作用 筛选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碳氮比对芽孢杆菌、乳酸菌与弧菌生长、拮抗作用及菌体碳氮比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高磊 包卫洋 +2 位作者 张天文 单洪伟 马甡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40,共7页
从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采集分离芽孢杆菌、乳酸菌与弧菌,并设置水体碳氮比分别为:C∶Nw=2、5、10、15、20共5个水平。在养殖环境营养水平下研究了芽孢杆菌、乳酸菌与弧菌的生长、拮抗作用及细菌菌体碳氮比(C∶NB)的变化。研究发现,较高... 从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采集分离芽孢杆菌、乳酸菌与弧菌,并设置水体碳氮比分别为:C∶Nw=2、5、10、15、20共5个水平。在养殖环境营养水平下研究了芽孢杆菌、乳酸菌与弧菌的生长、拮抗作用及细菌菌体碳氮比(C∶NB)的变化。研究发现,较高的C∶Nw适合芽孢杆菌(C∶Nw=15)与乳酸菌(C∶Nw≥10)的生长,较低的C∶Nw适合弧菌(C∶Nw=5、10)的生长,并且当C∶Nw较高时芽孢杆菌与乳酸菌对弧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因此向养殖水体和饵料中添加碳源,将环境C∶N提高至超过10的水平不仅可以促进芽孢杆菌与乳酸菌的快速生长,而且可以有效抑制弧菌的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碳氮比 生长 拮抗作用 芽孢杆菌 乳酸菌 弧菌中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P-FS08的鉴定及其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石志琦 胡梁斌 +2 位作者 于淑池 徐朗莱 范永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52,共5页
从油菜茎秆内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菌核上分离得到拮抗菌P FS08,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该细菌的16SrDNA部分序列的进化树分析,鉴定其为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经平皿测试表明,多粘芽孢杆菌P... 从油菜茎秆内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菌核上分离得到拮抗菌P FS08,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该细菌的16SrDNA部分序列的进化树分析,鉴定其为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经平皿测试表明,多粘芽孢杆菌P FS08菌株及其无菌滤液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alternata)、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 rum)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P FS08培养液通过70%硫酸铵沉淀得到具有拮抗活性的蛋白粗提液,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蛋白酶K和胃蛋白酶均不敏感;能够使小麦赤霉病菌菌丝断裂,原生质浓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鉴定 多粘芽孢杆菌 16S RDNA 病原真菌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叶围细菌的分离及其对Alternaria alternata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成省 孔凡玉 +2 位作者 李多川 王静 王凤龙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7-20,共4页
分离到烟草叶围细菌136株,通过对峙培养实验筛选出对烟草赤星病菌A.alternata有较强拮抗活性的9个菌株。离体叶片生防测定实验表明,9株细菌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烟草赤星病的发生。其中菌株Tpb88具有较强和稳定的拮抗作用,无菌滤液实验表... 分离到烟草叶围细菌136株,通过对峙培养实验筛选出对烟草赤星病菌A.alternata有较强拮抗活性的9个菌株。离体叶片生防测定实验表明,9株细菌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烟草赤星病的发生。其中菌株Tpb88具有较强和稳定的拮抗作用,无菌滤液实验表明,叶围细菌Tpb88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有效抑制A.alternata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且浓度越高,抑制能力越强,结果表明Tpb88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拮抗机制可能为抗菌物质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叶 围细菌Alternaria ALTERNATA 拮抗作用 细菌 分离 草叶 烟草赤星病菌 测定实验 浓度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株生防菌对辣椒疫病等4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司美茹 薛泉宏 +4 位作者 余博 袁虎林 蔡艳 来航线 陈占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4,共6页
