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掺杂对ZnO:Al薄膜结晶性能与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建林 陈鼎 +1 位作者 张世英 陈振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84-1288,共5页
以二水合醋酸锌为原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浸涂法在钠钙玻璃基片上制备了具有c轴择优取向的ZnO:Al薄膜,考察了铝掺杂浓度对薄膜结晶性与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铝掺杂使ZnO薄膜(002)晶面的2θ向高角度方向偏移,c轴择优取向性增强,... 以二水合醋酸锌为原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浸涂法在钠钙玻璃基片上制备了具有c轴择优取向的ZnO:Al薄膜,考察了铝掺杂浓度对薄膜结晶性与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铝掺杂使ZnO薄膜(002)晶面的2θ向高角度方向偏移,c轴择优取向性增强,晶粒变小(15~20nm)。当铝掺杂浓度(摩尔分数)为1%~2%时,微观组织结构变得致密均匀;当铝掺杂浓度大于2%时,发生颗粒团聚现象;在高掺杂浓度下(5%和8%),出现大尺寸片状ZnO:Al晶粒异常长大,生长出特殊形貌的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AL薄膜 铝掺杂 溶胶-凝胶法 择优取向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衬底上La0.8Sr0.2MnO3/SrMnO3双层结构研究
2
作者 杜永胜 王波 +4 位作者 许仕龙 于敦波 李彤 严辉 张深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620-622,629,共4页
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Si(100)衬底上首先生长SrMnO3(SMO)作为缓冲层,再沉积La0.8Sr0.2MnO3(LSMO)薄膜,得到(110)面择优生长的LSMO/SMO双层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SMO缓冲层的结构特征对LSMO薄膜择优取向生长的影响;利用Rutherford背散... 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Si(100)衬底上首先生长SrMnO3(SMO)作为缓冲层,再沉积La0.8Sr0.2MnO3(LSMO)薄膜,得到(110)面择优生长的LSMO/SMO双层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SMO缓冲层的结构特征对LSMO薄膜择优取向生长的影响;利用Rutherford背散射(RBS)分析了LSMO/SMO间的界面情况.结果表明:以SMO作为单一缓冲层时,不仅可以实现LSMO薄膜在Si(100)衬底上的(110)面的择优生长,而且LSMO/SMO的界面扩散现象也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MO薄膜 SMO缓冲层 择优取向生长 界面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固相缩聚及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培 曲希明 +1 位作者 姜锋 张志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6-138,共3页
对萃取后的尼龙6切片进行了固相缩聚以提高其相对黏度(η_r),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增黏效果的影响。采用乌式黏度计、端基滴定法、热重分析法(TGA)、X射线衍射法(XRD)和毛细管流变仪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尼龙6切片的... 对萃取后的尼龙6切片进行了固相缩聚以提高其相对黏度(η_r),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增黏效果的影响。采用乌式黏度计、端基滴定法、热重分析法(TGA)、X射线衍射法(XRD)和毛细管流变仪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尼龙6切片的热稳定性基本不变,切片所含晶型只有α单斜晶系,并未出现晶型的转变,出现了晶面的择优取向生长现象。在反应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12h时,固相缩聚后的尼龙6切片相对黏度达到3.2,初始分解温度为412.3℃,最大分解温度为469.5℃,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聚合 相对黏度 端基分布 择优取向生长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