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修复情况的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宇林 顾永林 +3 位作者 庹田 文俊杰 彭军 刘丁铭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855-859,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的修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广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心肌梗死患者97例,根据行PCI术时机分为急诊PCI术组50例和择期PCI术组47例,术后3个月通过心脏磁共振成... 目的探讨急诊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的修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广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心肌梗死患者97例,根据行PCI术时机分为急诊PCI术组50例和择期PCI术组47例,术后3个月通过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评估和比较2组患者心功能和心肌修复情况,并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肌钙蛋白I(TnI)、脑钠肽(BN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2组患者PCI术后3个月较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梗死心肌质量、梗死心肌容积视觉评分、室壁运动异常评分、TnI、BNP和CK-MB均改善,且急诊PCI术组相比择期PCI术组患者水平低[(108.41±21.15)和(126.61±22.05)ml;(59.55±14.41)和(65.54±11.64)ml;(6.84±2.15)和(9.16±3.00)g;(6.03±2.11)和(8.15±2.32)分;(3.01±1.16)和(4.41±1.25)分;(106.84±29.98)和(122.16±32.11)g/L;(1.00±0.34)和(1.24±0.54)ng/L;(32.21±5.44)和(35.49±4.48)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梗死心肌质量与梗死心肌容积视觉评分、室壁运动异常评分、LVEDV、LVESV正相关(r=0.411、0.354、0.306和0.341,P<0.05)。结论急诊PCI术可显著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的功能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急诊 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梗死相关动脉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同处理时机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巫刚 宋海峰 孙德醒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11期841-845,共5页
目的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不同时机开通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伊宁市第十一医院心内科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的STEMI住院患者160例... 目的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不同时机开通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伊宁市第十一医院心内科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的STEMI住院患者160例,其中男性105例,女性55例,年龄(63.1±9.6)岁。根据患者择期PCI干预Non-IRA的时机不同,分为≤14 d组(n=92)和30~60 d组(n=68),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造影、Non-IRA平均支架植入数量和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Non-IRA支架植入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 d组住院期间PCI相关并发症较30~60d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8.5%vs7.4%;P=0.034)。两组术后1个月MACE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30~60 d组MACEs发生率较≤14 d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9%vs 16.3%;P=0.042)。结论 30~60 d择期干预Non-IRA降低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和术后6个月发生MACEs的风险,可能为择期PCI干预Non-IRA的较理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病变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多支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魏振衡 韩丽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88-190,共3页
目的 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149例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预后结果分组,其中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 a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58例患者设... 目的 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149例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预后结果分组,其中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 a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58例患者设为预后不良组,其余91例设为预后良好组,对两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预后良好组年龄、性别、糖尿病史、脑卒中史、心功能分级、症状开始至灌注时间、血管病变程度、糖化血红蛋白及联合用药情况与预后不良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联合用药情况、症状开始至灌注时间、糖化血红蛋白≥6.5% 、心功能分级≥2级、糖尿病史及年龄≥60岁是影响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 联合用药情况、症状开始至灌注时间、糖化血红蛋白≥6.5% 、心功能分级≥2级、糖尿病史及年龄≥60岁是影响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效果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对患者及早进行有针对性干预,以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经冠脉介入治疗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干预方案的应用
4
作者 陈璐 任震晴 +5 位作者 王立春 冯国琴 李江英 黄佩玉 姜文娟 王晓翠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7期713-718,共6页
目的构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于2023年2—8月,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以病区为单位将研究对象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 目的构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于2023年2—8月,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以病区为单位将研究对象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构建并实施急诊行PCI治疗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干预方案。比较2组患者术后8 h和出院前1 d或当天运动恐惧水平、运动自我效能、焦虑抑郁水平和B型钠尿肽结果。结果研究期间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纳入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干预后,观察组运动恐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运动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和B型钠尿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干预方案有利于降低患者运动恐惧水平,提高运动自我效能,舒缓不良情绪,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进一步验证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运动恐惧 心脏康复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结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用于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曹慧 丁晓秋 李盼盼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糖尿病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接受急诊PCI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糖尿病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接受急诊PCI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和对照组(不接受替罗非班治疗)。主要评估指标为术后的血流得分、心脏超声指标以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PCI术后的TMPⅡ级和TIMIⅢ级血流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尤其在LVEF、CI和SVI方面。观察组心脏超声指标LVEDD和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替罗非班治疗能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并优化射血分数。两组在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上没有显著差异,证明替罗非班的安全性。结论替罗非班结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老年AMI并发糖尿病患者中能显著改善治疗效果,且不增加患者的并发症风险,为一稳定、安全和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老年AMI 糖尿病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支架植入和双支架植入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比较
6
