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ITS)、REP序列的基因指纹图谱及UPGMA聚类法的拟诺卡菌属分类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石楠 张利平 张晓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7,共8页
拟诺卡菌属(Nocardiopsis)是拟诺卡菌科(Nocardiopsaceae)的唯一属.该属内进行物种鉴别时通常是在多相分类方法基础上,以全基因组杂交同源性在70%以下的为不同物种,此为国际公认的定种标准;但在进行大量菌株的比对时操作比较复杂,于是... 拟诺卡菌属(Nocardiopsis)是拟诺卡菌科(Nocardiopsaceae)的唯一属.该属内进行物种鉴别时通常是在多相分类方法基础上,以全基因组杂交同源性在70%以下的为不同物种,此为国际公认的定种标准;但在进行大量菌株的比对时操作比较复杂,于是多种基于DNA的基因图谱技术发展起来.本实验利用适宜引物,对拟诺卡菌属15株基准株基因组DNA的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ITS)和REP序列进行了扩增,获得了两种基因指纹图谱,同时根据UPGMA聚类法构建了相应的进化距离树图.结果表明,对于拟诺卡菌属中不同物种的区分,两种基因图谱技术的分辨力相当,均可以较好的呈现物种间差异,可以作为拟诺卡菌属菌株多相分类的组成部分,应用于物种水平的分类与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诺卡菌 REP-PCR 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诺卡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春燕 庹利 +4 位作者 刘少伟 蒋忠科 邬钢 肖建辉 孙承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97,共17页
为发现新抗生素,在从海洋、盐湖、荒漠等盐碱环境勘探药用放线菌的过程中,不断分离到拟诺卡菌属新物种和该属中有生物活性的菌株,从中发现的次级代谢产物数量和种类也随之增多。截至2015年底,该菌属已有41个典型种和1个亚种,次级代谢产... 为发现新抗生素,在从海洋、盐湖、荒漠等盐碱环境勘探药用放线菌的过程中,不断分离到拟诺卡菌属新物种和该属中有生物活性的菌株,从中发现的次级代谢产物数量和种类也随之增多。截至2015年底,该菌属已有41个典型种和1个亚种,次级代谢产物超过100个,结构可分为9大类,26亚类,分别为由α-吡喃酮和γ-吡喃酮组成的吡喃酮类、二酮哌嗪和多肽组成的肽类、δ-内酯环和大环内酯组成的环内酯类、吡喃萘醌类、由二联吡啶、哌啶、四氢嘧啶、吩嗪、吩噁嗪、吲哚内酯、吲哚咔唑、吲哚核苷、喹啉、喹唑啉、噁唑啉、β-咔啉、苯骈恶唑和氨基咪唑等亚类组成的杂环类、含氯芳香类、三联苯类、由香豆素和异香豆素组成的香豆素类和骈四苯二醌类化合物。它们的生物活性涵盖抗肿瘤、抗菌、神经元细胞保护、细菌群体感应抑制、酶抑制等多个方面。本文调研了几乎所有拟诺卡菌属相关文献,首次对该菌属菌株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新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诺卡菌 次级代谢产物 特境 生物活性 结构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诺卡菌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志强 刘江福 +1 位作者 朱焱 陈婷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了解拟诺卡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案。方法对1例拟诺卡菌所致皮肤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以"拟诺卡菌"为主题词检索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Nocardiopsis"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获取文献报道... 目的了解拟诺卡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案。方法对1例拟诺卡菌所致皮肤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以"拟诺卡菌"为主题词检索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Nocardiopsis"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获取文献报道的拟诺卡菌所致感染的病例,筛选并总结分析病例资料。结果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报道的1例病例因鱼刺刺伤左手指出现左臂多发性肿物,诊断为拟诺卡菌所致皮肤感染,经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治疗5个月后基本痊愈。文献检索到7例拟诺卡菌感染患者,包括该院病例共8例,其中皮肤感染4例、播散性感染2例、肺部及鼻感染各1例。4例皮肤感染患者中,3例患者分别被土豆叉、牙签、鱼刺刺伤所致感染。另外4例患者可能因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感染。3例皮肤感染患者采用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治疗,最终均治愈;其余5例患者治疗方案不一,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结论拟诺卡菌可在多种环境中定植,皮肤被刺伤后可致感染。临床诊断需要依赖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不宜经验性选用头孢菌素进行治疗,建议将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作为拟诺卡菌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诺卡菌 鱼刺伤 皮肤软组织损伤 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散性拟诺卡菌病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杰 潘妍婷 +1 位作者 范磊 张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7-608,共2页
