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拟诺卡氏菌株HY-G转化大豆异黄酮苷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少杰 焦豫良 +2 位作者 朱强 马桂珍 王淑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73-278,共6页
目的:优化大豆异黄酮苷微生物转化的发酵条件。方法:利用本实验室筛选出的海洋拟诺卡氏菌株HY-G进行生物转化,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和培养基组成及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筛选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在高氏一号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g/10... 目的:优化大豆异黄酮苷微生物转化的发酵条件。方法:利用本实验室筛选出的海洋拟诺卡氏菌株HY-G进行生物转化,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和培养基组成及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筛选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在高氏一号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g/100mL蔗糖、0.03g/100mL硫酸铵和200mg/L诱导物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基装液量150mL/250mL,起始pH8.0,培养温度40℃,摇瓶转速120r/min,培养72h。优化后的酶活力分别达3621U/mL(对染料木素)和4862U/mL(对大豆苷元)。结论:经过优化,得出了较好的产酶发酵工艺,有利于进一步采用大规模发酵法转化大豆异黄酮苷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诺卡氏菌株HY-G 大豆异黄酮 水解酶 生物转化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白粉病生防菌拟诺卡氏菌属TMG-8菌株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曹远银 王婉琳 +2 位作者 申璐岚 徐晓凤 李天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99,共5页
为更好地利用生防菌防控小麦白粉病危害,从不同省份、不同生态环境中采集52份土样,用稀释分离法得到150株菌株,通过小麦白粉孢子萌发抑制试验、小麦离体叶片药效试验及温室苗期药效试验筛选得到1株对小麦白粉病抑制作用较强的生防菌株TM... 为更好地利用生防菌防控小麦白粉病危害,从不同省份、不同生态环境中采集52份土样,用稀释分离法得到150株菌株,通过小麦白粉孢子萌发抑制试验、小麦离体叶片药效试验及温室苗期药效试验筛选得到1株对小麦白粉病抑制作用较强的生防菌株TMG-8。采用16S r DNA序列分析法结合部分生化测定试验对生防菌TMG-8进行初步鉴定,并采用抗生素抗性标记法测定生防菌TMG-8的定殖能力。初步鉴定菌株TMG-8为拟诺卡氏菌属;生防菌可在叶面上短暂定殖,在小麦叶片上的定殖量为下部>中部>上部,在小麦苗上的定殖量为根部>茎部>叶部;菌株TMG-8可在土壤中短期稳定定殖,其含量随着时间逐步增加并趋于稳定,但增加幅度不大;无论是浸根处理还是灌根处理,生防菌都能在小麦苗上定殖,定殖量为根部>茎部>叶部,灌根处理比浸根处理含菌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生物防治 拟诺卡氏菌 定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海洋拟诺卡氏菌产生的胞内中性β-葡萄糖苷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少杰 马桂珍 +2 位作者 王淑军 陈丽 王淑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46,共6页
从一株海洋放线菌株HY-G中纯化得到了一种胞内中性β-葡萄糖苷酶。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uperdex 200凝胶柱层析估计酶分子质量分别是43.3 kD和45.0 kD,两者估计值接近,表明该酶是一个单聚体,不含亚基。采用对硝基酚基-β-D-葡... 从一株海洋放线菌株HY-G中纯化得到了一种胞内中性β-葡萄糖苷酶。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uperdex 200凝胶柱层析估计酶分子质量分别是43.3 kD和45.0 kD,两者估计值接近,表明该酶是一个单聚体,不含亚基。采用对硝基酚基-β-D-葡萄糖苷(p-NPG)做底物,测得该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pH 7.5和40 C。该酶在pH 6.0~7.0最稳定,在70 C保温30 min仍能保留56%的酶活力,表明具有一定的温度稳定性。基于16S rRNA基因的分类研究表明,该菌株属于拟诺卡氏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β-葡萄糖苷酶 海洋放线 拟诺卡氏菌 酶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诺卡氏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晓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672-7673,共2页
[目的]研究拟诺卡氏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用NMR和MS等方法解析其结构。[结果]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白鲜碱、6-羟基-4-(4-羟苯基)-7-甲氧基香豆素、4-异丙基苯甲酸、β-吲... [目的]研究拟诺卡氏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用NMR和MS等方法解析其结构。[结果]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白鲜碱、6-羟基-4-(4-羟苯基)-7-甲氧基香豆素、4-异丙基苯甲酸、β-吲哚甲酸。[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诺卡氏菌 次级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诺卡氏菌骨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佩佩 孟阳 +2 位作者 毕建才 崔青曼 袁春营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1-526,共6页