作者 陈志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4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单支架和双支架植入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双号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 目的:探讨单支架和双支架植入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双号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支架植入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研究组患者实施双支架行急诊PCI。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动脉造影、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CI操作时间、术中X线透视长于对照组,造影剂用量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分支动脉检查3级残余狭窄检出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更高(P<0.05)。结论:相较于单支架植入,双支架植入行急诊PCI的效果更好,可改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动脉造影结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支架植入 双支架植入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动脉造影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伐卢定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必龙 朱春甲 +5 位作者 汪坤 周杰 严凌 艾阳 黄多新 叶露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比较比伐卢定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5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23例)和替罗非班加... 目的:比较比伐卢定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5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23例)和替罗非班加肝素组(32例)。所有患者在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比伐卢定组:在急诊PCI术前静脉给予比伐卢定负荷量0.75 mg/kg,术中以1.75 mg/(kg·h)持续静脉点滴,术后以0.2 mg/(kg·h)持续静脉点滴4-20 h。替罗非班加肝素组:术前静脉内注入10μg/kg替罗非班,然后以0.075μg/(kg·h)持续静脉滴注24-36 h,同时静脉内注入普通肝素100 U/kg。观察两组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2 h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两组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比伐卢定组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ST段回落百分比(91.3%和93.7%),TIMI 3级血流比例(95.9%和9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0%和18.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时,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相比有相同的疗效,临床出血率低,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可能与样本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伐卢定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普通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卢竞前 李易 +6 位作者 李建美 杨锋 吕云 洪云飞 李玉 张荣华 吴燕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观察易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 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 I)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治疗费用,探讨适合云南省STEM I新的救治模式。方法81例STEM I患者分为易化PC I组(42例)和选择性PC I组(39例),对比两组梗死相关动脉(IRA... 目的观察易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 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 I)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治疗费用,探讨适合云南省STEM I新的救治模式。方法81例STEM I患者分为易化PC I组(42例)和选择性PC I组(39例),对比两组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率、左心室功能、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及住院天数、费用。结果易化PC I组开通率为97.6%(41/42),选择性PC I组开通率为79.5%(31/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值分别为(53.8±6.7)%和(50.2±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易化PC I组无死亡,选择性PC I组死亡6例,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慢血流、再梗死、脑卒中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费用为(4.5±1.6)万元和(5.3±1.2)万元,住院天数为(7.3±2.4)天和(13.6±5.8)天,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易化PC I治疗STEM I安全有效、经济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溶栓治疗 易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联合CAMI-STEMI评分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生存状况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闫小菊 李勇 +2 位作者 郭丽娟 李占虎 李凤德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中国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AMI-STEMI)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急诊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方...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中国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AMI-STEMI)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急诊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269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6个月内有无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HMGB1、NT-proBNP水平与CAMI-STEMI评分,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三者对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PCI术后出现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①PCI术后6个月内共有51例患者发生MACE,发生率为19.0%,其中支架内血栓28例、再发心肌梗死10例、恶性心律失常7例、心力衰竭5例、心源性死亡1例.预后不良组患者术前血清HMGB1、NT-proBNP水平与CAMI-STEMI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3.90±1.36)μg/L比(2.79±1.18)μg/L,(1830.45±237.53)pg/L比(642.02±121.4)pg/L,(3.63±1.33)比(1.96±0.86);P均<0.05].②术前血清HMGB1、NT-proBNP水平、CAMI-STEMI评分对MACE发生具有中等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786、0.792、0.853),三者联合对术后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更高(AUC为0.901).③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死位于血管近段、发病至心肌再灌注时间、术前血清HMGB1、NT-proBNP水平、CAMI-STEMI评分均是MACE出现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前血清HMGB1、NT-proBNP水平与CAMI-STEMI评分是术后生存状况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CAMI-STEMI评分价值最高,三者联合的预测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 1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CAMI-STEMI评分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肌钙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凤敏 赵莹 乔智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7-757,共1页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改善了患者的近、远期预后,同时也带来了心肌的损伤。表现为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增高。本研究使用阿托伐他汀强化调脂,与阿托伐他汀标准调脂比较,观察PCI术后cTnT的变化,旨在寻找一种更有效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改善了患者的近、远期预后,同时也带来了心肌的损伤。表现为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增高。本研究使用阿托伐他汀强化调脂,与阿托伐他汀标准调脂比较,观察PCI术后cTnT的变化,旨在寻找一种更有效降低PCI术后cTnT水平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肌钙蛋白 阿托伐他汀 介入术后 强化治疗 肌酸激酶同工酶 PCI术后 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静静 高传玉 +2 位作者 王宪沛 张优 肖文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577-579,共3页
目的分析^(99)Tc^m-MIBI/^(18)F-FD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双核素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 目的分析^(99)Tc^m-MIBI/^(18)F-FD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双核素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49例,冠脉造影后分为A组(行PCI术,25例)与B组(行药物保守治疗,24例)。术前行双核素检查,根据梗死区有无存活心肌分为有存活心肌组(31例)与无存活心肌组(18例)。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行静息心脏超声心动图。结果 (1)无存活心肌组:术后1、3个月LVEF值较术前均无改善(P>0.05)。(2)有存活心肌组:行PCI术者术后3个月LVEF值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优于行药物保守治疗者(P<0.05)。行药物治疗者术后1、3个月LVEF值较术前无改善(P>0.05)。结论双核素评价AMI患者存活心肌,能预测延迟PCI治疗后室壁功能改善情况,为治疗决策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存活心肌 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 脱氧葡萄糖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下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1期60-63,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窗下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且来院时发病时间>12 h的患者共113例。按患者接受延迟经皮冠...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窗下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且来院时发病时间>12 h的患者共113例。按患者接受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时间窗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延迟PCI治疗时间窗12~24 h,56例;B组:延迟PCI治疗时间窗>24 h^5 d,57例。