拟诺卡菌(Nocardiopsis)为机会性致病菌,能够通过血标本培养获得菌落的较为少见。感染引起的主要病理表现为化脓性改变,以播散性病变为其特点,由于拟诺卡菌感染起病隐匿,临床症状缺少特异性,血行播散难以控制的特点,临床病死率极高,本... 拟诺卡菌(Nocardiopsis)为机会性致病菌,能够通过血标本培养获得菌落的较为少见。感染引起的主要病理表现为化脓性改变,以播散性病变为其特点,由于拟诺卡菌感染起病隐匿,临床症状缺少特异性,血行播散难以控制的特点,临床病死率极高,本文报告1例播散性病例。1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主因“头痛、颈痛伴发热5 d”(2021-01-28)住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患者5 d前感冒后出现头痛、颈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散性感染 拟诺卡菌 感染性心内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拟诺卡菌来源的天然产物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聪 雷福厚 +3 位作者 谭学才 李小燕 杨立芳 朱晨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763-769,共7页
海洋拟诺卡菌由于其独特的代谢功能,成为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根据2010-2013年初的海洋放线菌天然产物的统计表明,对拟诺卡菌的研究仅次于链霉菌。本文综述了从2001年的第一个海洋来源的拟诺卡菌天然产物至2018年6月17年... 海洋拟诺卡菌由于其独特的代谢功能,成为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根据2010-2013年初的海洋放线菌天然产物的统计表明,对拟诺卡菌的研究仅次于链霉菌。本文综述了从2001年的第一个海洋来源的拟诺卡菌天然产物至2018年6月17年间报道的65个海洋拟诺卡菌天然产物的微生物来源、结构及其生物活性。其结构包括吡喃酮类、二酮哌嗪类、多肽类等,其中吡喃酮类化合物是主要类型,占海洋拟诺卡菌天然产物总数的46%;而29%的海洋拟诺卡菌天然产物表现出抑菌、细胞毒、抗炎等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 拟诺卡菌 海洋天然产物 来源 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拟诺卡氏菌株HY-G转化大豆异黄酮苷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少杰 焦豫良 +2 位作者 朱强 马桂珍 王淑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73-278,共6页
目的:优化大豆异黄酮苷微生物转化的发酵条件。方法:利用本实验室筛选出的海洋拟诺卡氏菌株HY-G进行生物转化,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和培养基组成及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筛选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在高氏一号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g/10... 目的:优化大豆异黄酮苷微生物转化的发酵条件。方法:利用本实验室筛选出的海洋拟诺卡氏菌株HY-G进行生物转化,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和培养基组成及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筛选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在高氏一号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g/100mL蔗糖、0.03g/100mL硫酸铵和200mg/L诱导物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基装液量150mL/250mL,起始pH8.0,培养温度40℃,摇瓶转速120r/min,培养72h。优化后的酶活力分别达3621U/mL(对染料木素)和4862U/mL(对大豆苷元)。结论:经过优化,得出了较好的产酶发酵工艺,有利于进一步采用大规模发酵法转化大豆异黄酮苷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株HY-G 大豆异黄酮 水解酶 生物转化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白粉病生防菌拟诺卡氏菌属TMG-8菌株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曹远银 王婉琳 +2 位作者 申璐岚 徐晓凤 李天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99,共5页
为更好地利用生防菌防控小麦白粉病危害,从不同省份、不同生态环境中采集52份土样,用稀释分离法得到150株菌株,通过小麦白粉孢子萌发抑制试验、小麦离体叶片药效试验及温室苗期药效试验筛选得到1株对小麦白粉病抑制作用较强的生防菌株TM... 为更好地利用生防菌防控小麦白粉病危害,从不同省份、不同生态环境中采集52份土样,用稀释分离法得到150株菌株,通过小麦白粉孢子萌发抑制试验、小麦离体叶片药效试验及温室苗期药效试验筛选得到1株对小麦白粉病抑制作用较强的生防菌株TMG-8。采用16S r DNA序列分析法结合部分生化测定试验对生防菌TMG-8进行初步鉴定,并采用抗生素抗性标记法测定生防菌TMG-8的定殖能力。初步鉴定菌株TMG-8为拟诺卡氏菌属;生防菌可在叶面上短暂定殖,在小麦叶片上的定殖量为下部>中部>上部,在小麦苗上的定殖量为根部>茎部>叶部;菌株TMG-8可在土壤中短期稳定定殖,其含量随着时间逐步增加并趋于稳定,但增加幅度不大;无论是浸根处理还是灌根处理,生防菌都能在小麦苗上定殖,定殖量为根部>茎部>叶部,灌根处理比浸根处理含菌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生物防治 诺卡 定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海洋拟诺卡氏菌产生的胞内中性β-葡萄糖苷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少杰 马桂珍 +2 位作者 王淑军 陈丽 王淑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46,共6页