将研究室分离纯化的卢森坦拟诺卡氏菌扩大培养,发酵液经过超声波破碎、离心、胰蛋白酶酶解、脱脂、冷冻干燥,得到白色细胞壁骨架。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和0.2%的拟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饲喂凡纳滨对虾幼虾[体质量(4.21±1.28) g],养... 将研究室分离纯化的卢森坦拟诺卡氏菌扩大培养,发酵液经过超声波破碎、离心、胰蛋白酶酶解、脱脂、冷冻干燥,得到白色细胞壁骨架。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和0.2%的拟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饲喂凡纳滨对虾幼虾[体质量(4.21±1.28) g],养殖周期为4周,测定各处理组对虾体质量,统计各组存活率,使用南京建成试剂盒测定对虾血淋巴和肝胰腺组织中的一氧化氮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酚氧化酶、溶菌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的含量,佛波豆蔻酸乙酯法检测对虾血淋巴中呼吸爆发活性,采用副溶血弧菌对剩余对虾进行攻毒,统计对虾死亡率。试验结果显示,拟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能够明显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显著提高对虾血淋巴和肝胰腺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酚氧化酶、溶菌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P <0.05, P <0.01),显著降低丙二醛浓度( P < 0.01 ),显著增强对虾血淋巴的呼吸爆发活性( P <0.05, P <0.01),可提高对虾的免疫保护率,从而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研究结果表明,拟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的适宜添加量为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 凡纳滨对虾 生长 免疫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诺卡氏放线菌YIM90087的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徐伟 丁章贵 +2 位作者 李铭刚 文孟良 赵江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98-1201,1211,共5页
对拟诺卡氏菌YIM90087的固体发酵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S)-3-苄基-2,5-哌嗪二酮(1)、(3S,6S)-3-(2-丁基)-6-(1-羟乙基)-2,5-哌嗪二酮(2)、(3S,6S)-3-(2-丁基)-6-羟甲... 对拟诺卡氏菌YIM90087的固体发酵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S)-3-苄基-2,5-哌嗪二酮(1)、(3S,6S)-3-(2-丁基)-6-(1-羟乙基)-2,5-哌嗪二酮(2)、(3S,6S)-3-(2-丁基)-6-羟甲基-2,5-哌嗪二酮(3)、(4S)-4-苄基-1,3-恶唑-2,5-二酮(4)、6'-羟基-4,2',3',4''-四甲氧基-对三联苯(5)、(3S,6S)-3-(4-羟苄基)-6-异丁基-2,5-哌嗪二酮(6)、(3R,8aS)-3-异丙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7)、(3S,6S)-3-异丁基-6-甲基-2,5-哌嗪二酮(8)、(3S,6S)-3-苄基-6-(1-羟乙基)-2,5-哌嗪二酮(9)和(3S,6S)-3-苄基-6-(1-羟丙基)-2,5-哌嗪二酮(10)。化合物4目前只见化学合成报道,为新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诺卡氏菌 TLC筛选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颜霞 柳晓东 杨俊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7-791,共5页
经过富集培养,用刚果红培养基透明圈法结合滤纸条降解法进行初筛,从堆腐过程中的双孢菇培养基质中分离出3株高温放线菌(A7、A16和A18)。3株高温放线菌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后,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对其纤维素酶活性、滤纸酶活性和β... 经过富集培养,用刚果红培养基透明圈法结合滤纸条降解法进行初筛,从堆腐过程中的双孢菇培养基质中分离出3株高温放线菌(A7、A16和A18)。3株高温放线菌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后,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对其纤维素酶活性、滤纸酶活性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检测。3株菌中A18菌株产酶能力最强。对A18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性质进行初步研究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和分子鉴定。A18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60℃,最适pH为7.0,发酵培养96h后酶活达最高。以16S rDNA序列为基础构建了相关种属菌在内的系统发育树,菌株A18在系统发育地位上属于稀有放线菌-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它和其他菌株的16S rDNA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7%,可能为一潜在新种。A18可以利用鼠李糖、乳糖、纤维二糖、甘油和肌醇,不能利用阿拉伯糖、木糖和蔗糖作为碳源;在pH=7.0、温度45℃时生长状况最好。菌株A18可作为高温纤维素酶的产生菌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高温放线 拟诺卡氏菌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根结线虫拮抗放线菌新种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惠琴 袁维道 +4 位作者 王英 魏华 朱军 孙前光 鲍时翔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7-41,共5页
