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副竹鼠(拟速掘鼠亚科,鼠超科)一新种在甘肃临夏盆地的发现
1
作者
王伴月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1-277,共7页
西北大学的野外考察队于2018年5月在甘肃广河县下杨湾附近的柳树组岩层的地表采得一啮齿类头骨的前部。该头骨的基本形态符合副竹鼠(Pararhizomys)的属征,但个体要比该属现已知的种都小,可能代表副竹鼠类一新种,命名为小副竹鼠(Pararhiz...
西北大学的野外考察队于2018年5月在甘肃广河县下杨湾附近的柳树组岩层的地表采得一啮齿类头骨的前部。该头骨的基本形态符合副竹鼠(Pararhizomys)的属征,但个体要比该属现已知的种都小,可能代表副竹鼠类一新种,命名为小副竹鼠(Pararhizomys parvulus)。新种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很小;臼齿齿冠较高,上臼齿系前侧高冠和舌侧高冠;M1‒3的舌侧内凹垂向深于颊侧的中凹;M3冠面视显示内凹和中凹均横向延伸,彼此稍重叠,内凹宽于中凹。根据Pararhizomys的进化趋势,在副竹鼠已知的4个种中,P.parvulus与P.huaxiaensis共有上臼齿具舌侧高冠和M3具横向延伸的内凹和中凹的特点,两种可能组成姐妹组。根据其臼齿的齿冠更高和内凹垂向深度更深的特点判断,P.parvulus可能比Pararhizomys目前已知的种(包括P.huaxiaensis)都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柳树组
拟速掘鼠亚科
副竹鼠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副竹鼠(拟速掘鼠亚科,鼠超科)一新种在甘肃临夏盆地的发现
1
作者
王伴月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出处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1-277,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号:QYZDY-SSW-DQC022)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编号:XDB26000000)资助。
文摘
西北大学的野外考察队于2018年5月在甘肃广河县下杨湾附近的柳树组岩层的地表采得一啮齿类头骨的前部。该头骨的基本形态符合副竹鼠(Pararhizomys)的属征,但个体要比该属现已知的种都小,可能代表副竹鼠类一新种,命名为小副竹鼠(Pararhizomys parvulus)。新种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很小;臼齿齿冠较高,上臼齿系前侧高冠和舌侧高冠;M1‒3的舌侧内凹垂向深于颊侧的中凹;M3冠面视显示内凹和中凹均横向延伸,彼此稍重叠,内凹宽于中凹。根据Pararhizomys的进化趋势,在副竹鼠已知的4个种中,P.parvulus与P.huaxiaensis共有上臼齿具舌侧高冠和M3具横向延伸的内凹和中凹的特点,两种可能组成姐妹组。根据其臼齿的齿冠更高和内凹垂向深度更深的特点判断,P.parvulus可能比Pararhizomys目前已知的种(包括P.huaxiaensis)都进步。
关键词
甘肃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柳树组
拟速掘鼠亚科
副竹鼠属
Keywords
Linxia Basin,Gansu
Late Miocene
Liushu Formation
Pararhizomys,Tachyoryctoidinae
分类号
Q915.87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副竹鼠(拟速掘鼠亚科,鼠超科)一新种在甘肃临夏盆地的发现
王伴月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