从一株海洋放线菌株HY-G中纯化得到了一种胞内中性β-葡萄糖苷酶。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uperdex 200凝胶柱层析估计酶分子质量分别是43.3 kD和45.0 kD,两者估计值接近,表明该酶是一个单聚体,不含亚基。采用对硝基酚基-β-D-葡... 从一株海洋放线菌株HY-G中纯化得到了一种胞内中性β-葡萄糖苷酶。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uperdex 200凝胶柱层析估计酶分子质量分别是43.3 kD和45.0 kD,两者估计值接近,表明该酶是一个单聚体,不含亚基。采用对硝基酚基-β-D-葡萄糖苷(p-NPG)做底物,测得该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pH 7.5和40 C。该酶在pH 6.0~7.0最稳定,在70 C保温30 min仍能保留56%的酶活力,表明具有一定的温度稳定性。基于16S rRNA基因的分类研究表明,该菌株属于拟诺卡氏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β-葡萄糖苷酶 海洋放线 诺卡 酶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诺卡氏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晓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672-7673,共2页
[目的]研究拟诺卡氏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用NMR和MS等方法解析其结构。[结果]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白鲜碱、6-羟基-4-(4-羟苯基)-7-甲氧基香豆素、4-异丙基苯甲酸、β-吲... [目的]研究拟诺卡氏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用NMR和MS等方法解析其结构。[结果]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白鲜碱、6-羟基-4-(4-羟苯基)-7-甲氧基香豆素、4-异丙基苯甲酸、β-吲哚甲酸。[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 次级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诺卡氏放线菌YIM90087的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伟 丁章贵 +2 位作者 李铭刚 文孟良 赵江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98-1201,1211,共5页
对拟诺卡氏菌YIM90087的固体发酵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S)-3-苄基-2,5-哌嗪二酮(1)、(3S,6S)-3-(2-丁基)-6-(1-羟乙基)-2,5-哌嗪二酮(2)、(3S,6S)-3-(2-丁基)-6-羟甲... 对拟诺卡氏菌YIM90087的固体发酵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S)-3-苄基-2,5-哌嗪二酮(1)、(3S,6S)-3-(2-丁基)-6-(1-羟乙基)-2,5-哌嗪二酮(2)、(3S,6S)-3-(2-丁基)-6-羟甲基-2,5-哌嗪二酮(3)、(4S)-4-苄基-1,3-恶唑-2,5-二酮(4)、6'-羟基-4,2',3',4''-四甲氧基-对三联苯(5)、(3S,6S)-3-(4-羟苄基)-6-异丁基-2,5-哌嗪二酮(6)、(3R,8aS)-3-异丙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7)、(3S,6S)-3-异丁基-6-甲基-2,5-哌嗪二酮(8)、(3S,6S)-3-苄基-6-(1-羟乙基)-2,5-哌嗪二酮(9)和(3S,6S)-3-苄基-6-(1-羟丙基)-2,5-哌嗪二酮(10)。化合物4目前只见化学合成报道,为新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 TLC筛选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诺卡氏菌骨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佩佩 孟阳 +2 位作者 毕建才 崔青曼 袁春营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1-526,共6页
将研究室分离纯化的卢森坦拟诺卡氏菌扩大培养,发酵液经过超声波破碎、离心、胰蛋白酶酶解、脱脂、冷冻干燥,得到白色细胞壁骨架。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和0.2%的拟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饲喂凡纳滨对虾幼虾[体质量(4.21±1.28) g],养... 将研究室分离纯化的卢森坦拟诺卡氏菌扩大培养,发酵液经过超声波破碎、离心、胰蛋白酶酶解、脱脂、冷冻干燥,得到白色细胞壁骨架。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和0.2%的拟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饲喂凡纳滨对虾幼虾[体质量(4.21±1.28) g],养殖周期为4周,测定各处理组对虾体质量,统计各组存活率,使用南京建成试剂盒测定对虾血淋巴和肝胰腺组织中的一氧化氮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酚氧化酶、溶菌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的含量,佛波豆蔻酸乙酯法检测对虾血淋巴中呼吸爆发活性,采用副溶血弧菌对剩余对虾进行攻毒,统计对虾死亡率。试验结果显示,拟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能够明显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显著提高对虾血淋巴和肝胰腺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酚氧化酶、溶菌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P <0.05, P <0.01),显著降低丙二醛浓度( P < 0.01 ),显著增强对虾血淋巴的呼吸爆发活性( P <0.05, P <0.01),可提高对虾的免疫保护率,从而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研究结果表明,拟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的适宜添加量为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细胞壁骨架 凡纳滨对虾 生长 免疫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生植物来源放线菌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筛选及菌株38-7L-1活性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川 刘佳萌 +9 位作者 蒋忠科 李小俊 刘少伟 庹利 戴素娟 杨桂柳 王飞飞 黄大林 姜明国 孙承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7,115,共8页
