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术中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辉 朱卓立 +1 位作者 吴堃 李生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7-66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术中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intra-operative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IOES)与LC联合术前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preoperative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POES)治疗...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术中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intra-operative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IOES)与LC联合术前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preoperative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POES)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查找1990年5月至2012年5月发表的关于LC+IOES和LC+POES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6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LC+POES相比,LC+IOES能够降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sphincterotomy,ERCP/S)术后并发症[RR=0.46,95%CI(0.24,0.88),P=0.02],尤其是胰腺炎的发生率[RR=0.21,95%CI(0.06,0.71),P=0.01],缩短住院天数[WMD=-2.13,95%CI(-2.70,-1.56),P<0.000 01]和减少住院费用[WMD=-352.61,95%CI(-637.18,-68.03),P=0.02];两组在手术成功率上无统计学意义[RR=1.00,95%CI(0.94,1.07),P=0.99]。结论:LC+IOES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远期疗效观察及其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樊超 于良 孙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对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等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对术后出现的远期并发症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行EST治疗的158...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对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等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对术后出现的远期并发症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行EST治疗的158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中资料完整的103例患者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出现远期(≥术后3月)并发症者13例,发生率为12.6%。其中,胆总管结石复发者8例,有6例伴随胆管炎反复发作;单纯胆管炎1例;出现结石性胆囊炎2例;胆管结石残留1例;慢性胰腺炎1例。结论EST是治疗胆道梗阻的安全、可靠的方法。术前患者黄疸可能是引起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狭窄 远期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与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胡贯中 金震东 +7 位作者 刘枫 张敏敏 王东 王洛伟 施新岗 陈洁 李兆申 邹多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60-864,共5页
目的比较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方面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间277例肝外胆管结石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EST的168例,行EPBD... 目的比较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方面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间277例肝外胆管结石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EST的168例,行EPBD的109例,分别对EST组和EPBD组病例的基本情况、结石直径、取石方法、手术时间、结石一次取净率、术后住院天数、近期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比、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ST组结石直径为(11.3±6.2)mm,EPBD组结石直径为(10.1±5.7)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 6);EST组和EPBD组不同取石方法构成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EST组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为(21.2±3.1)min,EPBD组为(20.7±2.5)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9 1);EST组结石一次取净率为95.2%,与EPBD组的9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2 8);术后住院天数EST组为(4.1±1.9)d,EPBD组为(4.1±2.0)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0);EST组近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1%,EPBD组为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2 2);EST组中出血的发生率为3.6%,EPBD组为0%,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PBD组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为8.3%,EST组为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T和EPB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各有利弊,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无须局限于结石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气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禹雪 王玲 +6 位作者 王丹丹 杨亚兵 马浚仁 徐智 侯纯升 王立新 凌晓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2,32,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5年12月28例EST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病的临床资料,EST治疗前胆管炎发作27例,仅腹痛发作1例。随访EST治疗... 目的探讨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5年12月28例EST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病的临床资料,EST治疗前胆管炎发作27例,仅腹痛发作1例。随访EST治疗后胆管炎的发生率及临床转归。结果 EST后8例结石取净,残余结石20例。合并肝内、外胆管狭窄10例,其中2例置入胆道支架。EST治疗后胆管炎发作25例,复发率89.3%(25/28),12例再次行EST治疗,13例行开腹手术。全组治疗后18例无胆管炎发作,胆管炎复发5例,腹部不适1例,死亡4例。结论 EST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残余结石率高,胆管炎复发率高,无法彻底矫正狭窄的胆管,部分患者仍然需要手术治疗,因此EST不宜作为肝内胆管结石病的主要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病 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胆胰疾病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丁世华 吴东海 +1 位作者 郭海建 刘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918-920,共3页