 采用拮抗菌发酵液、皿内竞争及紫外线照射菌株代谢产物等方法,研究了36株生防菌对辣椒疫病、西瓜枯萎病、棉花枯萎病及黄瓜枯萎病4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1)4种病原真菌在含有不同拮抗菌发酵液的平板上生长时,均受到不同程...  采用拮抗菌发酵液、皿内竞争及紫外线照射菌株代谢产物等方法,研究了36株生防菌对辣椒疫病、西瓜枯萎病、棉花枯萎病及黄瓜枯萎病4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1)4种病原真菌在含有不同拮抗菌发酵液的平板上生长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说明供试拮抗菌对4种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36株供试拮抗菌对辣椒疫霉、西瓜枯萎菌、黄瓜枯萎菌和棉花枯萎菌有抑制效果的菌株数分别为30(占83.3%),27(占75%),24(占66.7%)和26(占72.2%)株。(2)36株供试拮抗菌中,与辣椒疫霉、黄瓜枯萎菌、棉花枯萎菌及西瓜枯萎菌具有竞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分别有19(52.7%),10(27.8%),6(16.8%)和11(30.6%)株。(3)菌株95W06,64G12,87W14,63G06,03GY022,31-4G02,28G14及10G27对辣椒疫霉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代谢产物经紫外线照射后,均失去对辣椒疫霉的抑制作用,表明此8株拮抗菌的代谢产物活性成分不稳定。(4)利用拮抗菌与病原菌的竞争抑制试验,可以从大量拮抗性菌株中快速筛选出有实际防效的生防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菌 病原真菌 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 放线菌 辣椒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25
16
作者 产祝龙 丁克坚 +3 位作者 檀根甲 苏贤岩 朱圣杰 陈琪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39,共5页
PDA平板拮抗试验表明 ,哈茨木霉对水稻恶苗病菌有强烈的拮抗作用 ,其孢子悬浮液的含孢量为 10 6~ 10 7个 /mL时 ,对恶苗病菌的抑制力达 92 33%。通过哈茨木霉菌液和 3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菌抑制效果的比较 ,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含孢量为... PDA平板拮抗试验表明 ,哈茨木霉对水稻恶苗病菌有强烈的拮抗作用 ,其孢子悬浮液的含孢量为 10 6~ 10 7个 /mL时 ,对恶苗病菌的抑制力达 92 33%。通过哈茨木霉菌液和 3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菌抑制效果的比较 ,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含孢量为 10 7个 /mL与施保克质量浓度 1μg/mL的抑菌效果接近 ,分别为 76 7%、75 4 %。显微摄影结果显示 ,哈茨木霉以附着胞附着在恶苗病菌菌丝上 ,然后穿透菌丝在其内生长 ,或与恶苗病菌的菌丝平行生长 ,然后再侵入病菌内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水稻 恶苗病 恶苗病菌 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霉菌对杨树树皮溃疡病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6
17
作者 高克祥 刘晓光 +2 位作者 郭润芳 淮稳霞 张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2-86,T002,共6页
应用哈茨木霉 (Trichodemaharzianum )T88菌株和深绿木霉 (T .atroviride)T95菌株分别与杨树烂皮病菌 (Cytosporachrysosperma)和杨树水泡溃疡病菌 (Dothiorellagregaria)进行了平皿对峙培养和载片对峙培养 ;并研究了两种木霉菌产生的... 应用哈茨木霉 (Trichodemaharzianum )T88菌株和深绿木霉 (T .atroviride)T95菌株分别与杨树烂皮病菌 (Cytosporachrysosperma)和杨树水泡溃疡病菌 (Dothiorellagregaria)进行了平皿对峙培养和载片对峙培养 ;并研究了两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对病原菌菌落的影响和其非挥发性代谢物对菌丝干重的影响 ;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两种木霉菌的重寄生现象。结果表明 :对峙培养中木霉菌T88和T95对两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种木霉菌均能产生挥发性代谢物质并不同程度地抑制病菌菌落的生长 ,在密闭条件下T95的抑制率最高达到 80 .30 %。两种木霉菌产生的非挥发性代谢物质可以强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明显降低其菌丝干重 ,并具有热稳定性。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 ,可以观察到木霉菌的菌丝在病原菌的菌丝上平行或波浪式生长 ,并在其上产生钩状分枝、吸器或附着胞吸附于病原菌的菌丝上 ,或穿透病原菌的菌丝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 杨树 烂皮病菌 水泡溃疡病菌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典型区农田土壤硒-镉拮抗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范健 任静华 +5 位作者 廖启林 葛礼强 徐宏婷 崔晓丹 李文博 汪子意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3-1032,共10页
