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患视角下妇科恶性肿瘤择期手术患者入院准备度感知的质性研究
1
作者 袁芹 冯丽娟 +4 位作者 瞿佳 刘莉 吴芬 李子崴 黄毅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1,共5页
目的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择期手术患者入院准备期间的体验及需求,为实施院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描述性质性研究,目的抽样法对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10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NVivo12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6个主题... 目的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择期手术患者入院准备期间的体验及需求,为实施院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描述性质性研究,目的抽样法对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10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NVivo12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6个主题:失去控制感与寻求希望(疾病不确定感与手术决策困境、信任医疗)、健康素养异质化、复杂的心理状态(积极应对与负性情绪困扰并存)、患者角色适应障碍(女性角色创伤、角色转换障碍)、入院过渡期需求(缺乏院前护理服务、设立入院准备中心)和社会性支持需求高(渴望专业支持、期望获得经济援助)。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择期手术患者在入院准备期间的体验及需求有待进一步满足和提升。医护人员应注重患者院前服务,加强院前健康指导,为患者提供多维度社会支持以提高其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妇科 择期手术 入院准备 患者准备 医患视角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院准备中心管理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曾兆慧 陈淡芬 曲秀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6期107-109,共3页
目的:分析入院准备中心管理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60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2018年3—12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609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入院管理,研究... 目的:分析入院准备中心管理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60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2018年3—12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609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入院管理,研究组实施入院准备中心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术前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术前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服务态度、服务技术、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时间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入院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入院准备中心管理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院准备中心 择期手术 入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外科理论在腹部外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3
作者 倪小冬 李幼生 +1 位作者 黎介寿 毛广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88-389,393,共3页
目的:观察损伤控制外科(DCS)理论在腹部外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结果。方法:2例腹部巨大包块择期手术患者,第1例术中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后,应用DCS理论进行治疗;第2例术前根据DCS理论制订了手术方案,并在术中实施。结果:2例患者的治疗均获... 目的:观察损伤控制外科(DCS)理论在腹部外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结果。方法:2例腹部巨大包块择期手术患者,第1例术中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后,应用DCS理论进行治疗;第2例术前根据DCS理论制订了手术方案,并在术中实施。结果:2例患者的治疗均获得成功。尤其第2例患者术后恢复较平稳。结论:腹部外科择期手术患者,若术中可能出现引起生命危险的情况,应根据DCS理论制定手术方案及处理术中出现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外科 腹部外科 择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开始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兴莲 苏法安 +4 位作者 沈剑辉 吴荷玉 杨英 王曾妍 胡娟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信息技术在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开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医院现有的信息资源对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开发和设计,严格规定首台手术术前准备时间、入手术间时间、麻醉完成时间、手术开始时间并进行过程监测和干预。比较... 目的探讨信息技术在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开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医院现有的信息资源对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开发和设计,严格规定首台手术术前准备时间、入手术间时间、麻醉完成时间、手术开始时间并进行过程监测和干预。比较管理前后首台手术准点执行情况及当日手术准点完成情况。结果实施后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开台率及当日各时间点手术完成情况较实施前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信息技术应用于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开始管理可起到较好的过程监测管理作用,提高首台手术准点开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择期手术 手术时间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5
作者 唐文娟 陆群峰 +1 位作者 屈文倩 周嫣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3期1181-1183,共3页
术前禁食禁水是围手术期护理的常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减少麻醉后胃内容物返流,防止肺部并发症,保证安全、高效地进行麻醉。由于小儿发生胃发育尚不健全,易致胃内容物反流误吸,故其发生返流的危险性是成人的2倍,且造成的吸入性肺炎较难处... 术前禁食禁水是围手术期护理的常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减少麻醉后胃内容物返流,防止肺部并发症,保证安全、高效地进行麻醉。由于小儿发生胃发育尚不健全,易致胃内容物反流误吸,故其发生返流的危险性是成人的2倍,且造成的吸入性肺炎较难处理,死亡率高[1]。现有教科书对术前禁食禁水时间仍沿用传统观点[2]:婴儿术前4 h禁食、水;较大儿童与成人一样,在术前夜12点后禁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择期手术 术前护理 禁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六西格玛方法提高首台择期手术开始的准时率 被引量:24
6
作者 何贤君 黄月霞 +6 位作者 沈杰 应丽丽 王明仓 陈丽君 王银萍 杨鹏 兰柳娇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840-1841,共2页
关键词 六西格玛 择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手术患者实施全程闭环式服务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7
作者 贾云 李萍 +1 位作者 常健 刘明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0期68-71,共4页
目的提高择期手术患者入院、手术及出院的服务品质及效率。方法将360例拟入院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80例,对照组按常规就诊及办理入院手续,术后遵医嘱办理出院;实验组成立出入院服务中心,患者就诊医生确定择期... 目的提高择期手术患者入院、手术及出院的服务品质及效率。方法将360例拟入院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80例,对照组按常规就诊及办理入院手续,术后遵医嘱办理出院;实验组成立出入院服务中心,患者就诊医生确定择期手术和术后出院,其他包括入院手续办理、术前检查、出院转诊等均由出入院服务中心人员一站式办理即实行全程闭环式服务管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术前检查往返距离、住院和术前待床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全程闭环式管理的医疗服务模式能提高择期手术患者住院医疗服务品质和效率,减少住院费用,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患者 择期手术 全程闭环式管理 医疗服务品质 工作效率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择期手术延迟原因调查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秀华 王惠琴 +2 位作者 安梦滢 罗新玲 邵丽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6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择期手术延迟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为提高手术室运行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专项调查、专家座谈等方法,对本院部分科室择期手术延迟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医生进入手术室时间,麻醉开始、生效及手术切皮时... 