目的分析良性胆胰疾病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3年6月在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EST的患者随访资料,探讨EST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 目的分析良性胆胰疾病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3年6月在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EST的患者随访资料,探讨EST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并发症累积发生率,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57个月,平均随访(30.9±12.1)个月。EST术后远期并发症累积发生率为9.9%(18/182),包括复发性胆总管结石9例,复发性胆管炎6例,急性胆囊炎2例,胆道狭窄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胆总管直径、憩室旁乳头、胆道积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总管直径≥15 mm和胆道积气是EST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4.82,95%可信区间(95%CI):1.08-21.55,P=0.040;OR=6.19,95%CI:1.23-31.23,P=0.027]。结论良性胆胰疾病EST术后远期并发症较低,胆总管直径≥15mm和胆道积气是发生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的现状 被引量:16
6
作者 禹雪 凌晓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5-158,共4页
肝内胆管结石病是常见的胆道疾病,患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患病率高,为2%~2.5%,西方国家肝内胆管结石病罕见,患病率为0.6%~1.3%。东亚地区如日本、韩国和中国对该疾病的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肝内胆管结石病虽属于良... 肝内胆管结石病是常见的胆道疾病,患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患病率高,为2%~2.5%,西方国家肝内胆管结石病罕见,患病率为0.6%~1.3%。东亚地区如日本、韩国和中国对该疾病的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肝内胆管结石病虽属于良性胆道疾病,但常伴有胆管炎反复发作,导致肝脓肿、肝脏萎缩、纤维化,尤其部分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可进展为肝内胆管细胞癌[1,2],使患者预后不佳。随着微创时代的到来,介入、内镜等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治疗,但是EST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存在许多争议。本文对EST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进行文献总结,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肝内胆管结石病 治疗方法 良性胆道疾病 肝内胆管细胞癌 东亚地区 东南亚地区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56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许超贵 陈赞雄 +2 位作者 吴振华 胡宾 任伟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6期1818-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行乳头切开术(EST)治疗因胆总管下端由结石、蛔虫引起嵌顿及缩窄性Vater乳头炎等所致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本组56例由上述病因起病,患者于入院6~12h行内镜ERCP证实后,同时行EST及网篮取石、蛔虫,同时置鼻胆管引流术(... 目的:探讨内镜下行乳头切开术(EST)治疗因胆总管下端由结石、蛔虫引起嵌顿及缩窄性Vater乳头炎等所致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本组56例由上述病因起病,患者于入院6~12h行内镜ERCP证实后,同时行EST及网篮取石、蛔虫,同时置鼻胆管引流术(ENBD),使胰液及胆汁引流通畅,从而解除梗阻,达到胰胆管减压。结果:本组47例急诊I期治愈,9例结石较大或不能耐受I期取石,行II期取石,无严重并发症。结论:EST是一种有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方法。针对病因治疗,对病人创伤轻,易恢复,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治疗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和钡剂造影在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马晓梅 柳建华 +6 位作者 王岩 马穗红 曾功君 区文财 罗环千 寇燕妮 许安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及钡剂造影在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的CHPS患儿20例,应用二维超声诊断CHPS,并测量手术前后幽门管的长径、外径、管壁厚度、肌层厚度、黏膜及黏... 目的探讨超声及钡剂造影在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的CHPS患儿20例,应用二维超声诊断CHPS,并测量手术前后幽门管的长径、外径、管壁厚度、肌层厚度、黏膜及黏膜下层厚度;同时根据超声所测幽门管肌层及黏膜层厚度指导手术时电凝刀切开幽门管壁的厚度;利用钡剂造影诊断CHPS并对比手术前后的造影结果。结果超声检查显示术后幽门管的长度、外径、肌层厚度均较术前减少,幽门舒张时可见幽门管腔不同程度地开放,液体顺利通过管腔,管腔随着幽门的舒张、收缩有规律地开放、闭合。术后钡剂造影显示钡剂顺利通过幽门管。结论超声与钡剂造影均是诊断CHPS的可靠方法,超声检查对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的指导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狭窄 肥厚性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超声检查 钡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括约肌切开术和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钟敏 曾少敏 郭光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 (EST)和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 (EPBD )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 ,临床对比EST和EPBD两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方法 :经EST和EPBD两种术式共治疗胆总管结石 72例 ,对于<10mm结石采用EPBD ,>10mm结... 目的 :探讨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 (EST)和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 (EPBD )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 ,临床对比EST和EPBD两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方法 :经EST和EPBD两种术式共治疗胆总管结石 72例 ,对于<10mm结石采用EPBD ,>10mm结石采用EST ,经B超及ERCP的定期随访 ,对比两者术后近期 (1个月内 )和远期 (3年内 )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成功 70例占 97% ,近期并发症在EST组为 15 % ,其中出血 2例、胆管炎 3例、胰腺炎 1例 ,而EPBD组仅 1例发生胰腺炎 ,发生率为 2 9% ;远期并发症在EST组为 10 4% ,其中逆行胆总管炎 2例 ,复发性胆石症 2例 ,而EPBD组无远期并发症。结论 :EST和EPBD安全有效 ,但为更好地预防术后近、远期并发症 ,保留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 ,对于 <10mm胆总管结石应首选EPBD ,而 >10mm胆总管结石应采用EST及相应的内镜下网篮和气囊等取石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切开术 乳头气囊扩张 治疗 胆总管结石症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内镜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术中胆管造影、括约肌切开术序贯诊治胆结石病5年经验总结 被引量:2
10
作者 洪德飞 李君达 +5 位作者 高敏 袁晓明 王建国 蔡秀军 王跃东 王先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z1期57-59,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 )联合术中胆管造影 (Intra operativeCholangiography,IOC)、胰胆镜括约肌切开术 (IntraoperativeEndoscopicSphincterotomy,IOEST)诊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疾病的价...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 )联合术中胆管造影 (Intra operativeCholangiography,IOC)、胰胆镜括约肌切开术 (IntraoperativeEndoscopicSphincterotomy,IOEST)诊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疾病的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LC联合IOC、IOEST诊断和治疗 10 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6 0 4 % (6 4 / 10 6 )术前诊断胆囊结石 ,经IOC发现伴有胆总管结石 ;LC联合IOC、IO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成功率为 93 4 % (99/ 10 6 ) ,取净结石率99 0 % (98/ 99)。术后并发轻度急性胰腺炎 6例 (6 1% )、十二指肠穿孔 1例 (0 0 1% )、胆漏 1例(0 0 1% )、气胸 1例、漏诊十二指肠乳头癌 1例 (0 0 1% )、胃潴留 2例 (0 0 2 %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3 7天。 结论 IOC能有效避免漏诊LC中胆总管结石 ;LC联合IOC和IOEST能一次性有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道造影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的利与弊 被引量:8