目的筛选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沙生植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抑制活性的内生放线菌菌株,对拟诺卡菌属菌株38-7L-1发酵液中活性化合物进行分析预测、分离纯化和结构验证。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基于16S r RNA基因序列对菌株38-... 目的筛选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沙生植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抑制活性的内生放线菌菌株,对拟诺卡菌属菌株38-7L-1发酵液中活性化合物进行分析预测、分离纯化和结构验证。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基于16S r RNA基因序列对菌株38-7L-1进行初步分类鉴定;基于菌株38-7L-1 PKS I基因的KS域序列分析结果 ,结合活性峰的液-质联用数据,比对微生物天然产物数据库,预测活性化合物201的结构;通过色谱方法纯化化合物201;结合光谱数据分析及文献比对,确定和验证化合物201的结构。结果从81株沙生植物内生放线菌中获得7株活性菌株,包括链霉菌属菌株4株、考克菌属菌株1株、多形孢菌属菌株1株和拟诺卡菌属菌株1株。其中菌株38-7L-1活性最强并具有I型聚酮合酶基因,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Nocardiopsis alba DSM 43377T(X97883)的相似率为100%。菌株3 8-7L-1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化合物201为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蔷薇霉素。结论 首次从拟诺卡菌中分离到常见于小单孢菌的蔷薇霉素,多策略组合对次级代谢产物结构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植物内生放线 铜绿假单胞 拟诺卡菌 蔷薇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R2A14A-1的活性代谢产物分离及菌株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飞飞 庹利 +10 位作者 刘佳萌 刘少伟 董艳萍 蒋忠科 夏曼 李小俊 陈川 戴素娟 许敏 姜蓉 孙承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21-728,共8页
目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化合物FFF-13的分离鉴定及其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麓来源产生菌R2A14A-1的初步鉴别。方法以琼脂平板扩散法和化合物紫外特征追踪R2A14A-1发酵液中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amicoumacin类化合物,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和高效液相等... 目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化合物FFF-13的分离鉴定及其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麓来源产生菌R2A14A-1的初步鉴别。方法以琼脂平板扩散法和化合物紫外特征追踪R2A14A-1发酵液中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amicoumacin类化合物,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和高效液相等色谱法建立空白培养基与菌株发酵液比对指纹图谱,通过比对分离获得活性次级代谢产物FFF-13,根据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数据并结合文献确定化合物FFF-13的结构;综合菌株R2A14A-1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R2A14A-1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化合物FFF-13为amicoumacin B,菌株R2A14A-1为拟诺卡菌属放线菌。结论菌株R2A14A-1为首个发现产生amicoumacin类抗生素的拟诺卡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诺卡菌 Amicoumacin B 16S RRNA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高原盐湖放线菌Nocardiopsis sp.N85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翟晓旭 刘迪 +6 位作者 隋丽英 罗轲轲 张本印 张得钧 薛春梅 刘少伟 孙承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7-517,共11页