目的分析手术室择期手术延迟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为提高手术室运行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专项调查、专家座谈等方法,对本院部分科室择期手术延迟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医生进入手术室时间,麻醉开始、生效及手术切皮时间和手术结束时间等。结果84.80%择期手术延迟。手术延迟原因中医疗相关原因占43.94%,麻醉相关原因占37.61%,手术室原因占13.01%。结论择期手术延迟状况较为严重,应制定出各科手术前准备时间,与相关科室密切协作,对手术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提高手术间利用率和周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择期手术 延迟 医疗资源 合理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路径对冠心病择期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惠芳 郑红梅 +2 位作者 胡荍 符湘云 谢多双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6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冠心病择期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按住院号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包括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以及结合手势...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冠心病择期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按住院号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包括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以及结合手势语培训和患者现身说法等。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冠心病择期手术患者的认知水平,改善其治疗护理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择期手术 健康教育路径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手术患儿禁食禁饮时间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雪 张钰 陈梅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2期222-224,共3页
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等检索相关文献,对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提出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过长,会对患儿产生不良影响,建议适当缩短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饮时间,在术前禁食4~6 h,术前2... 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等检索相关文献,对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提出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过长,会对患儿产生不良影响,建议适当缩短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饮时间,在术前禁食4~6 h,术前2h饮清液体可改善患儿自身感受,减轻患儿不适,满足其机体需要,缓解口渴感,同时降低患儿发生脱水的风险,且不会增加呕吐及误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手术 患儿 术前禁食禁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式心理干预在择期手术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常久静 祖玉新 +2 位作者 杜立红 郭玉杰 李晓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6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在择期手术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8月唐山市协和医院住院择期手术患儿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激励式心... 目的:探讨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在择期手术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8月唐山市协和医院住院择期手术患儿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激励式心理护理。分析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手术总配合率为97.9%,对照组仅为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手术时研究组患儿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脉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儿心理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患儿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择期手术患儿中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心理状态,稳定患儿情绪,降低患儿焦虑程度,有助于提高手术配合度,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式心理护理 择期手术 焦虑抑郁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手术患者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80
12
作者 徐海英 沈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者缩短术前禁食禁水时间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6例择期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禁食6~8h、禁水2~3h,对照组术前禁食12h、禁水6h。结果两组术前口渴饥饿、烦躁、疲乏无力等不适情况比较,观...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者缩短术前禁食禁水时间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6例择期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禁食6~8h、禁水2~3h,对照组术前禁食12h、禁水6h。结果两组术前口渴饥饿、烦躁、疲乏无力等不适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患者发生术中误吸、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8h禁食固体食物,术前6h可进食少量清淡饮食(如牛奶等),术前2~3h口服糖水200~300ml,安全可行,可降低不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手术 术前禁食禁水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方考核管理模式提高择期手术术前准备质量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红 薛菊兰 +1 位作者 刘芸 李丽华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19-20,共2页
目的提高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质量。方法运用术前护士自查、科室质控组检查、手术室护士核查的三方考核管理模式,对择期手术术前准备质量进行管理。结果实施三方考核前、后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缺陷率分别为2.4%、0.6%。实施前后比较,... 目的提高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质量。方法运用术前护士自查、科室质控组检查、手术室护士核查的三方考核管理模式,对择期手术术前准备质量进行管理。结果实施三方考核前、后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缺陷率分别为2.4%、0.6%。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三方考核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手术 术前准备 护理缺陷 病房 手术 三方考核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手术患儿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预防应激性溃疡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14
作者 何小玲 陈惠贤 陈凤华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缩短禁食禁饮时间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将256例非胃肠道疾病行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36例)与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麻醉前6h禁食、2h可饮糖水或无渣饮液100~150ml,对照组麻醉前常规禁食12...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缩短禁食禁饮时间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将256例非胃肠道疾病行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36例)与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麻醉前6h禁食、2h可饮糖水或无渣饮液100~150ml,对照组麻醉前常规禁食12h、禁饮4~6h。观察两组患儿术中误吸及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均无1例发生误吸;观察组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适当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可有效预防婴幼儿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择期手术 应激性溃疡 禁食 禁饮 误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变 张玉侠 陈劼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6期89-91,共3页