11
作者 曹威 张同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关键词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 胆总管残留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 微创胆道外科 反流性胆管炎 后并发症 晚期并发症 十二指肠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被引量:7
12
作者 盛洁华 夏莉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9期528-529,共2页
为了提高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治疗效果 ,对 1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 ,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常规、饮食、引流管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结果 10例病人术后住院 8~ 2 1d痊愈出院 ,随访 3~ 6个月 ,无复发。提示内镜下括... 为了提高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治疗效果 ,对 1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 ,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常规、饮食、引流管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结果 10例病人术后住院 8~ 2 1d痊愈出院 ,随访 3~ 6个月 ,无复发。提示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好 ,高质量的术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内镜 括约肌切开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发生胆管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316-1319,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发生胆管炎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3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196例行EST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1例术后发生胆管炎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其余165例作...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发生胆管炎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3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196例行EST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1例术后发生胆管炎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其余16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胆管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和对照组在既往胆道手术史[8(25.81%)vs 10(6.06%),χ~2=12.200,P=0.000 5]、胆总管结石的数量(2.8±0.5 vs 2.2±0.6,t=5.234,P=0.000 5)、合并胆囊结石伴胆囊炎[8(25.81%)vs 13(7.88%),χ~2=6.994,P=0.000 4]、合并肝内胆管结石[6(19.35%)vs 8(4.85%),χ~2=8.280,P=0.004 0]、手术时间[(35.6±5.8)min vs(27.1±6.2)min,t=7.072,P=0.000 4]、是否碎石[10(32.26%)vs 15(9.09%),χ~2=10.591,P=0.000 1]、术后胆道积气[12(60.00%)vs 16(21.82%),χ~2=17.940,P=0.000 2]和应用抗生素持续时间[(3.6±0.7)d vs(4.5±0.8)d,t=5.854,P=0.000 6]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胆道手术史[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1.962(1.156~3.658),P=0.024]、胆总管结石的数量[OR(95%CI):2.632(1.366~5.013),P=0.021]、合并肝内胆管结石[OR(95%CI):2.976(1.482~5.536),P=0.024]、手术时间[OR(95%CI):4.859(2.513~8.622),P=0.006]、术后胆道积气[OR(95%CI):5.326(2.633~10.524),P=0.005]是EST术后发生胆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应用抗生素持续时间[OR(95%CI):0.565(0.263~0.895),P=0.009]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对影响EST术后发生胆管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积极进行干预,对预防EST术后发生胆管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胆管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适应证的商榷
14
作者 马朝来 张同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适应证的规范合理范围。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EST适应证有争议的病例9例,包括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1例、肝内外胆管结石1例、胆总管结石1例、胆... 目的探讨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适应证的规范合理范围。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EST适应证有争议的病例9例,包括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1例、肝内外胆管结石1例、胆总管结石1例、胆道下段及上段肿瘤性梗阻各1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2例、胆总管囊肿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例。结果除1例内科黄疸被误诊外,其余8例均为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其中5例EST后又行手术治疗,1例因EST后病情加重而失去手术机会,2例晚期肿瘤行EST后放弃根治手术。结论未能解除胆道上游狭窄病变者,EST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并可能增加疾病风险;可以手术切除的肿瘤EST可能没有必要;年轻患者EST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致Oddi括约肌功能损伤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军民 任威瑞 +2 位作者 孟霞 赵丽伟 江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8-471,共4页
Oddi括约肌结构精巧,其功能的完整性对于防止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及细菌等逆行感染,维护肝胆胰内外部生理环境的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破坏了Oddi括约肌的完整性,其造成的负效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概述了... Oddi括约肌结构精巧,其功能的完整性对于防止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及细菌等逆行感染,维护肝胆胰内外部生理环境的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破坏了Oddi括约肌的完整性,其造成的负效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概述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致Oddi括约肌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认为临床医师需正确认识和重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致Oddi括约肌功能的损伤,从多角度综合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合理化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奥狄括约肌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应用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术后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被引量:4