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置入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2、8周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随访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1年内的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两组合并病史、心肌梗死部位、罪犯血管分布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架植入数量、支架长度、支架直径、最大扩张压力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8周时,两组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LVED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窗LVEF、LV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随访期内MACE合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使错过最佳再灌注时机(12 h内)的STEMI患者,尽早行PCI治疗结合合理的药物干预,仍可使患者获得同等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同时间窗 急性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预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性治疗术前不同备皮方法的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海英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及介入性治疗术前2种备皮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选取入住心内科并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性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和备皮剃毛,观察组术前准备...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及介入性治疗术前2种备皮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选取入住心内科并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性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和备皮剃毛,观察组术前准备中不作剃毛处理,对于毛发太长影响手术视野者则采用剪刀剪短。观察护士备皮时间、患者接受度及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观察组备皮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备皮方案接受度为75.45%(83/110),高于对照组的37.27%(41/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备皮方法在冠脉造影及介入性治疗手术中对术后皮肤感染情况无影响,并可降低时间成本,减少患者心理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全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39-40,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2006年152例AMI患者发病24 h内急诊PCI的临床资料。结果:143例急诊PCI成功,成功率94.07%,病死率2.63%,平均住院13 d。结论:对于胸痛...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2006年152例AMI患者发病24 h内急诊PCI的临床资料。结果:143例急诊PCI成功,成功率94.07%,病死率2.63%,平均住院13 d。结论:对于胸痛>12 h但<24 h,仍然有缺血症状和体征的患者,急诊PCI仍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梗死相关血管再通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王怀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4期6-10,共5页
目的分析延迟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纳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8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溶栓治疗基础上采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目的分析延迟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纳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8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溶栓治疗基础上采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力衰竭(心衰)标志物[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0%,远高于对照组的87.97%,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LVEDV、LVESV、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V、LVESV、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LVEF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LVEDV、LVESV、LVEDD、LVESD更低,LVEF更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NT-proBNP、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NT-proBNP(150.22±23.85)pg/ml、CK-MB(26.62±8.21)IU/L低于对照组的(240.82±24.98)pg/ml、(39.92±9.47)IU/L,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16%,低于对照组的9.49%,差异显著(P<0.05)。结论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降低NT-proBNP、CK-MB水平,延缓左心室重构,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功能 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归芪通痹汤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16
作者 张浩 倪代梅 +2 位作者 吴美娴 任翔 潘天若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2期2420-2423,共4页
目的:探索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再发心绞痛患者服用自拟归芪通痹汤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心功能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4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患者,随机... 目的:探索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再发心绞痛患者服用自拟归芪通痹汤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心功能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4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归芪通痹汤,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和C反应蛋白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归芪通痹汤对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心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和C反应蛋白的整体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归芪通痹汤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气虚血瘀型 心功能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的感知控制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霞 董彩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6期34-37,共4页
目的了解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病人的感知控制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患者-般资料问卷和修订版控制态度量表(CAS-R)对98例择期行PCI术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择期行PCI术病人感知控制得分范围为12~31分,平均分为(21.49... 目的了解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病人的感知控制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患者-般资料问卷和修订版控制态度量表(CAS-R)对98例择期行PCI术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择期行PCI术病人感知控制得分范围为12~31分,平均分为(21.49±3.96)分,处于较低水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入院诊断为择期行PCI术病人感知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择期行PCI术病人感知控制得分较低,需制定能有效提高择期行PCI术病人感知控制力的干预措施,从而激发病人的应对潜能,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 择期 感知控制 主观感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院患者药物素养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班俊坤 法天鄂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1期15-17,22,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出院患者药物素养现状及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出院患者药物素养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天津市胸科医院的114例急诊PCI出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急诊PCI术后出院患者药物素养得分(...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出院患者药物素养现状及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出院患者药物素养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天津市胸科医院的114例急诊PCI出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急诊PCI术后出院患者药物素养得分(3.94±1.66)分。不同年龄(F=25.274)、文化程度(F=9.222)、职业状态(t=10.175)的出院患者药物素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急诊PCI术后出院患者药物素养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1)。结论急诊PCI术后出院患者药物素养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高龄、文化程度低、非在职的患者药物素养相对较差。患者的药物素养与社会支持具有相关性,社会支持程度越高,药物素养水平也越高。医护工作者可通过提升患者社会支持水平,进而提升患者药物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药物素养 社会支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钟海洋 罗杰鸿 林杰忠 《北方药学》 2020年第2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实施急诊PCI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及左心室指标(LVEF、LVEDD、LVESD)指标。结果:治疗后1 d、3 d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后各时间段观察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 d两组LVESD、LVE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但观察组指标降低或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急诊PCI治疗AMI可显著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促进左心室重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左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左国兴 陈书中 王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18-41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