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董志 宋耀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0期55-56,共2页
目的研究择期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且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 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诊断符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 目的研究择期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且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 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诊断符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常规保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择期(起病后7~28 d)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测,并观察术后1年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超声波心动图的检测显示:在治疗1周后,对照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3.6±3.4)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4.3±3.1)mm,左室射血分数为(41.6±3.5)%;观察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2.3±3.1)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3.3±3.3)mm,左室射血分数为(40.2±3.8)%。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79、1.5617、1.9162,P>0.05)。治疗1年之后,对照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7.3±3.0)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8.5±3.4)mm,左室射血分数为(40.6±3.2)%;观察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2.5±3.2)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3.4±3.3)mm,左室射血分数为(48.4±3.1)%;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379、7.6111、12.3794,P<0.05)。观察不同治疗后MACE发生率,1年内对照组MACE发生率为16.0%(8/50),观察组为4.0%(2/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过程中使用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为今后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线索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经冠状动脉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振衡 韩丽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88-190,共3页
目的 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149例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预后结果分组,其中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 a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58例患者设... 目的 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149例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预后结果分组,其中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 a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58例患者设为预后不良组,其余91例设为预后良好组,对两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预后良好组年龄、性别、糖尿病史、脑卒中史、心功能分级、症状开始至灌注时间、血管病变程度、糖化血红蛋白及联合用药情况与预后不良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联合用药情况、症状开始至灌注时间、糖化血红蛋白≥6.5% 、心功能分级≥2级、糖尿病史及年龄≥60岁是影响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 联合用药情况、症状开始至灌注时间、糖化血红蛋白≥6.5% 、心功能分级≥2级、糖尿病史及年龄≥60岁是影响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效果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对患者及早进行有针对性干预,以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宋光耀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2期66-67,共2页
目的探究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行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测,... 目的探究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行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超声心电图检测,两组患者各项心脏超声指标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1周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1周后升高,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心脏超声指标,治疗效果良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景隆 李美瑜 吕明芳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9期82-83,共2页
目的探究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2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延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延迟组配合使用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比观察... 目的探究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2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延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延迟组配合使用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延迟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患病1年内死亡率和1年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适合延误早期介入治疗后有严重狭窄和完全梗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PCI术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魏艳胜 王中明 张素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0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择期PCI术后使用替罗非班对围术期不同时间点心脏标记物、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规律以及对PCI术后半年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焦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ACS择期PCI术患者116...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择期PCI术后使用替罗非班对围术期不同时间点心脏标记物、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规律以及对PCI术后半年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焦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ACS择期PCI术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替罗非班组患者于PCI术后给予替罗非班并持续至少36 h。观察院内实验室检查结果,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心源性死亡、再发心绞痛、再次血管重建、心肌梗死)及并发症(主要是出血)的发生情况;随访半年再入院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24、48 h,替罗非班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术前及对照组(P<0.01);术后替罗非班组cTnT(20%vs 62%,P<0.05)和CK-MB(17%vs 56%,P<0.05)增高均低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替罗非班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替罗非班可以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少ACS择期PCI术后心肌标记物(cTnT、CK-MB)的升高,减少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降低再入院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择期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PCI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谷新伟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的探析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从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非急诊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挑选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运用的治疗方法进... 目的探析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从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非急诊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挑选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运用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60例择期行PCI治疗的患者作为手术组,另60例经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则为药物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型钠尿肽(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小板功能(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凝聚率),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手术组BNP水平及血小板凝聚率均较药物组低(P<0.05);LVEF水平及血小板抑制率则均较药物组高(P<0.05);同时,手术组患者总有效率(88.33%)优于药物组(70.00%)(P<0.05)。结论择期PCI治疗老年冠心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状态及血小板功能,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老年 择期经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效果 血小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给予法舒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后无复流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邓根群 郑晓群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8期581-584,共4页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给予法舒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的影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梗死相关动脉(IRA)术前TIMI〈1级...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给予法舒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的影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梗死相关动脉(IRA)术前TIMI〈1级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手术方法相同,出现无复流现象后分别经冠脉给予法舒地尔和硝酸甘油。观察两组注射药物后TIMI血流分级、TMPG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住院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TMPG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AMI行急诊PCI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给予法舒地尔可改善冠脉血流和梗死区的心肌再灌注,改善近期预后,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 法舒地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低剂量的替格瑞洛联合脉络通对接受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后续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叶继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0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用低剂量的替格瑞洛联合脉络通对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后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接受急诊PCI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 目的:探讨用低剂量的替格瑞洛联合脉络通对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后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接受急诊PCI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联合治疗组(n=46).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急诊PCI术.术后,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大剂量的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进行后续治疗,为联合治疗组患者使用低剂量的替格瑞洛和脉络通进行后续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的第1个月和第3个月时其血小板聚集率(PAR),并比较用药后的6个月内其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累计发生率.结果:在用药前、用药后的第1个月和第3个月,两组患者的PAR相比,P>0.05.在用药后的6个月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小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患者MACE的累计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为接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低剂量的替格瑞洛和脉络通进行后续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小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替格瑞洛 脉络通 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激光穴照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先润 罗荣辉 +7 位作者 魏娜 娄云霄 张辉 苗莉 李朝辉 曹程浩 牛颖 毋小茜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67,共1页
本研究通过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应用绿激光内关穴照射治疗和单纯西药干预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对血脂、心功能EF(%)、Hs-CRP等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绿激光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提示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应用绿激光内关穴... 本研究通过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应用绿激光内关穴照射治疗和单纯西药干预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对血脂、心功能EF(%)、Hs-CRP等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绿激光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提示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应用绿激光内关穴照射治疗,能更有效控制心绞痛症状,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激光 冠心病 冠脉介入治疗(PCI术)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