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底泥中分离到206株放线菌。利用24孔板法进行抗线虫活性筛选,获得根结线虫拮抗菌HA11166。该菌株16S rDNA序列与Nocardiopsis trehalosi VKM Ac-942T相似性最高(98.3%),并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同一分支,二者DNA-DNA杂交... 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底泥中分离到206株放线菌。利用24孔板法进行抗线虫活性筛选,获得根结线虫拮抗菌HA11166。该菌株16S rDNA序列与Nocardiopsis trehalosi VKM Ac-942T相似性最高(98.3%),并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同一分支,二者DNA-DNA杂交率38.8%。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也表现出一定差异。基于表型与分子特征,鉴定菌株HA11166为Nocardiopsis属新种,命名为东寨港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 dongzhaigangensis 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诺卡氏菌 根结线虫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 Nocardiopsis dassonvillei JS106 的抗群体感应活性物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缪莉 钱嘉兴 +3 位作者 莫杰 周恒 钱生辉 董昆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5-151,共7页
群体感应抑制剂能够通过调控致病菌的群体感应系统来降低其致病力,且不易使其产生抗性突变,有望治疗或协同治疗细菌性感染,以应对细菌耐药性问题。本文研究了一株海洋来源的放线菌达松维尔拟诺卡氏菌JS106中的抗群体感应活性物质。采用... 群体感应抑制剂能够通过调控致病菌的群体感应系统来降低其致病力,且不易使其产生抗性突变,有望治疗或协同治疗细菌性感染,以应对细菌耐药性问题。本文研究了一株海洋来源的放线菌达松维尔拟诺卡氏菌JS106中的抗群体感应活性物质。采用减压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从JS106的发酵液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1,6-二羟基吩嗪(1)、6-羟基-1-甲氧基吩嗪(2)、4',7-二甲氧基异黄酮(3)、N-(2-羟基苯基)乙酰胺(4)、1-甲氧基吩嗪(5)和2-氨基吩恶嗪-3-酮(6)。在测试浓度下,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很好的抗群体感应活性,对紫色色杆菌的色素产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没有明显的生长抑制。菌株JS106可产生丰富的吩嗪类化合物,在抗群体感应方面有出色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 生物活性 抗群体感应活性 拟诺卡氏菌 吩嗪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黑臭水体净化菌株的筛选及性能探究
10
作者 巩峰 王凯 +2 位作者 杨庆 李晨 刘金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45-48,共4页
黑臭水体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微生物菌剂法因其成本低、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而备受关注。筛选对黑臭水有快速净化效果的菌株,探究其净水性能并鉴定,为高效黑臭水净化菌剂的开发提供菌种资源。采用放线菌选择性培养基从活性污... 黑臭水体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微生物菌剂法因其成本低、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而备受关注。筛选对黑臭水有快速净化效果的菌株,探究其净水性能并鉴定,为高效黑臭水净化菌剂的开发提供菌种资源。采用放线菌选择性培养基从活性污泥及黑臭河道中筛选出净化黑臭水效果最佳的菌株,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其净水性能、通过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1株对黑臭水体具有良好改善效果的菌株FX-4。经鉴定FX-4菌株为普氏拟诺卡氏菌。FX-4菌株在30℃、投菌量为1%时,对天然黑臭水中的CODcr、氨氮、S^(2-)、色阈值和臭阈值的去除率分别为71.59%、66.48%、85.16%、86.91%、85.43%。筛选得到的普氏拟诺卡氏菌可快速改善水体黑臭,可作为微生物菌剂的备选菌株,具有实际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 拟诺卡氏菌 筛选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产淀粉酶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春营 孟阳 +1 位作者 吴佩佩 崔青曼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7期288-288,289-291,共4页
利用透明圈法和摇瓶发酵法从对虾养殖池塘底泥中筛选出1株淀粉酶高产菌株,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株的亚显微形态,生化方法测定了菌株的生理生化指标,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菌株的16SrRNA序列,同时响应面法优化了该菌株的产酶条件。结果表... 利用透明圈法和摇瓶发酵法从对虾养殖池塘底泥中筛选出1株淀粉酶高产菌株,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株的亚显微形态,生化方法测定了菌株的生理生化指标,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菌株的16SrRNA序列,同时响应面法优化了该菌株的产酶条件。结果表明,根据菌株的亚显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RNA序列比对,确定该菌株为卢森坦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 lucentensis);该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为初始pH值8.8、盐度60‰、温度40℃。筛选到的淀粉酶高产菌株,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耐盐碱淀粉酶储备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 卢森坦拟诺卡氏菌 亚星微形态 生理生化特征 RNA序列对比 产酶条件 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