目的对藏北高原当穹错盐湖来源放线菌N85进行初步分子鉴定及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方法通过菌株16S rRNA序列比对、系统发育树构建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初步确定N85的分类地位;以抗菌活性及代谢物丰富度为指标,采用OSMAC策略确定最佳发... 目的对藏北高原当穹错盐湖来源放线菌N85进行初步分子鉴定及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方法通过菌株16S rRNA序列比对、系统发育树构建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初步确定N85的分类地位;以抗菌活性及代谢物丰富度为指标,采用OSMAC策略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基于HPLC-UV、UPLC-Q-TOF-MS及UNIFI数据库筛查技术,对活性化合物进行结构预测;通过硅胶柱色谱和反相HPLC分离纯化活性成分;经NMR波谱数据分析并与文献对比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菌株N85隶属于拟诺卡菌属放线菌,经过OSMAC培养基优化,从菌株粗提物中预测并分离鉴定3个活性产物,分别为萘醌类化合物2-methoxy-1,4-naphthoquinone(1),吡喃酮类化合物norcardiatone A(2)和norcardiatone C(3),其中化合物1为主要活性成分。化合物1~3首次从内陆盐湖来源放线菌中分离获得。结论应用光谱、质谱等多谱学数据分析结合UNIFI数据库筛查等策略,可快速实现天然产物的早期结构排重,对加速新型抗生素的高效发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 拟诺卡菌 次级代谢产物 结构预测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山区虎杖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贤利 钱雪婷 +1 位作者 陈文强 彭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92-395,共4页
采用平板划线法从秦巴山区虎杖根状茎中分离内生放线菌,依照形态学常规分类方法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法进行鉴定,并以大肠埃希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 采用平板划线法从秦巴山区虎杖根状茎中分离内生放线菌,依照形态学常规分类方法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法进行鉴定,并以大肠埃希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为靶标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虎杖内生放线菌发酵产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16株放线菌中,菌株PEA005和PEA006分属于拟诺卡菌属(Nocardiopsis)和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达到21~28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圈达到13~20 mm,而对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抑制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内生放线 分离 鉴定 秦巴山区 拟诺卡菌 小单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颜霞 柳晓东 杨俊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7-791,共5页
经过富集培养,用刚果红培养基透明圈法结合滤纸条降解法进行初筛,从堆腐过程中的双孢菇培养基质中分离出3株高温放线菌(A7、A16和A18)。3株高温放线菌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后,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对其纤维素酶活性、滤纸酶活性和β... 经过富集培养,用刚果红培养基透明圈法结合滤纸条降解法进行初筛,从堆腐过程中的双孢菇培养基质中分离出3株高温放线菌(A7、A16和A18)。3株高温放线菌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后,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对其纤维素酶活性、滤纸酶活性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检测。3株菌中A18菌株产酶能力最强。对A18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性质进行初步研究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和分子鉴定。A18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60℃,最适pH为7.0,发酵培养96h后酶活达最高。以16S rDNA序列为基础构建了相关种属菌在内的系统发育树,菌株A18在系统发育地位上属于稀有放线菌-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它和其他菌株的16S rDNA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7%,可能为一潜在新种。A18可以利用鼠李糖、乳糖、纤维二糖、甘油和肌醇,不能利用阿拉伯糖、木糖和蔗糖作为碳源;在pH=7.0、温度45℃时生长状况最好。菌株A18可作为高温纤维素酶的产生菌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高温放线 诺卡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根结线虫拮抗放线菌新种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惠琴 袁维道 +4 位作者 王英 魏华 朱军 孙前光 鲍时翔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7-41,共5页
