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寒门的愁思: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解读
1
作者
欧阳芬
周静婷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55-58,共4页
鲍照的名作《拟行路难》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传统篇目。慷慨任气的境界营造、悲愤不平的忧愁思想和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被作者组织进精致的语言结构,使这一小篇幅作品产生了巨大的艺术吸引力。不少语文教师和专家...
鲍照的名作《拟行路难》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传统篇目。慷慨任气的境界营造、悲愤不平的忧愁思想和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被作者组织进精致的语言结构,使这一小篇幅作品产生了巨大的艺术吸引力。不少语文教师和专家学者都参与过对此篇的讨论,他们或者分析“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中水之比兴的巧妙之意,或者探讨作者内心的矛盾起伏,作品写作艺术和时代背景等话题都纳入他们的分析视野,丰富了对该作品的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行路难
鲍照
写作艺术
《
拟行路难
》
愁思
东西南北
比兴
任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鲍照乐府诗看其复杂矛盾的心态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宗长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155-159,共5页
关键词
乐府诗
复杂矛盾
《
拟行路难
》
曹道衡
文学史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鲍照诗歌
乐府诗选
禁止表
萧涤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盛唐边塞诗
被引量:
2
3
作者
叶金
《社会科学(甘肃)》
1983年第2期65-68,共4页
以边塞生活为主题写诗,始于汉乐府古题,及南朝宋鲍照创造性地运用乐府古题和自制新题,写了《代出自蓟北门行》、《拟行路难》等十三首,是反映了那个时代苦难人民的悲愤情绪和为保卫国家不惜献出生命的勇敢精神的边塞诗,可以说他是...
以边塞生活为主题写诗,始于汉乐府古题,及南朝宋鲍照创造性地运用乐府古题和自制新题,写了《代出自蓟北门行》、《拟行路难》等十三首,是反映了那个时代苦难人民的悲愤情绪和为保卫国家不惜献出生命的勇敢精神的边塞诗,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大量写作边塞诗的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唐边塞诗
《
拟行路难
》
勇敢精神
汉乐府
写诗
鲍照
南朝
悲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典诗词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孤独情绪
被引量:
1
4
作者
裴登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104-111,共8页
古典诗词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孤独情绪裴登峰文学艺术是激情冲动下的产物。作者在作品中无论是表达心灵中的何种情感,其中都有渲泄某种情绪的成份并藉此来遣情达意。因为情绪当中夹杂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认识。作者对客观事物与...
古典诗词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孤独情绪裴登峰文学艺术是激情冲动下的产物。作者在作品中无论是表达心灵中的何种情感,其中都有渲泄某种情绪的成份并藉此来遣情达意。因为情绪当中夹杂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认识。作者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在作品中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孤独情绪
永恒的主题
文学作品
社会生活
古代文人
孤雁
诗人们
《
拟行路难
》
类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鲍照的社会诗
被引量:
1
5
作者
丁福林
《高校教育管理》
1994年第3期99-104,共6页
关键词
门阀制度
宋孝武帝
最高统治者
中原地区
劳动人民
社会意义
魏晋南北朝文
《
拟行路难
》
现实意义
《乐府诗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芜城赋》是都邑赋的变体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5期94-94,共1页
《芜城赋》是都邑赋的变体王琳的照《芜城赋》,《文选》把它与王粲《登楼赋》、孙绰《游天台山赋》并置于“游览”一门,不妥。此赋描写淮左名城广陵的昔盛今衰,与王、孙之赋的题材有所不同,清人陈元龙《历代赋汇》列之“都邑”一类...
《芜城赋》是都邑赋的变体王琳的照《芜城赋》,《文选》把它与王粲《登楼赋》、孙绰《游天台山赋》并置于“游览”一门,不妥。此赋描写淮左名城广陵的昔盛今衰,与王、孙之赋的题材有所不同,清人陈元龙《历代赋汇》列之“都邑”一类中,似较合理。都邑之赋的创作,在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城赋》
拟行路难
昔盛今衰
宗室世系表
艺术表现
《登楼赋》
文学传统
《文选》
历史感慨
社会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鲍照生年考索
7
作者
丁福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91-95,共5页
鲍照为南朝刘宋时的杰出诗人,由于他“才秀人微,史不立传”,故生平事迹,多有湮没。其生年亦无明确记载,各家于此颇有歧说。近人吴丕绩著《鲍照年谱》曾依陈沆《诗比兴笺》说,以为鲍照《拟行路难·中庭五株桃》篇乃元嘉元年(四二四)...
鲍照为南朝刘宋时的杰出诗人,由于他“才秀人微,史不立传”,故生平事迹,多有湮没。其生年亦无明确记载,各家于此颇有歧说。近人吴丕绩著《鲍照年谱》曾依陈沆《诗比兴笺》说,以为鲍照《拟行路难·中庭五株桃》篇乃元嘉元年(四二四)为伤庐陵王刘义真之死而作,又据《拟行路难》末首,以其作是诗时年二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州
生平事迹
刘义真
刘宋
江陵
初仕
州府僚佐
江州刺史
拟行路难
军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鲍照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曾君一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7年第4期51-75,共25页
一般人说:由於隋、唐的科举制度给予新兴士大夫阶层以参加政治的机会,才把南北朝世族官僚专政的局面根本转换过来。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这种新兴势力的抬头,不是科举制度的结果而是科举制度的起因。因此,它的抬头,不仅不在唐朝开科取士之...
