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和盆地人工拧条林地土壤水分亏缺与补偿度特征研究
1
作者 彭猛 张进虎 +4 位作者 戎战磊 刘莹 张振平 张家欣 陈紫蕊 《节水灌溉》 2025年第10期42-48,共7页
土壤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区影响植被恢复的主导因子。为揭示高寒沙区拧条林地土壤水分亏缺与补偿度特征,以共和盆地为研究区,以成年拧条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水分野外定位监测(ZL6土壤水分检测系统),结合室内测定和数学计算,开展定量研... 土壤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区影响植被恢复的主导因子。为揭示高寒沙区拧条林地土壤水分亏缺与补偿度特征,以共和盆地为研究区,以成年拧条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水分野外定位监测(ZL6土壤水分检测系统),结合室内测定和数学计算,开展定量研究。结果表明:①拧条林地土壤贮水量呈季节变化,生长季初明显高于生长季末,如6月剖面整体(0~160 cm)贮水量最高,达131.04 mm,8月降至96.61 mm,两者相差34.43 mm;②土壤贮水量随深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根据其变化特征将土壤层次划分为浅层(0~40 cm)、中层(40~120 cm)和深层(120~160 cm),其平均贮水量分别为10.78 mm、14.17 mm和10.10 mm;③土壤贮水亏缺度呈明显季节变化,8月剖面整体(0~160 cm)亏缺度最大,达552.89%,6月最小,达362.88%;土壤水分亏缺度随深度增加呈现减小趋势,浅层亏缺最为严重,平均亏缺度达50.73%,深层次之,达47.42%;④降雨对土壤层次的补偿度表现为,浅层土壤(0~10 cm)补偿度为正值(峰值7.53%),其余土层深度整体为负值(最小值-8.92%);在整个生长季成年拧条林土壤水分亏缺严重,建议通过降低栽植密度或平茬复壮等方式促进其持续稳定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拧条 土壤贮水量 水分亏缺 亏缺补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