对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提出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过长,会对患儿产生不良影响;可适当缩短术前禁饮时间,术前2h饮用清液体可降低患儿发生脱水的风险;关于牛奶、固体食物及其他液体的术前禁食时间尚需遵循... 对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提出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过长,会对患儿产生不良影响;可适当缩短术前禁饮时间,术前2h饮用清液体可降低患儿发生脱水的风险;关于牛奶、固体食物及其他液体的术前禁食时间尚需遵循现有的专业指南,结合临床规范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手术 患儿 术前禁食 禁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择期手术实行常态化吸入麻醉下颈外静脉留置的可行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晓萍 陈少娟 +3 位作者 何卓文 史秋莲 郭雅梅 程肇燕 《现代医院》 2013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术前补液采用吸入麻醉后颈外静脉留置针一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把需要实行择期手术的40例婴幼儿按抛币法随机分两组: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20例。A组吸入8%七氟醚2 min后,选择右颈外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B组... 目的探讨婴幼儿术前补液采用吸入麻醉后颈外静脉留置针一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把需要实行择期手术的40例婴幼儿按抛币法随机分两组: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20例。A组吸入8%七氟醚2 min后,选择右颈外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B组按常规选择外周暴露最清晰的静脉穿刺输液。监测记录两组患儿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的BP、HR、R和SpO2变化,穿刺的次数、耗时及术后24 h患儿口述对手术有恐惧感的例数(心理阴影)。结果两组患儿术前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麻醉至穿刺完毕时段的生命体征较B组平稳,A组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1),术后24 h随访患儿口述对手术的恐惧感A组例数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择期手术的婴幼儿术前输液选择吸入麻醉下颈外静脉进行,不但穿刺成功率高,耗时短,而且术后心理阴影少,值得倡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择期手术 吸入麻醉 颈外静脉 留置套管针 常态化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春兰 毛莉颖 牟勇 《现代医院》 2020年第5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提供管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6年1月-2019年9月择期手术术后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 517例择期手术患者,术后死亡53例,死亡率为0. 0...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提供管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6年1月-2019年9月择期手术术后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 517例择期手术患者,术后死亡53例,死亡率为0. 08%;主要发生科室为心血管外科、心胸外科、关节骨科、普外一科、普外二科;主要的手术类型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食管癌根治术,主要的手术部位为心脏/心脏大血管、四肢、胃肠、胸肺、肾及输尿管,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可疑肺栓塞、吻合口瘘、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等。结论术后严重并发症是择期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强手术围手术期管理,及时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对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手术 手术期死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入支架后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在梗阻性结直肠癌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晖 朱贤章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置入支架后择期手术与急诊外科手术2种治疗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临时置入金属支架,择期手术治疗(支架组);60例行急诊手术治疗(急诊手术组)。比较支架组与急诊手术组的... 目的:探讨置入支架后择期手术与急诊外科手术2种治疗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临时置入金属支架,择期手术治疗(支架组);60例行急诊手术治疗(急诊手术组)。比较支架组与急诊手术组的一期切除吻合率、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等指标。结果:支架组一期切除吻合率(96.67%)明显高于急诊手术组(56.67%,P<0.001)。支架组术后并发症(6.67%)明显低于急诊手术组(26.67%,P<0.05)。支架组住院期间病死率与急诊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分别为(156.13±49.79)min,(3.60±1.40)d,明显低于急诊手术组(P<0.05)。结论:置入支架可迅速、有效缓解梗阻性结直肠癌症状。置入支架后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相比可增加一期切除吻合率,减少并发症,可作为缓解梗阻性结直肠癌的一项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支架 择期手术 急诊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宋新勤 龙金亮 +1 位作者 王红玉 闫德祺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91-292,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6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和告知同意,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和告知同意的基础上给予术前认知干预等。应用焦虑自评量表于... 目的探讨术前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6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和告知同意,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和告知同意的基础上给予术前认知干预等。应用焦虑自评量表于入院时和术前1d进行效果评价分析。结果实验组入院时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术前1d(P<0.01);对照组术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P<0.05);实验组术前1d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不同性别认知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术前干预能明显减轻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手术 焦虑 认知干预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式心理干预在不同麻醉方式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杜立红 祖玉新 郭玉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6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激励式心理干预对不同麻醉方式的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及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10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协和医院行择期手术的患者240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局麻组、腰硬麻组和全麻组,三组患者分别实行... 目的探讨激励式心理干预对不同麻醉方式的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及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10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协和医院行择期手术的患者240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局麻组、腰硬麻组和全麻组,三组患者分别实行针对性的激励式心理干预,于心理干预前及患者人手术室后分别测定焦虑、抑郁情况及心率、血压,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局麻组SAS得分[(26.6±5.4)分]、SDS得分[(22.4±6.1)分]和收缩压[(123.3±5.1)mmHg]与干预前[(59.3±6.5)分、(45.6±3.2)分和(140.2±2.1)mmHg]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全麻组干预后SAS得分[(34.5±1.3)分]和SDS得分[(28.6±3.5)分]均高于局麻组和腰硬麻组[(25.8±2.2)、(21.3±3.8)分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方面,干预后三组心率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率及收缩压局麻组与腰硬麻组、局麻组与全麻组以及腰硬麻组与全麻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式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尤其是在非全身麻醉患者中效果更加明显,能稳定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态,保证手术及麻醉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 心理干预 麻醉 择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