一般人说:由於隋、唐的科举制度给予新兴士大夫阶层以参加政治的机会,才把南北朝世族官僚专政的局面根本转换过来。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这种新兴势力的抬头,不是科举制度的结果而是科举制度的起因。因此,它的抬头,不仅不在唐朝开科取士之后,也不在隋朝开科取士之后,而在刘宋建国以寒人掌机要之初。历史家裴子野说汉至南北朝的政治情况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颜延之
拟行路难
势力
宋文帝
南史
裴子野
五言
大学学报
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寒门的愁思: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解读
1
作者
欧阳芬
周静婷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55-58,共4页
基金
新余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序性研究”(课题编号:S2019176)阶段性成果。
文摘
鲍照的名作《拟行路难》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传统篇目。慷慨任气的境界营造、悲愤不平的忧愁思想和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被作者组织进精致的语言结构,使这一小篇幅作品产生了巨大的艺术吸引力。不少语文教师和专家学者都参与过对此篇的讨论,他们或者分析“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中水之比兴的巧妙之意,或者探讨作者内心的矛盾起伏,作品写作艺术和时代背景等话题都纳入他们的分析视野,丰富了对该作品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
拟行路难
鲍照
写作艺术
《
拟行路难
》
愁思
东西南北
比兴
任气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鲍照乐府诗看其复杂矛盾的心态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宗长
机构
<新华日报>社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155-159,共5页
关键词
乐府诗
复杂矛盾
《
拟行路难
》
曹道衡
文学史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鲍照诗歌
乐府诗选
禁止表
萧涤非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盛唐边塞诗
被引量:
2
3
作者
叶金
出处
《社会科学(甘肃)》
1983年第2期65-68,共4页
文摘
以边塞生活为主题写诗,始于汉乐府古题,及南朝宋鲍照创造性地运用乐府古题和自制新题,写了《代出自蓟北门行》、《拟行路难》等十三首,是反映了那个时代苦难人民的悲愤情绪和为保卫国家不惜献出生命的勇敢精神的边塞诗,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大量写作边塞诗的诗人。
关键词
盛唐边塞诗
《
拟行路难
》
勇敢精神
汉乐府
写诗
鲍照
南朝
悲愤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典诗词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孤独情绪
被引量:
1
4
作者
裴登峰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104-111,共8页
文摘
古典诗词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孤独情绪裴登峰文学艺术是激情冲动下的产物。作者在作品中无论是表达心灵中的何种情感,其中都有渲泄某种情绪的成份并藉此来遣情达意。因为情绪当中夹杂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认识。作者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在作品中就...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孤独情绪
永恒的主题
文学作品
社会生活
古代文人
孤雁
诗人们
《
拟行路难
》
类形象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鲍照的社会诗
被引量:
1
5
作者
丁福林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94年第3期99-104,共6页
关键词
门阀制度
宋孝武帝
最高统治者
中原地区
劳动人民
社会意义
魏晋南北朝文
《
拟行路难
》
现实意义
《乐府诗集》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芜城赋》是都邑赋的变体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琳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5期94-94,共1页
文摘
《芜城赋》是都邑赋的变体王琳的照《芜城赋》,《文选》把它与王粲《登楼赋》、孙绰《游天台山赋》并置于“游览”一门,不妥。此赋描写淮左名城广陵的昔盛今衰,与王、孙之赋的题材有所不同,清人陈元龙《历代赋汇》列之“都邑”一类中,似较合理。都邑之赋的创作,在汉...
关键词
《芜城赋》
拟行路难
昔盛今衰
宗室世系表
艺术表现
《登楼赋》
文学传统
《文选》
历史感慨
社会根源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鲍照生年考索
7
作者
丁福林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91-95,共5页
文摘
鲍照为南朝刘宋时的杰出诗人,由于他“才秀人微,史不立传”,故生平事迹,多有湮没。其生年亦无明确记载,各家于此颇有歧说。近人吴丕绩著《鲍照年谱》曾依陈沆《诗比兴笺》说,以为鲍照《拟行路难·中庭五株桃》篇乃元嘉元年(四二四)为伤庐陵王刘义真之死而作,又据《拟行路难》末首,以其作是诗时年二十。
关键词
荆州
生平事迹
刘义真
刘宋
江陵
初仕
州府僚佐
江州刺史
拟行路难
军府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鲍照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曾君一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7年第4期51-75,共25页
文摘
一般人说:由於隋、唐的科举制度给予新兴士大夫阶层以参加政治的机会,才把南北朝世族官僚专政的局面根本转换过来。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这种新兴势力的抬头,不是科举制度的结果而是科举制度的起因。因此,它的抬头,不仅不在唐朝开科取士之后,也不在隋朝开科取士之后,而在刘宋建国以寒人掌机要之初。历史家裴子野说汉至南北朝的政治情况道:
关键词
科举制度
颜延之
拟行路难
势力
宋文帝
南史
裴子野
五言
大学学报
文学史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寒门的愁思: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解读
欧阳芬
周静婷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鲍照乐府诗看其复杂矛盾的心态
李宗长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盛唐边塞诗
叶金
《社会科学(甘肃)》
198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古典诗词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孤独情绪
裴登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鲍照的社会诗
丁福林
《高校教育管理》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芜城赋》是都邑赋的变体
王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鲍照生年考索
丁福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鲍照研究
曾君一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