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对土壤拦截外源氮磷等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广恪 邓春生 张燕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82-1789,共8页
采用室内土柱淋洗装置,在潮褐土中按干质量比分别加入2%、4%、8%、16%的生物炭,研究不同用量生物炭对外源污水下渗速度的影响及对污水中氮、磷、COD的拦截效果。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生物炭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外源污水的下渗速度,进... 采用室内土柱淋洗装置,在潮褐土中按干质量比分别加入2%、4%、8%、16%的生物炭,研究不同用量生物炭对外源污水下渗速度的影响及对污水中氮、磷、COD的拦截效果。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生物炭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外源污水的下渗速度,进水10~12 L期间,2%和4%生物炭用量系统的下渗速度与CK无显著差异,而8%生物炭用量系统的下渗速度相对CK可提高593.08%,16%系统的下渗速度最大提高942.90%。生物炭对外源污水中TN(进水浓度为30.16 mg·L-1)有很好的拦截效果,TN平均拦截率为95.79%,且生物炭用量与进水量对土柱系统的TN拦截率无显著性影响;生物炭对外源污水中COD(进水浓度为510 mg·L-1)有很好的拦截效果,2%~8%生物炭用量系统的平均COD拦截率为54.14%,而16%系统的平均COD拦截率为66.2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进水量增加,不同处理淋滤液中COD浓度变化不明显。结合污水下渗速度可知,在相同时间内,高生物炭用量(8%和16%)处理可拦截更多的外源氮素和COD。试验初期(进水3~6 L时)高生物炭用量(8%和16%)处理的淋滤液中TP浓度高于进水浓度,而2%和4%系统的TP浓度低于进水浓度,随进水量增加,不同处理淋滤液中TP浓度逐渐降低:8%生物炭用量系统在进水量达到9L时出水TP浓度低于进水浓度,并最终达到45.70%的TP拦截率;16%的系统在进水量达到17 L时TP拦截率为20.71%;2%和4%系统的TP平均拦截率达到90%。综合不同生物炭用量的下渗速度、氮磷等污染物的拦截率,8%生物炭用量的土柱系统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显著提高土壤对外源污染物的拦截效率,并减小土壤内磷素流失的风险。研究结果可以为河岸边植被缓冲带新的构建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 TN TP COD 下渗速度 拦截 拦截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市第三乡林场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和土壤的持水特性 被引量:21
2
作者 郭宇嘉 牛庆花 +1 位作者 陆贵巧 谷建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44,共7页
[目的]探究林分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效应,科学选择持水性能更好的林分类型。[方法]以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第三乡林场中落叶松纯林(Ⅰ)、落叶松—白桦—山杨针阔混交林(Ⅱ)、白桦—山杨阔叶混交林(Ⅲ)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水法、环刀法以... [目的]探究林分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效应,科学选择持水性能更好的林分类型。[方法]以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第三乡林场中落叶松纯林(Ⅰ)、落叶松—白桦—山杨针阔混交林(Ⅱ)、白桦—山杨阔叶混交林(Ⅲ)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水法、环刀法以及室内烘干等方法对枯落物和土壤持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枯落物总储量:Ⅰ(26.58t/hm2)>Ⅱ(25.01t/hm2)>Ⅲ(21.55t/hm2)。枯落物最大持水量:Ⅲ(56.88t/hm2)>Ⅱ(56.24t/hm2)>Ⅰ(51.91t/hm2)。枯落物持水量随浸水时间变化呈对数函数变化趋势。枯落物吸水速率随浸水时间变化呈幂函数变化趋势。枯落物有效拦蓄量:Ⅱ(46.22t/hm2)>Ⅲ(43.90t/hm2)>Ⅰ(43.36t/hm2)。土壤容重:Ⅰ(1.13g/cm3)>Ⅱ(1.12g/cm3)>Ⅲ(0.99g/cm3)。土壤总孔隙度:Ⅲ(51.89%)>Ⅱ(49.13%)>Ⅰ(41.38%)。土壤最大持水量:Ⅲ(1037.80t/hm2)>Ⅱ(982.50t/hm2)>Ⅰ(827.53t/hm2)。[结论]通过多方面比较3种林分类型枯落物和土壤持水性能,可知Ⅲ持水能力最好,Ⅱ稍弱,Ⅰ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土壤孔隙度 有效拦截量 最大持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