以苏南典型区2027套稻米-土壤样品的Se、Cd含量及其相关元素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通过元素相关性统计分析及生物富集系数等分布特征研究,探讨了农田土壤中Se与Cd的拮抗作用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土壤中Se和Cd含量分布共消长特征明显... 以苏南典型区2027套稻米-土壤样品的Se、Cd含量及其相关元素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通过元素相关性统计分析及生物富集系数等分布特征研究,探讨了农田土壤中Se与Cd的拮抗作用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土壤中Se和Cd含量分布共消长特征明显,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7;(2)有关岩石、陶瓷原料、河泥等均可成为农田富集Se、Cd的物质来源,且多为富Cd强于富Se,只有源于富硒岩石的富硒土壤才可排除Cd污染干扰,出产天然富硒食品;(3)稻米Se与Cd的生物富集系数多介于0.1~0.8,土壤偏碱性有利于稻籽吸收Se,偏酸性则有助于稻籽吸收Cd,受土壤Se、Cd同富集的影响,富硒米与镉超标大米可共存;(4)土壤富Se抑制稻米Cd吸收是有条件的,当土壤Se含量>0.4 mg/kg、总有机碳含量>15 g/kg时,稻米Cd含量与土壤Se含量、稻米Cd生物富集系数与土壤Se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4、-0.56;土壤pH与稻米Cd生物富集系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稻米Se生物富集系数之间也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作用 农田土壤 苏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黄酮混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协同与拮抗作用 被引量:22
19
作者 汤晓 方伟 +2 位作者 沈秀丽 方振飞 关亚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115,共5页
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总抗氧化性、还原能力等不同机理的氧化还原反应为评价指标,分析7种黄酮类化合物中的3种以质量比1∶1∶1混合后,混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协同与拮抗作用;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 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总抗氧化性、还原能力等不同机理的氧化还原反应为评价指标,分析7种黄酮类化合物中的3种以质量比1∶1∶1混合后,混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协同与拮抗作用;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黄酮两两混合物与DPPH自由基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4-羰基与2,3-双键对多黄酮混合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大于B环邻二羟基,B环邻二羟基对多黄酮混合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大于B环仅有一个酚羟基的结构。黄酮之间相互作用的发生,与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比例和反应时间有关,只有当氧化剂比例以及反应时间达到某一程度,黄酮之间的相互作用才开始发生。在此之前,抗氧化性更强的黄酮组分先被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黄酮 氧化活性 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Strepto myces spp.)对几种蔬菜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28
20
作者 魏艳敏 刘大群 +1 位作者 田世民 张汀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5-68,共4页
测定了 2 6株链霉菌对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甘蓝黑腐病菌、白菜软腐病菌和大肠杆菌这 5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发现 :在供试的 2 6株链霉菌中 ,菌株Men -myco - 93- 6 3、6 3、Mycostop、GS - 93- 10、GS - 93 - 3和GS - 93- ... 测定了 2 6株链霉菌对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甘蓝黑腐病菌、白菜软腐病菌和大肠杆菌这 5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发现 :在供试的 2 6株链霉菌中 ,菌株Men -myco - 93- 6 3、6 3、Mycostop、GS - 93- 10、GS - 93 - 3和GS - 93- 2 3对番茄早疫病菌 ,菌株 15、6 3、GS - 93- 10、93和Mycostop对番茄灰霉病菌 ,菌株 32、GS - 93- 2、GS - 93- 3、GS - 93 - 2 3和 93对甘蓝黑腐病菌 ,菌株GS - 93- 3、GS - 93- 2 31、GS - 93- 10和Men -myco - 93- 38对大肠杆菌抑菌作用较强 ,它们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对照化学药剂 ,白菜软腐病菌无抑菌活性强的菌株 ,只有菌株GS - 93 -10和GS - 93-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作用 链霉菌 病原菌 生物防治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