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底泥中分离到206株放线菌。利用24孔板法进行抗线虫活性筛选,获得根结线虫拮抗菌HA11166。该菌株16S rDNA序列与Nocardiopsis trehalosi VKM Ac-942T相似性最高(98.3%),并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同一分支,二者DNA-DNA杂交... 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底泥中分离到206株放线菌。利用24孔板法进行抗线虫活性筛选,获得根结线虫拮抗菌HA11166。该菌株16S rDNA序列与Nocardiopsis trehalosi VKM Ac-942T相似性最高(98.3%),并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同一分支,二者DNA-DNA杂交率38.8%。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也表现出一定差异。基于表型与分子特征,鉴定菌株HA11166为Nocardiopsis属新种,命名为东寨港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 dongzhaigangensis 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 根结线虫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 Nocardiopsis dassonvillei JS106 的抗群体感应活性物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缪莉 钱嘉兴 +3 位作者 莫杰 周恒 钱生辉 董昆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5-151,共7页
群体感应抑制剂能够通过调控致病菌的群体感应系统来降低其致病力,且不易使其产生抗性突变,有望治疗或协同治疗细菌性感染,以应对细菌耐药性问题。本文研究了一株海洋来源的放线菌达松维尔拟诺卡氏菌JS106中的抗群体感应活性物质。采用... 群体感应抑制剂能够通过调控致病菌的群体感应系统来降低其致病力,且不易使其产生抗性突变,有望治疗或协同治疗细菌性感染,以应对细菌耐药性问题。本文研究了一株海洋来源的放线菌达松维尔拟诺卡氏菌JS106中的抗群体感应活性物质。采用减压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从JS106的发酵液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1,6-二羟基吩嗪(1)、6-羟基-1-甲氧基吩嗪(2)、4',7-二甲氧基异黄酮(3)、N-(2-羟基苯基)乙酰胺(4)、1-甲氧基吩嗪(5)和2-氨基吩恶嗪-3-酮(6)。在测试浓度下,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很好的抗群体感应活性,对紫色色杆菌的色素产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没有明显的生长抑制。菌株JS106可产生丰富的吩嗪类化合物,在抗群体感应方面有出色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 生物活性 抗群体感应活性 诺卡 吩嗪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黑臭水体净化菌株的筛选及性能探究
19
作者 巩峰 王凯 +2 位作者 杨庆 李晨 刘金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45-48,共4页
黑臭水体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微生物菌剂法因其成本低、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而备受关注。筛选对黑臭水有快速净化效果的菌株,探究其净水性能并鉴定,为高效黑臭水净化菌剂的开发提供菌种资源。采用放线菌选择性培养基从活性污... 黑臭水体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微生物菌剂法因其成本低、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而备受关注。筛选对黑臭水有快速净化效果的菌株,探究其净水性能并鉴定,为高效黑臭水净化菌剂的开发提供菌种资源。采用放线菌选择性培养基从活性污泥及黑臭河道中筛选出净化黑臭水效果最佳的菌株,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其净水性能、通过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1株对黑臭水体具有良好改善效果的菌株FX-4。经鉴定FX-4菌株为普氏拟诺卡氏菌。FX-4菌株在30℃、投菌量为1%时,对天然黑臭水中的CODcr、氨氮、S^(2-)、色阈值和臭阈值的去除率分别为71.59%、66.48%、85.16%、86.91%、85.43%。筛选得到的普氏拟诺卡氏菌可快速改善水体黑臭,可作为微生物菌剂的备选菌株,具有实际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 普氏诺卡 筛选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产淀粉酶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春营 孟阳 +1 位作者 吴佩佩 崔青曼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7期288-288,289-291,共4页
利用透明圈法和摇瓶发酵法从对虾养殖池塘底泥中筛选出1株淀粉酶高产菌株,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株的亚显微形态,生化方法测定了菌株的生理生化指标,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菌株的16SrRNA序列,同时响应面法优化了该菌株的产酶条件。结果表... 利用透明圈法和摇瓶发酵法从对虾养殖池塘底泥中筛选出1株淀粉酶高产菌株,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株的亚显微形态,生化方法测定了菌株的生理生化指标,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菌株的16SrRNA序列,同时响应面法优化了该菌株的产酶条件。结果表明,根据菌株的亚显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RNA序列比对,确定该菌株为卢森坦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 lucentensis);该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为初始pH值8.8、盐度60‰、温度40℃。筛选到的淀粉酶高产菌株,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耐盐碱淀粉酶储备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 卢森坦诺卡 亚星微形态 生理生化特征 RNA序列对比 产酶条件 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