16
作者 宛星宇 毛屏 +1 位作者 范中宝 柳青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158-3162,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PE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接受ERCP+EST治疗的9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PE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接受ERCP+EST治疗的9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术后静脉应用选择性NSAIDS治疗,对照组术后常规药物治疗。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将总人群分为高风险人群亚组和平均风险人群亚组,分为观察组a(n=31)和对照组a(n=27)、观察组b(n=15)和对照组b(n=2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高风险人群亚组:观察组PEP发生率降低、腹痛持续时间减少、腹胀持续时间减少、恢复进食时间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减少、VAS疼痛评分降低、QoR⁃15评分升高、术后血淀粉酶(AMS)及血脂肪酶(LPS)降低(P<0.05)。平均风险人群亚组:观察组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呕吐次数增多、恢复进食时间减少(P<0.05)。结论针对高风险人群,静脉应用选择性NSAIDS可以有效预防PEP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康复质量;但针对平均风险人群,NSAIDS对于PEP的发生、手术预后及术后康复质量无明显改善,且易导致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及一定程度上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急性胰腺炎 并发症 高风险人群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后球囊扩张术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巨大胆总管结石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任效瑛 吴永彪 +2 位作者 丁相元 李雪 闫慧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0-854,共5页
目的评价两种手术方式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后球囊扩张术(ESBD)处理巨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至2019年7月8日的Pub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等中... 目的评价两种手术方式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后球囊扩张术(ESBD)处理巨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至2019年7月8日的Pub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中的文献,同时检索相关会议论文等,纳入ESBD vs EST治疗巨大胆总管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RCT,共计1926例患者,其中ESBD组973例,EST组9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ESBD组和EST组结石清除率[比值比(OR)=1.53,95%可信区间(95%CI):1.03~2.29,P=0.04]、一次清除率(OR=1.77,95%CI:1.06~2.93,P=0.03)、机械碎石率(OR=0.40,95%CI:0.25~0.63,P<0.0001)、出血率(OR=0.23,95%CI:0.11~0.50,P<0.001)、胆管炎发生率(OR=0.31,95%CI:0.12~0.78,P=0.01)、早期并发症(OR=0.59,95%CI:0.42~0.84,P=0.003)、手术时间(MD=-8.89,95%CI:-17.56^-0.22,P=0.0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穿孔(OR=0.27,95%CI:0.05~1.30,P=0.10)、内镜后胰腺炎(OR=1.03,95%CI:0.66~1.61,P=0.91)方面二者结果相似。结论在内镜下处理巨大胆总管结石中,ESBD在结石清除率、机械碎石率、出血率、胆管炎发生率、手术时间方面比EST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气囊扩张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Meta分析(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黏膜下注射治疗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并发出血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富强 黄锦 +4 位作者 霍春燕 秦向荣 黄丽洁 沈颖洲 王旷靖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黏膜下注射技术治疗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并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2个内镜中心行1562例EST的病例资料,45例(2.9%)发生EST相关出血,其中即刻出血43例(95.6...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黏膜下注射技术治疗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并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2个内镜中心行1562例EST的病例资料,45例(2.9%)发生EST相关出血,其中即刻出血43例(95.6%),迟发出血2例(4.4%);渗血42例(93.3%),搏动性出血3例(6.7%);少量出血44例(97.8%),中等量出血1例(2.2%),无大量出血病例。均采用内镜下肾上腺素黏膜下注射技术止血。结果内镜下肾上腺素黏膜下注射治疗均止血成功,无需要血管栓塞或手术止血,无死亡。结论内镜下肾上腺素黏膜下注射治疗EST并发出血效果显著,并且操作简单,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治疗 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芳 郭继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900-901,共2页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围手 十二指肠 护理进展 ODDI括约肌狭窄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止血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群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9-631,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止血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EST治疗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出血组30例,未出血组270例),分析影响EST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总结止血治疗方法及... 目的: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止血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EST治疗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出血组30例,未出血组270例),分析影响EST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总结止血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疾病类型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血组患者的结石病史、结石数量和结石直径均明显大于未出血组患者(P<0.05)。另外,出血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水平均明显低于未出血组患者(P<0.05),30例术后出血患者中,21例即刻出血(小量出血)患者均接受内镜治疗并止血成功,除1例患者治疗后3 d再次出血,行止血夹后停止出血;9例迟发性出血患者中内镜治疗成功6例,放射介入或外科治疗成功3例。术后随访3个月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EST术后出血可能与结石病史、结石数量和结石直径以及PT、PLT和Hb水平有关,需根据出血类型、出血程度选择不同的止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后出血 危险因素 内镜治疗 止血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